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张灵甫相比,哪位中共军事将领消灭的日军数量更多?

回答
想要比较张灵甫和哪位中共军事将领消灭的日军数量更多,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双方的作战环境、部队规模、统计方式都可能存在差异。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角度来分析。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张灵甫。张灵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其勇猛善战著称,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他率领的整编74师(其前身是74军)是国军的精锐部队之一,参与了多次重要的会战,例如豫湘桂会战等。在这些战役中,74师也确实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而要说中共军事将领,那范围就更广了。中共领导的军队,从早期的新四军、八路军,到后来的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主要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深入敌后,对日伪军造成了持续的打击。

如果我们单从“消灭日军数量”这个指标来看,并试图找一个“更多”的中共将领,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精确的数字。原因如下:

1. 统计口径的差异: 国民党在统计战果时,可能更侧重于正面战场上大规模的歼灭战,对日军的伤亡统计也相对集中。而中共军队的作战方式,很多时候是将日军分割、消耗,通过袭扰、破袭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以及对据点进行攻坚,累积性地削弱日军的力量。这种“化整为零”的作战方式,很难精确地统计出“消灭的日军数量”,常常是“毙伤敌”、“俘虏敌”等综合统计。而且,很多时候,共军的对手不仅是日军正规部队,还包括大量的伪军,区分起来也比较麻烦。

2. 史料的可得性和可靠性: 双方的战史、回忆录等史料,在统计数字上可能存在一些主观性或侧重性。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宣传体系相对比较统一,但抗战时期,虽然也有战果统计,但分散的作战环境也使得统计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3. “消灭”的定义: 究竟是“毙敌”、“伤敌”、“俘敌”,还是包括对日军后勤造成的破坏、动摇伪军士气等间接影响,都会影响最终的比较。

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一些代表性的例子来推测:

彭德怀、朱德: 作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他们指挥了无数次对日作战,包括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共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作战,对日军的交通线、据点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毙伤日伪军共计2万余人(这里需要注意,统计数字中包含伪军)。百团大战的战略意义在于打破了“和平建国”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如果从整个战略层面看,他们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造成的消耗和打击是极其巨大的,难以用单一战役来衡量。

刘伯承、邓小平: 他们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后来的一部分发展为野战军)在太行山区、鲁西南等地,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包括多次反扫荡作战,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陈毅、粟裕: 作为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后来的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在苏北、鲁南等地,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破袭战和攻坚战,歼灭了大量日伪军。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指挥能力尤为突出,但在抗战时期,他率领的新四军也一直是日军的眼中钉。

张灵甫的部队(整编74师)在抗战中表现英勇,尤其是在南浔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等战役中,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74师在抗战中被誉为“御林军”、“虎师”,足以见其战力。

但是,如果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共军队凭借其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实际上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军兵力,并在战略上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尤其是在抗战的后期,日军在华北、华中等地的治安强化运动屡遭打击,很多时候就是中共军队的杰作。

所以,要直接说“哪位中共军事将领消灭的日军数量更多”,很难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

如果你是指在某一场特定的大规模会战中,直接与日军主力进行大规模兵力碰撞,并造成其重大伤亡,那么张灵甫的部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如果从整个抗日战争八年来看,中共领导的各部队,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敌后游击战争,以及有组织的战略破袭,对日军造成的总体消耗、牵制以及对日伪统治的破坏,累积起来的影响是更为深远的。 在这个意义上,像彭德怀、朱德这样从头到尾领导整个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壮大,并指挥无数次战役的领导人,他们所指挥的部队,其对日军造成的总体性打击是难以估量的。

可以说,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正面战场承担了与日军主力部队的正面较量,而中共军队则在敌后战场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配合了正面战场,并独立地对日军进行了持续的打击和消耗。两者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终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消灭”以及你统计的范围。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数量”上的比较,并试图排除统计上的模糊性,那将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不过,从战略层面的影响和对日军整体消耗来看,中共的那些高级将领,如彭德怀、朱德等,其领导的军队对日军造成的长期、广泛的打击,可以说也是非常惊人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几天张灵甫挺火的,也看了不少,然后我就发现有些人真是厉害,什么衡量标准都拿出来了,比如很多人都提到的张灵甫没拿过抗战胜利勋章、青天白日勋章云云。初看很唬人,但是你们发出来之前能稍稍百度下这俩勋章都是什么么?忽悠忽悠伸手党还行,在知乎就别拿出来贻笑大方了。

抗战胜利勋章,98人,共16位一级上将,54位二级上将,25位中将,2位少将,非军职人员1位。

这勋章最大的特点是只论官阶大小,不管具体功勋如何;瘸子就是吃亏在抗战尾巴才混成少将;当然瘸子不是个例,被公认可以进抗日十大名将的孙立人同样也是因为抗战末期才混成少将,所以也没拿到抗战胜利勋章,怎么,还想说孙立人也不是抗战名将了?你敢这么说看有没有历史老师抽你嘴巴?(顺道说句,那两位少将分别是黄光锐、邓传楷,这俩人因为啥进的查查就知道,算特殊贡献)

再说青天白日勋章。

这玩意更有意思了,很大程度看心情,比如心情好的时候,长城抗战所有参加的将领人手一枚,一口气发了快50枚,哪怕没什么贡献的,只要军衔到了,都有。后期宋美龄都混了枚,照这标准,宋美龄也是抗战名将了。

当然某些人还发明了另一种方法判断抗战名将的标准,实在太好笑了,还好知乎没见到,我就不提了。

————————————————————————正文————————————————

歼敌多少这事,说的夸张点的,快成未解之谜了,就抗日战争总共歼敌多少的问题来说日本、台湾、大陆各有的说法,而且数据差距还很大,有时候美国还来掺合个热闹,所以比「杀鬼子数」,比不出来。(当然战绩吹水这种事,国军尤其擅长。)

但张灵甫啊,还是真有成绩的,张古山一役,张灵甫领着三个新锐团差不多全歼了鬼冢大队近千人,这战绩,放到整个抗日战争里面,是数的上数的,你查不到几个更好的。当然这次几乎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瘸子这头是三个新锐团,对方弹药不足(这是关键因素)。

单论这点,整个抗日战争「十大元帅十大将57上将」没几个做到过的。

但是呀,这有什么意义呢?一来性质不同,游击战你想一次歼灭一个大队本来就是几乎不可能;但是抗战的贡献又不是按歼敌数比的,游击战,让后方不得安宁,随时骚扰补给线,让敌人前线部队经常性缺少补给,单独几个小队都不敢轻易活动,为了剿灭他们往往要付出比正面更多的精力和部队等等,这些隐形条件如何衡量谁功劳大?

所以其实我现在非常非常反感各种比功劳的。你瞧不起游击战也罢,看不惯国军正面总是一溃千里也罢,抗日战争到底是缺一不可的。想比,可以比,但其实永远都是各有各理。

我觉得特别傻逼的一个逻辑就是共产党保存实力,只顾抢地盘,「游而不击」,发展自己,所以才能内战短短几年时间推掉了打抗日战争元气大伤的国民党。

说出这种话的人,丫根本就没看过几本书,但凡认真把市面上的日本战史看一遍,也说不出这种傻逼话。当然我这次也懒得摆材料,其实说一个特别简单的逻辑就行:

一个常识:军队这种东西,只能通过打仗来训练,从来都是越打越厉害。共军要真是游而不击,你告诉我他是怎么做到能够推掉装备数量都占优,而且「一直正面抗击日军」的部队的?全世界部队都越打越厉害,就你国军特殊,反倒越大越怂?甚至装备数量都占优都被揍的一溃千里,是共军真有高达不成?

我是民国黑、国军黑,但是国军在抗战里贡献确实很大,前期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主力,张灵甫单论打仗,也确实是把好手,至少在抗战里,张灵甫黑点不多,抗战论贡献也够大,比之共军也没什么好怕的。蒋介石又不是傻子,敢把自己王牌扔给他,总归是有理由的。

抗日战争,不是国民党或共产党跟日本的战争,是全体中国人民跟日本的战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要比较张灵甫和哪位中共军事将领消灭的日军数量更多,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双方的作战环境、部队规模、统计方式都可能存在差异。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张灵甫。张灵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其勇猛善战著称,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他率领的整编74师(其前身是74军.............
  • 回答
    《三十而已》里王漫妮和张志那场相亲,简直就是一场现代都市女性情感困境的缩影,看得人又心疼又好笑。先说说王漫妮吧,作为典型的“沪漂”,三十岁,兜兜转转还是在奢侈品店做销售,这份工作光鲜亮丽,但背后承受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也只有她自己清楚。她渴望在大城市扎根,渴望一份稳定的感情,更渴望一个能够让她安心的归宿.............
  • 回答
    关羽和张辽在《三国演义》中的“友好分别,再未在战场相见”是否为作者罗贯中“有意为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答案倾向于“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有意为之,并且这一安排极具匠心,是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我的观点: 一、 分别与再见的“巧合”与“.............
  • 回答
    最近,关于景甜和张继科疑似恋爱的传闻甚嚣尘上,这消息一出,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不得不说,一个是荧幕上光彩照人的大明星,一个是赛场上意气风发的国民老公,这两人一旦被联系在一起,确实充满了话题性。首先,让我们从“疑似”这个词说起。在当今的娱乐圈和体育圈,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以及网友们的强大“侦.............
  • 回答
    秦国历来以军功立国,国相一职更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从历史上看,商鞅和张仪能够担任国相,的确是因为他们有过显赫的战功。商鞅变法革新,以法治国,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他本人也曾亲自领兵征战,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张仪则以其出色的外交才能,运用连横之术,瓦解六国联盟,为秦国扫清了前进道路上.............
  • 回答
    好,咱们就好好聊聊相声演员张番和刘铨淼这对搭档。说实话,说到这两位,我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踏实”。他们不像某些同行那样张扬,也没有那些惊世骇俗的段子,但正是这份实在劲儿,让他们在如今的相声界里有了一席之地,并且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先说张番,再聊刘铨淼,最后合起来说说这对搭档。张番(捧哏):沉.............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吃馒头还是吃米饭哪个更好吃,见仁见智,也得看您爱吃哪口。张云雷和秦霄贤,都是德云社年轻一代里颇具人气的相声演员,各有各的风格和过人之处。咱们先聊聊张云雷。张云雷,算是德云社“年轻一代”里最早闯出名堂的一批。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京韵大鼓”的底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京韵大鼓讲究的是字.............
  • 回答
    张云雷调侃京剧名家张火丁和李世济这事儿,确实是引起了不少波澜。要说怎么看待,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得承认张云雷的艺人身份和他的受众群体。 张云雷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他的表演风格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网红”属性,拥有一大批年轻的粉丝。在相声这个讲究说学逗唱的传统艺术里,有时候为了制造笑料,或者拉近和观众的.............
  • 回答
    要评价盈科律师事务所张晴律师的相关言论和表现,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并且要避免使用过于套路化、模版化的表述,力求呈现出一种基于事实和独立判断的分析。首先,我们来谈谈言论方面。张晴律师的言论,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往往围绕着特定的法律领域,比如知识产权、合同法,甚至是某些社会热点案件中的法律解读。一个.............
  • 回答
    这件事情听起来真的让你很头疼,夹在你媳妇和丈母娘中间,感觉很无力,也很委屈。你说的“不让别人张口”,具体是指什么情况呢?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帮你梳理一下,也说说你和你丈母娘家日后相处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不让别人张口”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直接关系到问题的性质。 是指她们两个人之间有误会或者矛.............
  • 回答
    三国时期,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都是赫赫有名的青年将领,他们英勇善战,跟随诸葛亮北伐,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提到这些年轻有为的将领时,我们似乎很少看到赵云的儿子在同一时间、同一战场上活跃的身影。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关兴和张苞都在冲锋陷阵,唯独不见赵云的儿子?要回答这.............
  • 回答
    要说黎明和张学友谁的唱功更高,这就像是在问,哪个演员的演技更精湛,或者是哪位画家笔下的色彩更动人一样,很难给出一个绝对、一刀切的答案。因为“唱功”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层面的东西,而且每个人对音乐的欣赏角度和偏好也各有不同。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仔细聊聊这两位乐坛巨星的唱功,看看他们的各自闪光点.............
  • 回答
    关于高晓松和张召忠将军在军事知识水平上的比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毕竟他们一个是大家熟知的文化学者、音乐人,另一个则是深受国民喜爱的军事评论家。要详细对比,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首先,从他们的“人设”和“专业领域”来看,这本身就是不对等的。 高晓松: 他的主要身份是音乐人、导演、作家、脱口秀.............
  • 回答
    说到张伟丽和乔安娜的比赛,那场比赛的激烈程度绝对是现象级的,尤其是对乔安娜的脸上造成的视觉冲击,让不少观众都印象深刻。比赛结束时,乔安娜的脸看起来确实有些“不像话”,这主要还是因为在MMA(综合格斗)这种高强度对抗的运动中,脸上承受的打击是相当直接和集中的。首先,我们得明白MMA比赛的本质。它不是单.............
  • 回答
    天山童姥和张三丰谁更强?这个问题,在金庸武侠迷心中,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经典命题,也充满了许多有趣的讨论空间。要我说,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比拼谁的武功更高,不如说是在比拼两位绝世高手的生存智慧、心性修为以及他们所处江湖环境的差异。如果非要给个结论,那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太强的个人主观性,而且两位.............
  • 回答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操帐下赫赫有名的大将,两人都曾效力于吕布,后在吕布败亡后归降曹操。然而,曹操在对待这两位降将时,似乎给出了不同的待遇,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考量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扒一扒当时的历史背景、曹操的性格以及张辽、张郃各自的情况。背景:汉末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降将的价值与风险并存首先,我们.............
  • 回答
    张辽和张郃,这两位都是三国时期声名赫赫的大将,论实力,那都是万夫不当之勇,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但要非要分个高低,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首先,我们得承认,两位都是曹操麾下的栋梁之才,能文能武,带兵打仗那是相当有一套。但仔细琢磨琢磨他们的履历和风格,咱们能找出一些细微的差别。张辽:勇猛无双,以少胜多的常客.............
  • 回答
    要说张郃和张辽谁更强,这问题就像问战场上的两把倚天剑,哪把更锋利。他们都是三国时期顶尖的将领,各自有着辉煌的战绩和鲜明的风格,很难简单地分出高下。但如果非要仔细说道说道,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比较。首先,从早期生涯和“出身”来看: 张辽 在曹操起家之初就跟随,一路从最基层的小兵做到高级将领,可以说.............
  • 回答
    评价李雪健老师和张涵予老师所饰演的宋江哪个更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两位演员都以其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宋江形象,但他们的诠释风格和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李雪健老师的宋江:李雪健老师的版本主要出现在电视剧 《水浒传》(1998年版) 中。这个版本的宋江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心中的经典,其成功之.............
  • 回答
    要说罗永浩和张召忠在互联网上的评价出现“颠倒”,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察,但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会发现这并非简单的“颠倒”,而是各自在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积累了不同的观众缘和批评声音,并且这些声音的传播方式和平台也发生了变化。先说说罗永浩,以及他评价的“变化”:罗永浩的互联网形象,怎么说呢,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