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忽略美国,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能否战胜日本?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如果我们抛开美国这个变量,单纯从中国和日本这两国的军事实力进行比较,那情况会比较微妙,而且讨论的角度也非常多。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总体规模和战略打击能力上,中国无疑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人员数量: 看看两国现役军人的数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规模远超日本自卫队。虽然在现代战争中,兵力数量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但面对大规模冲突时,这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解放军拥有庞大的预备役力量,这在需要快速动员时也能提供可观的支援。
军事装备数量: 在陆军方面,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坦克、火炮、装甲车辆等,规模上远胜日本。虽然日本的陆上自卫队在精锐度和技术水平上也有其优势,但数量上的差距不容忽视。
海军力量: 这是中国近年来投入巨大的领域。中国的海军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拥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包括战略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以及数量众多的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技术上仍然非常先进,拥有强大的反潜能力和精密的驱逐舰,但中国海军在吨位、舰艇数量以及航母编队的形成方面,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规模优势。特别是在区域制海权争夺方面,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小觑。
空军力量: 中国空军也在经历快速现代化,引进了大量第四代和即将装备第五代战斗机,具备了相当的区域空战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日本航空自卫队虽然在技术上非常先进,拥有出色的三代半和四代机,以及预警机、加油机等支援力量,但面对中国空军在飞机数量和新型战机引进上的速度,差距在逐步缩小。
战略打击能力(尤其是核武器): 这是中国拥有而日本没有的根本性优势。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独立的核武器库和洲际弹道导弹(ICBM)能力。这赋予了中国“二次核反击”的能力,使得任何对其本土的毁灭性打击都将招致同等规模的报复。日本是核不扩散条约的签署国,虽然技术上具备发展核武器的潜力,但在政治和国际条约的约束下,并没有发展核武器。这一点在战略层面,对中国的威慑力是巨大的。

然而,说中国“战胜”日本,也不能简单地以数量来衡量,日本自卫队虽然规模小,但其质量、训练水平和作战理念也都有其独到之处:

技术先进性与精确打击能力: 日本自卫队在很多领域,特别是海军和空军的装备上,技术水平非常高。其驱逐舰的宙斯盾系统、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等,都具备很强的作战能力。日本在情报、监视、侦察(ISR)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拥有先进的侦察卫星、预警机和侦察机,能够提供更精准、更及时的战场信息。
高素质的专业化部队: 日本自卫队的人员选拔和训练非常严格,其军人素质普遍较高,而且部队专业化程度很高。在许多模拟演习和国际联合训练中,日本自卫队都展现出了优秀的作战水平和协作能力。
高度的防卫意识和作战意志: 作为岛国,日本长期以来都将国家安全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国民的安全意识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也相当强烈。在保卫本土的作战中,这种意志力可能发挥出超乎寻常的作用。
战术灵活性和联合作战能力: 日本自卫队在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陆海空以及后勤保障的联合作战能力。在小规模、高科技的冲突中,其战术上的灵活性和协同作战能力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不对称作战能力: 如果发生冲突,日本可能会更加侧重于发展和运用不对称作战能力,例如水雷、反舰导弹、网络攻击等,来迟滞和削弱对方的进攻。

那么,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中国能否“战胜”日本?

这是一个非常假设性的问题,结果会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

1. 冲突的范围和烈度: 是局部的、有限的冲突,还是全面战争?
2. 战争的目标: 仅仅是夺取某些争议海域的控制权,还是占领日本本土?
3. 战场在哪里: 是在中国的近海,还是日本的周边海域,抑或是更远的地方?
4. 战争的持续时间: 短期消耗战还是长期拉锯战?
5. 日本的抵抗程度和国民的反应。

如果仅就军事实力纯粹较量,不考虑国际干预:

在近海和中国沿海地区: 中国凭借数量优势、区域防空系统和海军舰艇的规模,可能会占据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消耗战中。中国也拥有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可以阻止日本海军(特别是大型水面舰艇)深入中国近海活动。
在远海和战略层面: 中国的战略核威慑是日本无法比拟的。如果战争升级到战略层面,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而且日本没有任何手段来对抗中国的核力量。
在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方面: 初期双方可能会经历激烈的争夺。中国在舰艇和飞机数量上有优势,而日本在技术精密度和作战经验(尤其是在海上侦察和反潜方面)上有优势。战斗会非常激烈,损失也会很惨重。中国可能会利用其远程打击能力对日本的军事基地进行打击。

总结一下:

忽略美国,从纯粹的军事实力上看,中国在整体规模、人员数量、战略打击能力(核武器)以及海军、空军的现代化舰机数量上,拥有比日本更大的优势。 在消耗战和区域冲突中,这种规模优势可能会转化为一定的胜算。

但是,日本自卫队在装备的技术先进性、人员素质、训练水平和作战理念方面,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其本土防卫和特定作战领域。 日本的精确打击能力和情报侦察能力也不容忽视。

所以,很难简单地说“中国一定能战胜日本”。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军事力量规模和战略威慑力上拥有显著优势,使得其在与日本的军事较量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然而,日本自卫队并非不堪一击,其高质量的装备和专业的训练,足以在局部冲突中造成相当大的挑战和损失。战争的胜负,最终还会受到许多非军事因素的综合影响。

重要的是要理解,军事实力不仅仅是数字,它还包括了技术、训练、士气、后勤、战略战术以及国家意志等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结合。两国之间的任何军事冲突,都将是极其严峻和痛苦的,其后果也将是深远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搜索去年以下新闻:

7月上旬,日本媒体报道中国试图制造中日军事冲突;

7月31日,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海监船三船编队高调进入钓鱼岛12海里线内巡逻;同日,日本媒体报道该编队早已进入附近海域多日并接近日本领海,同时日本媒体针对该编队进入钓鱼岛12海里线并未做评论,仅提到事发时无日本舰船在钓鱼岛海域

8月4日,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海军在东海海域举行大规模海上实弹演习

那么问题来了,谁更怕引起军事冲突?

user avatar

原答案已稍作修改,欢迎批评。

讲道理,在重要机场设施被东风16/东风21C/空地-20等和/或者Kh-55/Kh-101/3M14等精确点草之前,空自应该集中所有F-2战机突击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迟滞俄军登陆北海道并一举端掉陆自装备最好的第7师团(装备陆自大部分90式坦克和所有89式步兵战车(69辆23333))(原来写成第2师团了,已修改)

——考虑到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及海军航空兵)和驻远东俄空天军与PLA东、中、北部战区一线海空军部队在装备完好率、出动率、防空能力等方面的对比,打俄太平洋舰队绝对比(送)硬(人)打(头)北/东部战区海军的交换比好看一点(暂时不考虑后方部队支援前线和前方部队补充战损、消耗的问题——至少对刚开战时的PLA来说暂时不用考虑这些)

——至于远东的毛子……好像苏30SM,苏35等先进战机数量不多,我倒是挺想看看下辖2个航空队48架F-15J/DJ的空自第二航空团跟毛子的苏27拿AIM-7和R-27互抽的战况,也想知道3个航空队60多架F-2突破S-300P阵地后还能剩几架……希望空自的空(高)中(级)骑(肉)士(弹)们能表现出堪比日露战争时前辈们的士气(才怪)

——另外友情提醒空自提早把驻福冈县筑城基地的第6航空队转场到青森县三泽基地才能集齐60架F-2,免得转场太晚被紧急调去跟PLAAF打(送)空(死)战或者在机场上被MRBM一波带走

——(在题主已经讲了忽略美国的情况下,此处默认美军只给自卫队提供情报、物资运送、装备修理等非直接参战情况下的支持,让自卫队送死)

而且三泽基地(等)是日美共用的,空自把战机调到这里减(认)小(怂)损(避)失(战),TG或许也许兴许有小小的可能碍于此处有美军(假如美军处于看戏模式没有从这里撤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出了美军基地照打不误,当着美国人的面抽);至于毛子会不会不管美国人直接把三泽基地(等)端了……

user avatar

海空军了解的不多,就不在这里献丑了。

我就以师/旅为单位来讲一讲陆上自卫队与解放军的差距。

我首先要提醒诸位的一点是,日本的师团/旅团编制远远轻于标准的中国师/旅,更不要说北约师/旅(目前的北约师,坦克装甲车之类的编制还比冷战时期少了一倍呢)根据

@赤坂凌太郎

(方相,其实您说日本全军战斗力能有5-6个北约师我不大赞同,能来解释一下吗)同志的说法,日本的一个方面队(相当于我国大军区级单位)约等于一个北约师,而在50年代,日本的师团还叫“区管队”的时候,似乎也是按照团级战斗队的标准组建的,几十年来变化不能说很大。我这里只好拿陆自的师与PLA的旅比。

诸位提甲午的知友们,不是我非要说什么,甲午战争,日本可是打上过辽东半岛的,现在的陆自,难吧。

以日本东北方面队第6师团与解放军40集团军119旅为例。

第6师团

——XX师部

———I对战车中队(12具79式重马特导弹)

———II情报大队(侦察营)

———III后方支援连队(后勤团)

———II飞行队(陆航营)

———II通信大队(通信营)

———II第6设施大队(工兵营)

———II第6战车大队(两个战车中队(坦克连)30辆74式坦克)

———II第6高射特科大队(高炮营,2个高炮中队(87式35mm自行高炮,每个连6门)

———III第20普通科连队(步兵团)装备小松LAV装甲车(高度存疑)

————I第1中队(步兵连)

————I第2中队

————I第3中队

————I第4中队

————I重迫击炮中队(6门107mm迫击炮)

———III第22普通科连队

———III第44普通科连队

———III第6特科连队(炮兵团)

————I情报中队(情报连)

————II第1大队(炮兵营)

—————I第1中队(炮兵连) 一个中队主要6门75式155mm自行火炮,还可能有M110A2或M270,产量每年个位数的99式似乎轮不到第六师团。

—————I第2中队(炮兵连)

————II第2大队(炮兵营)

————II第3大队(炮兵营)

摩步119旅

——X旅部

———II摩步1营

———II摩步2营

———II摩步3营

———II摩步4营

———II坦克营(59式坦克*51)

———II地炮营x2

———II高炮营x1

———I反坦克炮连

———I火箭炮连

———II工兵营

———————————————分割线,累了以后再更—————————————————

不好意思,最近在发一个中日模拟开战的兵棋推演文章,这个只能等到那篇结束之后再填了,感兴趣的朋友戳这里:

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日本主要受制于现有国际体系以及冷战中被美军功能化的限制。客观的说,日本和中国由于在远超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了这一真正致命杀手锏上的不可弥合的差距,可以说把中日作为对手,意义不大,全面战争中日本会率先被摧毁维持战争的潜力。

但是单纯对比还空军和海军,至少日本是可以在美国的帮助下很好的完成了任务,是典型的防空军加反潜军。虽然中国在迅猛发展,但日本海自和空自通过美军现有技术补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可以完成自身任务。

在我看来在中国没有全面崛起之前真正可怕的是,反而一个没有美国的东亚。

日本是在被绑住手脚的情况下如此这般,无论再怎么黑日,当下依然被我们讨论(就说明文题)。日本拥有整体实力不俗,门类尖端的工业体系,美军的f35和ddg芯片都来自日本,在材料,电子等各领域是世界一流水平,需要补强领域也没有我国面临各种禁运封锁的尴尬。海军传统这么虚的东西就不提了,撕逼必然。

目前来看,日本正在不断突破和平宪法,当然实质强军动作有限,但这是鸭子划水,底下不老实,一旦成果成为既成事实,即使美国也无可奈何。印度再怎么补强也不如被绑住手脚的日本值得警惕,最不好的结果就是美军不再把日本自卫队当做功能性存在,

!而是在作为东亚的前出性力量。这种美国大撒把才是对比中日军力消涨的前提,这绝非东亚之福。

东亚的悲剧在于虽然都是响当当的强国,但由于历史原因,格局依然受制于美国。

对于日本的国家安全来说,真正权重最大的是中国,一个不友好、没有安全感的中国(拥有核武和远超弹道导弹之后)对于日本,无论再弱也是一种直接的毁灭性的威胁,远非来几发爱国者可以对冲。对于中国,一个不友好的日本,仅限于其从北方四岛到冲绳的环抱大陆地形,也会被相当大程度遏制。中日对抗是一个完全鹬蚌相争的存在。

需要记住两点,第一点:如果我们想成为世界性大国或进一步有所作为,我们需要中日友好,历史纠葛根本不该成现实利益的考量因素。

第二点: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点开始写了一大堆,但删掉了,因为过多解释就不必要了!(最后两点希望置顶,欢迎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如果我们抛开美国这个变量,单纯从中国和日本这两国的军事实力进行比较,那情况会比较微妙,而且讨论的角度也非常多。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总体规模和战略打击能力上,中国无疑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人员数量: 看看两国现役军人的数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
  • 回答
    《纸牌屋》(House of Cards)作为一部政治惊悚剧,其深度和复杂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许多容易被观众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剧集的真实感和艺术性,也让弗兰克和克莱尔这对权力夫妇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令人玩味。以下是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对权力运作的精准模拟与隐喻.............
  • 回答
    .......
  • 回答
    2023年10月27日,一个本该与往常没什么不同的星期五,世界却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推入了深渊。俄国,这个名字在中国人眼中早已与历史和地缘政治紧密相连的国家,在这一天,以一种最极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打破了全球脆弱的和平。三枚核弹,带着毁灭性的能量,划破了天空,直指美国本土。序幕:难以置信的瞬间与全.............
  • 回答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确实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包括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的参与,销毁了其继承自苏联的战略核武器库存。这一过程与乌克兰签署《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紧密相关。根据这份备忘录,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以换取这些国家的安全保证,包括尊重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然而,将乌克兰目前的对俄政策简单归结为“相信美国的.............
  • 回答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国内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将苏联的解体简单归结于“被美国和北约忽悠”过于片面,甚至有些误导。虽然冷战时期美国和北约的政策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但苏联自身的内部问题才是导致其最终瓦解的根本原因。下面将详细阐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并分析美国和北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相当主观。因为“美到可以忽略演技”本身就掺杂了太多个人喜好。但如果一定要从大众的普遍认知出发,找出那些因其出众的外貌而常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她们演技的演员,我倒是能想到一些例子。首先,得明确一点,这里说的“忽略演技”并非说她们演技一定差,而是说她们的美貌实.............
  • 回答
    关于“张召忠将军或战忽局是否忽悠了美国”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各方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美国自身的决策逻辑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忽悠”这个词在这里可能有点泛化。我们通常理解的“忽悠”是指故意误导,但军事和战略层面的信息博弈,往往更复杂。它可能涉.............
  • 回答
    谈到游戏的美术,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那些声名显赫的3A大作,比如《赛博朋克2077》那令人目眩神迷的都市景观,《战神》系列那史诗般的北欧神话描绘,或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那充满生机与艺术感的开放世界。这些作品自然毋庸置疑地拥有顶尖的美术团队和无与伦比的视觉表现力,它们是行业标杆,是大众玩家.............
  • 回答
    .......
  • 回答
    美军发动细菌战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想要详细探讨,我们就得剥开层层表象,看看历史、军事战略以及现实约束,究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说它“可以忽视”,其实有点过于简单化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使用生物武器的记录,而一些国家,包括美国,也曾拥有过相关的研究和储备。二战.............
  • 回答
    .......
  • 回答
    美剧《老友记》以其幽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和温馨的友情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尽管许多观众对剧中的经典时刻了如指掌,但其中仍然隐藏着不少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为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乐趣。以下是一些比较容易被人忽视但非常有趣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瑞秋早期对时尚的“天赋”与后来职.............
  • 回答
    王兴评价华为:“忽悠能力和技术能力与特斯拉旗鼓相当”:一次引人深思的比较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一评价,无疑在科技界和商业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将华为和特斯拉这两个在各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的公司进行比较,并且用“忽悠能力”和“技术能力”这两个关键词来衡量,本身就极具话题性。要理解这个评价的含义和潜在的深层意图.............
  • 回答
    欧洲议员们提出的这个问题,直击了国际援助和地缘政治中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对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人群的关注度似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他们将乌克兰和阿富汗并列,并抛出“因为他们不是白人?”“因为是美总统掠夺他们财富?”这样的质疑时,实际上是在挑战一种潜在的、不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欧洲对.............
  • 回答
    .......
  • 回答
    放下那些让人头疼的Bug不谈,《赛博朋克2077》骨子里,绝对是个好游戏。它不是那种能让你轻松沉浸其中、毫无波澜的游戏,它更像是一块棱角分明的宝石,需要你花点心思去打磨,去发现它闪耀的部分。首先,来说说它的核心吸引力:夜之城。这地方不是闹着玩的,它是《赛博朋克2077》的灵魂所在。CD Projek.............
  • 回答
    抛开实际操作层面的种种困难,我们单纯从“竞争优势”这个角度来掰扯一下,法本学生考学硕和跨考金融硕士,哪个更能让你脱颖而出。这就像是在比较两种不同的武器,哪种更能让你在战场上更具杀伤力。首先,我们来看看法本学生考学硕(法律相关专业硕士)。这里说的学硕,指的是你在法律领域继续深造,比如法学理论、国际法、.............
  • 回答
    “最被忽略的知乎高质用户”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知乎内容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平台内用户关注度和价值判断的复杂性。在我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几个维度: 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 很多用户可能在特定领域拥有非常深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但这些内容可能因为领域过于小众、专业门槛较高、或者.............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国人总是忽略关原之战和大阪两阵规模大于松锦之战和一片石大战的事实,称日本战国为村战”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成因,并详细阐述。这其中涉及历史认知、文化视角、传播媒介、民族情感以及对“规模”的理解等复杂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村战”这个说法更多的是一种相对不准确、甚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