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氢燃料电池工作时的放热大概是一个什么量级?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那个“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别担心,这事儿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科学定理,其实挺接地气的,咱们用大白话聊聊。

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氢燃料电池在工作的时候,一定会产生热量。这就像你跑步一样,肯定会热,这是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那这热量到底有多少呢?这个量级嘛,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受好几个因素影响,所以咱们得一项一项来分析。

为啥会发热?这得从它的“工作原理”说起。

氢燃料电池的核心就是电化学反应。简单来说,就是氢气(H₂)在阳极被拆开,变成质子(H⁺)和电子(e⁻)。质子通过电解质膜跑到阴极,电子则沿着外部电路走,形成电流。在阴极,氢气和质子、电子结合,最终生成水(H₂O)。

这个过程的化学反应式是:

阳极: 2H₂ → 4H⁺ + 4e⁻
阴极: O₂ + 4H⁺ + 4e⁻ → 2H₂O

总反应: 2H₂ + O₂ → 2H₂O + 能量

你看,这反应式里有个“能量”项。这个能量,就是我们想要的电能,但同时呢,它也会有一部分变成热能散发出来。这个变成热能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发热的“量级”。

这个热量的“量级”到底有多大?

咱们这么说吧,这热量不是那种“烫手山芋”式的爆炸性发热,也不是那种“暖宝宝”似的微温。更像是你家里烧水,水烧开了,壶身会有点温温的,但不是说你一碰就会烫伤。

具体来说,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

1. 相对于输出功率: 燃料电池的效率是关键。目前市面上比较成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电效率大概在40%60%之间。这意味着,它在将氢气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同时,另外40%60%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燃料电池系统输出1千瓦(kW)的电功率,那么它在工作时产生的总热量可能就在1千瓦到1.5千瓦(kW)之间。注意,这里说的是“总热量”,一部分是电能,一部分是热能。所以,它散发出的“废热”大概和它输出的电功率在同一个数量级上,甚至更高。

比如,一个输出100kW的燃料电池组,它产生和散发的热量可能就有100kW到150kW那么多。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需要冷却的设备来说,就需要考虑散热问题了。

2. 相对于化学反应本身: 如果我们考虑的是纯粹的化学反应放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个反应本身是放热反应。按照热化学数据,每摩尔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约是285.8 kJ/mol,生成气态水则是241.8 kJ/mol。

燃料电池的反应是“温和”的,它不像内燃机那样直接燃烧,而是通过电化学过程控制反应。所以,它不是瞬间释放全部化学能。这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后,剩下的才变成热。

3. 具体温度范围: 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不一样,散热情况也会不一样。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工作在 6080°C 左右。在这种温度下,电池堆摸起来会是温热的,但不足以造成严重烫伤。它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比如水冷或者风冷)来排出,以维持最佳工作温度,防止过热影响性能和寿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 这种类型的电池工作温度就高很多了,通常在 6001000°C。在这种温度下,产生的热量非常可观,而且本身的高温也是其工作条件的一部分。这种高温热量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通过热电联产直接用于供暖或工业过程。

影响发热量级的主要因素:

效率: 效率越高,转化为电能的比例越大,散发的热量就越少。
电流密度: 工作电流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总发热量也越大。
电池堆尺寸和结构: 电池堆的大小、设计以及冷却系统的效率都会影响实际的散热量。
工作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高,散热就慢,内部温度就容易升高。
负荷变化: 像汽车一样,加速时功率需求高,发热量也相应增加。

举个生活中的类比: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高效的“能量转化器”。它把氢气的化学能变成电能,就像一个发电机把机械能变成电能。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损耗变成热。一个好的发电机,损耗会比较小,但总会有一些。燃料电池也是一样,一个高效率的燃料电池,损耗成热的比例就相对较低。

比如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它的燃料电池系统输出的功率可能在几十到一百多千瓦(kW)。那么它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也大概在这个量级。这些热量会被冷却系统带走,一部分可能通过散热器散到空气中,还有一部分可能会被利用(比如用于暖风)。

所以,总结一下这个“量级”: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主要就是它未转化为电能的那部分能量。对于PEMFC这类低温电池,其散发的热量大概和其输出的电功率在同一个量级,甚至略高于电功率。例如,一个100kW的燃料电池组,会散发出大约100kW到150kW的热量。对于SOFC这类高温电池,其散发的热量总量会更高,而且高温本身就是其特性。

这就像一台性能不错的笔记本电脑,你用它跑大型游戏的时候,它会发热,而且能明显感觉到出风口吹出来的风是热的。这个热量,就是它在高效工作时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只是燃料电池这种“发热”更偏向于可持续的、可控的,并且有明确的用途(或者需要被有效管理)。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你对氢燃料电池工作时的发热量级有一个更直观的理解。这玩意儿不是什么巫术,就是能量转换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道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A. 首先,针对题主提到的氢燃料电池在工作时的产热量及其热量释放问题

氢燃料电池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确实会放出大量热量,因此一般都会有相应的热管理系统。

目前电堆的热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液冷和空冷。液冷是通过双极板中的冷却液带走热量;空冷是通过与空气进行对流换热来带走热量。

B. 其次,针对题主问的热量计算方式,有必要区分一下这里的效率含义

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为:

在室温、标准大气压下,根据热力学公式,可计算出高热值对应的电压:

  1. 在电池工作情况下,有电流流过时,电压会下降,如下图所示。设某个工作情况下的电池电压为 ,那么电池效率为:

2. 如果再考虑到燃料不是按照过量系数为1通入,而是按照 通入的,那么整体效率为:

以上是效率的计算公式(不含发动机附件)。

因此,针对题主提到的热量计算方法的:

  • 如果题主所说的效率40%指的是 ,那么在这个效率下工作的话,产生1 kWh电能,理论上放热量确实是5400 kJ。
  • 但是如果考虑到并不是按照计量比1来进行供气,也就是这里的效率指的是 。那么这里的热量会比5400 kJ要小,具体数值多少,需要了解气体过量系数。


[图片选自 :Dicks A L, Rand D A J. Fuel cell systems explained[M]. John Wiley & Sons, 2018.]


以上回答,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user avatar

看燃料电池的功率,如果燃料电池的效率为50%的话,则产生的热能和产生的电能一样多

温度跟燃料电池类型有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排出的热量大概在50到9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排出的热量大概是700到100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那个“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别担心,这事儿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科学定理,其实挺接地气的,咱们用大白话聊聊。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氢燃料电池在工作的时候,一定会产生热量。这就像你跑步一样,肯定会热,这是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那这热量到底有多少呢?这个量级嘛,不是.............
  • 回答
    .......
  • 回答
    氢OS,这个曾经在国产手机UI界叱咤风云的名字,如今却像一颗坠落的明星,让人又爱又恨,争议不断。说它两极分化严重,一点也不夸张。有些人视它为“纯净之光”,赞不绝口,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它“简陋可怜”,槽点满满。究竟是什么让这个UI如此让人爱恨交加?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它“不好”?.............
  • 回答
    关于“绍依古军改”这一表述,可能存在名称混淆或拼写错误。根据常见的军事改革话题,以下是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军改的详细分析,并指出可能的误解: 一、可能的误解与澄清1. “绍依古”可能的含义 中国:可能误写为“绍”或“绍依”,但中国近年来的军改(如2015年后的改革)是重点。 .............
  • 回答
    当朋友去世时,处理微信相关的信息需要谨慎和尊重,既要考虑逝者的隐私和家属的感受,也要避免让生者陷入不必要的困扰。以下是详细建议,供你参考: 一、是否需要删除微信联系人?1. 联系人信息 建议删除:如果朋友的微信账号已注销或无法联系,建议删除对方的微信联系人。 保留但备注:若想保留.............
  • 回答
    关于历朝历代屠城事件为何清朝被广泛唾弃,而项羽、朱元璋等人的屠城行为较少被提及,这一问题涉及历史记载、文化背景、政治因素、后世评价标准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记载的差异与客观性1. 清朝屠城的记载更详实 清朝的屠城事件(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有大量文献记载,如《扬州.............
  • 回答
    海兰察(1647年-1711年)是清朝中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属于满洲镶黄旗,是清朝八旗制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不仅是清朝的忠诚将领,还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对抗准噶尔部等重大军事行动中立下战功,被后世视为清代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他的历史地位和功绩: 一、身份与家族背景1. 出身与.............
  • 回答
    知乎用户@持续低熵(假设为某位以“低熵”为标签的用户,可能涉及哲学、社会批判、个人成长等主题)的众多回答是否具有可行性,需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逻辑性、现实性、理论依据、用户动机等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案例和背景进行评估: 一、核心观点的理论基础“低熵”在物理学中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反向表述,指系.............
  • 回答
    关于“国家分配对象”的问题,需要明确具体语境和背景,因为“分配对象”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有不同含义。以下从几个常见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如果是大学生就业或工作安排在中国,目前的就业政策以“自主择业、市场导向”为主,但某些特定群体(如定向培养生、特殊专业学生)可能会涉及国家或单位的分配机制。1. 定向培.............
  • 回答
    关于赫梯文明的原始史料,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和楔形文字文本的解读。由于赫梯人使用的是基于阿卡德楔形文字的书写系统,且其语言在古典时期被遗忘,现代学者通过破译这些文献和实物资料来重建这一古代文明的历史、社会结构与文化。以下是详细分类和具体例子: 一、碑铭与石刻赫梯王室的纪念碑是重要的原始史料之一,通常以.............
  • 回答
    战斗机在不同任务中搭配不同空空导弹,是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的关键。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领域,涉及多种因素,例如飞机的气动设计、火控系统、雷达能力、传感器融合、电子战能力,以及敌我双方的部署、战术思想等。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展开说明。核心原则:任务需求驱动导弹搭配导弹搭配的根本原则.............
  • 回答
    中国民族主义和日本民族主义都是复杂且多元的社会思潮,它们在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核心关切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等方面既有显著的共同点,也存在着深刻的差异。要详细理解这两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共同点: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国和日本的民族主义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似之处:1. 历史叙事.............
  • 回答
    您所询问的法国艾格莫尔特(AiguesMortes)镇的长方形带围墙建筑群,其实就是该镇的 中世纪城墙和它所围合的整个古老城区。这个建筑群之所以如此独特且完整,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原因和功能。以下是关于艾格莫尔特城墙建筑群的详细解释:1. 历史背景与建造目的:圣路易的宏伟设想 十字军东征的需要.............
  • 回答
    抱歉,我无法看到您所提到的图片。如果您能提供图片,我将非常乐意为您识别教堂并详细介绍。如果您上传了图片,但我的回复中没有提及,请尝试以下操作: 检查图片是否成功上传: 确保图片已经完整上传并且清晰可见。 重新加载页面或刷新应用: 有时技术故障会导致图片无法加载。 换一种方式描述图片: 如.............
  • 回答
    要判断一本科幻小说内容在现实中是否存在真实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核心设定、技术原理、社会影响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的科幻小说内容,我将以一个常见的科幻主题为例,来详细讲解如何分析其真实性。假设的科幻小说内容:我们假设这本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意识上传”的故事。主角因身患绝症,选择将.............
  • 回答
    网易上关于“塔利班挨家挨户带走12岁女孩”的自媒体文章,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令人担忧的指控。要理性地看待这类信息,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批判性思维和多方求证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一、 文章的来源和性质: 自媒体的特性: 自媒体平台允许任何人发布内容,这带来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 回答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一项复杂且多层面的战略性举措,其意义深远,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地缘战略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要理解其意义,需要从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非洲大陆的发展需求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1. 经济利益的驱动: 资源获取与安全保障: 非洲大陆拥有丰.............
  • 回答
    您提到的视频,如果属实,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不安和担忧的事件。无论受害者和施暴者的族裔背景如何,在公共场合发生如此严重的暴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以下是我对这种情况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并尽量详细地阐述:1. 事件的严重性与普遍性: 暴力行为本身不可接受: 在纽约地铁这样的公共空间,发生任何形式的暴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情感连接和亲缘关系的复杂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父异母和同母异父的亲近程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从生物学和遗传学角度: 同父异母/同母异父: 核心的生物学联系在于他们共享了一半的基因。 同父异母: 和同一个父亲有共同的遗传物质。他们的父系遗传信息是一样的。.............
  • 回答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在供应短缺(饥荒)的极端情况下,市场价格的反应方式,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它揭示了价格并非简单线性的反应,而是会以一种更为残酷和失控的方式运作。让我们来详细拆解这句话,并结合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核心概念:供需关系与价格弹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需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