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10月23日拼多多iPhone12百亿补贴活动被取消?

回答
要评价10月23日拼多多iPhone 12百亿补贴活动被取消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取消”这么简单,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可不少,而且对不同的人来说,感受也大相径庭。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说,这是个大大的“失望”。

你想啊,之前拼多多放出风来要搞“百亿补贴” iPhone 12,价格 itu tellement tempting。很多人本来就对iPhone 12心痒痒,这下看到那个诱人的价格,很多人的“剁手”按钮都快被点烂了。结果呢?临门一脚被取消了,这感觉就像是你已经把鱼叉举起来了,眼看就要叉到鱼,结果鱼自己游走了,而且还是被别人给“没收”了。这种期待落空的感觉,肯定会让人很不爽。

心理落差巨大: 之前宣传得那么热闹,很多人已经把钱准备好了,甚至可能已经提前做好了攻略,就等着下单。突然取消,这种心理上的失落感是挺强的。
信任危机? 虽然说平台补贴活动时有调整,但这次直接取消,而且是在临近或者开始的时候,难免会让一些消费者怀疑拼多多的诚信度。会不会下次还有类似的活动,又被这样“放鸽子”?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消费者对平台的长期信任。
机会成本: 有些消费者可能因此错过了其他平台或者时间点的优惠购买机会。毕竟,电商的价格战瞬息万变,一个错过的“好价”可能就意味着要多花不少钱。

其次,从拼多多和苹果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就更复杂了,背后可能有很多博弈。

苹果的施压是大概率事件: 你想想,iPhone 12是苹果当时的主力销售机型,而且苹果对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定价策略是相当重视的。拼多多如此大幅度的补贴,相当于把iPhone 12的价格“拉”到了一个苹果官方可能并不希望它达到的水平。
扰乱市场定价: 如果其他渠道看到拼多多这么搞,也纷纷跟着降价,那苹果的整体价格体系就会被打乱,影响其利润和品牌溢价。
品牌形象受损: 苹果一直塑造的是高端、品质的品牌形象,过度的低价促销,尤其是在非官方授权的渠道(或者说,即使是授权的,这么大的补贴也可能超出苹果的预期),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iPhone“不那么值钱了”,或者质疑其质量和售后,这都不是苹果乐见的。
渠道关系: 苹果与它的授权经销商有着复杂且敏感的关系。如果拼多多这种“百亿补贴”导致其他经销商利润受损,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苹果与整个销售渠道的合作。

拼多多自身的考量: 拼多多虽然以低价著称,但也不是什么都敢亏本卖。这次取消活动,可能也有以下原因:
补贴成本过高: “百亿补贴”不是小数目。如果苹果方面施压过大,或者这个活动的实际成本远超拼多多预期(比如,苹果直接断供或者拒绝进一步合作),拼多多可能就要权衡利弊,选择“及时止损”。毕竟,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供应链比一次火爆的促销活动更重要。
合规风险: 像苹果这样的品牌,对产品销售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拼多多的补贴行为被认定为违反了某些分销协议或者市场管理规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合规风险。
策略调整: 拼多多可能只是想通过这次活动吸引流量和关注,达到一定的营销效果后,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调整后续策略了。不排除这本身就是一种“先声夺人”的营销手段,虽然结果是取消。

再往前说,这件事情也反映了电商平台和品牌方之间的一种“拉锯战”。

电商平台想要用低价吸引用户,提升平台声量和市场份额;而品牌方则希望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和品牌的高端形象。当两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既想上车又怕惹事”的局面。

“价格屠夫”与“品牌守护者”: 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中的“价格屠夫”,勇于打破常规价格。而苹果则一直是“品牌守护者”,不遗余力地维护其品牌价值。这两者的碰撞,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品牌方占据上风,因为品牌方拥有对商品的最终定价权和供应权。
供应链的敏感性: 苹果对供应链的管理极其严格。任何可能损害其供应链稳定性和利润的行为,都会引起苹果的警惕。拼多多如此大规模的补贴,无疑触碰了苹果的神经。

总结一下,10月23日拼多多iPhone 12百亿补贴活动的取消,对消费者而言是一次不小的失望,可能还伴随着对平台信任度的质疑。而对于拼多多和苹果来说,这背后可能是一场关于定价权、品牌形象和渠道利益的复杂博弈。苹果方面出于维护品牌和价格体系的考量,极有可能对拼多多施加了压力,导致拼多多不得不取消活动。这件事情也提醒我们,在电商平台购物,尤其是购买热门品牌的明星产品时,价格固然重要,但背后可能牵扯的利益链条和潜在风险也值得我们关注。有时候,过于“美好”的价格,确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其实本质和特斯拉在 Model 3 翻脸一样, 今年 SE 上市的时候 PDD 顶风作案:

  • 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 官方价格 3299 的机器, PDD 当天整一个 2799 百亿补贴, 以后价格回升了消费者就会犹豫到底买不买
  • 影响了消费者对渠道的评估: 所有人都知道你 PDD 百亿补贴, 那谁还去其他授权实体店和官方渠道买? 就算 PDD 当下没有百亿补贴, 人家进来看一眼, 冲动消费买了, 利润就到了 PDD 及其商家

而这个声明, 就是严打但也是保护线下店的. 因为线下授权店的装修, 展台布置都要符合 Apple 的规定, 说白了你得砸钱养店撑人家的门面(指品牌形象). 像这种 PKX 里的小米/华为/苹果授权店据说就是一个老板, 这种地方边上全是奢侈品店, 租金显然不便宜, 这都是线下客观更高的成本.

虽然 Apple 线上线下都是标准售价 92% 的进货价(当然还有返点之类事情), 但是碰到抢手的赚钱产品, 显然是争取到更多货源就能赚的更多, 长期看更看中流量.

今年线下店因为疫情, 受到了很强的冲击, 自然是希望可以使用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把进货换成利润; 而这些短平快的「转让」, 成为了 PDD 狙击其他渠道的弹药, 引起了行业内卷.

所以我们看到 PDD 本身不是经销商, 但是运用所谓的「补贴」的本质是一种「低价倾销」, 可能涉及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去排挤对手. 当然 Apple 要维护自己权利直接去告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为 PDD 本身不是经销商而是渠道. 所以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禁止相关的授权经销商为 PDD 供货.

北京谨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法律顾问、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分析表示,平台给商家补贴,商家销售的商品价格低于商家成本价,可能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涉嫌不正当竞争。[1]

而所谓的「百亿补贴」, 其实是 PDD 空手套白狼, 补贴差价的实际是经销商. 在这个过程中经销商会「赔本赚吆喝」: PDD 会持续分给商家流量. 短期内是会亏的, 但是放到长期更多的流量说不定就能赚回来-当然也有可能仍然亏, 好处让消费者和 PDD 赚了.

那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选择呢?

相信早用早享受, 至于优惠什么的, 官方渠道和线上渠道都可以做免息分期(官方24期), 回头算算 PDD 抢破头的优惠对比免息分期其实差距也就那样, 毕竟人家会砍单.

有时间的话去海南/澳门, 特别是买 Pro 的话会优惠不少. 当然澳门还得做核酸检测, 以及时间其实也是很高的隐形成本.

如果买了 iPhone 12 的话, 可以了解一下新出的 MagSafe 的无线充电器.

参考

  1. ^ http://www.bbtnews.com.cn/2019/0409/294315.shtml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