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南大学吴嘉老师怒怼教务办规定「学生成绩必须服从正态分布」?

回答
中南大学吴嘉老师怒怼教务办“学生成绩必须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定,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大家对教学评价、学生培养以及教育管理模式的深入思考。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觉得关键在于它触及了几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首先,“正态分布”本身就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它描述的是一种数据在特定条件下的分布规律,比如身高、体重等自然属性,很多情况下会呈现正态分布。 但是,将这种统计学模型生硬地套用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

吴嘉老师的愤怒,我理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规定的不合理性和对教学的误导。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生学习的非随机性: 学生不是随机抽取的样本,他们是经过选拔、在相似的学习环境下,由老师系统地进行教学和评估的。他们的学习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老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甚至还包括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些因素的叠加,很难简单地用一个理想化的统计模型来强制约束。
教学目标的误读: 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让他们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如果以“成绩必须服从正态分布”为指挥棒,老师的教学行为可能会被扭曲。为了达到所谓的“正态分布”,老师可能会倾向于“压分”或“提分”,而不是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性化发展。例如,为了让大部分学生成绩落在中间区域,可能会限制优秀学生的拔尖程度,也可能给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不必要的“优待”,这都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老师教学的不尊重: 优秀老师的价值体现在他们能够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取得进步。如果一个规定强制要求成绩必须符合某种统计分布,那实际上是对老师专业判断和教学能力的否定。老师会感到自己的教学成果被一个冰冷的、不接地气的“指标”所衡量,而不是被学生切实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所证明。
扼杀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速度、理解能力、擅长的领域都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在某个领域有突出的天赋,他们的成绩理应与众不同。强制性的正态分布可能会掩盖这些特长,甚至惩罚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迫使他们“融入”到人群中,这不利于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领袖潜质的学生。
可能带来的实际操作困境: 比如,一个班级的学生普遍学习非常扎实,理解能力很强,大家成绩都很好,老师教学也很到位,这时候如果非要人为地去“制造”一个正态分布,比如强行给一部分优秀学生压分,或者给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强行提分,这种做法不仅不公平,也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反过来,如果一个班级整体基础较弱,教学难度也相应调整了,如果还要求成绩服从正态分布,那“不合格”的学生比例就一定很高,这又可能导致对老师教学的误判。

吴嘉老师的愤怒,我认为是对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呐喊。 他所追求的,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而不是服务于一个僵化的统计数据。

当然,我们也要理解教务部门制定规章制度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某种程度上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避免过度放水或压分现象的出现,从而保证评价的相对公平性。 在一些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中,成绩的分布情况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评价中,如果把统计模型凌驾于教育的本质之上,就可能出现本末倒置。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

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期末考试成绩,还可以结合平时表现、课堂参与、项目作业、创新成果等多种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进步幅度: 评价一个学生,更应该看他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能力、思想上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仅仅看绝对分数的高低。
老师拥有更大的专业自主权: 相信老师的专业判断,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去设计教学和评价学生,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有合理的申诉和解释机制。
数据分析用于指导,而非强制约束: 可以利用统计数据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某个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不好,或者某个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然后根据这些分析来调整教学策略,而不是用统计数据来强制规定成绩。

吴嘉老师的“怒怼”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正是因为他代表了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理想教育模式的坚持和对僵化管理的质疑。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在教育改革和管理中,要时刻警惕“唯分数论”和“过度量化”的倾向,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记得我当初学统计的时候,老师就吐槽过成绩是正态分布这事,他说根据他的经验,成绩分布不仅不是正态的,甚至不是unimodal而是bimodal。

我现在想想觉得很有道理,成绩其实至少应该是一个高斯混合分布吧,至少在数学系是这样的,因为学生很明显会分成不同的cluster。较好的学生属于一个cluster,较差的学生属于另一个cluster,实际叠加之后应该如下图所示hhh

user avatar

说实话,中南的很多学生是真的努力。我寝室的几个女生平时就算学的踏踏实实期末也会复习到半夜,就算这样也拿不到好分数,为什么?因为学校规定每个老师给的90分以上的不能超过10%。真tm好笑,也就是说强迫你进入内卷,就算你已经优秀到远远超过90分,也拿不到90的分数,老师不能给呀,要给你低分把你考试分数拉下来。是平时表现不好吗?扯淡。是考试能力不足吗?也是扯淡。就是一群不知道哪里来的人随便一个规定,葬送了多少学生的梦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