问题

据说清末有些官僚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几个小时的废话,还没一句重复的,是这样吗?

回答
关于清末官僚“滔滔不绝地说上几个小时的废话,还没一句重复的”这种说法,在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都有所提及,但需要分开来看待,并且要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语境。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察和理解:

1. 清朝官场的语言风格和训练:

科举制度的余毒: 科举制度长期以来对官员的选拔和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八股文要求考生在固定的格式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铺陈、论证,并运用大量的典故、引语和华丽的辞藻。这种训练使得许多士大夫习惯于用一种“作文”的方式来表达,追求辞藻的华丽和篇幅的充实,而不太注重内容的精炼和实效。
官场上的“场面话”: 官场上往往需要营造一种气氛,表达对上级的尊重,或者在某些场合需要“应付”一下。这时候,与其说是在交流信息,不如说是在进行一种表演。为了显得博学、有涵养,或者为了拖延时间、敷衍了事,官员们就会运用各种词汇和句式,填充语言空间。
回避核心问题: 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官员们可能并不想直接回答,或者根本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这时候,用含糊不清、迂回曲折的语言来“绕圈子”是一种常见策略。这样既可以显得自己在思考,又可以避免承担责任。

2. “滔滔不绝”和“没一句重复的”的具体含义:

“滔滔不绝”: 这更多是一种比喻,形容其语言流畅,停顿很少,而且持续时间很长。这与前面提到的语言训练和场面话的需求有关。他们能够调动大量储备的词汇、典故和句式,使得语言源源不断。
“没一句重复的”: 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其核心是指他们的语言 变化多端,不落俗套,而且 不会机械地重复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观点。他们可以通过更换词语、调整句式、引入新的佐证或类比来表达相似的含义,给人一种“新意不断”的错觉。
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运用: 汉语词汇丰富,官僚们善于运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例如“此事甚为重要”可以变成“此乃重中之重”、“此乃关乎国本之事”、“此乃刻不容缓之务”,等等。
不同角度的阐述: 对于同一个观点,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例如先从历史渊源讲起,再谈到当前形势,最后展望未来。
虚词和连接词的运用: 大量的虚词、连接词,如“然则”、“故而”、“况且”、“毋庸置疑”、“如前所述”等等,可以用来填充语言,连接句子,使得听起来更加连贯和有深度,但实质内容可能并不增加。
典故和引语的穿插: 引用经典、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是清末官僚惯用的手法。他们可以“信手拈来”,将这些内容穿插在自己的讲话中,一方面显得自己学问渊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语言的长度和复杂性。这些典故本身就包含丰富的内容,即使与核心问题关联不大,也能起到填充的作用。
比喻和象征的运用: 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但有时也会成为迂回表达的工具。

3. 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儒林外史》等讽刺小说: 清末时期的一些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就生动地描绘了许多官僚和读书人的虚伪、迂腐和夸夸其谈。虽然这些作品带有讽刺色彩,但其描写的语言风格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史书和笔记: 一些史书或文人笔记中,也会记载一些官员在奏事、辩论时滔滔不绝,但内容空洞的现象。例如,在一些重要的朝会或审讯场合,面对关键问题,一些官员会用长篇大论来回避,让提问者无从下手。
外国人的观察: 一些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或外交官,也常常对中国官场的沟通方式感到困惑,他们可能注意到一些中国官员在交流中善于使用委婉、含蓄的语言,以及大量的铺垫和修饰。

4. 这种现象的负面影响:

效率低下: 这种语言风格严重阻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高效的行政运作。在需要迅速决策和执行的时刻,这种“废话”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信息失真: 真正在意图被掩盖在华丽的辞藻之下,使得听者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
滋生腐败: 这种回避真实、敷衍塞责的文化,也为官场腐败提供了温床。当官僚们习惯于用语言来掩盖真实情况时,他们也更容易在其他方面采取不负责任甚至违法的行为。
人才的错位: 那些擅长“说废话”的人反而可能在官场上获得晋升,而真正有能力、务实的人反而可能因为不懂得或不愿意参与这种“语言游戏”而受到压制。

总结来说,清末官僚能够滔滔不绝地说上几个小时的废话,而且“没一句重复的”,这是一种对当时官场语言风格和沟通方式的高度概括,其中“没一句重复的”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完全不重复,而是指其语言的丰富变化、不落俗套,以及通过各种修饰和填充来延长讲话时间并回避核心内容的能力。 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了科举制度的长期影响、官场潜规则以及社会对“文采”的过分追求,对清朝的政治效率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清末二字可以去掉,其实有些二字差不多也能去掉

user avatar

--此文仅为调侃,切勿上纲上线--

Σ(っ °Д °;)っ这么多人了?!

刚刚有个小伙伴邀请我回答《真的话多必出事吗》 嘶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希望这次会过审吧。


兄弟们我的号还能有就不错了,有问题后台私信


各位领导们不要再问了,昨天进小黑屋了,不是我刻意删除的。


各位领导有需要的请点击这里 提取码: yddv


不知道和领导们还在不在,我又双叒叕更新了,有需要的可以给我私信,内容~你懂的

user avatar

小菜一碟




我曾经见过一本书,大概有个10万字的样子,主要是讲某个“重要思想”的,全书各种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引经据典,首尾呼应,但是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这个思想非常极其尤其特别十分重要。”整整十万字,就只说了它重要得不得了,但是这个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用?有什么内容?一个字都没有提到。


我怀疑作者的意思是写了个模板,以后再有别的也行,比如说老张思想换成了老王思想,直接Ctrl+H全文替换一下,接着用。


我看到这个书的时候真的是叹为观止,这已经不是套话了,这是套话中的王者,俄罗斯套娃式套话。跟对象完全没有关系,你把具体的对象换成任何东西都可以,而且用词华丽、逻辑缜密、自成一体,你挑不出任何毛病,除了什么都没有说以外。说实话这个书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让我发自内心的自惭形秽,为自己扣扣搜搜半天写不出啥东西来感到无地自容。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关于如何夸奖一个东西的圣经,当你还在苦心孤诣的琢磨这东西到底有哪儿好的时候,它已经直截了当不需要了解对象了,甭管你是个啥,夸都是一样的夸。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位导师,是你准备夸某个东西的良师益友。你想追女朋友对不?就这么夸就对了,小红看不上你,你直接替换成小花,一点毛病没有,包你从死宅变海王。


这何止是一本书,它简直就是写作技艺的宝典,它可以逐渐的让你忘了你到底在看啥,你看这个书的目的是什么,而沉迷于它自己的写作技巧,浑然忘我。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这个思想从历史的角度是多么的重要;然后,这个思想从现实的角度是多么的重要;接着,我们军队党员干部要怎么去学习;再然后,我们军队普通党员要怎么去学习;再接着,我们军队普通战士要怎么去学习;最后,大家要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从为历史负责任角度,通过学习改进工作、提高成绩。


简单的说吧,就这么一本书,你吃透了,一切一切机关公文、心得体会、年终总结,那都不在话下。什么《机关公文宝典》那都是扯犊子的,无非是教你一些“术”,什么格式啊行文啊,精髓的东西你学不到。只有这本书,真的是提纲挈领、引人入胜,一下子就把最精髓的东西交给你了。


作者真的是宗师级的人物。




滔滔不绝几个小时的废话算什么,这个我都能做到,一点压力没有。在日常对话语境中,绝大多数有长期机关工作经验的人都能跟你滔滔不绝说几个小时的废话,绝对不涉及任何实质性问题,这个功力是最起码的雕虫小技而已。


个中高手是让你觉得他说的东西句句在理、鞭辟入里、由表及里,思维敏捷还逻辑严密,你不要想挑出毛病来。


真正的绝顶高手,会让你觉得他说的都是大实话,一直在说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说的都是国家大事、经济民生,他就是在说实事。要等你跟他道别,感叹人家就是不一样,这个学识这个素质这个视野这个态度,啧啧啧,简直不得了,佩服佩服,过了十天半月才反应过来:


靠,原来这家伙什么都没说




这种机关老油条我见得多了,高手也见过不少,绝顶高手也是见过好多个了。


旷古未见的,堪称一代大家的,只见过一个。


这个人说话早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并不引经据典也不会旁征博引,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话,但是说的总是一些确实很重要的事情。你以为他在跟你说很重要的事情,你真要追问的时候人家又不表态,对你的表态既不反对也不赞同,还总能把话题继续下去,兜兜转转之间,他的观点早已到了你的脑子里。


而且你得过段时间才会发现他的想法已经自动植入你的脑子了。


然后再过段时间才会发现他的观点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你就是觉得这才是自然的。


要等你过个几年、十几年,你才会发现,人家跟你说的,根本就不是你以为人家跟你说的,人家说的另有深意,只是这层深意,当时的你根本就不可能听懂,人家只是给你埋下个种子,你需要自己去寻找答案。


所以说,题主,你真的分得清楚什么是废话,什么不是废话吗?

user avatar

清末?滔滔不绝?“马拉松发言”了解一下。

目前最长时间的演讲是 90 小时 2 分钟,由尼泊尔的 Ananta Ram KC于 2018年8月27日清晨6点15分开始,直至同月31日凌晨0点17分结束。该次演讲在加德满都完成[1]。PS:前些年则是一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坚持了62小时,也是在尼泊尔。

另外像美国参议院自1900年出现的“马拉松发言排行榜”,冠军是参议员斯特罗姆·瑟蒙德(Strom Thurmond)。为阻挠1957年的一项民权法案,他整整演讲了24 小时18 分钟[2]。据称他通过大量阅读历史文件“水时间”,这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引经据典。

而亚、季、殿军则分别是:

  • 纽约的阿方斯·达马托 (Alfonse D'Amato) ,于 1986 年就一项军事资助法案发言23小时30分钟;
  • 俄勒冈的韦恩·莫尔斯 (Wayne Morse) ,于 1953 年就 Tidelands 石油法案发言22小时26分钟;
  • 得克萨斯的特德·克鲁兹 (Ted Cruz),于 2013 年为抗议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发言21小时18分59秒[3]

至于最近几次,可以自查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的控枪演讲[4],以及杰夫·莫克利(Jeff Merkley)的反对特朗普任命大法官的演讲[5]

————

只是基本生存技能,就像……年终总结……

参考

  1. ^吉尼斯 - Longest speech marathon 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rld-records/longest-speech-marathon
  2. ^U.S. Senate: Facts & Milestones https://www.senate.gov/artandhistory/history/common/briefing/Facts_Figures.htm
  3. ^美参议员发言时长超过21小时 颠覆政府预算讨论 http://news.youth.cn/gj/201309/t20130926_3942860.htm
  4. ^美国:美参议员15小时演说呼吁控枪 http://www.js7tv.cn/video/201606_49229.html
  5. ^真的拼了!为阻扰特朗普任命大法官 民主党参议员连续演讲十五小时(组图)  https://www.sohu.com/a/132243392_313745
user avatar

你是怕禁言才故意加的清末吗?

user avatar

问题在于,什么叫废话?

你以为的废话,可能一个字都不废。

只是在座的只有有心人,才能听得懂。

user avatar

卡斯特罗196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初次演讲,就持续了四个半小时,创造了在联合国大会上最长演讲纪录。

卡斯特罗在1986年的古巴共产党大会上,演讲持续了7小时10分钟。1998年,他在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上又发表了7个半小时的超长演讲。

80岁的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发表了5个小时的演讲,以此驳斥美国中情局关于他得了帕金森氏症的说法。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2007年在由其本人亲自主持的电视节目《你好,总统!》中,连续讲演8个多小时,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委内瑞拉单次讲演时间最长的纪录。

2012年做完癌症手术的查韦斯,只剩几个月寿命的流言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在国会发表长达9个半小时的演讲,创下最久纪录,且中间没有跑过厕所。

user avatar
Humphrey: Prime Minister, I must protest in the strongest possible terms, my profound opposition to a newly insituted practice which imposes severe and intolerable restrictions, upon the ingress and egress of senior members of the hierarchy and which will, in all probability, should the current deplorable innovation be perpetuated, precipitate a constriction of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and culminate in a condition of organisational atrophy and administrative paralysis which will render effectively impossible the coherent and co-ordinated discharge of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within Her Majesty's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PM: You mean you've lost your key?

官僚的老把戏罢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简直太简单了。


估计各位同志都写过检查吧?

部队的检查有个不成文的统一格式: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战友,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在这里做出检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balabala。。。


你们觉得这破玩意儿能写多少字?战友被要求写个五百八百字的检查,一个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一样的人物愁得揪头发。

而我,作为一个有点文化的兵痞。曾经创下我们整个师的检讨书字数记录。

具体字数没数过,反正写信的稿纸(A4大小)我写了满满当当的三十六页。

我们指导员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仿佛在关爱一个又二又蠢的智障,又仿佛看到了今后各种书面材料的承包商。


既然题目问的是清末,那我就拿清末举例子好了。


首先,要有一个事儿作为引题。什么事儿不重要,甚至可以是你早上吃了一个鸡蛋。

然后带入主导思想,具体的就是圣人之言。

一般是孔孟之言,朱程理学。

由事件散发,散发后变成一个读书体会。圣人之言具体好在哪里,怎么好法,有哪些名人依照哪句话做出了怎样的成绩,对当时的家国天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然后举反例,那小谁家的小谁,没有按照圣人之言规范自己,结果道德沦丧遭人唾弃。有愧于国家,自绝于人民。

然后回到事件本身,对于事件作出评价,并套以四书五经内的大道理。讲事件背后体现的思想和内涵。

再由内涵转回圣人之言,然后以圣人之言为基本,代入上级衙门的某些指示内容。

接着讲上级衙门的指示内容下,有着怎样良性的转变。在某任大人的带领下,造成了什么样良好的局面。

再讲这位大人之所以这么厉害,之所以这么优秀,是因为他紧跟着朝廷的脚步。具体的事例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接着感恩朝廷,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指导思想。全国在这种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下,出现了某某情况,某某转变。全国各地都积极拥护朝廷的决议,直发组织了某某活动等等等。

然后谈时局,时局不好就主要强调宅心仁厚、上邦之气量、厚积薄发、卧薪尝胆。时局稍微不那么差,就强调英明神武、雷霆手段、大清之复兴。

所以,谁还在乎早上的那个鸡蛋?

user avatar

你找一下你们城市的基督教堂,应该是每周六早上会有神父布道,第一次听可能觉得很惊艳。听个三四次你就能感觉到啥叫不带重复的几个小时废话了。

当然,你要是听了信了他的话,不关我事。

user avatar

说的好像现在就不行了一样。

user avatar

当美国以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洗衣粉为理由发动战争并占领伊拉克以后,并没有找到这种神奇的洗衣粉。

时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向记者解释这个尴尬的时候说:

据我们所知,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我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我们还知道,我们有些并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还不知道,但是,还有一些,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这些我们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

看,连废话都说得这么言简意赅。比清末官僚高明不知道哪里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