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刘仲敬思想?

回答
刘仲敬思想,通常被称为“刘仲敬主义”或“敬学”,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思想体系。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核心观点、理论基础、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潜在的风险以及其受到的批评。

一、 刘仲敬思想的核心观点:

刘仲敬的思想体系庞杂,但可以提炼出几个核心的、相互关联的观点:

地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解构: 这是刘仲敬思想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他认为,传统的民族国家概念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殖民的产物,尤其是在东亚地区,是由强大的外部力量强加的。他质疑中华民族的建构历史,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虚构的、带有侵略性的概念,其核心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和帝国统治。他更倾向于强调地方自治、地方认同和地方性民族的自决权。他经常使用“大洪水”来比喻历史上文明崩溃、社会重组的剧烈过程,并认为这种剧烈过程是促成新的地方性群体和认同形成的催化剂。

“费拉”理论: 这是刘仲敬最具争议的标签之一。他将中国人(特别是他语境下的“汉人”)描述为“费拉”,意指一种缺乏组织性、缺乏政治行动能力、容易被外部力量收割和统治的群体。他认为,“费拉”的形成是历史周期性“大洪水”下,精英阶层或有组织群体不断被消灭的结果。这种理论带有强烈的贬低和批判色彩,被许多人视为侮辱性的标签。

历史的“大洪水”叙事: 刘仲敬将历史视为周期性“大洪水”的循环。每次“大洪水”都意味着旧有秩序的崩溃,社会结构被摧毁,人口大幅度减少,旧有文化和制度被颠覆。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政治实体、新的社会结构和新的民族认同得以孕育和形成。他认为,中国历史就是不断重复这种“大洪水”与重建的循环,而每一次重建都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帝国的结构。

对现代中国的批判与预言: 他对现代中国极度批判,认为其本质上是一个延续了千年帝制逻辑的“帝国主义政权”。他预言中国即将或正在经历又一次“大洪水”,导致其解体,分裂成若干个更小的、地方性的政治实体。他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亚洲走向真正自由和多元化的必经之路。

“后中华主义”或“地方性民族主义”的构想: 基于对中华民族的解构,他提出“后中华主义”的概念,即在中国解体后,形成的各个地方性政治实体,它们将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政治认同,并且不会再被统一于一个大的“中华”框架之下。这可能包括台湾、新疆、西藏、甚至是中国内部的各个省份,它们可能发展出独立的民族或地区认同。

对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解读: 刘仲敬经常将他的历史观和对中国的批判与当前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相结合。他认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应该支持和鼓励中国的分裂,因为这符合西方的地缘政治利益,也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的制衡。他有时会引用一些地缘政治理论,如麦金德、斯皮克曼等,来支持其观点。

二、 理论基础和影响来源:

刘仲敬的思想并非凭空产生,它汲取了多种理论和历史研究的养分:

历史学和人类学研究: 刘仲敬本人有较强的历史学背景,他大量引用和解读历史文献,尤其是关于中国早期历史、民族迁徙、王朝更替等方面的研究。他对历史学中的“民族形成”、“社会重组”等概念有自己的理解。
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 他引用了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中关于文明周期性兴衰的观点,以及一些关于社会动员、政治组织、精英理论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概念。
地缘政治学: 如前所述,他对麦金德的地缘政治核心区域理论有所借鉴,并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分析。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地方主义: 他的一些观点,例如对个人自由、地方自治的强调,可以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中的某些分支联系起来。但他对传统民族国家的否定和对地方性民族的强调,使其更偏向于一种极端的地方主义。
互联网文化和社群: 刘仲敬的思想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尤其是在中文知识分子和青年群体中。他的语言风格犀利、富有煽动性,善于使用网络流行语和创造新词汇,这使得他的思想在网络社群中具有很强的传播力。他围绕其思想形成了一个忠诚度极高的社群,共同解读历史、讨论时政。

三、 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与潜在风险:

解释力:

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主流叙事的视角: 对于一些不认同中国官方历史叙事,或者对现有政治体制感到不满的人来说,刘仲敬的思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挑战性的解读框架。他能够解释一些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例如中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央集权对地方活力的压制等。
对国家建构的质疑: 他对基于“中华民族”概念的国家建构模式的质疑,触及了许多现代国家在民族认同和国家治理上面临的挑战。
对“大洪水”的隐喻: “大洪水”的比喻虽然激进,但在某些历史时期或社会动荡时期,能够形象地描述社会秩序的崩溃和重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潜在风险和批评:

“费拉”理论的侮辱性和极端性: 这是最受诟病的一点。将一个庞大的人群标签化为“费拉”,带有强烈的侮辱性、歧视性和非人性化色彩,容易制造仇恨和对立。这种标签化也忽略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的复杂性和能动性。
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批评者认为,刘仲敬的思想倾向于解构一切,将历史上的建构和努力都视为虚无或操弄,缺乏建设性。他对民族和国家的否定,可能走向一种极端虚无主义。
过于激进和煽动性的主张: 鼓吹中国解体和分裂,虽然在某些人看来是一种解放,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是一种危险的、可能导致更大混乱和冲突的言论。这种激进的言论容易吸引极端分子,并可能被滥用。
缺乏实证和学术严谨性: 尽管他引用历史文献,但他的许多论断并非建立在严格的学术研究和实证证据之上,而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臆断和意识形态色彩。他的一些历史解读被认为存在断章取义、过度概括甚至捏造的问题。
反历史的“反动”性: 一些学者认为,刘仲敬的思想是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反动,它否定了民族国家在现代世界形成的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也忽视了在既存框架下进行改良和进步的可能性。
“碎片化”和“部落化”的危险: 如果按照刘仲敬的设想,中国解体成众多小规模的“地方性民族”或政治实体,可能会导致新的边界冲突、资源争夺和地区不稳定,加剧碎片化和部落化。
对“自由”的狭隘定义: 他所倡导的“自由”似乎主要指向地方性民族的自决权和摆脱中央集权的束缚,但对于个体在社会中的权利、公民社会的建设等方面,其论述相对模糊,并且其对“费拉”的定义又暗示了对个体自由的漠视。
缺乏可行的替代方案: 虽然他批判现有体系,但对于一个分裂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稳定、发展和文明进步,他提供的方案相对模糊和理想化,缺乏可操作性。

四、 总结性评价:

刘仲敬思想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现象。

从挑战性角度看: 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和挑战性,它深刻地质疑了被普遍接受的“中华民族”叙事和现代中国国家形态的合法性。对于那些寻求不同解释框架的人来说,他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角。
从批判性角度看: 他的思想对中国现实和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触及了一些被主流话语回避的敏感问题,例如中央集权的弊端、地方认同的缺失等。
从局限性角度看: 他的思想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危险性。其“费拉”理论的侮辱性和非人化,以及对历史的极端解构,使其缺乏学术上的严谨性和社会建设性。他过于激进的主张,也可能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和分裂的风险。

总而言之,评价刘仲敬思想,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它是一种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语境下出现的、以激进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思潮。理解它需要剥离其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和标签,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论据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它既提供了一种另类视角,也可能引导人们走向极端和虚无。对于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个体来说,批判性地阅读和思考刘仲敬的思想,辨别其合理之处与谬误之处,才是最关键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概念”生产商也有思想?

刘姨有知识,有“理念”,有调性,但绝无思想。

user avatar

产值不足百万美元,还不如卡戴珊的半根屁股毛。

user avatar

1

少民,尤其是南方少民信姨溷的,省省吧,这套就不是为你们准备的。

“诸回”有新西兰和撒拉逊王爷绿希腊嘢爹,满蒙有白金姻亲,你们有什么?你们以为自己也能上餐桌?

在otl的一共以前与一共以后,以及未可知的某条姨溷世界线,你们确实能上餐桌。


2

雪名昭著的“诸夏”地图按现有省界,而非按地方文化切分。

不存在的民族认同需要人为建构,且很难建构,实际上也没必要建构,姨溷也不曾打算建构。

姨溷利用的是既有的权力分配格局。

既有的行政区划是权力分配格局的具现。


3

姨溷不是要发明什么,而是要承认什么。

承认什么?权力分配格局真正的样子。

所以,姨溷首先的市场受众是地方小走。

所谓“Right”.


4

姨溷是一切英美保守主义徒孙的末路,地球上一切英美保守主义徒孙终将变成姨溷。

姨溷是古墓派(80s兴起的外生性右翼自由主义者)的直系后裔,及其结局。如果姨溷诞生时刻更早,比如零零年代初,现在就没有古墓派了。


5

不是古墓派胳膊肘往外拐,而是古墓派照世家的意思胳膊肘往外拐。

世家自己也杂交,全世界的世家都杂交,德国人统治英俄,美国人为契丹夺冠。

左人登场前,所有国家只是世家的家产。


6

我们都知道古墓派终究只是帮没姓没氏的溪狗,给世家打下手,欲杂交而不得的泥巴种罢了。

但世家飘忽于投降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他们要亲自站上台前。

抬旗自由派献上最后一封安民策,坐稳了奴才,从此安心赛车、摄影、戏说奥匈帝国史,不问窗外。

野人仍蒙在大清帝国幻梦里。


7

姨溷不死,只是默默换皮。

维也纳美就美在贵族杂交,狗腿子如洗头佬弹压下贱工人;夏商周美就美在贵族杂交,国人日常出门狩猎野人。

美若乳酪,艳若桃花。

question/62347057

zhuanlan.zhihu.com/p/26

zhuanlan.zhihu.com/p/33

zhuanlan.zhihu.com/p/48

8

无产,尤其是契丹无产信帝国主义或自由主义的,省省吧,这套就不是为你们准备的。

你们有什么?你们有什么?你们有什么?你们以为自己也能上餐桌?

在otl,一共以前与一共以后,古往今来,你们确实能上餐桌。

我们确实能上餐桌……

我们一直都在餐桌上。

而你竟不承认,你也是“我们”。

你又被什么坏东西骗了吗,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啊……


9

你选哪一边?

是“溪狗”“蛮夷”“尼堪”“泥巴种”“盲流”“低端人口”“该杀不杀满坑满谷”……

还是人?

你应当了解你有选择的权利与能力,你永远有得选。


10

你选哪一边?

user avatar

爽文小能手

谁出钱高,它就帮你写的爽

台湾八旗出版社的满儒们还真比不过它

user avatar

键政圈不生刘阿姨,则有如万古长夜。

论对键政的贡献,山高也好马前卒也罢,给阿姨提鞋都不配。

但是要说阿姨的思想,阿姨都做出这么大贡献还要个屁的思想呀。

说起来,阿姨对于文字的编排能力堪称旷古烁今,我要有他的文字能力早财务自由了。阿姨的文字最魔性的就是,如果没有成熟的世界观和一定的查阅资料以及思辨能力和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基本上妥妥会被阿姨洗脑。反之,肚子里有东西的话,看阿姨就是看笑话了。这就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阿姨在别人眼中不是小丑一样的搞笑角色就是被顶礼膜拜的教主形象,极少有其他印象。

例如现在提起明朝就是“南方东林党不纳税,九千岁在大明就有税收”“除了朱元璋朱棣,明朝皇帝全被文官集团操纵,明武宗稍微反抗一下就莫名其妙死掉了”这些基本都是阿姨那一套东西的衍生物。即是拿出一个似乎非常真实的历史名词,然后加以延伸给这个名称赋予一段特定含义加以定义,最后倾泄自己的私货给别人洗脑。阿姨最能代表这一块的典型名词就是“张献忠”。



例如现在网上所说的“东林党”,延伸意义就是一个组织严密配合无间三百年核心思想一以贯之的团体,他们通过把持儒学这个学术门阀彻底掌握阶级升迁把控官僚体系,同时又是富庶的江南地区大地主大商人以及各种纺织工矿主等等的代言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背后阶级的利益,通过对政府的掌控,彻底让南方免税来积聚财富。这不都是根据阿姨发明定义“张献忠”的套路来的吗?

这段意思对不对?部分对,但是大体上说的很离谱,真是的历史相当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想了解东林党,需要海量的时间精力去查阅资料。

但是一般人有这个条件和需要这样吗?

没有。

所以阿姨这样的人就代替你们这些没时间思考的人得出结论了,阿姨直接把自己符号鲜明利于理解并且还内容丰富的私货包装一下灌输出去,杀伤力杠杠的。如果你之前脑子里没东西,那么接受了阿姨的东西就像被洗脑一样再也装不下别的了。

总之就是,阿姨的东西对人的攻击不是miss就是秒杀,也是非常有趣了。

最近得到的消息,海外港台已经出现被阿姨思想反噬的高华了,也是意料之外的好玩事。

user avatar

呃....不是我在人身攻擊。

這人很有兩把刷子的:

長那麼醜,聲音又那麼難聽的人,在台灣有大量粉絲,其人的思想必定有過人之處。

(蔣勳的聲音很舒服,馬英九的臉很好看,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