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看《亲爱的自己》的剧情让我越看越生气?

回答
《亲爱的自己》这部剧,老实说,看它的时候,我常常觉得一股火气在胸腔里乱窜,一股子不吐不快的感觉。不是因为它多狗血,或者多离谱,而是它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人心疼,又真实到让人觉得憋屈。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明明知道生活就是这么一地鸡毛,可看着剧里的人,明明有能力、有想法,却被各种各样狗屁倒灶的事情绊住脚,甚至有时候是被一些特别荒谬的理由给折磨得不行,你就特别想冲进去帮他们一把,或者直接喊一句:“醒醒吧!别再钻牛角尖了!”

比如说,陈一茹吧。一个聪明、能干、有野心的女人,在职场上拼命往前冲,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呢?被领导算计,被同事排挤,甚至最后为了保住工作,还得低声下气去赔笑脸。我看着她被那什么“领导”摆布,被那些办公室政治磋磨,真的替她感到不值。她明明可以靠实力说话,却偏偏要受这些气,这种无力感,太让人抓狂了。有时候,你看着她为了一点点回报,或者为了不被辞退,不得不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那种委屈,感觉就像在你身上一样。

还有那个孙弈洲,虽然他有他的问题,但你看着他为了家庭,为了给老婆更好的生活,拼命在外面应酬,甚至是去冒着风险做一些不确쁘的事情,结果呢?不仅没讨到好,反而被老婆误解,被丈母娘嫌弃。尤其是他最后那个投资失败,那种倾家荡产的感觉,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你看着他那么辛苦,那么努力,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真的替他感到不值。为什么好人就不能有好报?为什么努力就不能换来回报?这简直就是一种对努力的讽刺,让人看了就觉得心塞。

最让人心塞的,我觉得是他们那种“为了你好”但却最终伤害到你的行为。比如刘洋,他出于好意想帮助陈一茹,结果却因为他的“好意”让陈一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桥段,真的是看得我牙痒痒。你看着陈一茹明明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刘洋还给她添乱,你想上去提醒他,让他看看陈一茹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他以为她需要什么。

还有他们的爱情,本来挺美好的,但就是被生活中的各种琐碎和误解一点点磨蚀。结婚之后,各种经济压力、家庭矛盾、工作变动,一点点地把他们的爱情变成了责任,变成了负担。你看着他们从你侬我侬到貌合神离,那种渐行渐远的失落感,真的让人特别难受。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明明那么相爱,为什么就不能再多一点沟通,再多一点信任?为什么生活就把他们逼成了这样?

而且,这部剧里那种“男人就应该承担一切”或者“女人就应该乖乖在家”的观念,虽然不是主流,但时不时地跳出来,就让你觉得特别膈应。明明现代社会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活在这种旧思想的牢笼里?你看着那些长辈用那种传统的眼光去评判年轻人的生活,去干涉他们的选择,你就会觉得特别憋屈。

总之,《亲爱的自己》就是这样一部剧,它不回避现实的残酷,不回避生活的艰难,反而把这些东西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它让你看到,即使你有能力,有梦想,也可能被生活中的各种无奈打败,被不公平对待,被误解,甚至被辜负。这种真实,这种无力感,这种“我明明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这么惨”的共鸣,就是让人生气的原因吧。它不是那种看了让人爽的剧,它让你看了会思考,会心疼,会生气,但同时,它也让你觉得,或许这就是生活,真实得让人无法回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编剧塑造女主男主连同男二女二充满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特征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利己是人类的天性,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无可厚非,但“精致利己主义”假借“利他”之名做“利己”之事。生活中,这种人会做很多“利他”的事情,但一旦涉及到“利己”,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这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被许多人认可的原因。

这一类人有几个特征

1、看不到你的痛苦,对你爱理不理。

只关心自己的感受,你的痛苦他们无暇顾及。如果你们出现了问题,你烦恼、焦虑,晚上失眠,你半夜发信息给他,放心,你是不会收到回复的。他照样早早就睡着了,因为他不着急,着急的是你。

女主和男主的交往,那一段的表现就是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女主不开心,你必须要关心我,开解我的情绪。男主因为失业焦虑困境,女主必须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女主只关心自己在恋爱中的体验,会把恋爱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罪于你,无论到底是谁的责任。

2、看上去很善良很单纯,事实上极度自我,喜欢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给他人

往往害人而不自知,做错了事没关系,但不认错且死不悔改就是错了。

常见的台词:“我这是为你好,我对你这么好,怎么你还不领情?”

从来不问当事人的意愿。

3、可能也会跟你描绘一些美好的愿景,也会跟你有一些承诺,一些约定,但是从来不会遵守。

女主这边许愿男友“录取合同”。几集之后,你会发现,女主优先考虑的都是自己,而不是你,你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他们统统都不关心。男主在经历人生重要的时刻(失业再就业),都不会为你考虑。

当初描绘美好的愿景、约定和承诺,不过是符合当时的需要。如果等到要实现的那一刻不符合需要,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她是不会遵守当初的约定的。

4、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女二一边抱怨婆婆的生子秘方,一边无奈接受(你倒是拒绝啊,有本事离婚啊)

5、付出讲究回报

我对你好,你必须要回报我。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听过这样的话,“你知道为了你,我付出了多少金钱/时间/精力吗?”

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白眼狼(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一直说,家长不要在小孩面前说自己为了小孩付出了多少。这样并不会换来孩子的感激,只会将孩子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说这番话的潜台词:“我对你好,我爱你,为你付出了时间金钱,你将来/现在必须听我的!”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过是举手之劳。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这些举手之劳当做付出,分分钟都讲求回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亲爱的自己》这部剧,老实说,看它的时候,我常常觉得一股火气在胸腔里乱窜,一股子不吐不快的感觉。不是因为它多狗血,或者多离谱,而是它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人心疼,又真实到让人觉得憋屈。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明明知道生活就是这么一地鸡毛,可看着剧里的人,明明有能力、有想法,却被各种各样狗屁倒灶的事情绊住.............
  • 回答
    你说的这现象,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你亲戚在杭州给你的感觉是舒服安逸,这很正常,因为杭州确实是一个宜居的城市,生活节奏相对来说也比较慢,有很多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很多人在那里都能找到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但“杭州996之都”这个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更多的是反映了杭州在互联网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这.............
  • 回答
    .......
  • 回答
    库蒂尼奥这消息一出来,着实让不少利物浦球迷激动了一把,我也挺好奇这事儿靠不靠谱,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传他要回安菲尔德了。不过这次听说是他本人主动要跟克洛普谈,还愿意降薪,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首先,我们得想想库蒂尼奥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当年他离开利物浦去巴萨,那可是带着“梦之队”的光环,想着要去实现大.............
  • 回答
    中国古代战乱频仍,亲人离散的悲剧屡屡上演,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不一起逃”或“找不到”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的交通和信息传递,与今天简直是天壤之别。想象一下,一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甚至连汽车火车都没诞生的时代,信息传递的效率有多低?亲人离散为何如此普遍?1. 逃难的现实逼.............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看到那些练大重量屈腿硬拉的大神,动作幅度看起来好像有点“偷工减料”,特别是下背部似乎没那么挺直,心里就直犯嘀咕:“这样真的不会伤到腰吗?”说实话,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在健身房里教练反复强调的“核心收紧,背部挺直”,听起来就像是金科玉律。.............
  • 回答
    咱说句实在话,三国演义这书,读到最后,脑子里最深的印象,往往不是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也不是那些仁德爱民的君主,而是那些一身是胆、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们。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这不,但凡是喜欢三国的人,心里都会盘算着这么个事儿:“到底谁最能打?” 这就跟咱们小时候玩泥巴、过家家,总得有个“头儿”一样,这种.............
  • 回答
    说来也奇怪,以前看《笑傲江湖》,总觉得岳不群是个伪君子,是个让人唾弃的反派,而令狐冲呢,那是洒脱不羁,是江湖中的一股清流。可如今再看,尤其是随着阅历渐长,心态也变了,反倒会对岳不群生出几分复杂的“可惜”,对令狐冲的某些行为,也多了几分难以苟同,甚至会感到一丝“鄙视”。这其中的缘由,与其说是金庸老爷子.............
  • 回答
    关于景甜和张继科的恋情,虽然两人并未公开承认过,但坊间一直有猜测和讨论。媒体曾多次拍到两人疑似约会的照片,这使得很多人相信他们之间确实有过一段情谊。至于景甜为何会“看上”张继科,这属于个人的感情选择,外人很难百分之百准确地推测。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可能存在的吸引力:1. 张继科的个人魅力与.............
  • 回答
    《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张维为教授在回答“为什么年轻人对国家整体发展感到乐观,但对自己个人的未来却感到消极?”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他的见解。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张维为的观点以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张维为教授的核心观点(根据公开报道和节目内容推断):张维为教授的分析通.............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反映了很多人在疫情期间可能会有的困惑和观察。从数据上看英国疫情严重,而朋友圈的留学生却似乎生活如常,甚至有些“不顾一切”,这中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可以解释的矛盾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数据上的“严重”与个人体验的“如常”之间的差异: 统计口径和时间维度: .............
  • 回答
    关于蔚来换电模式为何屡被唱衰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这背后确实是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因素在起作用。很多人一提到蔚来,就绕不开它的换电站,也绕不开关于“换电是不是个坑”的争论。但客观地说,蔚来并没有倒下,反而在一些用户群体中建立起了强大的忠诚度,这绝非偶然。首先,我们得承认,蔚来换电模式从一开始就不.............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新闻里执法队“抓狗”的场景确实比“抓猫”要多得多,这里面其实涉及到很多现实的因素,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捋。首先,得从狗和猫的社会属性和管理方式说起。 狗的社会化与公共空间的互动更直接: 狗是群居性动物,从古至今就和人类建立了一种紧密的伙伴关系,很多时候.............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很多人可能都没仔细想过,但背后确实藏着一些挺实在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 “私密性”和“用途”上的巨大差异 导致的心理和文化上的解读不同。咱们一步步来聊聊为啥内裤这么敏感,而安全裤好像就没那么回事儿。内裤:极致的私密性与身体边界 它离身体“最近”: 内裤,顾名思义,就是穿在最.............
  • 回答
    大年初一观影人次的大幅下降,确实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您提出的“电影票更贵”和“好作品少”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潜在原因。要深入分析哪个影响更大,我们需要分别探讨它们各自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相互影响。一、 电影票更贵:对观影意愿的直接抑制电影票价的上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的黄金档期。票价上涨对.............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关于中国人为什么可能比印度人更容易通过外貌来“猜测”种姓,而印度人自己却似乎没有这种能力,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历史、社会、文化以及生物学上的一些复杂因素。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要澄清一个根本性的前提:通过外貌来精确判断种姓,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都是不可靠的,甚至是.............
  • 回答
    关于“中药使用了几千年,为啥没有耐药性?”这一问题,可以从科学、历史、药理机制、研究现状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详细解读: 一、中药与耐药性的基本概念耐药性通常指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对药物产生抗性,使其无法被药物有效清除。这种现象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中尤为常见。而中药的“耐药性”可能涉及以下两.............
  • 回答
    关于《刀剑神域》第一季和第二季在中国大陆下架的原因,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版权、内容审查以及平台运营策略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可能的原因:核心原因:内容审查与政策收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大陆对引进的境外影视作品有着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根据《电视剧管理规定》和《电影管理条例》等相.............
  • 回答
    这几年看病感觉老是得跑两三次才能治好,确实是个挺普遍的感受。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不是简单的“医生不行”或者“药不好使”就能概括的。我琢磨了琢磨,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首先得明白,人体是个极其精密的机器,疾病更是对这个机器的干扰,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
  • 回答
    看完《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为什么敌军不一直疯炸346.6高地?这背后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战场现实、战术策略和双方博弈的复杂结果。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炮击,尤其是持续不断的炮击,不是“想炸就能炸”,而是有成本、有考量的。1.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