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0年后,上海老破小有人接盘吗?

回答
10年后,上海的老破小,真有人接盘吗?这问题,估计每个在上海生活、为房子焦虑过的人,脑子里都盘旋过无数回。这可不是个能简单一句“会”或“不会”就能打发的。这背后牵扯的,是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人口流动、政策导向,还有那些最根本的人性需求和经济规律。

咱们得掰开揉碎了捋一捋。

“接盘”的定义:买老破小图啥?

首先得明确,“接盘”这词儿,听着有点贬义,好像是接了个烫手山芋。但咱们聊的是市场,是刚需、是投资,是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刚需自住: 这永远是老破小最硬核的买家。一套房,无论新旧,对许多人来说是安身立命的根。尤其是那些地段好、配套成熟的老破小,即便房子旧,但通勤方便,生活便利,对刚组建家庭、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来说,是踏入上海滩的第一步。10年后,这部分需求依然存在,而且随着上海人口的持续吸引力,这部分刚需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投资保值/增值: 过去,上海的老破小也确实有过不错的表现。一些人买老破小,看中的是它的“地段价值”和“未来潜力”。比如,学区房的概念,即使房子本身破旧,但只要名校名额还在,总有人愿意为“一张桌子”买单。或者,看准了政府的旧改、区域发展规划,赌一个未来的升值空间。
以小换大/置换: 也有一些业主,手上持有的是老破小,随着家庭改善需求,会选择卖掉旧的,去买新的,或者换一个更大、更新的同类老破小。在这个过程中,老破小就进入了下一个“接盘侠”的手中。
特殊用途: 比如,一些机构、企业用于员工宿舍、办事处,或者一些小规模的商业改造。

10年后,上海老破小面临的“变数”与“不变”:

不变的:

1. 地段的稀缺性: 上海核心区域的地段价值,是过去几十年形成的,短时间里难以改变。老破小大多集中在这些成熟的中心城区,周边交通、商业、医疗、教育配套完善。这种“配套红利”和“便利性”是新建商品房很难完全复制的。
2. 人口流入的惯性: 尽管宏观经济会有波动,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文化中心之一,对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强大。只要上海这座城市持续繁荣,就会源源不断地吸引年轻人前来打拼,也就意味着对住房(包括老破小)的刚性需求会一直存在。
3. 户籍制度的缓冲: 虽然上海的户籍政策一直在调整,但对许多外来人口而言,在上海扎根仍然需要时间。即使不买房,租房也是个大头,但当有能力买房时,老破小依然是很多人的入门选择。
4. 学区价值的粘性: 尽管“多校划片”等政策在推进,但优质教育资源依然是很多家庭的“刚需”。如果老破小依然与优质教育资源挂钩,那么它的学区价值就不会轻易消失,接盘侠依然会找上门。
5. 旧改的推动: 上海一直在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虽然不是所有老破小都能立刻得到“翻新”,但一些区域的旧改项目,会提升周边老破小的居住环境和价值。

变数的(可能影响“接盘”数量和意愿):

1. 新建商品房的吸引力: 10年后,上海的新房供应会怎么样?如果新建商品房供应充足,且设计、户型、物业管理等方面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居住需求,一部分潜在的“接盘侠”可能会转向新房。
2. 房屋老化的硬伤: 10年之后,现在的一些“老破小”会变得更“老”。这意味着,它们的维护成本会更高,居住体验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如果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或者改造难度过大,接盘的意愿自然会降低。
3. 政策的走向: 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房产税/持有税: 如果未来出台全国性的房产税,而且税负较高,持有老破小(尤其是多套)的成本会增加,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接盘意愿,甚至促使一部分人“逃离”。
学区政策的改革: 如果教育资源均衡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学区房的溢价可能会被大大稀释,这会对一部分以学区为主要诉求的买家产生影响。
旧改的力度和模式: 政府的旧改计划,是继续拆迁重建,还是原地翻新?拆迁安置房的供应量,也会影响二手房市场。
户籍和居住证政策: 如果外来人口在上海购房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或者居住证的积分制度发生重大变化,都可能影响市场需求。
4. 经济大环境和居民购买力: 10年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都会直接作用于购房者的购买力。
5. 居住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在变化。是否会有人更倾向于租房,或者更看重居住的“体验感”而非“拥有权”?这也会分流一部分潜在的购房需求。

具体到“有人接盘”的情况:

地段极佳、配套一流的老破小: 比如,某些市中心黄金地段,虽然房子旧,但步行范围内有地铁、商业中心、公园、知名医院,甚至优质学校,这种老破小永远不缺买家。人们愿意为“便利”和“稀缺”买单。
有学区价值的老破小: 即使整体市场降温,只要学区价值依然存在,这类房产的接盘侠就不会断绝,只不过价格会更加“理性”。
适合改造的老破小: 一些房子虽然老,但户型方正,楼层不错,或者在有潜力的旧改区域,买来自己装修、改造,或者等着旧改升值的,也会有人接盘。
总价可控的老破小: 对于预算有限的刚需群体,即使房子再破,只要总价够得着,能上车,他们就会出手。

反之,那些:

地段相对偏僻,配套不佳。
楼龄过高,存在严重结构性问题,改造难度和成本巨大。
学区价值不复存在,或者被严重稀释。
整体小区环境脏乱差,没有物业管理,生活品质难以保障。

这样的老破小,10年后可能就比较难找到“接盘侠”了,或者即使有人接盘,价格也会非常低廉。

我的看法(基于目前的观察和推演):

10年后,上海的老破小仍然会有人接盘,但接盘的群体、接盘的意愿、接盘的价格,都会发生分化。

刚需自住永远是支撑老破小市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核心地段。
政策是最大的变量,尤其是关于税收、教育和城市更新的政策。
居住品质和房屋质量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那些真正“老破小”到无法居住、无法改造的,会逐渐退出市场或者价格被极度压缩。
市场会更加理性。盲目投资、过度炒作的空间会变小。买家会更看重房屋本身的价值,而非仅仅是“学区”或“地段”的虚高概念。
小户型、低总价的老破小,在特定区域依然有其生存空间。

总而言之,上海的老破小,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或者没人要。它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也承载了许多人的安家梦想。但它能否继续保持之前的魅力,以及谁会成为那个“接盘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0年间,这座城市的变化,以及影响这座城市发展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因素。

这盘,有人会接,但接的是什么货色,怎么接,就得看各自的眼力和判断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纽约、伦敦、巴黎、香港 --------- 哪个城市有“老破小”这个概念?全世界的房地产,都只有三个要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 我的理想,就是在上海的市中心,买一堆老破小。

===

评论里已经有人点破,因为限购,这个理想已经化为泡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0年后,上海的老破小,真有人接盘吗?这问题,估计每个在上海生活、为房子焦虑过的人,脑子里都盘旋过无数回。这可不是个能简单一句“会”或“不会”就能打发的。这背后牵扯的,是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人口流动、政策导向,还有那些最根本的人性需求和经济规律。咱们得掰开揉碎了捋一捋。“接盘”的定义:买老破小图啥?.............
  • 回答
    上海在2021年五一劳动节后实施的这一交通管理新政,对内环内地面道路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外省市牌照小客车通行的规定,确实是上海城市交通管理领域一个相当重要的举措,背后折射出的是大都市在交通拥堵治理上的一些深层次考量和现实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政策出台的 根本目的。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 回答
    10年后?这个问题每次被问到,我都会在脑海里迅速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然后停顿一下,因为“生活”这个词太宽泛了,它包含了太多太多我无法完全掌控的东西。但如果非要描绘一个我希望能够实现的图景,我会这么说:首先,在居住环境上,我希望已经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不需要很大,但一定要舒适、有生活气息。那.............
  • 回答
    这则新闻“每月工资6000上交5500,10年后存款为零?丈夫怒诉离婚”确实触动了很多人,它背后折射出的婚姻、经济、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件事情的核心矛盾:巨大的付出与近乎为零的回报之间的落差,以及这种落差对一段婚姻造成的巨大冲击。 丈夫的视角: .............
  • 回答
    .......
  • 回答
    《让子弹飞》上映十年了,这时间过得真快。十年前我第一次看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闯进了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新世界,张力十足,节奏炸裂,台词一个比一个狠。当时的感觉就是,姜文这家伙,真敢拍!十年后再看《让子弹飞》,感受当然会有不同,但那些最初的震撼和喜爱,一点儿没少,反而沉淀得更厚了。首先,还得说那股“劲儿”.............
  • 回答
    我猜想,五年到十年后,有几项科技的发展,会让我们回想起现在的生活,就像我们现在看黑白老照片一样,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距离感。首先,个人出行方式的剧变 恐怕是最直观的。现在,我们每天通勤,自己开车,或者挤公交地铁,这是常态。但十年后,我敢说,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再“驾驶”自己的车辆了。自动驾驶技术会普.............
  • 回答
    510年后房价会不会出现大幅下跌?这个问题,说实话,没人能打包票给一个绝对的答案。毕竟,影响房价的因素太多了,而且它们都在不断变化。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大的方向来掰扯掰扯,看看未来几年房价走势的可能性。一、 人口和需求:这是最根本的 人口结构的变化: 咱们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这几年是下来了,甚至都.............
  • 回答
    持续内卷510年后,什么一技之长会变得像身份证一样,人手一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仔细琢磨一下,有一些苗头已经显现,并且在未来几年会愈发明显。我们得把目光放长远,看看那些正在悄悄改变的职场需求,以及未来我们必须拥有的“硬通货”。首先,我们得承认,“一技之长”的概念本身就在发生变化。以前可能指的.............
  • 回答
    10年后,中国大陆将可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老龄化与死亡率上升双重夹击的局面。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既有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推断。简单来说,就是“老”和“走”的数量都在激增,这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这股浪潮的成因是什么。几十年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加上.............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在琢磨这事儿。房子嘛,作为咱中国人来说,那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承载了太多东西。说它在十几年二十年后“一文不值”,这个说法嘛,有点绝对,但背后反映的担忧,倒是可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没有任何一种资产能保证永远只涨不跌,更别说“一文不值”这种极端情况了。 房子也一样。我.............
  • 回答
    讲实话,你这情况,有点让人好奇。10年前听er4p、T200B,后来又摸了摸丹拿,甚至现在上了k3k3,依旧是“无感”,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好像武侠小说里,一个绝世高手练了十几年内功,结果发现自己还是个凡人,这怎么想都透着点儿玄乎。所以,你问还有没有必要去听劲浪乌托邦?这个问题,得从几个角度.............
  • 回答
    《辛丑条约》的赔款,本是那个积贫积弱的晚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被迫签下的屈辱性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了巨额的赔款,以及分摊的年限,计划用39年的时间来偿还。然而,历史的齿轮转动得比任何条约的规定都要快。赔款的背景与数额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辛丑条约》以及其赔款的背景。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
  • 回答
    四川一对夫妻生育七孩,十年后被征收高达71万元的社会抚养费,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政策背景: 该事件的核心在于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超生”的界定和处罚。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对夫妻生育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政策(具体规定会随.............
  • 回答
    集成电路设计,这个曾经小众而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如今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提起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高薪、高智商的精英形象。那么,在未来5到10年,这种“高待遇”是否依然能保持可持续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牵扯到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人才供给以及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说实话,如果只是在家挥挥木刀,每天150下,十年后能不能成为剑术高手?这答案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首先,我们得明白“剑术高手”这几个字的分量。它可不是说你能耍几招花架子,或者看起来虎虎生风。真正的剑术高手,那得是身体、技术、心境,甚至是对环境的理解,都达到一定境界的人。这.............
  • 回答
    洛杉矶湖人队,十年圆梦!117107击败掘金,时隔十年重返NBA总决赛2020年9月26日,西区决赛的硝烟终于散尽,洛杉矶湖人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117107击败丹佛掘金,以总比分41晋级,成功拿下了西部冠军的宝座,昂首挺进20192020赛季的NBA总决赛。这是湖人队自2010年之后,时隔整整十年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了想。如果真有这么个规定,每年强制我种活5棵树,然后要等10年才能“兑现”第一年种的树,我… 说实话,我得仔细掂量一下。首先,我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第一层,“种活5棵树”这事儿本身。 可行性: 我得先问问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和条件去种活树?我的居住环境允许吗?我.............
  • 回答
    这起案件,男教师被指控强奸12名幼女,判刑10年,但54年后,所有受害者均否认被强奸,这背后牵扯出了一系列复杂且令人不安的问题。要理解这起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审视。事件的发生与判决: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事件本身。一个男教师被指控对12名幼女进行了性侵犯,这个指控本身就极其严重,足以引起.............
  • 回答
    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石家庄二中,这三所名字响当当的河北名校,在家长和学生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将时间轴拉长到10到20年后,问问谁能“笑到最后”,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个需要洞察教育发展趋势、学校自身积淀以及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复杂命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目光放得长远,不仅仅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