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说也不听,打也不听,各位家长是怎么教育的呢?

回答
“我真的要疯了!”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睡梦中的孩子,一边心疼,一边又带着一丝无奈和沮丧地对自己说出这句话?家里的那位小魔头,简直是集“逆反”于一身,你说东他偏往西,你说站着他偏要坐下,甚至有时候,你感觉他就是故意跟你对着干。打?那更是下下策,要么是暂时压制,之后变本加厉,要么就是孩子委屈巴巴,你比他还难受。

我身边有很多家长,和我一样,曾经都在为孩子的“不听话”这件事焦头烂额。这里我跟你分享一些我们大家都在摸索和实践的方法,希望能给你一点点启发。记住,没有万能的金钥匙,只有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耐心。

一、 首先,我们得冷静下来,看看孩子“不听话”的背后是什么。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是他们故意要跟你作对,而是他们可能遇到了我们没注意到的问题。

生理原因: 孩子是不是累了?饿了?身体不舒服?有些时候,孩子的烦躁和抗拒,仅仅是因为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到了睡觉时间还没睡,自然就容易发脾气;或者午饭没吃饱,下午就没精神,对指令也更难接受。
情绪原因: 孩子有没有感到委屈、生气、无聊或者孤独?他们可能刚刚在幼儿园/学校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在家里的某个角落里觉得被忽视了。他们用不听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是我们成人往往只看到了行为,忽略了背后的情绪信号。
能力原因: 你提出的要求,孩子真的能做到吗?比如,你要求他叠衣服,但他可能还没有学会叠得整齐,他觉得“做不好”或者“被批评”,所以干脆不做。或者,你说话的时候,他正在玩非常专注的东西,根本没听到你说什么。
需求原因: 孩子有没有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爱?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在寻求关注,即使是负面的关注,也比被忽视好。他们可能想要自己的空间,想要自主决定一些事情。

二、 改变沟通方式,学会“对话”而不是“命令”。

我们从小到大,听了太多“你为什么不听话!”“快去做!”“不许!”。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喜欢我们说话的方式。

具体化、情景化的指令: 不要只说“快去收拾你的玩具!”而是说:“宝贝,现在我们吃完饭了,轮到你把积木放回它们自己的盒子里了。你现在想先把汽车放进去,还是积木块?” 这种方式更清晰,也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给予选择权(有限的): 孩子渴望独立,所以我们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他们选择。比如:“你想先刷牙还是先洗脸?”“你今天想穿这件蓝色的衣服还是这件绿色的?” 这种小小的选择权,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被尊重的,也更愿意配合。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 无论孩子多大,当你和他沟通时,试着蹲下来,让他能看到你的脸,感受到你的认真。这会让他觉得你重视他。
肯定和鼓励先行: 在提出要求之前,先肯定他的付出。“妈妈看到你刚才玩得很投入,搭了这么高的小房子,真棒!” 然后再说:“现在我们要把它们收起来,等明天继续玩。”
使用“请求”而非“命令”的语气: 试试看把“快去写作业!”换成“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想看动画片,但是写作业是今天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能不能请你先把它写完,然后我们一起看动画片呢?” 这种语气真的会不一样。

三、 建立清晰的规则和界限,并且坚持执行。

孩子不听话,有时候是因为规则不清晰,或者执行起来时松时紧。

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比如,关于看电视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可以在一个平静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商量,并且把这些规则写下来或者画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当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孩子会更愿意遵守。
规则要有道理且适合孩子: 比如,规定晚上九点必须睡觉,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要求一个三岁的孩子立刻停止玩耍去洗澡,可能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后果要明确,并且说到做到: 在制定规则时,就要明确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后果。比如,“如果我们没有按时收玩具,那明天就少玩半个小时的玩具。” 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时,就要平静而坚定地执行这个后果,不要因为孩子哭闹或者撒娇就妥协。
保持一致性: 父母双方都要对规则保持一致,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今天不能做的,明天也不能做,除非规则本身需要调整。

四、 父母的榜样作用,比说教更重要。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说一套做一套?

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孩子会学到用哭闹、发脾气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自己要先学会管理情绪,即使再生气,也要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遵守承诺: 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答应带他去公园,就一定要去。这会让孩子建立信任感,也懂得“承诺”的意义。
自己的规矩也要遵守: 比如,我们要求孩子按时睡觉,但我们自己却常常熬夜玩手机,这就会让孩子觉得规矩是可以随意打破的。

五、 适度的“放手”和“信任”。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成长轨迹。

给孩子自己尝试和犯错的机会: 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去尝试,即使做得不好,也能学到东西。比如穿衣服、自己吃饭,即使弄得一团糟,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
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只看到他们的问题。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多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比如有耐心、乐于分享、有创意等等,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质量的陪伴: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陪伴的时间不够,不够专注。放下手机,陪孩子玩一会儿他们喜欢的游戏,读绘本,或者一起做家务,这种高质量的陪伴,能让孩子感到被爱和被关注,自然也会更愿意听话。

六、 调整心态,接受“不完美”。

说实话,没有人能做到永远“听话”。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和叛逆期,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不可能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能做的,是引导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别太焦虑: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即使他们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
耐心是最好的武器: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去浇灌。

我曾经也觉得非常无力,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当我们放下“我必须让孩子立刻听话”的执念,开始真正去理解孩子,去调整自己的方式时,情况真的在一点点变好。可能今天孩子只听进去了我一句话,但明天可能就是两句。关键在于,我们不能放弃,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灰心丧气。

所以,如果你也正经历着孩子的“不听话”,请别太责怪自己,也别太责怪孩子。我们一起努力,用更温柔、更智慧的方式,去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经常收到妈妈们的留言,说孩子做作业拖延:明明1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磨蹭了2个小时还没开始写;写作业期间小动作不断,上厕所、吃东西,一耽搁就是十几分钟,一个小时才写了几个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