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海岸线那么长,晚清时期是怎么防御老外们,岂不是敌军可以处处登陆?

回答
晚清时期,面对绵延万里的海岸线以及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清朝政府的防御策略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简单来说,那是一个既有雄心壮志,又捉襟见肘的防御体系,充满了无奈与挣扎。

首先,要明白晚清中国在军事技术和组织能力上,与同时期西方列强存在着代差。当西方国家已经普遍装备了蒸汽动力军舰、后装线膛炮,并发展出了现代化的陆海军建制时,清朝的军事力量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火炮、冷兵器以及效率低下的绿营兵。这种技术和体制上的落后,使得清朝从根本上难以做到“处处设防”。

那么,清朝具体是怎么防御的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重要港口和战略要地的设防

清朝并非完全放弃防御,而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几个关键地点。最典型的就是“海防重点说”。他们认为,与其分散兵力,不如加固那些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达或者具有战略意义的港口城市。

炮台建设: 沿海主要港口,如天津附近的大沽口、山东的威海卫、江南的吴淞口、浙江的宁波、福建的厦门和广州等地,都修建了规模不一的炮台。这些炮台装备了当时从西方引进或者仿制的火炮,试图构建一道炮火封锁线,阻止敌方军舰驶入内河或港口。比如,大沽口炮台群就是晚清海防的典型代表,在历次战争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水师部署: 清朝也试图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虽然这支海军在装备和训练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但也是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等是清朝海军的主要力量。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巡逻、护卫以及在关键海域与敌作战。

2. 陆地与海洋结合的防御思维

虽然是海防,但也不能完全忽视陆地上的配合。

陆路增援: 在一些重要的港口城市附近,清朝也部署了陆军。一旦敌军登陆成功,陆军的任务就是依托城市和地形进行抵抗,消耗敌军的兵力,争取时间。
营垒与哨所: 在沿海地区,也散布着一些简易的营垒和哨所,用于侦察和初步阻击,但这些力量通常比较薄弱。

3. “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区域性防御

在许多海防相对薄弱的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但战略意义不那么突出的沿海地带,清朝的防御策略也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功利性。

“地方团练”: 在一些受到海盗或者外国侵扰较多的地区,地方官员会组织和训练“团练”,也就是民兵性质的武装。这些团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应对小规模的登陆骚扰,但面对正规军队则力不从心。
“委曲求全”: 在某些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外国势力,清朝政府也会采取“委曲求全”的态度,比如允许一些通商口岸的开放,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化解冲突,避免全面战争的发生。但这是一种被动的策略,并不能算是积极有效的防御。

4. 信息不对称与侦察能力的不足

即使是那些设了炮台、布了兵的地方,也常常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情报侦察薄弱: 清朝在海军侦察、预警和情报收集方面非常落后。敌方军舰何时出现、从何处登陆,往往要到敌军已经逼近甚至开始登陆时才能得知,这使得防御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内部通讯不畅: 沿海的各个防御点之间,以及地方官府与中央之间的通讯也存在效率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和快速的反应。

为何会“处处登陆”?核心原因在于实力不足

尽管有上述的防御措施,但晚清中国之所以给外界一种“处处被登陆”的印象,根本原因在于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和防御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海军劣势: 清朝的海军数量上无法与西方列强匹敌,质量上更是远远落后。他们的军舰大多是老旧的,战术素养不高,且缺乏远洋作战能力。因此,一旦西方海军发起进攻,清朝海军很难有效阻止其登陆行动。
兵力分散: 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即使倾尽全力,也无法在所有可能登陆的地点都部署足够的兵力。一旦敌人选择了清朝防御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破,其他地方的防御力量也很难及时增援。
战略指导的失误: 在一些关键时刻,清朝的战略指导也存在问题,例如对西方军事技术的认识不足,或者在应对策略上摇摆不定。

总结来说,晚清的海岸防御更像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策略。 它试图在关键地点构建堡垒,但整体上缺乏现代海防体系的整体性和前瞻性。面对拥有强大海空优势和先进军事科技的侵略者,即便布置了炮台和水师,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区域性拒止能力。当敌人选择避开主要防御点,或者利用技术优势突破防线时,就很容易实现“处处登陆”的局面。这种防御状态,更多地反映了晚清中国在近代化转型中的困境与无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是非常好的··· ···

因为不单纯是大家有这个问题;晚清下到小尉小校,上到封疆大吏;他们也搞不懂。而且是真的搞不懂。封建社会的军事控制力是很有限的,集中在政治军事中心向外辐射;大多数时候,海岸线就是无从设防;而解决问题的另一个办法是造小船;造很多(数百艘,准确的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八百余艘)最大不过七八门火炮的小船,巡防江河,控制海口。


不要觉得这很蠢,太平天国时期,就连这些只有七八门火炮的一百万等开外的小型炮舰,尚且太大;团练(湘军楚军淮军)和绿营水师都大量使用小舢板对抗太平军的小船队。这里面常用的战舰,我们提一种比较大的,叫长龙船:长四丈一尺,船头两门八千斤炮,船舷共四门七百斤炮,船尾再有一门


在很多人——甚至是很多饱经战火考验,对世界和世界军事变化深有了解的人物眼中;这才是中国需要的船舰;无非是大量小船舢板,或者稍少的但更加机动的木质铁壳蒸汽战船——在江河巡航缉私,保卫河口海口;这是中国国力能够支撑的,也是对中国最有用的。


客观上,这话说的没错;但是问题是:小船可以防御漫长的江河流域,众多海口;但是却无法正面对抗敌人的全力一击。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第一次目睹了rn的rated ships。然后包括中日之间在台湾的冲突,让另一些人认识到,没有真正的主力军舰,就算是处处设防,也其实等于处处无防。对手砸开了你的炮台跑船,照样是畅通无阻。


李鸿章明确地向光绪指出:“缉盗轮船”和“巡洋水师”都是必须的。既要用轮船逐步在江河中替换掉巡防缉盗的小船,也要组件现代化海军争夺至少是海岸线附近的制海权。

这个想法后来进一步精细化成了“守口铁船”和“铁甲舰”——木质铁壳轮船和小型炮舰在江河口和海口,铁甲舰在大洋上。


说点题外话,这里巡洋水师,指的是巡航大海的海军战舰;和我们今天汉语的巡洋舰正好反过来,在大嘤体系里,除了侦查巡洋舰,真正的巡洋舰队是在殖民地巡逻缉盗··· ···不必过于深究其中的不同;那个年代对巡洋舰这个词尚且没有翻译定式,要等海军外购超勇杨威时,还被叫做快船而非巡洋舰;单纯的选词不同。


有了想法,下一步就是裁撤旧水师(压力很大,省略一万字),组件新水师(困难重重,省略两万字),然后财政困难,停购新船(···);本来新海军就是挪用关税款项,南北洋诸省倾尽全力,甚至举债建造的;到了后期各省不愿出力,海军衙门又一再被三海工程,颐和园借款;一再声明不动用国家正式资金的项目最后挖空了最后那点国库,维持现有舰队还需要大量资金··· ···


结局就不说了。但是故事是这么个故事:大量木质小船,后来是蒸汽炮舰堵江河,炮台堵关键海口,应对小规模冲突或者内部全面战争;然后组建铁甲舰队,在外海打死敌人的大规模舰队;至少设想是这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晚清时期,面对绵延万里的海岸线以及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清朝政府的防御策略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简单来说,那是一个既有雄心壮志,又捉襟见肘的防御体系,充满了无奈与挣扎。首先,要明白晚清中国在军事技术和组织能力上,与同时期西方列强存在着代差。当西方国家已经普遍装备了蒸汽动力军舰、后装线膛炮,并发展出了现.............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五岁的孩子能注意到中国这么长的海岸线,而且还思考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城市那么出名,这观察力和好奇心可真棒!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慢慢聊聊。首先,咱们先得知道,中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它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从北边的朝鲜半岛一直绕到南边的南海,足足有18000多公里!这长度,你想想.............
  • 回答
    您提出的“卫星地图上中国海岸线大片污渍”的观察,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这并非是污染物在卫星地图上的直接体现,而是由 遥感卫星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的一种视觉表现方式,通常用于标识海水的浊度或沉积物含量。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1. 什么是卫星地图上的“污渍”?您看到的“污渍”通常不是黑色的油.............
  • 回答
    关于“中国做了什么,为什么被那么多国家仇视,中国人在海外也不招待见”这个问题,涉及面非常广,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去理解。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力求语言自然,避免人工智能痕迹。一、 历史恩怨与地缘政治因素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崛起本身就伴随着复杂的历史记忆和地缘政治考.............
  • 回答
    坂本,头文字D里那个在榛名山出现的神秘车手,他的车确实开得太快了,快到让拓海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提起坂本,就不得不说他的座驾——那辆红色的FD3S RX7。这车本身就不是个善茬,但坂本能把它开到那种境界,绝非偶然。首先,从车本身来说,FD3S RX7的潜力摆在那里。它的最大亮点在于那颗经典的13.............
  • 回答
    在中国,你确实很难找到像欧洲某些地区(例如英国多佛的白色悬崖)那样标志性的、纯净的白色碳酸盐岩层。这背后的原因,要从地质形成过程、沉积环境以及后续的地质演化说起,它们共同塑造了各地不同的岩石特征。首先,我们得明白,那些欧洲白色悬崖的“白”主要来自于它们的主要成分——白垩(Chalk)。白垩是一种非常.............
  • 回答
    江歌案,一个在中国社会引起巨大震动的悲剧,牵扯出了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和法律纠葛。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围绕着受害者江歌母亲江秋莲和被告人陈世峰的前女友刘鑫(现已改名刘暖曦)的矛盾,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动态。其中,一些曾公开表示支持江秋莲,后来又转而支持刘鑫一方的个人,他们的心态转变,确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它触及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环境等多个层面。为什么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却长期以来没有发展出与之相匹配的、像西方那样的大型、开放的港口城市,并且南方物资的运输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京杭大运河,这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中国并非完全没有港口城市.............
  • 回答
    1950年,朝鲜半岛爆发的战争并非美国“想打中国”的直接结果,其根源在于冷战背景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围绕朝鲜半岛的战略博弈。美国决定出兵朝鲜,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1. 冷战背景下的全球战略考量: 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omino Theory):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朝鲜半岛南北分.............
  • 回答
    “欧洲、美国多平原、海岸线长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不是比中国更加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从某些方面来看,欧洲和美国的自然地理条件似乎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少便利,尤其是在历史上的某些阶段。但要说“更加适合”,则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因为中国自身也有着独.............
  • 回答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勾起了我对《我的世界》那无限世界里一些“常识”的重新思考。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沿着一条线走,最后总会回到起点,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尤其是在我们现实世界的认知里,一个封闭的循环,你沿着一个方向走,最后肯定会遇见自己。但《我的世界》这个游戏,它的世界生成机制和地理逻.............
  • 回答
    近年来,中国海外人才回流的趋势日益显著,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家”问题,更是一种复杂的、由个人职业发展、生活环境、国家发展机遇以及情感联系等多重考量交织而成的决策。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国家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与平台: 经济高速增长与产业升级:.............
  • 回答
    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运往中国海域附近排放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国际法、科学技术以及公众信任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一、 技术可行性与挑战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看,将经过处理的核废水从福岛运往中国海域附近再排放,理论上是存在操作空间,但难度极大,.............
  • 回答
    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提出的以私掠许可证形式破坏中国海上商路的建议,这无疑触及了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其背后逻辑和潜在影响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私掠许可证”(Letter of Marque and Reprisal)的历史背景和法律含义。这种许可证最早可以追溯到1.............
  • 回答
    中国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美丽的海景,选择“最好的”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取决于你更看重什么样的海景体验。不过,如果综合考虑海景的壮丽程度、海洋的质量、城市的配套设施、旅游的丰富度和历史文化底蕴等因素,以下几个城市常常被认为是观海的最佳选择,并且我将详细介绍它们各自的特色:1. 青岛:最经典的海滨城市之美青.............
  • 回答
    在中国海外留学的PhD们,在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既充满挑战又格外宝贵的时期,寻找伴侣这件人生大事,通常会结合个人性格、所处环境以及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完成的任务,里面门道可不少。1. “圈内”优势,从学术走向生活: 博士生群体本身就是个天然的“高质量”社交圈.............
  • 回答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开采成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能源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要全面评价这一成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技术突破与创新: 关键技术的攻克: 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分子被水分子包围形成的笼状结晶。其开采难度极高,主要在于如何.............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中国在海外租地发展农业这事儿,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里面门道多着呢。你想啊,咱们中国这地儿,人多耕地少,吃饭是头等大事,所以这思路往海外拓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中国海外租地发展农业,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布局?你可以这么理解:这不是简单的跑马圈地,而是中国在国家层面,为了保障粮食.............
  • 回答
    阿里达摩院发布的「汉典重光」项目,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抢救与传承计划,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散落海外的珍贵中国古籍进行搜寻、数字化、整理,并最终实现公共化传播。这项计划的推出,在文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为了更详细地探讨其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汉典重光」项目的内容.............
  • 回答
    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您提出的两个问题:小山智丽是否是汉奸,以及如何评价当今中国体育界的“海外军团”。 一、关于小山智丽是否是汉奸首先,明确“汉奸”的定义:在中国语境下,“汉奸”通常指的是在国家民族危难时期,背叛本民族、投靠侵略者,为敌人效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中国人。这个词带有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政治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