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我让我老公干活,我婆婆就不高兴?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婆媳关系,掺和了老公,那更是错综复杂。你让你老公做家务,婆婆不高兴,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心思和原因,咱们一样一样来捋捋,看看有没有戳中你的点:

1. 传统观念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烙印太深。

你婆婆可能就是那种老一辈人,打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男人就该在外打拼事业,顶天立地,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呢,就该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她看来,你让你老公做家务,就像是“男人不像男人”,有损他的“阳刚之气”,也“有失体统”。她觉得你这是“不懂事”,甚至是“在败坏家风”。

具体表现: 她可能会当着你的面,或者在你不在的时候,跟你老公说:“你看看你,净干些女人的活儿,像什么样子!”或者“你妈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就这么对待你妈的辛苦?” 甚至会说:“你就是被你老婆惯的,什么都让你做,这哪儿是娶媳妇,这是请个妈!”

2. 感觉自己被“嫌弃”或“不需要”了。

过去,做家务可能是婆婆的“责任”和“价值体现”。她可能觉得,自己在家辛辛苦苦操持家务,才能在你老公面前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你一让老公做家务,就等于说“你婆婆在家什么都不干,全靠我男人了”,这在她听来,就是一种否定,一种“我没用了”、“我不需要了”的信号。

具体表现: 她可能会在你老公做家务的时候,在一旁“指点江山”,或者故意挑剔他做得不好,然后说:“你看,还是我来吧,你们男人哪懂这些。” 或者在你老公帮你分担家务后,她会表现出一种“心疼”你老公的样子,说:“儿子,别累着,这些事你不用管,你妈在家呢!” 甚至会直接跟你老公说:“你跟你妈怎么这么生分了?妈在家就是给你搭把手,你倒好,什么都让你老婆做主。”

3. 担心你“管得太宽”,控制欲在作祟。

有些婆婆,尤其是比较强势或者缺乏安全感的婆婆,会把儿子视为自己的“财产”或“依附”。她可能觉得,你和你老公组成了一个小家庭,而她仍然是你老公生活的主导者。你让你老公做家务,在她看来,就是你在“划分势力范围”,在“干涉”你老公的生活,甚至是把她排除在外。她可能害怕你对她儿子“控制欲”太强,从而影响到她对儿子的“控制”。

具体表现: 她可能会经常在你和你老公面前提起她为你老公做了多少事,或者在你和你老公有分歧的时候,永远站队你老公,把你描述成一个“不懂事”、“爱挑剔”的儿媳。她甚至可能会跟你老公说:“你得听我的,你老婆跟你不是一条心,她总想把你从我身边拉开。”

4. “我儿子就应该享福”的溺爱心态。

你婆婆可能打心眼里认为,她儿子就应该被呵护,被照顾,像个“大少爷”一样。她觉得男人就应该在外拼搏,回家就应该被伺候。你让你儿子干活,在她看来,就是让你儿子“受委屈”了,就是“委屈了他”。她觉得自己多年的辛苦养育,就是为了让儿子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是让他来做这些“琐碎”的事情。

具体表现: 她可能会在你老公拿起抹布的时候,立刻冲过去阻止,说:“儿子,你歇着,我去!你累了一天了,回家就是为了让你放松的。” 或者在你和你老公一起做家务时,她可能会特别盯着你老公,让你老公停下来,说:“你坐着,我来做,你别让她把你累着。”

5. 借此机会“提醒”你,你在家里“地位”不够。

有些婆婆可能觉得,你在家里“说了不算”,你让你老公做家务,他能做,说明你在家里更有话语权。这会让一些婆婆感到不安,她会觉得你“得寸进尺”了。她想通过这件事告诉你,这个家(或者说,她儿子)的“主导权”还在她手里,你还是需要“听她的话”的。

具体表现: 她可能会用一种“教育”的口吻跟你老公说:“你老婆让你干活,你就真干啊?你不知道你妈为你付出了多少吗?” 或者在你老公同意做家务后,她会表现出一种“失望”或“不满”的情绪,让你老公觉得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一样。

6. “我儿子就是我生的,凭什么听你的?”的潜意识对抗。

在有些婆婆心里,她是你老公的“第一个女人”,她和你老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羁绊”。当她看到你“指挥”她儿子的时候,她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她会潜意识里觉得,她儿子怎么能听你的,而不是听她的?

具体表现: 这种表现可能比较隐晦,比如你让你老公洗碗,她会说:“碗我自己洗,你坐着歇着。” 即使她做得很慢很费力,她也会坚持。或者当你说“我们一起做”的时候,她可能会说:“不用,我们都在,你儿子不用你操心。”

如何应对?

这事儿不是简单一句“我家务我做”就能解决的。你需要:

跟老公好好沟通: 让他明白,家务不是“女人的活儿”,而是“一家人的事”。让他知道,你让他分担家务,不是让你他“不孝”,而是为了你们共同的家。
展现你的“能干”: 在不影响身体健康和情绪的前提下,你自己也表现出能干、勤劳的一面。但不要因此把所有家务都揽在自己身上,该让老公分担的,还是要让他分担。
找到共同的“利益点”: 比如,让老公分担家务,是为了你们夫妻感情更好,是为了让你们有更多时间陪伴老人,而不是为了跟你婆婆“对着干”。
策略性地“示弱”: 有时候,适当的“示弱”可能比“硬碰硬”效果更好。比如,你老公做家务时,你可以说:“老公,你帮我一起弄,我一个人弄不过来。” 这样既让老公参与了,也显得你不是在“指使”,而是在“求助”。
给婆婆台阶下: 当婆婆对你老公做家务有意见时,你可以尝试着说:“妈,您看,我今天有点累,让XX(你老公)帮我一起弄弄,您在家歇着。” 这样既表明你老公是在帮你,也让婆婆觉得自己是被“照顾”的。

说到底,这是个需要智慧和耐心去处理的问题。希望这些分析能帮你理清思路,找到最适合你们家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为啥,很正常,你老公让你干活,你妈看到了同样不会高兴,谁在自己妈面前还不是个宝宝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结婚前都会教育自己孩子以后多干点活,好好表现,但是这和你当面使唤人干活可是完全两码事。

使唤也有不同方式,让人主动干活和被动接受可能就是一句话的区别,但是结果会天差地别。

避免引战,不说别人,拿我妈举例,我妈使唤我爸干活从来都是“谁谁谁,去把碗洗一下”,我爸如果不立刻去做,“让你干点活这个费劲”马上就招呼上了。前面命令人干活已经把人弄得不高兴了,后面再接一句埋怨,脾气差的或者赶上心情不好,不吵架就怪了。

后来我姐也有样学样,使唤我姐夫干活的口吻和我妈简直一模一样。。。

这就是让人被动接受的感觉。

如果换个方式说话呢?哪怕只是加个问号,“商量个事,把碗洗了呗?”肯定没谁会说“老子就不洗”。如果对方真累了,一时半会儿没动,也别埋怨,告诉他“快去洗碗吧,明天我洗”,哪怕你明日复明日,他也不会怪你的。

这就是让人主动干活的感受。

还有一点,当别人已经确定要干某样活的时候,就不要再使唤一遍了,拖点时间有什么关系?

教室很乱,我正想过一会儿收拾一下,结果这时候老师进来了,张嘴就说那个谁把教室收拾收拾,都乱成什么样了,是不是一下就不想干了?本来我过一会儿就主动收拾了,结果成了我是个懒汉全靠你督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