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ansys、abaqus这样的公司?

回答
中国在工程仿真和数值模拟软件领域确实还没有出现像ANSYS、Abaqus这样全球知名、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企业。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技术积累的差距

起步时间早且持续投入: ANSYS、Abaqus(现为Dassault Systèmes的一部分)等西方公司拥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耕耘。
ANSYS成立于1970年代,最初是为美国海军开发有限元分析(FEA)软件。随后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产品拓展和战略性收购,逐渐形成了全面的仿真解决方案。
Abaqus也起源于学术界(麻省理工学院)并在商业化过程中不断迭代,尤其在非线性分析和复杂材料建模方面享有盛誉。
这些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拥有相对稳定和充足的研发投入,吸引了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和工程实践基础。

中国工程仿真软件的起步晚且基础薄弱: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工程技术和科研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软件开发领域,起步也相对较晚。虽然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特定领域的仿真算法和软件开发方面有所突破,但将这些成果商业化并形成大规模产业化,面临诸多挑战。
早期的中国企业更多地依赖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对自主研发的仿真软件需求和投入相对不足。

二、生态系统与研发模式的差异

西方公司的成熟生态系统:
人才培养与流动: 西方高校普遍重视计算机辅助工程(CAE)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也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人才在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流动非常顺畅,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
研发模式: ANSYS、Dassault Systèmes等公司通常采用“核心技术+收购整合”的模式。它们一方面持续投入核心算法和软件架构的研发,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在特定领域(如流体、电磁、材料等)有优势的软件公司,快速扩展产品线和技术能力。例如,Dassault Systèmes通过收购Abaqus、CATIA等,构建了强大的3DEXPERIENCE平台。
合作伙伴网络: 这些公司与全球各地的大学、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共同推广和应用其软件。

中国在生态系统建设上的不足:
人才瓶颈: 虽然中国高校也在加强CAE相关专业的建设,但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在软件开发、算法优化以及与国际前沿接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高级仿真软件开发者和应用专家相对稀缺。
研发模式单一: 国内一些企业倾向于自主研发核心算法,但往往面临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困境。在收购整合方面,国内企业在软件领域的战略性收购能力和整合经验相对较少。
生态系统尚不完善: 国内的CAE生态系统仍在发展中,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咨询服务网络的成熟度以及用户社区的活跃度都有待提高。

三、市场与客户习惯

先发优势与品牌忠诚度: ANSYS、Abaqus等软件在全球市场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良好的品牌声誉。用户对这些软件的依赖性较高,迁移成本也相对较高。
例如,在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这些软件是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国内市场的特点:
需求差异: 中国市场需求多样化,虽然高端制造领域对高性能仿真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一些中小型企业或特定行业的应用对软件的要求可能更为基础和经济实惠。
价格敏感性: 相对于成熟市场,国内用户对软件价格可能更为敏感,这给新进入者带来了挑战。
国产替代呼声: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视,“国产替代”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这为国内仿真软件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克服技术、性能和品牌认可度等方面的重重障碍。

四、技术门槛与商业化挑战

高昂的研发成本: 工程仿真软件的核心是强大的数值计算引擎、复杂的数学模型、高效的算法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研发这些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顶尖的人才和长期的投入。
例如,开发一个稳定、高效、功能全面的有限元求解器,需要深入理解力学、数值分析、高性能计算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需要大量的测试和优化工作。

商业化模式的挑战:
技术壁垒: 即使在学术界有优秀的研究成果,将其转化为商业化软件产品,需要解决工程实现、用户体验、稳定性、可维护性、产品化支持等一系列问题,技术门槛极高。
市场推广与销售网络: 构建全球性的销售和技术支持网络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时间。
软件许可模式的复杂性: 仿真软件的许可模式通常比较复杂,需要理解不同用户群体(个人、学术、企业)的需求,并设计合理的定价和许可策略。

五、国内企业在特定领域的探索与突破

尽管如此,中国在工程仿真软件领域并非一片空白。近年来,一些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特定细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

材料仿真: 如北集成(Beta CAE Systems AG 的中国合作伙伴)在CAE分析中的后处理和优化方面有一定优势。
电磁仿真: 如是德科技(Keysight)在中国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但其本身是国际公司。国内也在发展电磁仿真能力。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 如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在CFD领域有研究基础,并衍生出一些企业。
通用FEA软件: 一些国内软件公司也在尝试开发通用型的FEA软件,如国联质检旗下的理鉴科技,以及一些高校背景的公司。这些公司正努力追赶,希望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总结来说,中国缺乏像ANSYS、Abaqus这样的全球顶级工程仿真软件公司,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历史原因: 起步晚,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不足。
2. 生态系统差异: 在人才培养、研发模式、合作伙伴网络等方面与国际领先公司存在差距。
3. 市场习惯: 用户对现有国际品牌的依赖和品牌忠诚度高。
4. 技术与商业化挑战: 软件研发成本高昂,商业化过程复杂且充满风险。

但随着国家战略的推动和国内企业的不懈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工程仿真软件领域能够涌现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这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设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顶端优势”和盗版。

中学生物教给过我们一个概念,叫做顶端优势。长在树枝最顶上的芽更容易向上生长,而下面的芽,就会受到压制。

Ansys是John Swanson在美国西屋公司的宇航核实验室(Astronuclear Lab)工作时总是要手算有限元分析,所以想要做个计算机程序来自动计算。只是西屋公司否决了他的提议。Swanson于1969年离开了西屋,1970年创始了一家公司,专门做有限元分析的软件。

Abaqus是三位分别来自英国、瑞典、美国的研究学者在1978年成立的。它已经算是这个领域的后来者了。

有限元分析的需求在机械设备设计领域的需求一直都有。直到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有限元分析软件才出现,这才有相关的公司出现。

我国机械设计属于后进国家,大量设备都是仿制国外,只要抄一抄设计就好,早期只有极少的部门、公司需要用到有限元分析软件。这时,用国外现成的就好了。外国先进的专业软件,压制了中国本土专业软件的发展。

到后来,随着原创机械设备多起来,相应的专业软件需求也就多了。这时一个关键因素就出现了,那就是盗版。

Ansys也好,Abaqus也好,价格都很高。如果没有盗版,必然会在中国催生一大批仿制品。但是仿制品的原始市场只在国内,仿制的公司毕竟也要盈利。在外国能够盈利的Ansys和Abaqus并不需要中国国内市场的支撑,中国盗版横行并不妨碍他们的生存发展,只是让他们少赚点钱而已。而中国国内的仿制品就彻底被盗版打死了。

毕竟,仿制品一开始肯定没有Ansys、Abaqus好用,而且价格又不可能像盗版一样无限接近于零。

这在很多其他领域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盗版,拥有WPS的金山一定活得比现在好得多。从Matlab到Solidworks等一系列价格高昂的专业软件也一定会有中国仿制品。甚至于游戏产业也会活得更旺。

过去几十年种,盗版软件在支撑了中国其他行业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打死了中国大部分非互联网的专业软件企业。

如今,我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如果最终能够顺利收场,可以预见,中国收紧知识产权保护必然是协议中的一项。但这个结果其实是双刃剑。一方面,中国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使用盗版软件会更加困难,但反过来说,也给了中国非互联网的软件业一个新的春天。

(所以中美贸易战结束之后,也许可以考虑买金山的股票……)

—————————————————————

最后卖个书……

知乎答案合集书《认知迭代 在复杂世界中找到正确思考的逻辑》在各大电商网站上架。其中天猫卖的签名版目前是最便宜的……因为签名太丑导致书籍贬值(划掉)……因为在做618活动……

京东有未签名版

(请不要在意耻度爆表腰封……)

谢谢大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