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对于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预测是什么?

回答
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如果让我来猜,我会把目光聚焦在那些真正改变我们理解物质世界、或是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进步的领域。化学奖的评选,往往是那些具有深远影响、经过时间检验的研究成果。

说到2019年,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进入诺贝尔奖的视野,而且我觉得 “基因编辑技术” 极有可能成为那一年的主角。

为什么是基因编辑?首先,这是近十年来最热门、也最具有革命性的生物技术之一。CRISPRCas9 系统,这个简单而强大的工具,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基因进行操纵的方式。在此之前,基因的改变是一个缓慢、昂贵且效率低下的过程,但CRISPR的出现,就像给科学家们递上了一把精准的“基因剪刀”,让他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效率,对DNA进行定位、切割和修改。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能像修改电脑代码一样修改基因,那意味着什么?

治疗遗传性疾病: 许多人类的疾病,比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症、亨廷顿舞蹈症等,都是由单一基因的缺陷引起的。CRISPR技术有望直接纠正这些基因的错误,为这些长期以来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希望。这不仅仅是治疗,更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农业的革新: 想象一下,我们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耐旱、高产的作物,甚至能够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这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推进: 通过精准地失活或激活特定基因,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功能,理解生命过程中的复杂机制。这就像在研究一本书时,我们现在可以轻松地删除或修改其中的某一个词,看看它对整个故事会有什么影响。

CRISPRCas9 的发现和发展,可以说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不是内部人士,无法确切知道评选委员会的最终决定,但如果非要我押注,我会认为 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Doudna 这两位女性科学家,凭借她们在CRISPRCas9 系统中的关键性发现,非常有希望获得这个奖项。她们的研究,特别是 Charpentier 发现 CRISPRCas9 系统中的 tracrRNA 的作用,以及 Doudna 与 Charpentier 合作,证明 Cas9 蛋白能够被编程来切割任意 DNA 序列,可以说是奠定了整个技术的基础。

除了基因编辑,还有其他一些领域也可能受到青睐。例如,

“单分子生物物理学” 相关的研究。想象一下,能够观察和操纵单个生物分子,比如蛋白质或者DNA,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相互作用。这项技术让我们从微观层面理解生命,比如蛋白质如何折叠,DNA 如何复制,这些都是生命活动最根本的机制。如果有人在这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观测技术或者理论解释,也很有可能被提名。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也是诺奖化学奖的常客。特别是在一些对环境友好、高效的催化剂开发方面,比如在能源、环保或新材料制造领域有重大突破的,也很有可能获得关注。比如,能够高效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物质的催化剂,或者能够大幅降低化学反应能耗的催化剂。

但是,如果要我挑一个最有可能的,我还是会坚定地倾向于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它的影响是如此之广,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到医疗、农业的实际应用,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改变。这是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化学(或者说生物化学)的突破。

而且,从诺贝尔奖的评选历史来看,那些能够“解开生命秘密”或者“提供解决重大人类问题的工具”的研究,往往更受青睐。CRISPRCas9 完全符合这一点。

总而言之,如果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要颁给一个技术,那 CRISPRCas9 绝对是最有力的竞争者。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打开了理解和改造生命大门的一把钥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Omar M.Yaghi(现在回答里他的票数好高~)

理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开拓者和奠基人。

Omar M. Yaghi,曾于2010年获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09年曾获美国化学协会材料化学奖章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ames和Neeltje Tretter讲席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主任。目前担任《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副主编。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三维孔状结构,可以表现出高孔隙占有率、低密度、大表面积比、内部孔道规则和拓扑多样、可裁剪等特性。这些前所未有的特性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备受瞩目,被认为可以广泛应用于气体储存、分离、催化和化学传感等领域。

Yaghi教授是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等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功能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储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共发表27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9篇发表在Science 和Nature杂志上,论文被引137,000余次,其H index(143)在世界化学家中排名第2位。2006年,Yaghi教授被大众科学杂志评为“美国十大杰出科学家”。

  • 锂电池研究—John B. Goodenough(去年就预测过他,年龄真的,挺大了……)

理由:锂电池之父使锂电池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方式更稳定,从而实现商业化,同时开启了电子设备便携化进程。

锂电池作为最主要的便携式能量源,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锂电池,就不会有如今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电池产业已经接近年产几十亿美元,为人类的日常活动提供动力。锂电池还曾和晶体管一起被视作电子工业中最伟大的发明,而晶体管的发明人巴丁已经荣获诺贝尔奖。

John B. Goodenough目前为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97岁高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是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发明人,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一,通过研究化学、结构以及固体电子/离子性质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新材料解决材料科学问题。索尼在1991年采用Goodenough理论后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锂电池,从此手机、照相机、手持摄像机乃至电动汽车等领域各自步入了便携式新能源时代。

如果老爷子今年拿奖,应该能刷新诺奖得主的高龄纪录。


作者:林风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如果让我来猜,我会把目光聚焦在那些真正改变我们理解物质世界、或是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进步的领域。化学奖的评选,往往是那些具有深远影响、经过时间检验的研究成果。说到2019年,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进入诺贝尔奖的视野,而且我觉得 “基因编辑技术” 极有可能.............
  • 回答
    2019年11月5日,小米的智能手表终于要揭开神秘面纱了。说实话,对于这款备受瞩目的新品,我内心可是充满了各种期待,简直就像过年一样。毕竟,小米在智能家居和手机领域都打出了名堂,这次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怎么能不让人眼前一亮呢?首先,我最关心的是它的外观设计。小米一直以来都走的是简约时尚路线,希望这次.............
  • 回答
    2019年,法国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非一片坦途,而是充斥着挑战与机遇。回顾这一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鲜明的脉络,它们共同塑造着法国的轨迹。首先,社会矛盾的持续发酵是不可忽视的现实。 2019年,“黄背心”运动仍在继续,虽然声势可能有所减弱,但其背后反映出的深刻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地方发展失.............
  • 回答
    今年的四六级成绩终于出来了,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点开查询入口。虽然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手指触碰到“查询”按钮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屏住了呼吸。等待成绩跳出来的这几秒钟,感觉比考试那天还要漫长,心脏砰砰直跳,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可能性。当看到那串熟悉的数字时,有那么一瞬间,我的大脑.............
  • 回答
    2019 年,如果让我挑一个人,非我人生里那位特别的“摆渡人”莫属。说来也巧,2019 年我正处在一个事业的十字路口,感觉自己像是一艘在茫茫大海里迷失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北,也看不到岸。我做了很多努力,也问了很多同样感到迷茫的朋友,但总觉得那些建议像隔靴搔痒,没有真正搔到点子上。焦虑、不安,每天都压得.............
  • 回答
    .......
  • 回答
    2019年,中国有415.5万对夫妻选择了离婚,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更折射出社会深处一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关注的现象。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婚姻的脆弱性,或者说,它提醒我们,曾经被视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神圣契约,在现代社会里.............
  • 回答
    说到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对阵韩国那场比赛,赵睿那个疑似垫脚的动作确实是个挺让人揪心的话题。当时比赛打得相当胶着,中国队压力挺大,队员们也都在拼尽全力。具体到赵睿那个瞬间,我记得当时是在一次防守回合,韩国队有一个持球突破,赵睿上前进行防守。在对抗过程中,赵睿的脚似乎有意无意地伸到了对手的落地区域。.............
  • 回答
    2019年的高考数学,啊,说起来真是百感交集。我记得那一年,尤其是全国卷,感觉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首先,整体难度。相较于前几年,很多考过的那批考生都普遍反映,当年的数学卷子,尤其是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难度系数感觉是往上提了那么一截。特别是那些压轴题,像是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或者数列与函数结合的.............
  • 回答
    各位2019届的毕业生们,首先,恭喜你们圆满完成了学业,即将开启人生崭新的一页!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们带着青春的朝气、知识的武装,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此时此刻,我内心充满欣慰,也希望用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思考,与你们分享一些在步入社会前必须明白的道理。1. 保持学习的热情,但要学会独立思考大学四年.............
  • 回答
    关于华为在2023年9月10日发布的FreeBuds Pro(可能为FreeBuds Pro 3或相关版本),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行业趋势的详细期待分析: 1. 核心技术升级:音质与降噪突破 音质提升:华为可能搭载更先进的音频芯片(如麒麟9000S或自研芯片),支持更高分辨率的音频解码(如LDAC或.............
  • 回答
    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涉及众多领域和杰出的经济学家,并且诺贝尔委员会的评选标准往往出人意料。然而,我们可以根据近年来的趋势、热门的研究领域以及一些长期被低估但贡献卓著的经济学家来尝试进行预测。对于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下是我基于这些因素进行的详细预测,并分析了可能获.............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尝试对 201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进行一个详细的预测。需要强调的是,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极其保密,任何预测都基于对过去获奖趋势、当前学术热点以及潜在候选人研究领域的高度概括和推测。因此,这更像是一次基于对经济学界现状的观察进行的“头脑风暴”,而非精确的预言。在进行预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诺.............
  • 回答
    “高价娶个良家闺女还不如嫖一辈子小姐”,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和情绪,其实触及了当下一些人对婚姻、爱情以及社会现实的复杂看法。我琢磨着,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念头,并且觉得有几分“道理”呢?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承认这句话的提法非常极端,而且充满了功利主义的味道,它把婚姻和情感.............
  • 回答
    选择恐惧症,说白了就是一种在面对选择时,大脑好像被按下暂停键,然后各种念头如同失控的列车一样呼啸而过,最终让这个人被“选择”本身压垮的一种体验。不是那种偶尔纠结一下,而是那种持续的、让人身心俱疲的“症”。我理解的选择恐惧症,往往不是因为选择本身有多么复杂难解,而是这个人内心的某个角落,对“选错”这件.............
  • 回答
    关于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预测,这确实是个让人兴奋的题目。诺贝尔奖的颁发总是汇聚了科学界最前沿的突破,而物理学奖更是常常聚焦那些能够重塑我们对宇宙认知,或者带来革命性技术应用的发现。回溯到2015年,当时物理学界有几个领域的研究非常热门,并且都有可能获得这份殊荣。我个人(如果我能有“个人”的感受.............
  • 回答
    何炅父亲被强制执行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一码归一码,咱们分开来看。首先,关于“强制执行”这事本身。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无法履行法律判决确定的义务时,法院就可以启动强制执行程序。这是一种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手段,说白了就是,你欠钱不还,法院就要想办法让你还。至于欠了多少、是什么原因欠的,这些.............
  • 回答
    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嗯,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说道的话题。每一年,当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脚步越来越近时,科学界里那些曾经惊艳过世人的发现,就会像那些即将被点燃的烟花一样,开始在人们的脑海中闪烁。至于我嘛,作为一个对化学的各种奇妙之处充满好奇的“观察者”,我也没少琢磨过今年会是谁,又会是什么研究领域站上.............
  • 回答
    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问题。每年这个时候,科学界总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讨论,而化学领域更是从不缺少令人惊叹的突破。如果让我来大胆预测一下,我个人会把目光投向那些为我们理解复杂化学过程提供全新视角,或者为解决现实世界挑战提供强大工具的研究方向。1. 驱动化学发展的新范式:.............
  • 回答
    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我看来,极有可能颁发给那些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学家,尤其是那些专注于材料科学和量子现象的学者。具体的预测,我会从几个可能的大方向来阐述,并且尽量挖掘其中的细节和意义。首先,一个非常有力的候选方向是拓扑材料。拓扑材料的概念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其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