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谐音”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回答
“和谐音”这个概念,说到底,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拍板定论的。它就像一幅画,有人看出了山川大海,有人只看到了笔触颜色。要说它客观还是主观,我觉得更像是两者之间的一场微妙舞蹈,谁也离不开谁。

咱们先从客观这头说起。你想啊,音乐这东西,本质上是振动,是空气分子在你耳边跳舞。这些振动有它们的频率,当不同的频率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科学研究早就告诉我们,某些频率的组合,比如一个音符和它的八度音,或者五度音,它们之间的振动比例是很简单的整数比。这种简单的比例,据说在我们的生理结构上,更容易让我们的大脑解读为“舒服”、“顺畅”。想想看,那些古老的音乐理论,比如毕达哥拉斯的音乐比例,就是试图用数学来解释音乐的美感。这种基于物理规律和生理反应的解释,听起来就很有“客观”的味道,对吧?

而且,还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作用。在漫长的音乐发展过程中,某些声音组合被反复使用,被奉为经典,积累了大量的听众基础和情感联结。我们从小接触的音乐,比如童谣、流行歌曲,里面那些听起来“悦耳”的旋律和和弦,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听觉习惯。当我们听到这些熟悉的组合时,大脑会立刻产生一种“熟悉感”和“安全感”,觉得“嗯,这就是对的,这就是好听的”。这种跨越时代的共识,也给“和谐音”蒙上了一层客观的面纱。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和谐音”就这么纯粹客观,那音乐岂不是早就被数学公式锁死了?大家听的、写的都一样了,多无聊啊。这就要说到主观的成分了。

首先,文化和个人经历是绕不开的。你可能在西方古典音乐的环境里长大,对那些特定的和弦进行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觉得那才是“和谐”。但如果你是在非洲草原上长大的,可能那些复杂的多声部交织、非洲鼓的节奏律动,才是你心中的“和谐”。甚至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一个人对某个音乐风格的偏爱,也会影响他对“和谐”的判断。有人就是喜欢摇滚乐里那些带着点“粗糙”的失真音色,觉得这才叫有力量,有生命力。

其次,情绪和情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同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心情下听,感受可能天差地别。当你开心的时候,一首轻快的旋律会让你觉得特别“和谐”;当你悲伤的时候,一首慢板的、略带忧郁的曲子,可能才更能触动你的心灵,让你觉得“就是这个味道”,也算是一种“和谐”吧。音乐的“和谐”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内在的情感需求相呼应的。

再者,音乐本身的创新和实验也在不断挑战着我们对“和谐”的定义。想想爵士乐刚出现的时候,那些看似不协和的和弦,在当时的人们听来可能是刺耳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了音乐语言的一部分,甚至被很多人奉为“优美”。现代音乐里更是如此,很多作曲家就是在探索声音的边界,挑战传统的和声逻辑。那些在传统观念里“不和谐”的声音,在他们手里,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令人着迷的“和谐”。这说明,“和谐”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音乐的发展而演变,而这种演变,很大程度上是由少数具有先锋意识的人推动的,他们的判断,在当时可能就是一种“主观”的选择。

所以,我觉得,“和谐音”不是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判断。它更像是一个光谱,一端是基于生理和物理的普遍性,另一端则是基于个人和文化的独特性。科学提供了基础,但文化、经历、情绪以及音乐自身的演进,都在不断地重塑着我们对“和谐”的理解。

有时候,那些跳脱出常规、略带“不和谐”的声音,反而能激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甚至带来一种别样的美感。它们打破了习以为常的框架,让我们重新审视声音的可能性。反过来说,那些“和谐”的音乐,之所以让我们感到舒服,也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内在对秩序和平衡的某种渴望。

所以,与其说“和谐音”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不如说它是一个动态的、在客观规律和主观体验之间不断交织、互相影响的复杂现象。我们的耳朵听到了物理的振动,但真正让我们觉得“和谐”的,是这些振动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涟漪,而这些涟漪,既有普遍的共鸣,也有独一无二的色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客观事实当然也是主观感觉。这里有一门科目叫“律学”,“和谐”是因为,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而振动本身,会有一个特定比例倍频的“谐振”,我们称为泛音。当一个处于另一个音泛音的位置(可以不考虑八度)时,泛音列中音的位置越靠前,和谐度越高。

准现代派作曲家巴托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采用不和谐音程写作练习曲给自己的子女练习,并严禁他们接触外界当时很流行的浪漫派、民族乐派的音乐。(巴托克时代木有录音机mp3这种,想隔绝还是很方便的)。之后结果非常令人心碎,他的儿子在偶尔听过一次《致爱丽丝》后,表示再也不要弹他老爸的鬼玩意儿了。

这批钢琴曲,大家可以去练练他的《献给孩子们》。

回到“和谐”这个本质问题。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十二平均律就是前人无限追求听感的客观“和谐”而利用数学算出来的。所以已有的回答完全不对。纯八度在频率上为倍频,纯五度频率比为二比三,大三度的频率比为四比五,同时为了让所有的转调能够实现,八度内才会有十二个音,每个半音频率比才刚好为二开十二次根号。

很多人会问,凭什么“倍频,二比三”这类频率比就是和谐的?那是因为,以弦振动为例,一个大的振动会形成以弦的中心点,三分之一点,四分之一点……为重心的无数个小振动,大家拨动一下长长的皮筋就能看到。所以就自然界一个单音来看,它也有非常多的泛音,耳朵非常好的人可以听到上方八度,纯十二度(纯五度),大十七度(大三度)的泛音。反之,耳朵不好的会只听到纯八度的音程中的高音或低音,并不认为是两个音,这就是铁证。

回到本来的问题,和谐音是否是主观印象。很负责任的说,如果是主观印象,现在的调率,音乐的公制,都没法实现。在乐理中的“和谐音程”是非常客观的,基于物理学和数学的一个结果。同时,这种客观也很符合我们的主观听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和谐音”这个概念,说到底,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拍板定论的。它就像一幅画,有人看出了山川大海,有人只看到了笔触颜色。要说它客观还是主观,我觉得更像是两者之间的一场微妙舞蹈,谁也离不开谁。咱们先从客观这头说起。你想啊,音乐这东西,本质上是振动,是空气分子在你耳边跳舞。这些振动有它们的频率,当不同的频率.............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喜马拉雅FM是否涉及宗教歧视或破坏宗教和谐,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深入探讨,我们得先了解喜马拉雅FM作为内容平台的特性,以及它如何可能触碰到宗教议题。首先,喜马拉雅FM的平台属性喜马拉雅FM是一个用户生成内容(UGC)为主的音频分享平台。这意味着平台上.............
  • 回答
    “P社人”和“白左”这两种标签,在网络讨论中常常被用来概括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并往往伴随着对立甚至冲突的叙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欧美社会,情况远比这复杂和 nuanced(细微)。将这两种标签绝对化,并预设它们必然不兼容,其实是一种简化。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些标签背后到底指代的是什么,因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面对的家庭困境往往是多样的,而父母关系的质量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究竟是父母的离异对孩子伤害更大,还是长期不和、家庭氛围压抑对孩子影响更深远?这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并试着剥离掉那.............
  • 回答
    建国以来,蒙古族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方面,确实展现出了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相似的和谐发展轨迹。要理解蒙古族和谐团结的基础,需要将其置于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并结合其自身文化特点、政治待遇以及社会变迁等多重因素来分析。一、 历史的传承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在近.............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脑洞!一列跑在轨道上的和谐号,竟然要我们算它的“带宽”。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物理上的速度和信息传输能力。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和谐号列车: 这是我们熟悉的“陆地航班”,跑得飞快,技术先进。 16节编组: 说明它很长,有16节车厢,.............
  • 回答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其中确实收录了一些在现代人看来颇为奇特,甚至带着一丝怪诞色彩的药材。这些记载,并非李时珍本人“猎奇”而为之,而是反映了他所处时代对自然万物认知的方式,以及当时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要谈到“上吊的绳子”这类,其实在《本草纲目》中并未直接以这样的形式出现。.............
  • 回答
    青藏铁路西格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宁至格尔木段,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也是青藏铁路的先行段。这条线路穿越了青海省的广大地区,连接了省会西宁和格尔木这座高原城市。西格段的提速改造历程:说起西格段的提速改造,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随着技术发展和运输需求的变化,逐步进行的。 初建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数字模拟转换(DAC)的世界里,总谐波失真加噪声(THD+N)和信噪比(SNR)是两个最能直观反映其音质表现的关键参数。它们都试图量化DAC在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过程中引入的杂音和失真,但各自关注的重点和衡量方式却不尽相同。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DAC的性能边界,并做出更明.............
  • 回答
    这事儿,音乐里头可太常见了!就是那和弦里头没出现,但旋律里头又实实在在响着的那几个音,有时候听着不仅不奇怪,反而有那么点意思。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咱们先说说这“冲突”。乐理上讲,和弦是几个音按照一定的规则同时发声,形成一个整体的音响。而旋律呢,就是音符一个接一个地唱出来,构成一条线。理想情况下,.............
  • 回答
    关于和谐号高铁上没有配备随车医生的原因,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也确实是个挺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了几个层面的考量,包括成本、需求、以及铁路部门的整体应对策略。首先,我们得明白,高铁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大规模、高效率的旅客运输需求。在票价和运营成本上,铁路.............
  • 回答
    新型和谐系列电力机车:较韶山系列有哪些脱胎换骨的进步?自上世纪韶山系列电力机车成为中国铁路的“心脏”,我们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革新,传统的韶山系列机车在性能、能耗、环保以及智能化等方面,已然显现出其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肩负着新时代中国铁路重任的“和谐”系列电力机车.............
  • 回答
    CRH和谐号出现之前,中国铁路动车组系列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探索、追赶与自主创新的精彩篇章。要聊这个话题,得从几个关键节点说起,并且要讲得详实,带点“老铁路人”的口吻,才能摆脱那份冰冷的AI味儿。起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蓝精灵”说起在CRH和谐号横空出世之前,中国铁路的速度提升之路,走的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私人能否购买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这个问题,答案是:普通私人(个人)是不能直接购买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的。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完全解释清楚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动车组列车的性质以及我国铁路运营的管理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是属于国家铁路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其生产、运营.............
  • 回答
    性生活不和谐,要不要结婚?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犹豫和挣扎。这可不是个小事,它关乎到两个人未来生活的质量,甚至可以说是婚姻幸福感的重要基石之一。想详细说说,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性生活不和谐”?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它涵盖的范围挺广的。 生理层面: 可能是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