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到了大学宿舍傻逼这么多?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也许我们对“傻逼”的定义,在大学这个新环境里发生了变化?

在高中时代,我们可能因为成绩好、听话、或者和老师关系近就被视为“好学生”。那时候的生活轨迹相对固定,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努力,所以那些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而容易被我们贴上“不合群”、“奇怪”甚至“傻”的标签。

但是大学呢?这简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首先,大学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你的室友可能是来自一个与你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价值观都可能和你南辕北辙。过去你习以为常的某些行为,在他们看来可能匪夷所思,反之亦然。比如,你可能觉得别人半夜还在打游戏扰民,而他们觉得白天上课太枯燥,晚上才是享受自由的时间。这种“不一样”很容易被解读为“傻”。

其次,大学是一个鼓励探索和个性的地方。 课程选择、社团活动、个人兴趣,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尝试和发展自己的一面。有些人可能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你不理解的爱好上,比如通宵研究某个小众的编程语言,或者为了一场辩论赛绞尽脑汁。在你的眼中,这可能是在“浪费时间”,是“傻”,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正是他们热爱的、正在探索的世界。你觉得他们“傻”,是因为你无法理解他们投入的“意义”在哪里。

再者,大学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让一些在高中压抑的特质得以释放。 有些人在高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收敛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行为,到了大学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比如,过去你可能觉得某人说话很直接、很冲,在大学里,这种“直”可能被他们当成是“真诚”、“不做作”,而你的觉得他们“傻”,可能是因为你习惯了委婉和客套。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我们自己也带着一种潜意识的优越感。 毕竟,我们通过了高考,进入了大学,这本身就说明我们有一定的能力和努力。所以,当遇到我们无法理解或认同的行为时,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将对方置于一个较低的位置,用“傻”来评价。这种心理就像是,“我能考上大学,你不能理解我的想法,那你就‘傻’”。

另外,信息差和沟通不畅也是重要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对室友的评价是基于有限的接触和有限的信息。你可能只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某一个侧面,就轻易地给他们下了结论。也许他们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或者只是在某个领域特别不擅长,而你正好撞上了那个点。

最后,“傻”的定义本身就太主观了。 有时候我们所谓的“傻”,可能只是对方的“不按你的剧本走”,是他们的“独立思考”,是他们“不随大流”。在一个需要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大学环境里,那些不那么“循规蹈矩”的人,反而可能更容易被我们贴上这个标签。

所以,与其说大学宿舍“傻逼多”,不如说大学是一个放大和展现人性多样性的场所。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逻辑和自己的闪光点(即便你现在看不到)。试着去理解,去包容,也许你会发现,那些你眼中的“傻逼”,不过是跟你不一样而已。而你觉得“傻”的,也许正是这个多元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恭喜你发现了世界的本质:

这是一个充斥着傻逼与劣徒的世界。

你只有明白并接受这一点,才能跟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生活中很多事情,在正常人的视角是难以理解的。

别人都睡觉了,宿舍的神仙为什么毫不收敛的在那放飞自我?

安静的图书馆,为什么有些人肆无忌惮的在那聊天吹屁,口水乱飞?不看书你别来啊。

自习室和食堂,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扯点东西放在那里,这个座位就是他的?特别是食堂,随坐随走,效率高到根本不用占座不知道吗?

晚上会车的时候,对面的傻逼为什么永远开着远光灯?

聚餐的时候,为什么总有些牛马喜欢强人所难,你想喝就自己多喝点不行吗?

为什么有些二逼活得一塌糊涂,却总喜欢自命不凡,对他人品头论足,说三道四?

为什么总有些人以为地球都是他家的,全世界都欠他,无耻得理所当然?

为什么小二本还在肆虐,常凯申就迫不及待的围剿?

为什么还在被围剿,小明就只想着抢班夺权?

......

你要是跟这些人较真,每天都要炸一次肺。

题主可能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所以到大学才发现这个现实。

那么怎么对付这些人呢?

很可惜,如果不是硬实力碾压的话,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老祖宗说过:“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有些人就跟屎一样。你碰到了,大部分时候都得自认倒霉,绕道而行。

早点认清这个世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是好事。你就把这些人当低能,他们本身已经很可怜了,需要你多给他们一些宽容。

不要跟猪打架。打赢了糊一身屎,打输了屎糊一身。

不过这也不是完全要答主怂。不要跟猪打架,除了绕道而行之外,还可以是给它致命一击。

不过这需要智慧,要充分团结群众、利用舆论和争取上级的支持,不给他翻身机会,让他们从此看你绕道走。

具体操作还得看教员。



评论中有些人盯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来杠是我没想到的。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后半句,不是要你去欺负君子,而是不要去轻易得罪小人。

这是郭子仪知道卢杞是个很记仇的小人,教自己的妻妾不要嘲笑他丑陋的外貌。卢杞发达后,把很多嘲笑过他的人弄得家破人亡,但一直对郭家照顾有加。

这句话,结合“宁死不屈”应该好理解些,前一半就是个虚拟语气。

“我即使死,也不屈服。”

“我就算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


我是潜水艇,一个现实中讷口少言,网络上犀利出击的小胖子。

关注我,看我每天花式怼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