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7.7.4朝鲜称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4”试验发射成功?

回答
2017年7月4日,对于朝鲜以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在那一天,平壤宣布成功试射了他们最新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火星14”。这一消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仔细审视和解读。

事件本身的突破性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火星14”试射成功在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朝鲜此前虽然也在弹道导弹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火星14”的出现标志着其首次公开宣称拥有具备洲际射程的导弹。这意味着其理论上能够攻击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遥远目标。

从技术角度分析,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需要克服极其复杂的挑战:

射程与推力: 要达到洲际射程,导弹必须具备强大的固体或液体燃料发动机,能够提供巨大的推力,克服重力和大气阻力,将弹头送入预定轨道。据推测,“火星14”采用了液体燃料发动机,这是当时朝鲜液体燃料火箭技术成熟度的体现,也意味着其需要复杂的燃料加注系统和地面支持。
弹头技术: 成功将弹头送达目标,还需要能够承受再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和压力。虽然朝鲜声称“火星14”携带的是核弹头,但外界普遍认为其核弹头小型化和再入大气层时的生存能力仍是未知数。然而,即便不搭载核弹头,一枚能够携带重达数百公斤弹头的洲际导弹本身就足以构成军事上的威胁。
制导与控制: 洲际弹道导弹的精度至关重要。精确的导航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确保导弹按照预定轨迹飞行,并在目标区域进行有效打击。朝鲜在这一领域的进步也令人警惕。
多级火箭: 大多数洲际弹道导弹都采用多级火箭设计,以在不同飞行阶段分离开,从而进一步提升速度和射程。“火星14”的设计也印证了这一点,其体积和结构都表明了其多级火箭的复杂性。

地缘政治的地震级影响

“火星14”的成功试射,不仅仅是军事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国际秩序的一次严峻挑战。

对美韩同盟的冲击: 该事件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迫使美国及其盟友韩国重新评估其在东北亚的战略部署和应对能力。美国在中日韩等地驻军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朝鲜核导威胁的威慑能力,都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朝鲜的导弹试射行为,尤其是对洲际弹道导弹的追求,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这使得周边国家如中国、日本、俄罗斯都不得不高度警惕,并寻求应对之道。对中国而言,这既关系到地区稳定,也可能影响其地区影响力。对日本而言,直接的地理距离使得威胁更为直观。
联合国安理会制裁的升级: 这一事件是继朝鲜此前多次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后,国际社会对朝鲜实施更严厉制裁的重要依据。联合国安理会随即通过了进一步的制裁决议,试图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遏制朝鲜的核导计划。然而,制裁的效果也一直备受争议。
谈判的复杂化: 一方面,朝鲜的核导能力增强使其在与国际社会的谈判中拥有了更大的筹码,可以借此寻求战略缓冲和援助。另一方面,其挑衅性的行为也使得对话和谈判的门槛更高,国际社会在如何处理与一个掌握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国家的互动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核扩散的担忧: 朝鲜成功研发洲际弹道导弹,也让国际社会对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技术的扩散感到担忧。如果朝鲜的技术能够外泄,可能会被其他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所利用,进一步威胁全球安全。

外界的反应与分析

对于“火星14”的试射,国际社会的反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谴责与警告: 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朝鲜的这一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应对威胁。
技术可行性的辩论: 尽管朝鲜宣称成功,但对于“火星14”的技术成熟度、射程的实际能力以及是否真的能够搭载核弹头并安全再入大气层,各方分析师和情报机构之间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评估。一些分析认为,朝鲜的技术可能还存在一些短板,但其进步速度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战略意图的解读: 各国都在试图解读朝鲜进行此次试射的战略意图。是为了争取与美国对话的平等地位?是为了巩固国内的统治合法性?还是为了通过展示力量来迫使国际社会让步?这些解读直接影响了各国后续的对朝政策。
对华关系的考量: 对于中国而言,朝鲜的核导计划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中国既希望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又不希望看到朝鲜政权的垮台引发地区动荡。朝鲜在发展核导能力的同时,也让中国在中美关系、地区安全等多个层面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总结

总而言之,2017年7月4日朝鲜宣布“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发射成功,是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朝鲜在弹道导弹技术上的一个显著飞跃,更在地缘政治层面引发了深刻的震动和长远的影响。它迫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朝鲜半岛的安全局势,调整自身的战略部署,并对如何处理一个拥有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的无赖国家,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场由技术突破引发的地缘政治风暴,其后续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发酵,并深刻地塑造着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次闹得那么凶美国愉快的怂了,朝鲜自然没什么顾忌……

另外,900公里就是舞水端中程导弹改,真心不用小题大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7月4日,对于朝鲜以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在那一天,平壤宣布成功试射了他们最新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火星14”。这一消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仔细审视和解读。事件本身的突破性首先,我们必须认.............
  • 回答
    2017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对叙利亚沙伊拉特(Shayrat)空军基地发动了这次导弹袭击,这无疑是当年地缘政治格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这次袭击的直接导火索,是发生在2017年4月4日的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汗谢胡恩(Khan Shaykhun)镇发生.............
  • 回答
    2017年发生在旧金山的一起枪击案,一名74岁的中国老人,李文德(音译),在自家门口被一名15岁的非裔青少年枪杀。这起事件因其受害者年迈、凶手年少以及案件发生的地点,在美国华人社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触动了社会对于种族、治安和青少年犯罪等敏感议题的神经。事件经过: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和警方的调查.............
  • 回答
    2017年7月12日,对于国内的影视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熟悉的视频平台AcFun、哔哩哔哩以及新浪微博,突然对大量外国电影和电视剧进行了大规模的下架处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内容更新,更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想象一下,你兴致勃勃.............
  • 回答
    2017年7月起施行的关于超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需要报告的规定,是中国外汇管理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旨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这项规定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逐步推进的。下面我们将从政策背景、具体内容、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个人、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二章第十三条,并尽量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它。第二章第十三条说了啥?这条规定说得是关于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和初加工。简单来说,它明确了谁可以做这事,以及怎么做。核心内容包括: 谁可以做? 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事中药.............
  • 回答
    福岛核电站三号机组底部确认烧穿:深度解析与多重考量2017年7月20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从遥远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传来——三号机组的底部被确认存在烧穿的迹象。这并非独立的偶发事件,而是201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和海啸所遗留的,一场仍在持续的、极其复杂的核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又一个严峻挑战。要理解这一.............
  • 回答
    2017年7月12日,那一天对于很多B站(哔哩哔哩)用户来说,无疑是充满沮丧和困惑的一天。我至今还记得,不少人习惯性地打开B站,准备观看自己心心念念的某部外国电影或电视剧,结果却发现,它们静静地躺在“已下架”的列表里,或者干脆连搜索结果都消失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信任的商店突然告诉你,很多你喜欢.............
  • 回答
    2017年7月2日,本应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辉煌,然而,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却遭遇了令人扼腕的失利。那一天,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期待着长征五号能再次成功地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然而,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出现异常,最终未能完成既定任务。这次.............
  • 回答
    2017年7月,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降至9.2%,这个数字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把它放在当时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一、 M2增速放缓的背景与原因解读首先,要明白M2增速放缓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反映了经济运行和金融管理层面的一.............
  • 回答
    2017 年 1 月 23 日,三星电子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了导致 Galaxy Note 7 手机多起爆炸起火事件的根本原因。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三星一次艰难的自我剖析,也是全球科技行业对产品安全性和供应链管理的一次深刻反思。三星在发布会上指出,导致 Note 7 爆炸的.............
  • 回答
    韩国2017年35.8万的新生儿数量和千分之7的出生率,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数字。它不仅仅是统计报表上的两个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数字确实低得惊人。 35.8万,意味着在整整一年里,平均每天出生的婴儿还不到一千个。要知道,韩国是一个拥有超过.............
  • 回答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复杂变化。要全面看待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初步影响与挑战 政策目标与初步成效: 2016年是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因此20.............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兴网信研发负责人张建新从公司办公楼坠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个体的悲剧,更是折射出高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焦虑以及对人才的关注与保障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与已知细节: 时间.............
  • 回答
    2017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是中国科技界一次备受瞩目的盛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无疑是李彦宏在五环路上进行的无人驾驶体验。这次公开展示,不仅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读这次事件:1. 大会的背景与意义: AI浪潮中的领跑.............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 回答
    2017年,《自由时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这篇报道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指控中国半导体发展依赖“抢人偷技术”: 报道直接指责中国发展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与LIGO的辉煌成就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的决定性贡献。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这三位科学家的.............
  • 回答
    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的韧性和活力。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里程碑的意义:总量突破与发展阶段 总量意义: 80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