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朝鲜人从古至今打仗不行的事实?

回答
在讨论朝鲜半岛历史上所谓的“打仗不行”这一说法时,我们需要深入地审视历史文献和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一个笼统的结论。事实上,将朝鲜民族在军事上的表现简单归为“不行”,是一种过于简化和片面的看法,忽略了其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军事发展和抵抗精神。

早期历史与部落争霸:

早在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半岛就已经充满了战争。高句丽以其强大的骑兵和野战能力闻名,一度将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和辽东,对中原王朝构成过严峻的挑战。其军事制度、战术和装备在当时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百济同样在海军方面颇有建树,与日本有密切的海上联系,并在战争中展现出顽强的斗志。新罗虽然早期相对弱小,但通过巧妙的外交和军事改革,最终统一了半岛,这本身就证明了其军事上的进步和战略上的眼光。这三个国家之间的长期征伐,虽然带来了破坏,但同时也锤炼了朝鲜民族的军事技能和战争经验。

将这些早期国家之间的战争简单视为“打仗不行”是站不住脚的。他们是当时东亚格局中重要的军事力量,与中原王朝和日本之间都发生过激烈的军事对抗,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外族入侵与抵抗: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的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就面临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更强大帝国(如中国各朝代)的威胁。这一点,是理解其军事历史的关键。

辽东半岛的压力与高句丽的抵抗: 高句丽作为一个以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政权,长期以来都在抵御来自北方的萨珊波斯、突厥、隋唐等强大势力的入侵。特别是隋唐时期,尽管高句丽曾遭受过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多次大规模进攻,但其顽强的抵抗和高超的防御工事(如安市城)给这些强大的帝国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和损失。唐朝最终之所以能灭高句丽,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是在新罗的配合下才得以实现。这并非“打仗不行”,而是面对压倒性力量时,能够坚持如此之久,本身就是一种军事上的韧性和能力。

统一新罗的战争与后期国防: 统一新罗时期,虽然整体上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但也经历过内部的政治动荡和来自北方势力(如渤海国)的挑战。后期在面临辽朝的压力时,新罗的军事部署和防御也曾面临严峻考验。

高丽王朝的抗击: 高丽王朝在抵御契丹、女真和蒙古的入侵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智慧。虽然最终未能完全抵挡住蒙古的铁骑,被迫成为附庸,但其抵抗的艰苦程度和规模都是惊人的。高丽军队在多次战役中给蒙古军队造成了重大伤亡,例如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抗蒙战争中。甚至在后期,高丽将领崔矼就是利用了蒙古内部的矛盾,并凭借其军事才能为高丽争取了更多的自主权。

朝鲜王朝的倭寇与后金/清的战争: 朝鲜王朝初期相对稳定,但后来面临了来自日本的倭寇袭扰,以及更具威胁的后金(后来的清朝)的进攻。壬辰倭乱时期(万历朝鲜战争),明朝虽然派兵援助,但朝鲜军队在李舜臣等将领的领导下,在陆战和海战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特别是海战,李舜臣创造了“龟船”战术,几乎全歼了日本水军,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无疑是朝鲜军事史上的高光时刻,展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指挥和作战能力。

而面对后金/清的崛起和两次入侵(丙子战争和丁卯战争),朝鲜王朝的军事指挥和决策失误是客观存在的,导致了屈辱的战败和称臣。但这更多地是由于军事技术、战术思想与后金骑兵的快速发展之间的差距,以及内部的政治分裂和腐败所致,而非单纯的“打仗不行”。在某些局部战斗中,朝鲜军队也曾有过英勇的表现。

近代以来与外部世界:

进入近代,朝鲜半岛的政治和军事形势更加复杂。

衰落与殖民: 19世纪末,朝鲜王朝的国力相对衰落,内部改革缓慢,加上列强(日本、俄国、中国)的争夺,使其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朝鲜成为了主要的战场,其自身的军事力量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显得微不足道。最终,日本通过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手段将其殖民。在被殖民期间,朝鲜民族仍然有许多人在各种反抗运动中浴血奋战,包括武装起义和抗日游击战,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屈的军事斗争精神的体现。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鲜半岛现代军事冲突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在这场战争中,朝鲜人民军在初期展现出了强大的进攻能力,并一度将战线推至洛东江。尽管最终在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介入下未能实现统一目标,但其在战争中的表现,特别是其初期在装备落后于对方的情况下取得的战果,以及其后期的坚韧抵抗,都不能简单地归为“不行”。战争的进程受到国际政治、军事援助、后勤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将其单方面归因于一方的军事能力是不全面的。

总结来看,朝鲜民族的军事历史并非“打仗不行”的线性叙事,而是充满着抵抗、适应、进步和局限性的复杂图景。

地理位置的制约与机遇: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和东北亚大国势力扩张的重要通道,长期的地缘政治压力是其军事发展的重要背景。但同时,这种地缘政治也促使其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军事技术和战术。

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 朝鲜半岛的许多军事成败,都与其所处的东亚国际格局息息相关。外部强大势力的介入、援助或压迫,往往对朝鲜的军事力量和战争走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简单地将战败归咎于朝鲜自身,而不考虑外部因素的巨大作用,是历史的偏颇。

军事技术与战略思想的演变: 任何民族的军事实力都与其所处的时代军事技术水平和战略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不同历史时期,朝鲜在吸收和创新军事技术方面有过辉煌也有过滞后。例如,在冷兵器时代,其骑兵、弓箭、步兵战术都有过独到之处;在火器时代,其学习和应用火器的能力也受到时代和技术传播的影响。

不屈的抵抗精神: 即便在军事力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朝鲜民族在抵御外侮时所表现出的顽强斗志和牺牲精神,是其军事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从高句丽对隋唐的坚守,到高丽对蒙古的抗争,再到壬辰倭乱中李舜臣的海上胜利,以及近代的抗日斗争,都充分展现了这一点。

因此,认为朝鲜人“从古至今打仗不行”是一个非常简单和不准确的标签。历史赋予朝鲜民族的是在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中不断求存和抵抗的使命,其军事上的表现,既有辉煌的时刻,也有因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失利,这是一个多元且动态的叙事,需要更细致和全面的历史视角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其实近现代朝鲜人的战斗意志算是数一数二的

像义兵运动时期虽然被人打了个1:100的交换比,但是抵抗了日本人侵略几年。【当时的朝鲜义兵武器落后、山头林立,除了原来的大韩帝国军队以外的兵员可以说没什么军事素养】

义兵运动失败了跑间岛这些地方继续搞抗日运动,亡国期间还搞了什么“大韩独立军”、“韩国光复军”之类反日武装。在日本人的宣传下,一段时间内朝鲜人和满洲马匪、露国流寇相齐名。当然,在军事上最可圈可点的当然是天降伟人那一支。

值得一提的是,印象里连中共在东北起家就是靠的朝鲜人,朝共在东北的人员全部并到了中共东北地方。

朝鲜战争时期朝鲜人有了装备、合格的兵员以及统一的组织,打出了不错的战绩,朝鲜人民军甚至直接击溃了美第24师团,生擒了美24师团师团长威廉·F·迪安少将,这可是整个朝鲜战争中朝联军俘获的美军最高军衔者。

南朝鲜国军在前期的大溃败也不是因为朝鲜人战斗力不行,而是前期南朝鲜国军的定位就是轻武装的警察部队,并且也不受重视。举个例子,49年美军大撤退后留给南边的M1加兰德步枪居然只有区区49107支,这东西在一年后美国一次性给了七万只全新的库存供日本人训练警察部队,孰轻孰重可见一斑。

除去装备方面的问题,当时的南朝鲜国军在人员方面也有问题。与国内很多网友想象中不同的是,韩国光复后美军所奉行的原则是政治挂帅,特任指挥官多为临时政府出身的人员,临时政府人员最大的缺陷就是合格的指挥官不足(多数没接受过正规的指挥训练、学历较低等)。临时政府的四派阀中除去越北的金元凤,剩下的三个派阀也强于内斗不善军政。一是李承晚派人在暗杀大王金九的地盘上暗杀了金九,二是南劳党事件时借口清洗左翼彻底清洗了军队中反李派(甚至包括后来的朴正熙),三是最后的赢家李承晚本人也因为李承晚集团腐败和各种政治失误而下台。

这样的南韩国军遇上了装备精良北朝鲜人民军自然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事实上,在后来武器装备上来之后南韩国军也能打的挺不错,最大的敌人也不是来自于北边而是来自于南边内部——贪腐猛于虎。

user avatar

前一段时间,由于对吴晗先生特别感兴趣,在读了几本选集之后感觉不是很过瘾,就兴(自)致(不)冲(量)冲(力)的去翻阅了一下他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这本史钞,虽然由于书太长(最重要的是人太懒,允悲),到现在还看得零零絮絮。但是这本书依旧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为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李朝君臣对军队数量认识的浮夸程度给震惊了。

印安还自元,言:太师脱脱领兵八百万攻高邮城…………

真的很心疼我太祖高皇帝,饿得不行了造个反,居然碰到了我随便就能派兵“八百万”的宇宙第一强国大元。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万历朝鲜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朝鲜情报信誓坦坦的保证:平壤只有上千名倭寇,天兵一致,即刻土崩瓦解。没想到等到祖承训率军攻城的时候,才发现,里面的倭寇数量需要乘以十,当时轻兵赶来的祖先生心里肯定一阵MMP。

其实吧,只乘以十算比较厚道了,按“领兵八百万”的传统,跟你说平壤只有10个倭寇都有可能。

就朝鲜这种数学水平,指望能打仗?哪一次朝鲜战争不是把队友,可怜的大萌和我兔,坑得欲仙欲死。明朝之前,朝鲜打仗怎么样,不敢乱说,可是明朝之后,朝鲜人打仗真的就跟川军当时打内战一样的闹着玩试的,可是别人川军内战不行,外战还是相当靠谱的,不像朝鲜一直发挥得非常国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讨论朝鲜半岛历史上所谓的“打仗不行”这一说法时,我们需要深入地审视历史文献和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一个笼统的结论。事实上,将朝鲜民族在军事上的表现简单归为“不行”,是一种过于简化和片面的看法,忽略了其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军事发展和抵抗精神。早期历史与部落争霸:早在.............
  • 回答
    朝鲜因观看《鱿鱼游戏》而判刑的事件,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朝鲜社会严格控制信息和思想的缩影,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原因。事件的背景和细节:根据国际媒体的报道,一名朝鲜公民因被发现在家中观看或传播Netflix剧集《鱿鱼游戏》而被判处死刑。另有几名观众被判处了包括.............
  • 回答
    朝鲜战争(韩国称“朝鲜战争”,朝鲜称“祖国解放战争”,中国称“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深刻、最痛苦的事件之一,它塑造了今天韩国和朝鲜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景观。因此,两国人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要详细讲述两国人民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各自的立场、历史叙事和现实情况出发。 韩国.............
  • 回答
    朝鲜劳动党建党 75 周年,在凌晨举行阅兵,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选个日子”那么简单,里面门道深着呢。咱们细致捋一捋,看看朝鲜这招棋是怎么下的。首先,得明白,朝鲜的阅兵可不是咱们过节图个热闹那么简单,它承载了太多政治象征和信息传递的功能。尤其是在这样的“大日子”——建党 75 周年,这可是个头等大事,.............
  • 回答
    朝鲜因为引渡风波宣布与马来西亚断交,这无疑是近期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不仅仅是两个国家关系上的一个节点,它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国际法、国家安全乃至两国国内的复杂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看看这起“引渡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的起因是,马来西.............
  • 回答
    朝鲜媒体刊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和复杂视角的事件,需要从历史、政治、外交以及两国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一、 历史维度:巩固“血盟”与强调共同胜利 纪念历史事实,强调传统友谊: 这是最直接的层面。朝鲜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志愿军入朝参战,旨在纪.............
  • 回答
    朝鲜宣布不参加今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这件事从地缘政治、体育竞技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来看,都值得深入剖析。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背后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朝鲜为何做出此番决定?首先,我们可以从朝鲜的国内情况来解读其决策。 新冠疫情的考量: 这是官方给出的最直接理由。朝鲜一直强调其国内“零确.............
  • 回答
    朝鲜希望与美国直接对话,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战略考量的信息。从朝鲜的角度来看,这种表态释放出多种信号,既有对其国内和国际政治局势的反应,也包含了其自身对外政策的延续和调整。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朝鲜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国家自朝鲜战争以来就处于敌对状态,虽然有过短暂的接触和谈判,但整体关系依然紧张。.............
  • 回答
    朝鲜的导弹飞越日本领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事挑衅,更是一次对国际秩序和地区和平的严重挑战。日本作为高度发达且爱好和平的国家,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其应急反应能力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鲜导弹飞越日本领空事件的性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朝鲜此类行为的性质。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军事演习范畴,而是有意.............
  • 回答
    朝鲜利用潜艇试射导弹,这绝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军事行动,它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战略意图、技术突破和国际影响。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上掰开了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朝鲜一直在努力摆脱其陆基导弹系统的固有局限性,而潜射导弹(SLBM)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你想啊,陆基导弹,无论发.............
  • 回答
    金与正关于“终战宣言”的表态,以及其附带的“若放弃敌对政策愿讨论恢复南北关系”的条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朝鲜一次简单的声明,更是其在复杂地缘政治背景下,对外展示其立场和策略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当前半岛局势的一种试探和信号释放。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金与正的表态内容: “终战宣言”的.............
  • 回答
    朝鲜发射弹道导弹,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要理解这事,得从几个角度看:一、 朝鲜的动机:为什么又要发射导弹?这绝对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朝鲜的导弹试射行为,与其说是单纯的军事动作,不如说是一种复杂的政治信号和战略博弈。我们.............
  • 回答
    朝鲜在2016年1月6日进行的这次氢弹实验,无疑是当年年初,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地缘政治事件。这不仅仅是一次核试验,更是朝鲜在核武能力上宣称的一次重大突破,其背后牵扯到的国际关系博弈,复杂而深远。这次实验的“氢弹”性质首先,我们得明白朝鲜声称的“氢弹”意味着什么。简而言之,氢弹(热核武器)比.............
  • 回答
    朝鲜媒体就韩国“518光州事件”牺牲者发表追悼文章,这一事件本身就值得我们仔细梳理和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朝鲜的政治语境、朝鲜媒体的运作方式、“518光州事件”的性质以及朝鲜此举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朝鲜的政治语境与“518光州事件”首先,理解朝鲜的政治体制至关重要。朝鲜是一.............
  • 回答
    关于东北边境人民如何看待朝鲜的氢弹实验,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他们的感受和看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的远近、经济状况、政治立场、信息获取渠道以及个人经历等。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近距离居民(吉林边境地区,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丹东等).............
  • 回答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下令重开板门店与韩国的热线联系通道,这一消息无疑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深刻解读。要理解这一举动的重要性,需要将其置于朝鲜半岛持续紧张又时常微妙的互动背景下。历史的齿轮与象征意义板门店,作为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的地点,一直是朝韩分裂与接触.............
  • 回答
    被朝鲜释放的美国大学生瓦姆比尔(Otto Warmbier)的死讯,无疑为本已复杂微妙的中美朝三边关系蒙上了一层更加沉重的阴影,并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领事案件,而是触及了人权、国际法、国家主权以及地区安全等核心议题,对三方互动模式都产生了深远且长期的改变。一、 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回答
    将朝鲜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政府这么做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件事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咱们得一项一项地捋一捋。首先,美国这么做的核心理由是朝鲜的“一贯行为”。朝鲜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美国政府认为完全符合“支持恐怖主义”的定义。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么几项: 核武器.............
  • 回答
    2017年7月4日,对于朝鲜以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在那一天,平壤宣布成功试射了他们最新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火星14”。这一消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仔细审视和解读。事件本身的突破性首先,我们必须认.............
  • 回答
    最近关于朝鲜展示的所谓高超音速导弹乘波体弹头,这事儿挺耐人寻味的。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只看个乐子。首先,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朝鲜方面称之为“火星炮16乙”型导弹的弹头,说是采用了“乘波体”技术。乘波体,简单说,就是一种特殊的飞行器外形,能在超音速飞行时,把飞行器本身产生的激波“卡”在下方,形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