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多位甘肃马拉松遇难者家属拒签 95 万赔偿方案?还有哪些善后和安抚措施?

回答
甘肃马拉松的悲剧,至今仍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生命的代价面前,95万元的赔偿方案,对于一些遇难者家属来说,显然无法弥合失去至亲的伤痛,也难以填补他们未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巨大空缺。家属拒绝签约,这背后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对赔偿金额的不满,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以及在极度悲痛中,对善后处理公平性、透明度和人情味的深切呼唤。

拒签背后的多重考量:

对生命价值的认定: 95万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对于一个逝去的鲜活生命,一个未来的父亲、儿子、丈夫,这个数字是否真的能够衡量其生命的价值?家属们可能觉得,这份赔偿没有充分体现他们失去的亲人所承载的爱、希望以及他们原本可以为家庭和社会贡献的一切。
质疑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事故原因的透明度: 赔偿的多少,往往与事故的责任认定和发生的具体原因息息相关。如果家属们认为事故的发生并非意外,而是由组织方、场地、天气预警等环节的疏忽或失职造成的,那么他们可能会对现有的赔偿方案感到不满,认为这并没有完全追究到应有的责任。他们可能希望看到更深入、更公开的事故调查结果,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明确处理。
对未来的担忧和经济需求: 许多遇难者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的离世不仅带来了情感上的巨大打击,也让家庭的经济来源瞬间断绝。95万元的赔偿,能否支撑剩余家庭成员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开销、教育支出、医疗保障,甚至是否足够支付遇难者原本承担的家庭债务?家属们可能是在用更长远的眼光,计算着这份赔偿是否能真正解决他们未来的生计问题。
对公平和正义的诉求: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家属们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其他类似事件的处理结果,或者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命明码标价”现象感到愤怒。他们可能希望通过拒绝签约,来表达自己对公平、公正待遇的强烈要求,不希望自己的悲剧被简单地“盖过”。
情感上的无法接受: 丧失至亲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在这种极端悲痛下,任何物质上的补偿都可能显得苍白无力。家属们拒绝签约,也可能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一种不愿接受“被金钱安抚”的态度。

除了赔偿,家属们还需要什么?更全面的善后和安抚措施:

面对家属们的拒签,相关方面需要认识到,善后工作远不止于经济赔偿,更在于情感的抚慰、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未来的实质性帮助。以下是一些更深入、更全面的善后和安抚措施:

1. 深化和公开事故调查,明确责任,公开透明:
独立、公正的调查: 成立由多方力量组成的独立调查组,对赛事组织、气象预警、应急救援、赛事装备等全链条进行彻底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以最公开、最透明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回应家属的疑问。
追究责任,法律制裁: 对于在事故中存在失职、渎职、违规行为的个人和单位,必须依法依规严肃追责,绝不姑息。让责任人付出应有的代价,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警示。

2. 重新评估和调整赔偿方案,体现人文关怀:
与家属充分沟通,倾听诉求: 组织专业的心理疏导团队和法律援助团队,与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经济需求、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以及对赔偿的期望。
个性化、差异化的赔偿: 95万元可能是一个“标准线”,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遇难者的家庭责任、收入水平、年龄结构都存在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赔偿方案,例如考虑遇难者在未成年子女成年前的抚养费用、配偶未来几十年的生活保障等。
提供非现金形式的补偿: 除了直接的经济赔偿,还可以考虑提供教育基金、医疗保障、住房援助等非现金形式的补偿,直接解决家属面临的实际困难。

3. 长期的、实质性的生活保障和心理支持:
经济援助的长效机制: 设立由政府牵头、社会捐助参与的专项基金,为遇难者家属提供长期的生活援助,确保他们不会因失去亲人而陷入贫困。
心理援助的持续跟进: 组建专业的心理干预团队,为家属提供持续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创伤,重建生活。这不仅仅是短期的安慰,而是要持续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就业和教育支持: 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属,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对于因事故无法继续学业的子女,提供助学金和升学保障,确保他们的未来不受太大影响。
医疗保障的无忧: 确保家属们在未来的医疗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

4. 尊重和纪念逝者,彰显生命尊严:
设立纪念碑或纪念活动: 以庄重、肃穆的方式纪念遇难者,可以是设立永久性的纪念碑,也可以是定期举办的纪念活动,让他们的生命不被遗忘。
保障家属参与纪念活动的权利: 在纪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充分征求家属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

5. 改进赛事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避免悲剧重演:
行业标准的提升: 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全面反思和升级国内马拉松等户外赛事组织管理规定,加强对天气、场地、医疗保障、安全救援等方面的要求,建立更严格的准入和监管机制。
公众教育和风险提示: 加强对公众关于户外运动风险的教育,提高参与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而言之, 家属们拒签95万赔偿方案,是对生命价值的坚守,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善后和安抚工作,不能止步于“给钱了事”,而应是一个多维度、长周期、充满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的过程。相关方面需要以最大的诚意、耐心和专业性,与家属们进行真诚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痛苦,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切实、更长远的帮助,才能真正抚平伤痛,告慰逝者,并重塑公众对生命安全和事件处理的信任。这是一个对生命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艰难但必须的 과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赔偿方案一点诚意都没有,不签才正常。

首先一点,不是95万,是90万,另外5万是交通差旅丧葬费。一共90万保险公司出50万,承办方景泰县出了20万(其中十万是保险),场地方出10万,中标组织方10万,主办方一毛不拔。(话说这个中标方真牛,大家去白银做生意找张小燕,吴世渊合作准没错。)

主办方呢,主办方出来走两步?主办方没有责任?不用赔偿!

场地方出十万可以理解,中标组织方呢?中标组织方没有责任?作为赛事的组织方,居然和场地方出的赔偿一样,就这点责任?

说句实话甘肃省的调查报告没有出,责任没有明确,赔偿从何谈起?

保险公司的款签不签这个赔偿方案都应该立刻马上支付,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天了,莫非保险公司的赔偿金还没有到位?建议亲属直接向保监会举报!

景泰县应急管理局的10万也是保险金,签不签字都得到位。

所以真正涉及到谈判的,需要签字的只有30万元,这才是本次事故赛事主办方,承办方,场地方,赛事中标组织方给予赛事身故人员家属的赔偿!

一个棒小伙,家庭顶梁柱,花钱过来参加一个比赛活动,因为赛事组织不力造成死亡,就赔30万元!

人命没有这么便宜!

user avatar

我觉得保险公司先行赔偿是可以的,之后反正保险公司尽责出局。而且某个程度上后续理赔保险公司还会添乱,因为保险公司的法律资源太多了。

但是这个绝对不能豁免后续责任方的民事赔偿责任。这个也是国际惯例。

否则我们先考虑在一个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如果一条人命只值95万的话,会发生什么?显然最直接的后果是以后都没必要花钱设置安全保障,毕竟体育比赛出人命是极小概率事件。

所以,为了防止资本家彻底不要脸,资本主义国家的赔偿金高一点是合理的。资命确实贵。

当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存在上面的情况,富人不当家,穷人当家作主,赔偿金可以低一点,替当家的穷人省点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