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普京固然是一代枭雄,但这话说得还是有点蔫坏。
苏联毫无疑问在中期出现了严重的沙文主义倾向,不然我们也不会称其为“社会帝国主义”了。
但把苏联的崩溃过于简单地往“传统帝国崩溃”的叙事上套,往往会忽视一个最大的问题:
苏联不是死于传统帝国的扩张极限,苏联是死于背叛的。
1990年,苏联牛肉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量是32公斤,比西欧国家高27%,是当时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
中国19年牛肉是5.95公斤,猪肉也就20公斤。问题是苏联人也吃猪肉(不过数据我就懒得找了...)。
nature上有篇小文,分析苏联解体伴随着剧烈的碳排放暴跌,约76亿吨温室气体:
(Soviet Union's collapse led to massive drop in carbon emissions,19年7月1号文)
结论是:这个碳排放的崩溃绝不仅仅是工业门类的停摆,畜牧业的大范围荒退也很重要。
至于人均寿命这些数据我就不摆了,你们也很熟悉。
不建议把苏联的崩溃和其他传统帝国的衰亡粗暴划在一起,是因为传统帝国的模式往往不可持续,结构内的大多数人忍无可忍,不得不崩溃。
美帝这种金融帝国主义,本质还是传统帝国的序列。即使是一些和我论战多年、内心真诚向往灯塔的胖友也承认:一旦丧失海外的资金和人才流入,美帝现在极端的贫富分化是不可持续的。
1%的人占有近40%的社会总财富,你要找什么角度来修饰?
但苏联不是。或许苏联迟早是,但至少苏联当时不算是。
住房是小了点,民用工业品是糙了点(洗衣机长得跟迫击炮似的),苏勋帝勃列日涅夫是憨了点。但本质上苏联的多数人生活水平是在稳步改善的,面包真的有了。
但国家却没了。
全民所有的财富,其管理者,在意识形态混乱、组织陈腐、核心意志软弱的影响下,“合法”堕落成了全民财富的所有者。
如果按照比较东方一点的叙事,这就是一场窃国政变,窃国者侯了。
普京的政治手腕值得敬畏。但坦白说,至少我个人认为,他也是这场窃国政变的参与者。
咱也没法涉及什么道德评价。或许在普京和他身后的斯拉夫主义者眼里,一个有组织能力的超级寡头,总好过一群混乱寡头,至少能维持住俄罗斯这个政治概念,保住大部分彼得大帝以来的地缘遗产。
坏里的最不坏。
但他们是绝对不会去从阶级角度去审视这场政变的,就像他们纪念二战只能走“反法西斯”的角度,而无法讲“社会主义正义性”的故事。
“苏联是个帝国,灭亡于自大和过度使用力量”,这个只讲了一部分历史的故事,非常“好用”。不仅可以嘲讽美帝,也可以正当化现政权的原罪。
但我觉得吧,这种故事听听就好。
这种消弭苏联正当性的故事讲得越多,相信二战只是“德苏两国的争霸”这类调调的人就越多。
第一个大多数人统治自己的政权为什么会诞生?资本主义如何孵化出法西斯?这些问题想的人会越少。
都是“帝国”,都是马基雅维利那套,这何尝不是用另一种周期论来敷衍共产主义宣言里提过的老问题?
你拿美帝比罗马我都没意见,但苏联就是苏联,她的生和死都是独特的。
不至于。
对于苏联解体,现在的俄罗斯人各有各的看法,也未见得人人都喜欢苏联。但是对于冷战战败,大多数俄罗斯人还是心有不甘的,毕竟战败就是战败,没人喜欢战败。
普京这么说,很大程度上还是说给国内听的,对冷战战败的心有不甘也算是俄罗斯社会普遍共识的一部分了,想要看到美国以相同的方式遭受自己曾遭受的一切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迫切的心理需求,类似于“大家来找茬”式的寻找现在的美国和解体前夕的苏联相似之处的活动在俄罗斯一直经久不衰,借着这种活动,大家哈哈嘲笑一下美国,安抚一下战败的伤痛如是而已。
当年美国进攻阿富汗的时候,关于帝国坟场会在坑死苏联之后再坑死美国的说法在俄罗斯就大行其道了,普京无非也就是借着话头满足一下民众的需求。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基本国情,没有任何两个帝国灭亡的原因和路径是完全一致的,就算真的朝一日美国灭亡了,那也是以美国特有的方式灭亡的,其他人还真就未必学得来,正如苏联灭亡的方式是如此奇特,其他人也不见得学得来。
实际上美国在冷战后犯下的一个大错误就是坚定不移的认为中国是一个黄种人版本的苏联,于是把当年使用过的对付苏联的手段仪式化,标准化,然后对着中国一遍又一遍不停的做,期望着这些仪式能够生效,中国能像苏联一样瓦解。
就这么折腾了几十年,眼看着中国是越长越壮,但美国至今都说不上完全醒过味来,很多仪式性动作至今仍在重复。
其实这也是一种船货崇拜情节,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在社会和政治层面出错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船货崇拜好歹有前例可循,其实已经算是一种比较不坏的方法了。
说回到普京的话,其实普京的话我倒是不赞同,因为对于帝国来说,小问题小毛病是解决不完的,这是基本体量的庞大导致的,和主观意愿无关,一个体系越庞大,越复杂,各种毛病和问题出现的也就越多,这是一个数学概率问题,避免不了,就算主事者有心去解决,也确实着手去解决,大型社会的高度复杂性也必然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局面,为了解决小问题小毛病耗费了太多政治资源的话,从结果来看往往得不偿失,一些小问题小毛病严重到不可忽视的地步了,着手办一下,再追个责,安抚一下民众和社会,做到这一点已经是人类社会组织能力的极限了,人类毕竟不是一种真社会性生物。
对于大型社会而言,小毛病和小问题往往是通过整个社会的容错率和系统的鲁棒性,冗余度硬吞下去的,主事者的职责,其实是一方面处理一下那些太过严重,不可忽视,社会冗余度吞不下去的问题,另一方面尽可能增加系统的冗余度,大型社会在毛病和问题高发的同时,容错率也更强,凡事都有两面,这就是辩证法。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体制带病运行从来就不是问题,怕就怕崇祯和戈尔巴乔夫式的瞎折腾,本来局面尚可维持,这种天真分子想当然的过来一顿折腾,本来死不了的也得给整死了,这种人一顿折腾,往往首先破坏掉的就是社会的冗余度,冗余度一消失,各种本来可以被硬吞下去的问题和毛病就开始集中发酵,这也是为什么明末和苏联整个国家看上去四面起火到处是坑的原因,不是说这些坑平时就不存在,到了亡国之时才一窝蜂产生,而是原本可以把问题和毛病硬吞下去的社会冗余度没了,所有问题都变得不可忽视,所以才显得四面漏风。
顺便一提,对于俄罗斯人而言,苏联末年最招人恨的事情不是什么国破家亡,而是禁酒令,提起苏联解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一提起禁酒令来那是众口一词人人都骂,就像当年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最招人恨的不是其它那些管控政策,而是月经警察,印度也一样,对印度人,你可以盘剥,可以打骂,可以奴役,可以鞭挞,但就是不能在子弹上涂猪油。
这就是说,社会的心理认知和社会的现实利益往往并不完全重合,美国现在虽然内部治理一泡污,但是其统治阶级对于社会心理的把握做的倒是很好,民众想抽大麻,就给他们大麻,民众想要十几个性别拿来叠BUFF,就给他们几十个性别,民众要搞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就给他们高强度全天候四大。
外人看来群魔乱舞,他们自己乐在其中,只要吃穿问题暂时不受影响,再充分满足了民众的社会心理需求,这国便一时半会儿亡不了。
如何应对帝国后期,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残局往往比开局更显功力,美国能在国事长期不可为的情况下维持社会总体有序,从结果来看,水平其实并不算差,我知道,美国三天一骚乱,五天一枪击,十天一抗议,但这其实是美国社会历史上的常态,这本就是美国社会秩序固有的一部分,不足为奇,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中国人一样住在大型社会温室里而不自知。
所以没必要指望着美国因为这些问题和毛病就自己败亡,就算是苏联末年那种程度的自我折腾,如果没有美国从81年开始一反常态对苏发动总攻,特别是在外汇,石油,粮食,技术禁运三个方向上大做文章,苏联能不能亡的那么迅猛,也未可知。
“批判性种族理论”也就是所谓的“Critical Race Theory”(简称CRT)起源是来自于批判性法学理论,算是激进左派思想,这个理论认为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美国制度和系统中,因为美国建国初期的制度建立都是从白人的角度出发,以白人文化为中心,除非彻底地解构美国的主导白人文化,否则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生活永久的一部分。
大家看到美国有很多幺蛾子,比如说大学优先黑人之类的,基本上都是源自于此。
最近华盛顿州也搞了这种理论的法案。凡是华盛顿州的大学的医学院学生,在毕业前强制性接受这种“批判性种族理论”培训。除了培训外,要给每个医学院增加不同种族学生的人数。
这一看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这种“批判性的XXX”,一点都不奇怪,不信你用这一套去套用女权,照样有效,什么系统性迫害女性,除非要解构目前的男性文化。
有基于此,就有了1619项目,要解构的是什么?
美利坚建国史
一般中国人都认为1776年美利坚成立,再往远一点追溯,那就是五月花号的故事拉, 一群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帆船,远离了欧洲这片大陆,来到了新世界开拓。
众人在船上还立下了《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说:“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这些签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被认为是对这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最终创立了美利坚这个国家。
这就暗合了《圣经》里面的“出埃及记”,历史学家史蒂芬·汤姆金斯说到:“他们相信作为属上帝子民的自己是以色列的新孩子。为了理解自己的生命,他们注目圣经,寻找上帝是如何与以色列打交道,而这就是他们为什么离开英格兰去往荷兰的原因。他们这样做是相信上帝呼召他们离开埃及,跨越海洋去到新生活。”
所以又有了所谓的“昭昭天命”,往整个美洲拓展地盘,也有了后来美国无限度的支持以色列等等。
这就构成了一个神话传说,即美利坚是应上帝之名创建的
但是根据《纽约时报》力推的“1619年项目”那理解的都不一样了。
很显然,1619比1620年早,那么根据这个1619项目,美利坚又是怎么建国的呢?
所谓的1619项目,是纪念第一批被奴役的非洲人抵达弗吉尼亚殖民地400 周年建立的。
从1619项目来看,就很符合所谓的“批判性种族理论”,因为从“批判性种族理论”来看,所谓的五月花号,上面基本上都是白人,按照这种叙述,那美国的历史就是白人的历史,而所谓的五月花号的传说,是从白人的角度出发,以白人文化为中心的历史,压根不是真实的。
这么一解构下来,那基本上把美国的根都被刨了
既然能把美国的根给刨了,那么也不在于刨一刨美国的宪法了,比如说第一修正案、。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这不就是言论自由条款么,这也和什么种族主义有关?
当然有,因为有所谓的“仇恨言论”。仇恨言论本身没有什么法律定义,一般指的是指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族群、性别或性取向专门攻击一个或多个人的辱骂性语言。
按照宪法第一修正案,仇恨言论也属于第一修正案保护范围,但是如果拿出“批判性种族理论”那就不一样了,需要进行惩罚,也是因为如此,像FB,推特之类的平台加大了对这类言论的审查力度。
如果种族主义是“系统性的”,“结构性的”,那要做什么?
重塑系统,重塑结构。
现在理解了为什么推特开始疯狂封人了?
这都是有理论根基的。
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共和党的州立法要求不得教授“批判性种族理论”了,是的,为了阻挡这个都开始立法了,而民主党的州疯狂的推行这个。
你真觉得这么搞下去,美国会平安无事?
谢邀
普京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
15年普京就说过,美国对待盟友的方式,很像苏联二战后对待东欧国家的方式,只是当作附庸。
那时候,正好是新老欧洲矛盾最盛的时候
18年,特朗普被通俄门搞得心烦意乱的时候,普京以看笑话的心态说了句:美国像苏联一样,正在犯所有帝国都会犯的错误。
事实上,如果美国的选举制度真的很稳定,会被几个俄罗斯人在网上说两句,会影响到了?
20年疫情爆发前,普京看到了美国内部的主要问题:内部种族歧视和民族矛盾。讲话中也说到,苏联的解体,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内部种族矛盾。
虽然普京作为美国的长期竞争对手,天天唱衰美国很正常;但是作为一个苏联解体的亲历者和体制内人员,他说的话,多少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种族矛盾、盟友关系、军费开支过多,这些都是自称为“新罗马”的美帝国潜在的危机。
可能这些危机不会很快暴露,但是真的暴露的那一刻,就很可能像苏联一样、真的是难以挽救了。
普京的话真挺实在的,不过美国现在还没有昏聩到苏联晚期的地步。虽然戈尔巴乔夫之流已经钦定了“美国必然解体”,但我们还得耐心等等。
苏联晚期是什么样子,举个例子:
1991年1月22日晚9点,苏联晚间新闻上,戈尔巴乔夫突然宣布,要在23日零点后,废除自1961年发行50卢布和100卢布。苏联公民可以在23日-25日期间,自由兑换新版50/100卢布。把时间卡的这么紧,明摆着要坑害群众。
戈尔巴乔夫是什么人啊?人给出的理由是:有些投机倒把的,和贪官,他们赚了大量卢布。这次废抄能把他们逼死。冠冕堂皇。
(还记得2016年印度货币改革么?莫迪:我只是戈尔巴乔夫的小学生)
绝望的群众尝试了最后的自救,当天晚上就提上裤子,顶着寒风,将手里全部的50/100卢布存进银行,或者兑换成实物。问题是别说银行,超市都特么关门了。这时候有些脑子的就往车站跑,用50/100卢布买一个星期以后的车票,等第二天再回来退票;缺德的就去拦出租车,找出租车司机兑钱——出租车司机在路上跑,没看到晚间新闻,自然也不知道废钞的事儿。
信息就是金钱啊……
就这么过了混乱的三天,腿脚慢的眼睁睁看着自己手里的旧钞成了废纸,腿脚快的也别得意,因为戈尔巴乔夫又规定了,每人每月最多能从银行里取500卢布。考虑到各家银行数据不共享(也没那条件),银行职员会在储户每次取完钱后,贴心地在他护照上注明这个月还剩多少额度。以至于即使储户换了一家,也糊弄不了银行多给自己点钱。
1991年的货币改革,导致群众再也不相信苏联政府,拼了命的往外取钱,然后将钱兑换成实物,于是物价全面暴涨,最终形成了货架上空空如也的名场面。“苏共两千万党员没一个站出来阻止亡党亡国”,嘿嘿,原因不难理解吧?
所以你看,普京说的每个字都对,但今日之美国,还远远不到崩溃解体的地步。怎么跟你形容呢?
今天聊一个深度的话题,值得思考。
壹
今天的法国生育率在欧洲国家里面非常高,足足有:1.8,但是法国的很多年轻人既不结婚,也不生孩子,那么请问为什么法国生育率还接近2?
答案是安禄山模式。
法国成功的通过安禄山模式,解决了法国的人口问题。
肯定有人就会问了,什么是安禄山模式?看过《妖猫传》吗?就是里面的那个安禄山最后乱了唐朝。
法国通过大力引进外来劳动力,然后法国政府又大力补贴生育,所以大量的移民生育率就暴涨。
目前整体法国的移民人口大约是:10%左右
巴黎的话,移民新生人口占比:50%左右
现在就已经不低了,以后可能有更大的惊喜,百年之后,一个法国小孩问自己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们法国的英雄拿破仑是白人?
加上法国是民主社会,是选票制度,也就是说,以后法国的非洲移民、中东移民将不需要流血,就可以通过选票的方式,和平的完成和法国白人的交接仪式。
法国青年人说:“我太累了,法兰西我把握不住!我要躺平!”
旁边的非洲、中东移民们都笑了:“放心,你尽管躺平,以后我们会替你把握法兰西的。”
这个例子我想说明什么?那就是很多人以为自己生不生孩子都无所谓,反正马照跑、舞照跳,日子一样过,甚至更加嗨皮了。
我说,你这是微观思维,缺乏宏观视角。
你不生,不代表我们周围国家不会生,更不会代表这些劳动力不会涌进来。
巴基斯坦差不多二亿人,孟加拉国1.6亿,越南接近一个亿,缅甸五千万,菲律宾一个亿等等。
换句话说,我国是处于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东亚怪物房不是开玩笑的。
香港为什么港独闹的这么厉害?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告诉你为什么。
因为很多港独就不是中华民族本土人。
港独分子招显聪是越南难民的后裔
当年越战期间,南越政府 有超过二十万难民被美国强制英国接收,最后全部进了香港了,成为今天港独的主力军构成。
在闹港独方面,越南难民的后裔,绝对是能顶半边天的存在。
你就说移民问题麻烦不麻烦?
贰
那你说:我们不开放移民不就好了?
我说,你太年轻了,想问题简直幼稚。你现在是年轻人,所以你不希望开放移民,怕移民跟你抢就业。
但是你如果不生孩子,等你年纪大了以后,你自己就会成为支持开放移民的主力军。
为什么?因为等你老了以后,护工太贵了啊,养老金不够用了啊,需要年轻人来补充啊。
所以欧洲各国 支持开放移民的 都是中产阶级老年人,毕竟年轻的护工这么贵,这些不生孩子的老年人怎么用得起。
所以如果你不生孩子,那么你年轻时候有多反对开放移民,以后你老了就会有多支持开放移民。
那开放移民会怎么样?不会怎么样,也就把安史之乱重新演一遍而已。
法国现在每年巴黎郊区都暴乱,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动不动发生0元购,大量汽车被焚烧而已。
下面援引新闻报道:
2006年10月,大批移民后裔青少年走上街头,焚烧汽车和垃圾桶并与警察发生冲突。据法国警方统计,骚乱期间,共有9000多辆汽车被焚毁。最近几日,法国全国多个城镇都发生了警察巡逻时遭汽油弹攻击的事件。
2009年12月31日夜间至2010年1月1日清晨,法国全境共有超过1000辆汽车被焚烧。
2018年7月,包括南特市长车辆在内的50多辆汽车被纵火焚烧,警方逮捕了4人。
2019年,法国跨年夜有1457汽车被烧。
就说你怕不怕?每年都没有停过,这可比港独厉害多了,愈演愈烈。
躺平族想象中不生孩子的晚年生活:
当年没有生孩子的法国人,真实的老年生活:
当一个地区,移民是少数人口的时候,移民往往会融入当地,但是移民成为大多数以后,移民基本都是直接宣誓主权了,你看看香港咯,是不是越南移民一多,港独就开始了?
当年的北美印第安人,接受了西欧移民以后,试看今日之北美,是谁的天下?
当年的巴勒斯坦人,接受了欧洲的犹太难民,试看今日之巴勒斯坦地区,是谁的天下?
当年的锡金国,被印度殖民了大量印度人口以后,试看今日之锡金地区,是谁的天下?
很多幼稚的年轻人就以为,国土就是固定的,天生就应该是没有入侵者的,却没有意识到,当你作为一个领土极其庞大的国家,你的人口又老又衰弱以后,大家都忍不住来砍一刀。
之所以现在国土是固定的,不是因为天生就这样,而是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否则印度人早就打进来了。
叁
这方面俄罗斯就是典型,前段时间普京说很多人想侵略俄罗斯的领土,俄罗斯会狠狠捍卫,看起来普京好似非常强势,其实普京非常的弱势,因为俄罗斯内部的高加索、中亚人问题很大。
今天的俄罗斯可能还会二次解体,现在俄罗斯族年轻人都不生孩子,流行躺平。但是俄罗斯的高加索人、车臣人都在疯狂的爆人口,俄罗斯族青年人可以不生孩子,以后车臣大兵会拿着AK来给你送终的
因为俄罗斯年轻人不生孩子,所以俄罗斯被迫引进了大量外来劳动力,你去莫斯科旅游,不知道的还以为去了阿富汗,遍地中亚人。
寥寥无几的俄罗斯警察,面对黑压压的中亚人
莫斯科一千万人口,里面有二百万中亚人,这个比例现在还在涨,你说未来那些不生孩子的俄罗斯年轻人老了以后,处于壮年的中亚移民,能不能把当年沙皇侵略中亚的仇给报了?
要知道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人家的末代汗王头骨被沙俄做成了烟灰缸,至今放在俄罗斯博物馆内,你去莫斯科旅游的话,可以看见的。
你说中亚人看见这玩意,他能怎么想?表面笑嘻嘻,内心在滴血。
换句话说,中亚人和沙俄就是血海深仇,不过是传统中亚国家太弱了,只能跪舔沙俄,也许未来可能反过来?
俄罗斯年轻人也希望躺平啊,这局面,你用理性思维分析一下,躺的平吗?
车臣武装部队:欢迎俄罗斯青年人躺平,我们早就想入主莫斯科了,我们的AK以饥渴难耐。
甚至这种躺平发生的人口变化,连英国也不能幸免。
肆
很多人一说起英国,就想起来什么昂撒人,但是我说个让你震惊的事实,那就是至少现在英国伦敦,其实早就已经不是昂撒人的江山了。
就比如说英国的东伦敦,就是伦敦东区,什么情况呢?英国人在当地已经消亡了。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当地的伦敦人因为长期躺平不生孩子,当地的英国人已经被自然淘汰,没了。
为此,英国BBC还悲伤的拍了部纪录片《东伦敦的最后一个白人》,有点类似我们拍什么濒危物种纪录片一样的感觉。
东伦敦目前还是有极少数英国白人的,不过都是老头老太,未来是谁的江山一目了然。
东伦敦的老英国人,88岁的卡斯莱克悲观的表示:“一个学校有500个小学生,里面一个白人孩子都见不到……”
说个2016年的数据,现在情况肯定更加恶化:
伦敦只有36%左右是英国本地人,这个比例每年都在快速下降。
25%是:其他欧洲国家移民、美国人、澳洲人、犹太人。
17%是:南亚移民。(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14%是:非洲人
放张图一目了然,伦敦移民区域构成图。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英国哪个殖民地,搞了半天:殖民地竟是我自己?
其实这也是全世界经济贸易的一个巨大灰犀牛。那就是欧洲真的在变天,还是刻骨铭心的那种变化。
很多人不看好中东,说中东总是摆脱不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我不这么看。
就比如说英国吧,其实中东信仰的移民,在当地人口已经越来越多,也开始往上发展了。
比如伦敦市长现在就是巴基斯坦人萨迪克·汗,如果以后人口继续质变,出现中东信仰的英国总理也是可能的。
到时候英国中东政策就可能倾向性帮助自己的中东兄弟们了,毕竟昂撒人已经慢慢出局了。
这就是一个国家躺平的代价。
年轻人躺平好,安禄山来养老。
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这些事呢?
很多人眼观过于微观,以为全民潮流不生孩子,可以威胁社会,简直幼稚,更可能是直接把一代人的命运给搭进去。
我们应该警惕这些西方踩过的坑,而且他们目前能不能缓过来,都还是一个问号?
作者 公众号 每日怡见(sxjjzj77)
参考阅读:
首先嘚瑟下,这样的观点我之前在回答苏联为何完蛋的问题下也说过
苏联本质上是继承沙俄的扩张性帝国,这类帝国遇到内部矛盾,只会通过对外扩张或准备对外扩张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内部改革解决。
不幸而有幸运的是,冷战后美国也走上了这条路,将对外掠夺而不是内部发展作为国家路线,经济过于依赖印钱(金融抢劫),消费市场、生产能力已经落后中国,科技研发也开始有守不住的迹象。但内部拒绝一切改革,只会加快印钱,又一个苏联就要诞生了。
然后是正文——
去年观网年会上有多位嘉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尤其是李世默关于乔治凯南长电报的转述,直接把美国放到过去苏联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了。以俺的水平看这些嘉宾论述的都很精彩,但和普京这种亲身经历苏联解体的政治家一比,对问题深度和准度的把握还是有明显差距。
尤其“对自己无限实力充满信心,给自己制造无法应对的问题”这句话,堪称警世恒言,应该刻在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学院的墙上。
美国和苏联的很像,用沙俄最后时代开明派老大维特伯爵的话说“没有军事上的强大就没有俄罗斯本身”,苏联和美国能够绑定不同民族好习俗的人在一齐,就是因为其建国后一直走在迈向强大与处于强大的,强大是把国家捆绑在一齐的唯一条件,而这种帝国式强大的直管表现只有对外。所以苏联和美国必须不断向外部扩张来保持自身的强大,进而保证国家本身的存在。这是立国时候就种下的果子,后期想改变太难了,更何况和苏联中后期一样,美国也进入了“什么都改不了”的时期了。只能不断的加大油门,直到高速转弯的地方冲出去,苏联是在山崖上冲出公路的,美国看运气吧。
看来普京也是入关壬,坚持走嵩学正统理论路线啊。
其实这段谈话和拜登在前几天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演讲相映成趣。拜登指出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因为它不是由种族与宗教所定义的而是因一种特定的理念(idea)而创设的国家。
This nation was built on an idea — the only nation in the world built on an idea. Every other nation was built on ethnicity, geography, religion, et cetera.
这就和苏联非常搭对了,两者都是一种以特定意识形态为基础自上而下构建的国家。国家存续与理念认同息息相关。而美国显然在这种认同上已经出现了深重的危机。
虽然我们都知道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这种类型的国家因其理念先行,往往造成了政治实践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充满了可笑而讽刺的现实,一个鼓吹自由的国家大量蓄奴,一个鼓吹人权的国家在二十世纪初还发生针对本国国民的种族屠杀,一个高举民主的国家到了二十世纪中叶才赋予所有公民平等的投票权,这种可笑而可悲的矛盾在往往就只能靠理念来遮掩与弥合,将“北美奴隶主匪帮”涂抹成了山巅之城与希望灯塔。
因此靠理念建国的国家,价值观大于天,政治正确要天天讲月月讲,念经不能停,停了就是亡__亡国。
今年一月六日国会山大串联以及去年的“黑命贵”运动,凸显了美国国内的价值观危机,白人至上主义者秉持美国建国的真实传统希望打倒国会里的念经人,使美国“再次伟大”,而黑人与少数族裔则对于念经人无法兑现的美好承诺感到失望与愤怒,拜登与民主党为首的念经团体现在其实是左右为难,看似是要押宝未来美国的族群结构变化,咬着牙也要将经给念下去。
然而许诺给少数族裔的平权以及经济补偿又不是张张嘴就能实现的,白人造反派也不是抓几个人就能镇压住的,新冠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贫富差距的加大正在加速这种认同危机的,群众关于意识形态的立场将在贫困中走向更为偏激的光谱。
走到这一步,想把经念好,唯一的套路就只能只能对外甩锅了。不是我们的经不好,而是内部有川普一样的“坏分子”,外部有俄罗斯和某国一样的“外部势力”侵蚀国体,危害“国家安全”,经一直是好经,写的也好念的更好,只是队伍里有“坏人”又有国外“间谍”搞破坏,才使得一切都如此糟糕。
将矛盾对外转移到终极形式就是战争。通过对外侵略可以有计划地消灭国内的底层民众,又有机会掠夺经济利益补偿国内民众。
但是帝国的早已丧失了气吞山河的气魄,打仗也要讲政治,一只无法回答“我是谁” 的军队不知道为何而战。中东治安战已经消磨了帝国的士气,很难想象帝国是否能够在一场高烈度的战争中有好的结局。更需要担心的是这只军队是否会因为“理念”不同而哗变。
当理念无法被现实所支撑时,信仰的垮塌就必然招致国体的崩溃,相较于以族群为主体进行构建的国家,反而更不稳定。普京的评论并非戏言,作为亲身经历了一场帝国崩溃的过来人,或许他已经看到了美国的结局。
普京作为一个为苏修做马前卒的人,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背后说明苏联意识形态坍塌恶果之炽烈。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彻底在本国国民面前打碎了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用某B站新人up主的说法,苏军入侵阿富汗是对主权国家的入侵,杀害阿明的做法更是充满了霸道恶劣的色彩——好歹你抓了别杀啊?而当苏联人陷入真正的人民战争时,他们疑惑了。
美苏两国世界霸权的建立,本身就来自于对一战后意识形态的反思。一战英德法争霸的时候,从来不谈“拯救对方的国民”,因为对方是陷害我国我民族崛起的敌人,杀了也无所谓。这就是为什么当一战陷入静坐战之后,对民族意识的反思和无谓牺牲带来的虚无感,导致了一战后的欧洲大兵变。二战在意识形态上并无创新之处,无非是即将失去感召力的民族主义在最后蹬了一下腿罢了;没赶上民族主义扩张时代的后进者和失败者,憋着报复那些压迫者。
注意,压迫者这个词出现了。从20世纪前半叶中期开始,压迫和反压迫的矛盾就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了。即使是现在的入关学,讲对抗美国时讲的也是“美匪治球我球必完”,讲的是美国给世界带来的混乱和给中国带来的苦难,而不是“我要空间所以要打你,与你无关”的蛮横。可以说,直到现在,一切国际关系中对抗时动员国民的话语,都来自于对压迫的反感和对苦难的揭露。
一旦一个国家自己扮演起了压迫者,那它的国际形象就会一落千丈。苏联的故事告诉我们这点。那么如果联想一下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破产,美国霸权被欧洲到亚洲的精英反思和批判,乃至于美国国内关于建国历史、少数族裔历史的反思,完全可以说美国也有了入侵阿富汗之后苏联那个味儿了。
对了,很多右翼的朋友奇怪,为什么当初的苏联、如今的美国都会在下坡路上玩命抑制主流族群、抬高边缘群体。原因很简单:过去抬高边缘群体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是对的,而现在打压主流族群是因为过去大家认为正确的东西破灭了。所以,如果有人非要把美苏的衰落赖到所谓“文化马克思主义”、“凯乐奇计划”、“内亚族群和共济会”头上,只能说明你自己已经对正确的价值观免疫了,知道自己是现实中的压迫者。
恭喜你,你成为了文明的乞儿。去跟苏联和美国聊聊吧,他们跟你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说得通透一点,就是“霸权主义必死”,“世界帝国必死”。
人类文明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实是在不断“进步”……但是,只要还有国家存在,国家的“问题”就不会消灭。
这个问题是:国家的主体和基本盘是谁?国家的利益来自哪里?国家的利益怎么分配?国家的边界在哪里?
罗马、大唐、大英、苏修、美帝,从国家的层面看都一样,这些都算“世界帝国”。罗马的基本盘是罗马的奴隶主贵族“公民”;大唐的基本盘是军功勋贵封建地主;大英的基本盘是新兴资产阶级;苏修的基本盘是“布尔什维克”;美帝的基本盘是原教旨自由派“清教徒”。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盛极一时,靠的并不是他们后来的“普世价值”,而是靠他们强大的暴力手段,靠的是“基本盘”几代人的开拓进取、流血牺牲。
当这些国家的疆域越来越大,边界越来宽,基本盘就会被“泛化”,核心利益就会发生冲突……罗马的总督,大唐的节度使,大英的殖民地总督,苏修的加盟国书记,美帝的“国际资本”和“军人集团”,这些是问题。
罗马的“同盟者”,大唐的“胡人”,大英的“海外公民”,苏修的非俄罗斯裔,美帝的“移民”,到底算不算“帝国的主人”?这些是更大问题。
当世界帝国扩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帝国到底该怎么运作?是对外吸血,养活“基本盘”?还是从“基本盘”吸血,去养活外部的“殖民地”、“加盟国”、“国际资本”?
当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世界霸权”,并且因世界霸权而获利,就必然会走上对霸权的“路径依赖”,舍不得霸权,就要维护霸权体系下的“百万漕工”,而霸权红利并不会分给“基本盘”,而是被外部力量所攫取……这时候,内部既得利益者和外部既得利益者就会产生激烈的争权夺利。
这时候,党争、内斗、辩经、礼议就都来了。“节度使“、“殖民地”、“加盟国”、“世界资本”也不会保持长久的忠诚,所治下的各阶级、各族人民也会离心离德。
帝国初起的时候,靠的是“基本盘”的高组织度和凝聚力,当帝国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帝国利益分配不均的时候,当国家共识变成门户私计的时候,这个组织度和凝聚力就会丧失。
罗马灭亡的时候,贵族“公民”们没有站出来救亡图存;唐朝灭亡的时候,本国地主阶级没有站出来挽救大唐;苏修解体的时候,几百万布尔什维克没有站出来拯救祖国;到美帝灭亡时,也不会有一个高尚的“清教徒”站出来保卫美国。
有些人觉得,美国可以例外。
美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帝国”之一,自诩有着“无限边疆”,就是说“美国的边疆可以不断扩张”,“边疆”或“前沿”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拥有特殊含义,因为美国的立国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向未知的边疆扩展、开拓的历史。正是在西进运动中,不断获得新的自然资源、新的军事安全以及新的发展空间,北美13个松散的殖民地联合体最终成长为称霸世界的霸权国。因此,边疆在美国的政治与社会文化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历史学家特纳甚至认为,边疆是美国进步的象征。
实际上,美国的边疆不只是指地域上的“边疆”,经济、科技、文化、金融,它都有着无限边疆,美元是世界货币,可以收割全世界的资源和产品;美国靠科技和知识产权占领全球产业链的顶点;美国的娱乐文化风行世界,好莱坞、迪士尼、NBA,无论哪国人民中都有大量的“精神美国人”。美国统治阶级认为,只要不断扩大美国在各个领域的“边疆”,美国的发展就不会停滞,美国就不会亡。
然而,有两个问题他们无法回答:1、地球是有限的,美国在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存在“无限边疆”,当世界拒绝被美国吸血的时候,美国的边疆就固定了;2、“边疆”不断扩大,美国的力量就要不断往外倾斜,资本不断变成“国际资本”,到了内轻外重的时候,到底内外美国哪个才是美国?举个例子,目睹美国去年本土的拉胯表现后,某些“精神美国殖民地”的人已经有了一个可笑的观点,他们认为“大美正统在XX”,“纽约、华盛顿也配叫美国?”。
说实话,这不是帝国的问题,也不是制度的问题,这是人类的问题。
无论是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人类的内在机制都不允许发展起一个真正的“世界性普世帝国”。
无论是唐朝推广“王化”,还是大英搞“自由贸易”,还是苏修输出革命,还是美帝输出“民主自由”,无论你口号多么高大上,初衷多么无私(虚伪)……你都会遭到最强烈的抵抗,内外统治者和普通民众都会强烈反对。
野蛮人也有野蛮人的尊严!本国人民苦于分配不均!内部统治阶级同样觉得你是在虚耗粮饷养寇自重!十个指头按跳蚤,你按不住的!
所以,无论是武力霸权、经济霸权还是文化霸权,最终都会走向崩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崩溃之后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这个话题太漫长,等全世界不存在国家、民族、阶级之后再说吧。
至于我们,一定会避免走“世界帝国”的老路,永不称霸。
先说苏联是怎么解体的,
其实在美国越战失利1975年撤兵之后,苏联在冷战中占据了上风。但是接下来在战略上他就开始了迷之操作:
1.1979年入侵阿富汗,本来预计3个月结束战争,结果整整打了九年!
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失踪311人,战争总计耗费450亿卢布(约合200亿美元)。
2.1978年11月3日,苏联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随机中越战争在1979年爆发,而越南凭着这个合约,得到了苏联源源不断的援助。
1979到1985年之间,苏联给了越南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总额超过600亿美元。
这800亿的支出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效果,还让苏联的军费居高不下
1963-1973年,苏联军费开支总额为674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1971年为740亿美元,1973年增至860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1023亿美元。1976年苏联军费开支1200亿美元而经济只有美国的1/3。1979年,苏联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而且还支持越南对抗我国,支持越南在边界的战争。而且整个苏联还在非洲,中东等广泛扩展,所以军费那是直线上升。到了1985年前后,当时苏联的军费占比已经达到了极限的50%,
苏联在非洲,中东的扩张姑且不论,入侵阿富汗和支持越南都是百分百的臭棋。因为在这两个地方中国和美国投入一美元,苏联就要投入10美元,而且事实证明还完全打不赢!其失败又让苏联在国际上声名扫地。
总之就如普京所说:
帝国的通病——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不断给自己制造麻烦。
其实从苏联的表现来看,这句话更精准地表述应该是
帝国的通病——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不断给自己制造(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
苏联如果在1975年冷战占据上风后,缩减军费,发展经济,何至于最终解体?
而美国,家底丰厚,30年天下无敌,所以它制造麻烦比苏联要浪得多!
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北约东扩,美俄交恶,这些麻烦美国鲁莽地制造了但是都没办法解决好。
在这些麻烦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美国又跟中国开启了贸易战,不仅如此还跟中国开启了全方位的竞争。与此同时还撕毁《伊朗核协议》,又把暂时缓和的矛盾再次激化。
看好!很多川粉吵吵说美国对华强硬,对伊强硬的方向没错。站在美国利益来看,这个方向当然没错,而且特朗普提到的中东撤兵,联俄抗中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如同下棋,每一步都要有前有后。中东撤兵和美俄和解应该放在第一步,而跟中国翻脸则应该放在第二步。只有按照这个路数走,美国才能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中东撤兵,美俄和解都是收拾烂摊子,出力不讨好,而跟中国开打则是另起炉灶,开创新局,赚足眼球。就全局利益肯定是先收拾好烂摊子再开新局,先收回拳头再树新敌。但是就个人利益却恰恰相反。因为收拾烂摊子受益者是后来继任者,而开新局受益者是自己,受害者是后来者。所以美国这种独特的政局导致它不得不四处找新的麻烦。
特朗普之所以是川建国,就是因为他毫无章法,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对中国本该耐心准备,等待时机,团结盟友,一击必杀。但是特朗普却把这个局变成了,四面出战,疲于奔命的天油战。而后在新冠疫情上的骚操作简直就是在砸美国的金字招牌。
这个老兄虽然非主流,但是商场沉浮那么多年不至于对局势毫无感觉。可是,一方面自己太刚愎自用,另一方面民主党给他太大压力使得他不得不追求短快平的短期利益。结果,就是美国在中东,在阿富汗撤不了,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让不了,在中国问题上又不得不牵扯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与中国矛盾激化后,在对中东,阿富汗,俄国的任何让步都会被视为是因为有中国顶住了压力,而非是美国自愿主动寻求和解。也就是说,在别人眼里被逼着让步跟自己主动退一步,对别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会让人更想斗争,后者会让人心存感激。这就是为什么要先跟他国和解再围堵中国的原因。
总之,一方面美国国力在下行,另一方面又因为沉没成本太高,开辟新战场而不得不扩大支出,死撑。更麻烦的是,在当前这种模式下,为了个人或者内部政治团体的政治利益最大化,美国还很有可能再去“找”新的麻烦。
也就是说,这个制造麻烦的模式有很大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这似乎是所有帝国在后期都不可避免的定式。我们中国人对此特别熟悉,金国被蒙元胖揍,丢失大量领土,本该团结南宋一致对外。结果它却转头又攻打南宋,还大败而归。
晚明又是地震,又是瘟疫,又是民变,又是外患。本来应该跟满清议和然后专心处理民变。结果议和就是议不了,朝野上下一直反对。至于应对民变则更是在缴和抚之间左右横跳,反而让起义军越来越多。
晚清已经千疮百孔,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接连被暴打,丧权辱国,毫无还手之力。老佛爷却要跟世界宣战,就像是脑子被驴踢了一样。
所有这些愚蠢的做法背后,丧失的是国家利益,但仔细观察,内部的政治派系是一路高歌,笑到了帝国寿终正寝的最后。
美国的结局未必如苏联,因为它本身地理位置太过于优越,越战失利后,消减军费专心发展,苏联拿它其实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是很显然,美国想要重新浴火重生它缺的是一场不伤筋动骨的惨败。但,随着它不断加注,能够让其完美抽身而不会伤筋动骨的可能性正在不断降低。尽管今天,美国仍然具备抽身而去,不伤根本的条件。但如同过去的衰弱一样在漫长的称霸岁月中,帝国丧失了掉头,务实,低调的能力,不把自己所有优势耗尽是不会回头。
汉初,匈奴单于置信给吕后说:“你死了老公,我死了老婆,不如你跟我睡吧。”
吕后毕恭毕敬的回复:“我人老珠黄了,没有办法侍奉好您,所以还是帮您找几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替我来侍奉您吧!”
堂堂一国太后,如此被羞辱,唾面自干。看到这里不知后世多少追忆汉唐遗风的少年要气炸了肺。
可是就是这么窝囊的汉,最终把匈奴给打得灭国。
今天的美国若有万分之一的柔软身段,估计国运昌隆还要百年!可惜,上去容易下来难。
最后,这个世界上最像美国的国家其实是中国。
中国现在做的,不干涉别国内政,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维护)国际秩序,寻求多边合作,打破贸易壁垒,重视商业和工业生产……
美国在早些年都做过,而且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为老大的。
我觉得跳出中美的立场来看中美,会发现其实中国像极了早年的美国。那个灵活的,勤奋的,友善的,给世界带来希望的美利坚。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爱听,去看看美国早年在国际上做的事吧。它能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赢得冷战可绝不是靠着今天四处树敌,到处输出战争和难民做到的。
勇士还在屠龙,但勇士会不会变成恶龙?
当年究竟是什么群体出于什么动机通过手中权力破坏国家运转一手导演苏联解体——知乎er不知道也就算了,普京你装什么糊涂?
2019年2月19日,俄罗斯“九十年代”电讯频道公布了1992年时该国媒体对现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一篇报道。
可以看到当时的俄罗斯媒体对这位“强人总统”的最初印象。
KGB1986、 蒋梦珊翻译
彼得堡常见丑闻:以玛琳娜·萨利耶为首的代表委员会要求免去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彼得堡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的主席职务。
此前这位克格勃上校在没有政府授权的情况下,多次签发向国外出口石油、木材、有色金属及稀土金属的许可证,同那些事前才临时成立的不为人知的可疑公司进行易货交易。
此外,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许可证是在事先——即没有和西方合作人签订合同且尚未出示货物量文件时就签发。
交易价格也被定为抛售价,仅为正常市场价的2000分之一。
不过海关并未让货物出境。委员会正向检察机关和人事司提交调查材料,因此普京恐怕不得不去面对曾经他很熟悉的部门,并为他夺去城市的1.22亿美元承担责任。
娜塔莉亚·舒丽雅科夫斯卡娅报道。
然后评论区有句话亮了——“接下来整个俄罗斯都沦为了乞丐”。
附俄罗斯在1993年的统计数据:
俄罗斯新银行家群体中88.2%是原苏联国家银行的工作者。
私有化的机构中42.8%是由原苏联的企业领导、经理把控。
民主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中
37.1%出身于苏联共青团
12.9%是原先的苏共干部
37%是原先苏联的各部门机关领导
5%曾由苏共中央政治局任命担任高级职务。
1991年后的俄罗斯顶级商业菁英中:
17%来自于苏联共青团
23%来自于苏联工业部门的各实业家
14%来自苏联国家银行
8%来自于苏联的精英权势家族
“俄罗斯的商业成功人士,90%来自于过去的权势机构以及同权势机构关系密切的人。” ——霍多尔科夫斯基叶利钦时期著名寡头
所以美国会不会走“苏联老路”,答案当然是不言自明的——从理论上来讲1956年苏联就开始“走修”,但彼时苏联作为一个马列主义(半吊子)国家的存在还是要求其将大量财富投入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并且其对当权者物质生活的限制也较资本主义国家严格的多。
这导致尽管修正主义国家由当权官僚掌握了国家财富,但残存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限制让他们大多只拥有管理而非私人所有占有权,这些财富无法随其个人转移、继承或变现。例如铁托、勃列日涅夫都以生活“奢靡”出名,但他们生前享受的别墅、豪车、勋赏、津贴在其死后就统一收归公有,其子孙无权继承。
这当然严重妨碍苏联官僚和利益集团捞钱,并致其始终面临苏联人民要走“僵化老路”(如第比利斯、新切尔卡斯克)的危险,所以这帮人在“地图头改革”的风口上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在历史转折中一步到位把苏联搞没了。
之后就是本文开篇的那一幕:原来的国有和集体财产——乃至政权都成了私人的“象过去那样事事看群众脸色的时代过去了!”
而美国的存在则是大大有益于美国统治集团和大资本家向全球转嫁资本主义危机、掠夺美国及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香蕉共和国”新殖民地。
因此,我实在看不出来美国的肉食者在如今仍然抓稳钱袋子、枪杆子、手铐子、话筒子的前提下为什么要走“苏联老路”——即使从“门户私计”的角度来说,“美国国家”、“美国军队”和“美国霸权”都是他们大发横财的坚实保障而非绊脚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