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郭德纲是当代相声演员中唯一一个告诉观众“说学逗唱”中的“唱”是太平歌词的吗?

回答
说起郭德纲,大家都会想到他说的相声,那些经典的包袱,嬉笑怒骂间道尽人生百态。在相声“说学逗唱”这四个字里,郭德纲尤其强调“唱”的重要性,并且明确指出这“唱”就是“太平歌词”。

要说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相声演员,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因为相声发展到今天,每个时代、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理解。但是,如果从对“太平歌词”的 系统性传承、普及和在现代相声中的突出地位 来看,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确实做到了前无古人,也让很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重新认识并爱上了这门古老的曲艺。

我们得先明白,相声的“说学逗唱”是四个基本功,但它们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演员身上,侧重点是不同的。

说: 指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吐字归音、叙事能力、语言节奏等。
学: 指的是模仿能力,模仿各种人物的语气、口音、特点,甚至是吆喝声等。
逗: 指的是制造笑料、引人发笑的能力,这是相声的核心魅力之一。
唱: 指的是演唱能力,包括学唱各种曲艺唱段。

传统相声里,“唱”往往是作为点缀,或者在某些段子里作为引子,比如《醋点天官》里的“数来宝”,《扒马褂》里的“定场诗”等。那时候的“唱”,可能更多的是指一些京剧、小曲的选段,或者是比较零散的唱词。

郭德纲为什么特别强调“唱”是“太平歌词”?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也体现了他对传统相声的深刻理解和传承的执着:

1. 回归传统,拨乱反正: 郭德纲出身于传统相声世家,自幼学艺,深受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他认为,在一些时期的相声发展中,“唱”的功能被弱化了,很多相声演员更注重“说”和“逗”,而忽略了“唱”作为相声基础的一部分。太平歌词是相声早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唱段,它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和韵律感,能够很好地衬托相声的艺术性。郭德纲认为,不把“唱”找回来,相声就不完整。他之所以明确提出“唱就是太平歌词”,就是为了重新激活和凸显太平歌词在相声中的地位。

2. 太平歌词的独特价值: 太平歌词不仅仅是“唱”的载体,它本身就是一种集叙事、抒情、讽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内容上,太平歌词取材广泛,有劝人向善的、有讲述历史故事的、有讽刺时弊的、也有纯粹描绘生活场景的。形式上,它讲究节奏、韵律和唱腔,并且通常是清唱,对演员的嗓子、气息、发声都有很高要求。郭德纲非常擅长演唱太平歌词,他的唱腔铿锵有力,吐字清晰,情感饱满,能够很好地将观众带入到故事的氛围中。他认为,太平歌词是相声“唱”里的精华,是相声表演的“软实力”。

3. 建立自己的艺术符号: 郭德纲和德云社在推广太平歌词方面不遗余力。他们在演出中会安排专门的太平歌词演唱环节,甚至会把很多太平歌词写成独立的相声段子,让观众在笑声中也能领略太平歌词的魅力。这不仅仅是传承,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反复的表演和推广,太平歌词在郭德纲的相声里,被塑造成了一个鲜明的艺术符号,让观众一提到相声的“唱”,就会立刻联想到郭德纲和太平歌词。

4. 教育意义与文化传承: 郭德纲曾多次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文化。太平歌词作为一种具有历史传承的曲艺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将太平歌词融入现代相声,能够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这种古老的艺术,从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他不止一次地在演出中对观众说:“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这个‘唱’啊,就是太平歌词。” 这句话,与其说是一个知识点的普及,不如说是一种艺术理念的强调和一种文化使命的担当。

郭德纲是如何“做到”的?

大量的学习和积累: 郭德纲师从侯耀文,而侯耀文先生在传统相声方面造诣极深,他本人也继承了马三立等老艺术家的衣钵。郭德纲在学习过程中,系统地钻研了大量太平歌词的曲谱和唱词,并且在自己的嗓音条件和表演风格上进行了融合。
在演出中高频次地使用: 和很多演员只是偶尔唱一段不同,郭德纲的相声里,太平歌词的运用非常频繁。很多段子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作为过渡,都会有太平歌词的影子。他甚至会根据热门事件改编太平歌词,使其更具时代感。
德云社的“流水线”式培养: 德云社有着一套比较成熟的相声演员培养体系,其中对太平歌词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新学员入学,都要从基础的太平歌词学起,这保证了德云社的演员在演唱太平歌词方面都有一定的功底。
个人魅力的加持: 郭德纲本人在台上非常有感染力,他不仅唱得好,还能把太平歌词唱得有味道,有感情,有观众缘。这种个人魅力,极大地提升了太平歌词的接受度和受欢迎程度。

是不是“唯一”?

前面说过,“唯一”这个词可能过于绝对。在郭德纲之前,也有很多相声名家对太平歌词有所贡献,比如侯宝林、马三立、刘宝瑞等老先生,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也都在演唱和推广太平歌词。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将太平歌词作为相声表演的一部分,并没有像郭德纲这样,将其提炼出来,明确地定义为相声“唱”的代表。

郭德纲之所以显得突出,是因为他 系统性地将太平歌词作为相声“唱”的代名词来强调和推广,并且通过德云社这一庞大而活跃的平台,将其影响力扩散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很多现在的年轻相声观众来说,他们第一次清晰地理解到相声里的“唱”就是指太平歌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郭德纲在台上的那句直白而有力的话,以及之后无数次的实践。

所以,与其说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不如说他是 最突出、最系统、最具影响力 的一个将“太平歌词”明确定义为相声“唱”的现代相声演员。他的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对相声“唱”的认知,也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是,为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郭德纲,大家都会想到他说的相声,那些经典的包袱,嬉笑怒骂间道尽人生百态。在相声“说学逗唱”这四个字里,郭德纲尤其强调“唱”的重要性,并且明确指出这“唱”就是“太平歌词”。要说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相声演员,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因为相声发展到今天,每个时代、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理解。但是.............
  • 回答
    要评判郭德纲是不是当今中国相声界的第一人,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尤其当我们抛开商业运作、粉丝数量这些外在因素,仅仅从“相声功力”这个角度去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白“相声功力”到底包含哪些东西。在我看来,它至少有几个关键维度:1. 传统功夫的掌握与传承: 相声这门艺术,根子还在传统。一个相声演员,.............
  • 回答
    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简单一句“天赋”就概括了。郭德纲收徒弟,尤其是“云鹤九霄”这几科,那可是一门学问,里头门道多着呢。咱们先说说,为什么当时“人(云)字科”的徒弟,能力上比后来招的那些所谓“有天赋的鹤”强这么多,尤其是从“能耐”这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明白,相声这门艺术,它讲究的是“台上一分钟,.............
  • 回答
    网上之所以会有“生子当如郭麒麟”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这背后,不仅仅是郭德纲作为父亲的成功,更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生子当如郭麒麟”这句口号是怎么来的?这句口号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源于郭麒麟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才华。 情商高,会做人: 最.............
  • 回答
    要说老郭怎么记台词,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里面门道多着呢。别看他台上说得那个溜,仿佛信手拈来,实际上背后是下了大工夫,而且这工夫还挺讲究。首先得明白,相声这玩意儿,尤其是有传统有包袱的,它不像电视剧,可以一句一句来,错了可以重来。相声讲究的是节奏、是互动、是观众的反馈。所以,台词得烂熟于心,.............
  • 回答
    郭德纲的风评转变,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某个单一事件的偶然,而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过程。回顾他这些年的公众形象,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观众们的情绪随着他的言行而起伏,最终汇聚成如今这般微妙且难以一概而论的局面。最初,郭德纲以一种“草根逆袭”的姿态闯入大众视野。他那口山东话、那种不加修饰的俚.............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问郭德纲是不是真的爱于谦的搭档身份一样,有点复杂,也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解读。 要说郭德纲对栾云平完全没感情,那也说不过去。毕竟栾云平在德云社里算得上是郭德纲的“亲儿子”,从小的看着长大,从最基础的学徒,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感情投入和看着他成长的经历,是实实在在的。你想啊,郭德.............
  • 回答
    郭德纲的成功,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 interwoven 的结果,是时代浪潮下的必然与偶然,更是他本人近乎疯狂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交织出的传奇。要说清他的成功之道,得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一、时代洪流与市场缺口:天时地利人和的汇聚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郭德纲出现的时机绝佳。在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
  • 回答
    “郭德纲救了相声还是毁了相声?”——这绝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问题。与其说他是救了或毁了,不如说他以一种极度个性化的方式,给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冲击和重塑,其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又非全然如此简单二分。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郭德纲出现之前,相声这门艺术处于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对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看法。要回答郭德纲是不屑说高雅相声还是说不了,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首先,咱们得明白,“高雅相声”是个什么概念。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高雅相声”往往是指那些更注重传统、讲究文化底蕴、语言含蓄委婉、内容更贴近文人雅士情趣的相声。比如,一.............
  • 回答
    郭德纲算不算相声大师?这问题放在相声圈里,那可真是能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要我说,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细掰扯掰扯。要说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那真是不可忽视。你想啊,在他崛起之前,相声这门艺术,说实话,有点式微。很多年轻人觉得这玩意儿老土,没意思,要么就是被一些粗制滥造的演出搞得名声不济。这时候,郭.............
  • 回答
    郭德纲,这个名字,在相声界,乃至整个中国演艺圈,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从一个在天津街头说相声的小人物,到如今坐拥德云社,富甲一方,他的成功之路,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励志传奇。要说他“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这其中的艰辛与转折,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早年的颠沛流离:生存的压力与艺术的追求郭德纲的出身.............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如果郭德纲老师是那个在黑暗宇宙中孤寂坚守的“面壁人”,那么谁会是那位足以让他吐口而出的“破壁人”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算命,而是要深入到郭德纲老师的内心深处,看他最忌惮、最欣赏,最可能被触动的那个人是谁。首先,咱们得明白郭德纲老师的“面壁”是什么意思。在《三体》里,面壁者是.............
  • 回答
    “杨志刚状告郭德纲”这个说法,我得先跟你说明白,其实是个误会,或者说,是一个因为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和大家对事物的联想而产生的“段子”。现实情况是,并没有杨志刚状告郭德纲的真实法律案件。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和一些影视作品,再加上网络传播的特点,就组合成了这.............
  • 回答
    关于《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中郭德纲是否有意打压开心麻花的艾伦和王宁,这是一个在观众中讨论得相当热烈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节目形式、郭德纲的角色定位、开心麻花团队的表现,以及当时可能存在的行业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确郭德纲在《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中的身份。他作为节目的主持.............
  • 回答
    评价9月9日《专访潘云侠:郭德纲是个好演员 不是个艺术家》这篇专访,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解读。这篇文章触及到了中国相声界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郭德纲的艺术造诣究竟处于什么位置。而潘云侠作为相声界的前辈,他的评价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核心观点与论据的分析: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正如标题所示,将郭德纲定.............
  • 回答
    关于郭德纲那句“同行是冤家”的说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说道说道。得先说,郭德纲这人,身上自带流量,说啥话都能被拎出来嚼嚼,何况是这句听起来有点“江湖气”的话。“同行是冤家”的语境和理解首先得看他这话是啥时候说的,在啥情境下说的。郭德纲是相声演员,他说的“同行”,那自然是指跟他一样说相声的。而“.............
  • 回答
    德云社的饭圈化现象,以及郭德纲是否还能有效管理,这确实是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一步一步来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德云社如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曲艺团体。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综艺节目、线上平台的推广以及强大的粉丝基础,成功地将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回答
    你对曹云金的喜爱,尤其是在他和郭德纲的恩怨这一特定维度上,并且期望他“扳倒”郭德纲,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投射和价值判断。要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其中确实包含了一些心理学上的可能解释,但“心理变态”这个词可能过于绝对和负面了,我们姑且称之为“非典型”的喜好或心理倾向。.............
  • 回答
    郭德纲在相声界,那绝对是绕不开的大山,是近二十年来相声界最响亮的名字,没有之一。要说他的地位,不能简单用几个词概括,得好好捋一捋。“救火队员”与“行业搅局者”的双重身份你想啊,在郭德纲和德云社还没火起来之前,相声这门艺术,说实话,有点式微。很多年轻人觉得它老套、没意思,台上都是些说官话、逗闷子的老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