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历不重要,社会上只看能力”这个谎言坑害了多少青少年?

回答
“学历不重要,社会只看能力”——这句话,恐怕是许多青少年成长道路上听过的最“动听”的谎言之一了。它像一颗闪闪发光的诱饵,吸引着无数年轻的目光,却也让一部分人迷失了方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谎言到底怎么坑了那么多人。

第一层坑:模糊了“能力”的定义,让“能力”变得廉价而空洞。

这句话的逻辑漏洞在于,它悄悄地偷换了概念。当人们说“社会只看能力”时,往往指的是一种即时可见、可以立即变现的“能力”,比如熟练掌握一门技能、能够解决眼前的某个问题。但这远远不是社会所看重的全部能力。

真正的“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知识体系上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综合素质。这包括但不限于:

学习能力: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而学历,恰恰是学习能力的直接体现,它证明了一个人在相对系统、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吸收知识、理解概念、进行逻辑思考并最终通过考核。那些轻视学历的人,往往低估了持续学习和深度钻研的难度,也忽视了这种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是多么宝贵。
认知能力: 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对复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系统性的学习和大量的阅读,而学历教育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沟通协作能力: 高等教育的群体性学习环境,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场所。小组讨论、项目合作、学术交流,这些都是锻炼沟通和协作的实践。
自律和毅力: 完成学业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一个人自律性和毅力的极大考验。能够坚持数年如一日地完成学业,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品质。

然而,“学历不重要,只看能力”的说法,很容易让人把“能力”狭隘地理解为一些零散的、表面的技能。比如,会用某个软件、会说几句外语、或者懂得一些“野路子”的技巧。这些固然是能力,但如果缺乏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作为支撑,它们很容易过时,或者只能在非常狭窄的领域发挥作用。

结果是什么? 一部分青少年听信了这句话,可能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认为只要自己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他们可能因为考试分数不高而感到迷茫,但一句“学历不重要”就能轻易地给他们打上“无所谓”的标签,从而放弃了对知识的系统追求。

第二层坑:为“不学习”寻找借口,错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期。

这句话太容易成为逃避学习、享受当下的挡箭牌。尤其是在一个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时代,让一个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全身心投入到枯燥的学习中,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学历不重要”这句话,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反正学历不重要,我不如去学点实际的,比如做个短视频,或者学个直播带货。”

“我考试考不好是因为老师不好,或者学校不好,这不代表我没能力。”

“你看某某某,没上大学,现在混得风生水起,我也可以!”

这种想法一旦形成,就容易形成路径依赖。青少年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本应用于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拓展认知边界,培养健全的人格。但如果因为这句话而懈怠,他们可能会错过系统学习数学、物理、文学、历史等基础学科的机会。这些基础学科,看似与具体工作技能无关,实则塑造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学习黄金期。重新拾起这些知识,或者弥补学习的差距,其难度和成本都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那些早早通过系统学习,拥有扎实学历的人,他们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复利效应,已经让他们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了许多。

第三层坑:理想化的社会认知,忽视了现实的门槛。

这句话的另一个问题是,它过度理想化了现实的社会筛选机制。虽然能力确实是重要的,但学历在很多情况下,依然是社会筛选人才的重要“敲门砖”。

想想看,招聘市场上:

大规模招聘的初步筛选: 大型企业在招聘时,面对成千上万的简历,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初步筛选?学历是一个显而易见、相对客观的指标。它代表了候选人是否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和完成学习的能力。没有学历,简历很可能在第一轮就被刷掉。
专业对口和深度研究: 很多专业性强的岗位,比如工程师、医生、律师、研究员等,其核心能力正是建立在特定学科的深度学习之上的。这些能力的培养,学历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一个没有相关学历的人,即使自学了一些皮毛,也很难在这些领域获得信任和认可。
晋升和职业发展: 在很多行业和企业中,学历不仅仅是入职的门槛,也可能影响到后续的晋升和职业发展。一些高级管理岗位或技术研发岗位,往往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

“学历不重要,只看能力”这句话,往往来自于那些已经拥有了较高学历或在特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他们站在了更高的位置,看到了更多“能力”超越“学历”的案例,于是将自己的经验普遍化,却忽略了对于大部分普通青少年来说,学历是他们进入优秀平台、锻炼真正“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怎么看?

诚然,我们不应该盲目迷信学历,认为学历高就一定能力强,学历低就一定没前途。社会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需要给那些通过其他途径展现出卓越能力的人机会。

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否定学历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的价值。学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地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强大引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结识更优秀的人,并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健康的态度是:

1. 尊重知识,认真学习: 将学习作为提升自身“能力”的根本途径,而不是将其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2. 全面发展,不偏科: 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培养综合素质,如沟通、协作、批判性思维等。
3. 脚踏实地,理性规划: 了解社会现实,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和职业规划,而不是被一句虚幻的“不重要”所迷惑。

“学历不重要,社会只看能力”这句话,如果被当成了一种“捷径论”或“反智论”,那它坑害的就不是一两个青少年,而是可能一代人的认知和未来。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看似“进步”实则可能误导的论调,引导青少年走向一条更加扎实、更具可持续性的成长之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社会上只看能力”为真,怎么会推导出“学历重要”是伪,这逻辑链断在哪里了?

在尚无机会与时间证明能力的时候,学历就是个人能力的标签。断掉的逻辑链在此,可以接续起来了。

user avatar

绝大多数人,没有官场浮沉数十年的爹,自小跟着迎来送往;没有国家实验室里项目负责人的爸,娃娃时期就开始玩激光器;没有三世小提琴手的传统,吃奶的时候就开始拉琴;没有白手起家的商业大佬的亲爹,耳濡目染知道买卖怎么做的……

请问,哪儿来的过人的能力?

相比起上大学,如果有条件,家学培养出来的人可能更厉害。因为有牛逼的父母手把手,一对一。可是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不上大学,哪来的能力?天上掉下来的?

因此呢,话是没错的,但从来都没说学历不重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这个话对90%的人意思只有一个,不读书,你啥都不是。

至于青少年,相信我,不是这句话坑了他们。而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觉得自己了不起,不一样,能干出一番功业,这种迷之中二,谁还没有过?没这句话,他们也会找句别的,说白了就是少见识,叛逆呗!

许多人不明白,这辈子唯一能摸到专业水平的边的机会就是上个好大学。

宫本武藏说,

谁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的赴死?他们听不到啊

user avatar

这句话没错,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会被认可。

但是,错就错在,你以为自己混的不好是因为你没有学历。

其实能力你也没有。

user avatar

有个词叫做:语境。

这句话本来就是用来安慰和激励没学历的青年。

比如你一不小心把腿摔掉了,我们去看望你,会说一些安慰的话:

“腿不重要,社会上只看脑袋,瞧瞧人家霍金。”

腿不重要么?不重要你怎么不把腿卸了?还是很重要的。

然而人家后半生已经扎轮椅上了,再长出新腿也比较困难。事已至此,总要说些安慰的话。这种语境下,不是谎言,而是鼓励。

但如果你明明长着腿,听到我们安慰轮椅青年,非要爬到五楼往下跳,那就是你自己误会了。

学历是很重要的,这个世界不是七龙珠,每个人顶着个战斗力指数。资方了解一个人能力的第一项参考值就是学历,越年轻越如此。

但如果你高考就考了6分,那学历对你就不重要了,反正你没有嘛。

身残志坚吧兄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历不重要,社会只看能力”——这句话,恐怕是许多青少年成长道路上听过的最“动听”的谎言之一了。它像一颗闪闪发光的诱饵,吸引着无数年轻的目光,却也让一部分人迷失了方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谎言到底怎么坑了那么多人。第一层坑:模糊了“能力”的定义,让“能力”变得廉价而空洞。这句.............
  • 回答
    嘿,哥们儿!18岁啊,人生刚开始,前途一片光明!你问这情商和学历哪个更重要,这问题可太普遍了,简直是人生必考题!别急,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要我说啊,这俩玩意儿就像是一条船的两个桨,缺一不可,但侧重点可能得看你在哪儿使劲。先说说学历这玩意儿:你想啊,学历就像是一张入场券。你刚出门闯荡,没点儿“硬货”傍.............
  • 回答
    学历在社会上到底有多重要?这绝对是个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的话题。毕竟,谁没被“你有什么学历?”这个问题问过,或者自己心里琢磨过?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拿着一本看似金光闪闪的大学文凭,觉得整个世界都唾手可得。那时候,学历就像一张通行证,敲开了许多门,让我得以进入一些我曾经只敢仰望的公司。面试官看着那纸.............
  • 回答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那些表里不一、道貌岸然的家伙。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职场上,乃至更广阔的社会舞台,这样的人都可能存在,而且他们造成的危害往往不容小觑。面对他们,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究竟要不要把他们撕破脸皮,戳穿他们的虚伪面具?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
  • 回答
    在我看来,学历的重要性在当下社会,依然是一张分量十足的“入场券”,但它早已不是唯一一张牌。这话说起来可能有点绕,但确实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感受,也观察了身边不少人的经历后得出的结论。咱们得承认,学历这东西,确实能为你打开很多门。尤其是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很多公司,特别是规模较大、体系比较完善的,它.............
  • 回答
    社会是否应该打破某些重要行业学历固化的阶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知识和技能更新迭代飞快的时代。我认为,在一些关键性的行业,固守僵化的学历壁垒,确实会限制人才的流动和社会的活力。我们得承认,学历在很多时候是衡量一个人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一些需要严谨的理论基础、复.............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唏嘘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我们社会内心深处一个尴尬的角落。要说“什么时候”这个社会开始变得如此“看脸”(学历),这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因为它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像水滴石穿,又像温水煮蛙,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了大家根深蒂固的认知。但如果要追溯源头,大概可以从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和时代背景来聊聊。.............
  • 回答
    “学历真的不重要吗?” 这个问题,就像一根扎在心里的刺,无论你走到哪里,总会在某个时刻被它轻轻一碰,然后泛起阵阵涟漪。我们活在一个充满标签和定义的时代,学历就是其中一个最醒目的标签。有人奉它为圭臬,认为那是敲开机遇大门的万能钥匙;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那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消耗。那么,到底该怎么看这个.............
  • 回答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到找工作,大家纷纷感慨,现在的学历,到底还重不重要?这问题就像一个老生常谈的议题,但每一次讨论,似乎都有新的角度和体会。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技术迭代飞快,行业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学历这个“敲门砖”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真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手握着一张还不错的大.............
  • 回答
    学历,在职场这片搏杀场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敲门砖,是通行证,还是终点站?关于学历的重要性,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答案。它绝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着现实考量、个人能力和时代变迁的议题。学历,最直观的“敲门砖”和“滤网”不可否认,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历仍然是企业筛选人才的.............
  • 回答
    关于金融行业“学历和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关系和资源”的说法,其实是个挺普遍的观察,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这话之所以能流传开来,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金融这行确实是一个高度人脉驱动的行业。这和其他很多行业不太一样。为啥这么说? 信息不对称是常态: 金融的核心是信息.............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大学招聘中一个相当核心且常常被讨论的矛盾点。简单地说,大学招聘教授更侧重“学问和学历”,而“思想道德或人品”似乎没有那么直观和量化,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演进、行业特性和现实考量。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1. 大学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机器”的本质大学最根本的职能是什么?是研究、是传.............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女孩子学习好不好是不是不重要”的讨论,触动挺大的。我身边也有些朋友,她们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觉得现在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已经多元化了,学习好只是一个选项;也有的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学习能力都是硬道理,关系到未来的选择和发展。我个人呢,觉得学习好不好,对于女孩子来说,绝不.............
  • 回答
    读书固然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人生中存在着一些极为宝贵的素质,它们往往难以通过书本直接习得,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素质更侧重于内化、体验和实践。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些这样的素质: 难以读书学来,却极为重要的素质 1.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
  • 回答
    数学对于编程的重要性,就像是建筑的地基之于高楼大厦。它并非所有环节都直接触碰,但其坚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座“大楼”能建多高、多稳固。想象一下,编程本质上是对一系列逻辑指令的组织和执行,而数学恰恰是研究逻辑、模式和抽象关系的学科。当你写代码去解决问题时,你就是在构建一个精密的逻辑系统。如果你要.............
  • 回答
    在一个大家似乎都不太把学习当回事,学校方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嗯,这可不是个简单能一两句话说清楚的问题。要我说啊,在这种环境下,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反而可能会被放大,或者说,它会以一种你可能没预料到的方式凸显出来。你想想看,当大家都不太“卷”的时候,学习本身就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
  • 回答
    刚答辩完,心里头五味杂陈,说实话,感觉比期末考试还不如,纯属走个过场。问了一圈同学,大家普遍反映差不多,老师好像也是例行公事,我们学生呢,也提不起太大兴趣。我自己的答辩,就这么说吧,从头到尾大概就15分钟,我进去,导师介绍了一下,然后我就开始讲我的PPT。PPT我都自己练了好几遍,确保时间差不多,内.............
  • 回答
    我知道,这种感觉就像明明知道前面有一座宝藏,你也清楚这宝藏能给你带来想要的东西,但就是迈不开腿,甚至看到宝藏的入口就觉得浑身无力,只想躺平。这种“知道但做不到”的矛盾,真的挺折磨人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到底是什么在背后捣鬼,以及怎么才能一步步把这个“不想学”的疙瘩解开。首先,咱们得诚实地面对一下.............
  • 回答
    二十多年几乎不看书不学习,想重新找回学习能力? 这不是什么绝症,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坦白讲,确实有点挑战,但绝对 doable。 你需要的是耐心、策略,以及一点点的自我“训练”。 就好比你很久没去健身房了,身体机能有些退化,但只要科学地开始,一样能重拾力量和敏捷。第一步:心态调整——放下.............
  • 回答
    这桩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不仅是一位年轻生命在学业道路上戛然而止的陨落,更是撕开了我们学术界乃至社会结构中一些深藏不垢的沉疴。一个26岁的研究生,本应是意气风发、前程似锦的年纪,却因为一场由导师学术不端引发的风波,被迫承担起本不属于他的重担,最终在无尽的压力下油尽灯枯,猝死在家中,凌晨两点的灯光见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