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
对于废话的耐心。
对于忽悠的耐心。
对于重复的耐心。
对于低效的耐心。
对于商务人士寒暄的耐心。
对于逻辑混乱的耐心。
对于不懂装懂的耐心。
对于场面话的耐心。
对于不准确的耐心。
对于不一致的耐心。
对于矛盾的耐心。
对于慢的耐心。
对于笨的耐心。
对于一切触及不到实质,却绵延不绝,浪费我时间的人,事,话的耐心。
可我原本是挺有耐心的人。
失去对这世界很多不确定性的敬畏之心,因为程序员面对的电脑世界一切都是人造的,一切都是确定的,所以,程序员很容易想当然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确定的,一切都可以有一个高效的、无浪费的、最合理的解决方法,然而,这个真是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尤其人类世界。
还好我现在不算是程序员了。
头发
感性的想象?
当我关注一本小说的逻辑漏洞超过关注它的词藻优美
当我分析一部电影的现实可行性超过分析它背后的情感表达
......
并不是说从事这一行变成了这样,只是相关工作对理性和逻辑的要求就像呼吸一样随时随地。
本质上来说,和高赞评回答@程墨Morgan所讲是类似的
世界并非只有0和1......
失去能超越虽结构复杂但其实逻辑异常简洁简单且干净的确定方法论去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真实的多元非线性非齐次非独立测不准时空的本能、耐心、承受力、理解力和洞察力。
(当然,奇葩说就算了2333)
我充分理解一个人就是喜欢前者的那种天然热忱。这不但没有错,且颇为令人欣赏,毕竟我本人对此就有颇强的天然倾向。仅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有这种极为强烈的天然倾向,那么Ta理应去在数学、物理或哲学的世界里去追求那种接近神性的纯美才是。低至入门程序员,高至计算机科学家,为我们创造了伟大而美丽的现代文明的一大块儿,理应被欣赏和被歌颂。相比其他行业的典型人设,我自己也更喜欢这群人得多。但所谓“程序员思维”,对我们日常范畴概念下的“思维”和“认知”,是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 -- 它既不是处于“人文思维”和“数理思维”之间,也不是被“人文思维”或“数理思维”所涵盖,而是,它根本就不能称作一种“思维”,而仅是类似“会计思维”一样的,“基于21世纪人类对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边界限制而派生出的确定执行方法论”-- 今天的计算机,依然是一个“极为高效的笨蛋”。
就像我时不时跟人开玩笑说的那样,
各个学科的英文名称,多少能反映学科的本质。有些代表了人类文明的亘古荣光,于是就有自己的专有名词,如math,如philosophy,如physics。后来学科继续发展,开始有了构词法, 常见如各种-ology,如biology,psychology,bullshitology(如本篇答文,笑),等等。再后来,学科继续发展,开始分叉。一部分更倾向于理论,另一部分更倾向于工程应用。倾向于理论的,被称为XXX science,如computer science(真的是如假包换的science),如social science(虽然其实并不是science);倾向于工程应用的,被称为XXX engineering,如financial engineering,如chemical engineering。
就此,所有学科都有了名字,仅存个别例外,其学科名称是以“动词/名词 + ing”的形式存在的。能想到的主要就三个:1,accounting或auditing;2,marketing;3,coding......
最后,还有个别学科,是以XXX studies的形式命名的。自行列举,自己悟2333
我充分肯定一个人追求所谓“简洁和纯美”,前提是,这个人切莫相信这就是认知的最高级形式就是了。物理世界或许最终真的能“简洁而纯美”,但这只个是比喻罢了 -- 哪怕不算最前沿的物理科学或形式科学(数学或分析哲学),也比最前沿的“编程学”看着要“不简洁也不纯美”几个级别了。人文世界就更不可能实现“简洁而纯美”了,只要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依然不变的话。而哪怕如吾辈所愿,我们终将有一天,能实现存在性飞升,突破口也必然在于最底层物理学的下一次飞跃,真正计算机科学的下一次结构革命,以及,以脑科学、神经科学等为瓤的认知科学的大发展,而跟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狭义“编程”,没有半毛钱关系。
总之,所谓“编程思维”的提升,仅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程序员 -- 这几乎是一句废话 -- 但从非功利的角度讲,它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认知能力更高的人;从功利的角度讲,它也并不能提升“你”的赚钱能力,毕竟这有违任何社会的商业和管理逻辑(北美老印笑而不语)。切勿过于迷恋这个想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