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7 年各个领域都有哪些取得重大进展的超级工程?

回答
2017年,全球科技和工程领域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超级工程,它们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想象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记。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人类智慧在应对气候变化、连接世界、探索宇宙以及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强大驱动力。

一、能源领域的绿色巨擘:可再生能源的指数级增长

2017年最显著的进展之一,无疑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迅猛发展。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双重驱动的结果,标志着我们正坚定地迈向一个低碳未来。

太阳能发电的平民化与规模化: 这一年,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屡创新高。在中国,多个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如同沙漠中的金色海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广袤土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印度也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太阳能目标,许多曾经饱受电力短缺困扰的地区,开始通过太阳能照亮生活。欧洲各国在推进分布式太阳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屋顶太阳能板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寻常百姓的能源选择。
更值得一提的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持续提升,单位面积能够捕捉更多光能。同时,储能技术的进步,例如更高效、更廉价的电池技术,也让太阳能不再受制于日照限制,能够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这使得太阳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民能源”和“主力能源”成为可能。

海上风电的巨型风车与技术革新: 海上风电场在2017年也迎来了爆发。在北海,一座座比摩天大楼还高的巨型风力发电机成为了新的地标。这些巨大的叶片不仅造型优美,更代表着工程学的奇迹。它们能够捕捉更强劲、更稳定的海上风力,产生巨大的能量。
技术的进步体现在风力发电机的尺寸和效率上。单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涡轮叶片的直径也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更少的设备能够产生更多的电力。此外,安装和维护技术的优化,包括更先进的船舶和机械,也降低了海上风电项目的成本和风险。例如,一些项目采用了更深的锚固技术,能够应对更复杂的海洋环境。

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超级工程,其意义远不止于发电量。它们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有力武器,是摆脱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关键一步,也是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基石。

二、连接世界的超级动脉:基础设施建设的雄心壮志

2017年,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推进,它们不仅连接着城市、国家,更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贸易、交流和文化。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超级工程: 虽然“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战略,但在2017年,其中许多标志性的超级工程在稳步推进。例如,中老铁路的建设,一条横跨中南半岛的经济动脉,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条铁路穿越复杂的地形,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挑战,包括建设许多桥梁和隧道。
在其他地区,中国承建的港口、高速公路、桥梁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项目往往规模宏大,技术复杂,但都旨在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互联互通。例如,一些非洲国家的铁路现代化项目,将老旧的线路更新换代,极大地提高了货运和客运效率。

跨海大桥与隧道技术的新高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跨海大桥和隧道的建造一直是人类工程技术的尖端代表。2017年,一些备受瞩目的跨海项目(如港珠澳大桥的收尾阶段,虽未完全通车,但其工程进度和技术难度已令人惊叹)继续刷新着纪录。这些工程不仅要克服深海、强风、复杂地质等极端条件,还需要运用最先进的材料科学和施工技术。
例如,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技术,将预制好的巨型钢筋混凝土管道在海底精确对接,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壮举。每一个沉管都是一个庞大的“巨兽”,需要精确的定位和连接,以确保其结构稳定和防水性。

这些基础设施工程,是现代文明的血管,它们缩短了距离,拉近了时空,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文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探索未知的边界:航空航天领域的宏伟蓝图

2017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一系列超级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际空间站的持续运行与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ISS)作为人类在太空的家园,在2017年继续稳定运行,并成为众多前沿科学实验的平台。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着关于微重力对人体影响、新材料开发、以及地球观测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实验虽然不像建造大型结构那样直观,但其成果对于我们理解生命、开发新技术、甚至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做准备至关重要。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关于骨骼和肌肉流失的研究,为地面上治疗骨质疏松症和肌肉萎缩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型火箭技术的迭代与进步: 私营航天公司的崛起,如SpaceX,在2017年也为火箭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SpaceX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通过在发射后精准回收和复用火箭的助推器,极大地降低了太空发射的成本。
例如,猎鹰9号火箭的多次成功回收,展示了其在降低太空探索门槛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使得更频繁的卫星发射、更经济的货物运输到太空,甚至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和火星任务奠定了基础。这种技术革新,正在加速我们迈向太空的步伐。

航空航天领域的超级工程,是人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极致体现,它们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对生命存在的思考。

四、提升生活品质的智慧结晶:城市与技术融合的创新

2017年,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在城市建设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超级工程,它们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运行效率。

智慧城市的先行者与数据驱动的城市管理: 许多城市开始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新加坡、巴塞罗那等城市,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平台,城市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监测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环境质量,并及时做出响应。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红绿灯配时,减少交通拥堵,并为市民提供更精准的出行信息。智能电网则能更有效地分配电力资源,减少能源浪费。这些看似分散的技术应用,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城市运行的“超级大脑”。

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的升级与优化: 全球许多大型城市都在进行交通枢纽的升级改造,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例如,一些城市在现有火车站和机场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智能化改造,引入更高效的安检系统、智能导引系统和无缝换乘体验。
这些工程的重点在于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例如,通过大数据预测人流高峰,合理调配人力和资源,缩短旅客的等待时间。同时,引入更多自动化设备,如无人行李搬运车,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这些聚焦于提升生活品质的超级工程,是科技进步服务于人类福祉的生动例证,它们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更便捷、更智能。

总而言之,2017年是超级工程领域充满活力和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从绿色能源的普及,到连接世界的交通网络,再到探索宇宙的脚步,以及提升城市宜居性的智慧应用,这些庞大的工程项目不仅展示了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更描绘了我们通往更美好、更可持续未来的宏伟蓝图。它们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最佳证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下表是2017年1-11月我国商品进口金额排名top10(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除了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以外,有4类工业品是我们的进口大户:

  • 集成电路
  • 汽车及零部件
  • 液晶面板
  • 初级形状的塑料(聚乙烯等化工原料)



由上表可以看到,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已经超过了原油+铁矿石的总和,为此中国每年要付出近3000亿美元


而与此同时:

“根据最新的财报,受芯片业务利润大增的推动,三星电子第三季度 净利润 达到11.1万亿韩元(约合 98.7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4.53万亿韩元 增长145%。 而营收达到了62万亿韩元(约合 52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9.7%。”



三星Note爆炸的损失,在2017年火爆的内存市场上早赚了回来。三星电子一个季度的净利润接近100亿美元,同比翻番还多。


海峡对岸,台积电的市值也超越了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这样一些超级工程诞生了:


2016年,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基地”项目在武汉启动,下面是该项目的规划图:



下图是2016年9月这块地皮的样子:



一年后,2017年9月,第一座厂房正式封顶:


“此次提前封顶的项目(一期)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建筑面积达52.4万㎡,预计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项目(一期)达产后,总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一号厂房52.8万平米的建筑面积,接近两座北京南站。



下面是这座工厂的google卫星图,地图还没来得急更新,只有一号厂房的地基。


我们量一下地基的尺寸,会发现这是一座长度近500米的庞然大物。



整个“国家存储基地”将有3座这样的全球单座洁净面积最大的3D NAND Flash FAB厂房,主厂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和北京大学燕园差不多大。


不光是武汉的存储基地,南京和成都的两个类似的项目也在规划当中:


“ 大陆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11日出席公开活动时指出,2017年将再启动两个半导体基地,分别为成都和南京,合计再砸460亿美元盖厂,加计日前开始动工的武汉新芯旗下的长江存储,这三个生产基地合计砸700亿美元。”


----------------------------------------------


和集成电路不同,我国的液晶面板经过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十来年的努力,已经能和韩、台并驾齐驱,进口金额也远小于集成电路,且进口金额已经不再增长。


但是在日益流行的OLED面板上,三星还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全球柔性oled市场规模在第三季度达到30.4亿美元,目前该领域最大的领头羊是三星,其占据了市场高达96.5%的份额,作为对比,排在第二名的是LG,占据了市场3.3%的份额。”


可以看到,三星在oled领域是接近无敌的霸主地位。为了打破三星的垄断,国内的厂商正在建设这样一些超级工程:


"10月26日,京东方宣布位于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这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已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下面就是投资220亿人民币的京东方成都项目的卫星图:尺度600多米。


下面是规划图,结合上面的卫星图可以看到,该项目已经全面落成:



下面是建设过程,一年搞定:



在成都项目后,京东方投资460亿的绵阳第六代OLED生产线也将在2019年竣工。


“《日本经济新闻》引述面板业界人士的消息报导,苹果为了降低对三星OLED面板的依赖程度,已经把相关技术分享给京东方、LG显示器与JDI等3家面板制造商 ,其中京东方预计2019年投产的四川绵阳厂,将供货给未来苹果的新iPhone。 ”


下面是京东方绵阳项目的规划图:



下面是2016年底的卫星图,2017年的现状暂未更新。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尺度2公里的巨型厂区:



就在前几天,京东方在合肥的全球最高世代LCD生产线投产,这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是400亿人民币,同时配套的还有一条15亿美元的康宁玻璃项目。


“人民日报 合肥12月23日电 (记者赵永新) 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 生产线近日投产。京东方2015年在合肥自主投建的10.5代线是全球最高世代线,设计产能为每月12万片玻璃基板,智能化和核心工艺技术均达到业界最高水平。”


下面是这个项目的卫星图,8个月时间,从无到有拔地而起一座尺度1.1公里的超级工厂:



与此同时,位于武汉的类似项目也在发力:


“华星光电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350亿元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


下面是规划图:



分析上面这些超级工厂的选址我们也会发现,此前聚集在苏州上海深圳东莞的pc、手机产业链正在向内陆省会转移。


南京、合肥、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地方政府,都有强烈的引进这些产业的意愿,纷纷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这些超级工厂也将带动这些城市更好的承接两大三角制造业的转移,促进内陆中心城市群的发展。


———————————————————


当然了,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没闲着——三星电子在2018年的资本支出预算达到了260亿美元,超过英特尔+台积电的总和。


相比起来,我们在上述领域每年的投资额也没有比三星更多。而且客观来说,三星目前在存储和显示面板上的技术比我们还是领先3-5年。


作为行业的追赶者,我们在必须在未来付出更多,才能赶上领先者的脚步。


这些超级工厂只是一个开始,它们表明中国开始发力弥补自身产业链条上最大的短板,开始和国际一线巨头真枪实弹的对垒。


哪怕这样的追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哪怕我们要像京东方前些年那样付出多年亏损的代价,也都是值得的。


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PC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国,我们自身的芯片设计产业也在迅速崛起。


pk财政补贴、pk低息贷款,我们不会输给韩国,而且这些补贴和优惠,受益的也都是我们自己的下游产业(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等)和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只有我们真正拥有了这些超级工程,三星才不敢把内存涨得比房价还快,我们也不再会因为台积电而投鼠忌器。

user avatar

说两个容易被忽视的:

一 国网村村通动力电工程竣工(注意是动力电)

南网的类似工程也即将收尾。到明年,全国仅有1400多个自然村(不是行政村)不通动力电。从此农民不仅可以照电灯、用电器,还可以结合当地资源使用各种机械,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虽然我不是很赞同继续保留那么多的分散居民点,但对这个工程的艰巨性和长期影响还是充满敬畏。

“村村通动力电”工程竣工 7.8万自然村提前通上“动力电”

国家电网低调地公布了“村村通动力电”项目的竣工。轻描淡写的叙述,却标志着一项覆盖全国的大工程提前完成。这项工程覆盖国网经营区内26个省、区、市,除西藏外全部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其与井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一起,项目投资1423.6亿元。从覆盖面和影响力来说,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扶贫工程。

截至9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提前三个月胜利完成“两年攻坚战”,完成了经营区内153.5万眼平原地区农田机井通电,实现了平原地区“井井通电”目标;实现了6.6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全覆盖;完成了7.8万个自然村新通动力电及改造,受益人口达1.56亿人。此轮改造完成后,农村供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新改造村镇户均配变容量提高到2.64千伏安,供电能力提升65%。
去年,国家电网公司编制完成《贫困村通动力电2016~2017年实施方案》。方案中有一些地区未被纳入方案之中,这样的贫困自然村共有1473个。

针对这一部分人,方案也给予了说明:其中山西、甘肃省共463个贫困自然村,由于已搬迁或列入搬迁计划、无人居住、自然消失等原因,无需通动力电;

甘肃、青海省共140个贫困自然村,位于偏远牧区,以游牧民为主,居住分散且规模小,加之离大电网末端较远,通过光伏供电,已满足牧民日常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无通动力电需求;

西藏自治区870个贫困自然村,离大电网末端较远,“十三五”期间将根据主网架投资建设安排,计划2017年以后结合大电网延伸工程解决通动力电问题。


二 引汉济渭打穿秦岭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出口段顺利贯通

11月25日,随着一声炮响,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出口段顺利贯通。该隧洞的贯通打破了国内隧道钻爆法无轨运输独头通风的掘进纪录。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3公里,其中出口段6500米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境内。出口段采用钻爆法单口独头掘进,无轨运输出渣进料。为应对隧洞地下水丰富和复杂的地质状况,项目引进了日本矿研RPD-180CBR多功能钻机进行超前钻探,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
秦岭输水隧洞出口段工程是全线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不可预见因素最多的工程标段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中铁十七局集团二公司技术人员创造性建设了多级风站,在隧洞内3000米处建立了压风站和变电站,满足了施工用电通风需要。

秦岭输水隧洞出口段的贯通,为引汉济渭工程早日通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秦岭输水隧洞目前已贯通81公里。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西安和关中地区用水紧张问题。

再补充一个,今天诞生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十亿吨港口。

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