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亚瑟士的跑鞋真有这么好吗?

回答
话说起跑鞋,亚瑟士(ASICS)这牌子,可以说是跑圈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我身边不少跑友,装备一换再换,但亚瑟士的鞋,总还是会留一双在鞋柜里。那么,它到底好在哪儿?为啥能让这么多人“忠心耿耿”?我跟你掰扯掰扯。

首先,得说说亚瑟士的“看家本领”——GEL缓震胶。

这玩意儿,是亚瑟士的灵魂。最早,他们是做避震产品的,后来才转向运动鞋。你看它鞋底那些凝胶状的“点点”,那就是GEL。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吸收冲击力特别强,又能把能量反馈回来。

打个比方,你跑步的时候,脚落地,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这股力如果直接传到你的膝盖和脚踝,那可受不了。GEL就好比一个“缓冲垫”,它先把这股冲击力“吃”掉一部分,然后再慢慢释放。跑起来的感觉,就像踩在云朵上?倒也不是那么夸张,但肯定比那些硬邦邦的鞋要舒服得多,特别是对于新手或者体重稍微大一点的跑者,这GEL的存在感很强,能有效减少运动损伤。

而且,亚瑟士的GEL也不是一种型号,他们会根据不同鞋款、不同位置的需求,设计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GEL。比如,后跟需要更强的缓震,前掌需要更好的能量反馈,这些细节,他们都考虑进去了。

其次,是它家那几条“看家技术线”,各有各的绝活。

KAYANO系列: 这算是亚瑟士的“当家花旦”了,跑鞋界的“老炮儿”。它最牛的就是“稳定支撑”。如果你是那种脚踝容易外翻(内旋不足)的跑者,KAYANO简直就是你的“救星”。它会在鞋子的内侧做一些支撑设计,帮你把脚摆正,让你跑起来更稳当,不容易受伤。同时,它的缓震也做得很好,所以虽然是支撑型跑鞋,但跑长距离也不会觉得硬。只不过,有时候会有人觉得它稍微有点“厚重”,但如果你看重稳定,那它绝对是首选。

NIMBUS系列: 跟KAYANO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线,NIMBUS是“极致缓震”的代表。顾名思义,穿上它,那种软糯、舒适的感觉会让你觉得仿佛置身云端。它适合那些追求最棒缓震体验的跑者,比如体重比较大、喜欢轻松慢跑、或者刚开始跑步,希望脚部得到最大保护的人。每次落地,你都能感受到它厚厚的缓震层在起作用,非常治愈。

GT2000系列: 如果说KAYANO是“稳”,NIMBUS是“软”,那么GT2000就比较“均衡”。它也是一款支撑型跑鞋,但没有KAYANO那么强的“控制感”,相对来说更灵活一些。它在缓震和支撑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所以很多跑者觉得它“什么都能跑”,日常训练、速度训练,甚至是比赛,都能胜任。

METARACER/METASPEED系列: 这就到了亚瑟士的“速度担当”了。如果你想跑得更快,参加比赛,那可以看看这个系列。它们通常会用上更轻的材料,更薄的鞋底,还有碳板。碳板大家应该都知道,能帮你蹬地更有力,节省能量。METARACER会提供更佳的反馈,让你感觉每一次蹬地都更有“推力”。而METASPEED系列,则是亚瑟士在速度和能量回馈上的又一次突破,目标就是让你跑得更快,打破PB。

除了技术,亚瑟士还有一些“用户体验”上的优点。

耐穿性: 亚瑟士的鞋,普遍都比较耐穿。不像有些国产鞋,穿个几百公里鞋底就开始“下岗”,亚瑟士的鞋底橡胶配方做得不错,不容易磨损,鞋面材质也比较扎实,所以一双鞋能陪你走很远的路。

尺码稳定性: 很多跑鞋品牌,不同型号的鞋,尺码可能会有差异。但亚瑟士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你穿惯了它的尺码,再换其他型号,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这点对于网购跑鞋的跑友来说,是个很大的福音。

细节设计: 很多小细节,你可能不注意,但用起来就很贴心。比如鞋舌的设计,怎么都不会歪;鞋带孔的设计,让你系鞋带更牢固;鞋面透气性也不错,夏天跑起来不会觉得闷脚。

当然,亚瑟士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价格: 相对来说,亚瑟士的鞋,尤其是旗舰系列,价格都会偏高一些。这毕竟是大品牌的研发成本和品牌溢价。

外观设计: 有些跑友觉得亚瑟士的设计比较“传统”,可能不如一些新兴品牌那么“潮”。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审美问题,而且亚瑟士也在不断更新设计风格,现在的很多鞋款,颜值也越来越高了。

总结一下:

亚瑟士的跑鞋,之所以能在跑圈里有这么好的口碑,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它在“专业性”上下了真功夫。它不是随便找个工厂代工,然后设计个样子就卖了。它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对跑者不同需求有深入的理解,并针对性地推出了不同系列的鞋款。

如果你是新手,或者体重稍大,担心受伤,想舒适地完成每一次跑步,那么选择NIMBUS或者GT2000这种注重缓震和支撑的系列,基本不会错。

如果你是扁平足,或者脚容易崴,追求跑步过程中的稳定性,那么KAYANO系列绝对值得考虑。

如果你想追求速度,突破自己,那么METARACER或者METASPEED系列会是你的不二之选。

当然,跑鞋这东西,最终还是要上脚试试。别人说再好,到自己脚上感觉不一样,那也是白搭。但亚瑟士,作为一个有历史、有技术、有口碑的品牌,它提供的选择,绝对是值得你认真去了解和尝试的。它就像一个可靠的老朋友,你知道它不会让你失望,在你的跑步路上,给你稳稳的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亚瑟士的跑鞋非常好,我觉得在知乎,我比多数人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评论区说做工不行,说磨脚,其实还是要看三点:

1.买跑鞋来干什么,跑怎样的路

2.知不知道自己的脚适合怎样的跑鞋,还是人云亦云就狂热地加入线上购物大军,只要便宜就好;

3.对跑鞋和亚瑟士的认知到底有多少。

没错,上网上得多了,只要不傻,当然也会知道“一般慢跑鞋分成三类:缓震型(cushion),稳定型(stability),控制型(motion control)”,但很多人确实不知道自己双脚、下肢的实际情况适合哪一类。这不奇怪,因为很多骈四俪六大作文章的人,往往自己只买过一双亚瑟士跑鞋,更有甚者可能一双都没有。现在流行洗稿,洗着洗着,很多人就仿佛自己有了那么六七八双跑鞋。

我在世贸天阶、奥森、皂君庙法雅、双安商场的亚瑟士专卖店,都有过因为实在听不下去就开始滥好人,用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对买鞋的用户进行过详细讲解——在双安商场甚至讲解到周围围了一圈人。没办法,现场带孩子来买鞋的父母都是典型的“我只要我觉得”,对子女的实际情况大多连蒙带猜,其实一无所知,而现场的导购和售货员囿于“顾客是上帝”的思维,很难从对方的逻辑里跳出来,也没这么多时间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详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弄清楚三个重要细节。这三个细节和上面三点是共存的。

一、回答范围限于kayano、GT2000、nimbus传统三型。

二、鞋垫非常重要,这是亚瑟士近两年争议最大的核心点之一。

三、跑鞋不是日常便鞋,同样也有寿命,兼容陆海空三军通用的绝对不是跑鞋。

我自己的亚瑟士跑鞋保有量如下图。这是为了避免别人认为我也是“仿佛自己有”。

拍摄工具:跑鞋为尼康D7100,尼克尔35mm/2D镜头;鞋垫为iPhone X。

这只是我在帝都寓所的跑鞋。两行分别为(从左到右):

kayano21 lite、空缺、nimbus19、nimbus20、nimbus20 lite

GT2000-4全新、GT2000-4-01、GT2000-4-02、GT2000-5 lite、GT2000-5

kayano21是我第一双亚瑟士跑鞋,给我的感觉的确非同一般,尤其是对我两边半月板已经受伤的膝盖来说,起到了很大的缓冲帮助,可以说是美好体验的开始,后面将会详细说到。在这之后,我对“踩翔感”、鞋垫和鞋底的搭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持续选择和买入亚瑟士跑鞋。kayano我只吃进了三双,一双kayano22送给了老爹,还有一对GT2000-4,而我妈穿着的也是kayano22,因为深圳家中鞋柜被其他无良住户从阳台丢烟头着过一次火,结果老妈的kayano21被烧坏了(鞋柜里还有我珍藏的足球鞋5555),于是上了kayano22。

然而,对于鞋垫引发的关注,是在GT2000-4入手之后开始的。没错,GT2000-4,也就是第四代,我有4双(每一双的价格都不到400元)。

我自己做有一个表格,记录了每一双亚瑟士跑鞋在使用时,走路的历程和跑步的里程,这里就不放出来了,这样的表格人人都可以做,到最后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跑鞋消耗程度如何。关键的数据我已经做到了图里。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双GT2000-4,是因为从鞋垫的工艺、触感、到鞋垫和鞋底的结合,以及运动时的消耗,GT2000-4承受了太多不该它承受的东西。如果不是后来吃进的GT2000-5,以及为了彻底弄清楚穿鞋体验而买入的nimbus系列,我也不会发现里面的学问。

GT2000-4的透气性相当棒,鞋垫也是同一时期亚瑟士跑鞋当中体验最好的,没错,就是民间对亚瑟士跑鞋传得最多的“踩翔感”。要澄清的是:

Tips:三大系列的亚瑟士跑鞋都有“踩翔感”,如果没有,不是因为鞋子有问题,请检查并更换鞋垫。

鞋垫选择和另外购买的细节,我会放在最后说。

GT2000-4说句实话,是耐用性上有所妥协的一代,因为它的网纹表面设计,在脚趾和前脚掌的弯折处,以及小脚趾的部位太过容易磨损,即便是日常走路。对于我这样的异色癖来说,GT2000-4荧光绿编号T606N-0799的用色绝对是难以抗拒的。

从上图能够看到,我目前吃进的三双GT2000-4,已经穿破的定名为01,正在过渡的定名为02。标记白圈的位置就是左右脚外侧最容易磨破的位置,这里同时也是我的小脚趾尽头。从网纹表面的基础工艺上看,GT2000-4和kayano21差别不大,下面是两双鞋的大图。

这是kayano21的图片,可以看到,在脚趾弯折处,以及小脚趾尽头的位置,当时被世人尊为最顶级跑鞋的kayano21用了包括麂皮在内的其他材料进行包覆,恰到好处地将网纹面分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菱形,并在表面加了荧光材料,由于做工足够优秀,有效分散了因脚趾频繁弯折产生的牵拉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我这双kayano21跑步里程比GT2000-4-01更多,但网纹面磨损比后者更少的原因。

这是2016年12月17日拍摄的GT2000-4-01的照片。从网纹面的织孔看,GT2000-4比kayano21更小,而且大小一致,排列有规律。问题在于,GT2000-4的鞋头正脚背处,是一块完整的网纹表面,仅仅用两条电黄色的装饰条进行了简单的包覆,“分”为三块。穿上鞋时,小脚趾处的网纹始终处于被顶、磨、弯折的状态,加上个人脚型、走路/跑步步姿、受力点、冲击的强度、路面粗糙程度的影响,以及多数人一双跑鞋穿到底的使用习惯,很容易出现老化和破损的情况。同样破损的部位还有大脚趾正上方的网纹面(体重大的用户尤甚)。经常会出现鞋底没有完全消耗,鞋面就已经破损的尴尬局面。

为了证明国内外的用户基本都差不多,我特意去亚马逊海外网站查询,可以看到GT2000-4的用户晒图和风评都集中于过快消耗和磨损。链接如下:

亚马逊用户晒的截图如下:

这张截图集中体现了GT2000-4容易破损的部位,从中可以看出,海外用户对亚瑟士跑鞋的了解也是有限的,而且穿起跑鞋的时候更加不讲究,不管跑步环境多么复杂、天气、路面有多么恶劣、多么磨损鞋子,照跑不误。上面的“故障”里,除了正常的健走磨损(蓝色款磨坏大脚趾的是正常磨损案例):

有脚面明明很宽却不选2E或者4E宽楦的;

有体重太大、受力点过分集中在后脚掌,以至于把后跟GEL底都踩碎的;

也有穿着这样的公路跑鞋在野外、郊区的砂石、碎石砾表面跑步,从来不换的……

亚瑟士三大系列,从来都不是野外跑鞋或者越野跑鞋。这是如假包换的公路和跑道跑鞋。

我的第一双GT2000-4为什么会这么快破损,也是因为日常上下班和外出的时候基本不换,只是跑步时和kayano21换着穿。

下一代产品GT2000-5,这一问题得到了彻底的改进。当然也因此在透气性上做了一些妥协。

GT2000-5我是先有lite(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加了夜光饰物版本),然后买的普通配色。也是从GT2000-5开始,我发现了鞋垫的问题(依然放在最后说)。

GT2000-5的改进在于,同样是易磨损部位,同样采用简单的装饰条进行装饰和包覆,但网纹的编织工艺变化了,第一开孔变大,第二编织形状为六边形相连。六边形结构的优势不需要多说,用于网纹面的优势是柔韧性更好、更抗冲击、更牢固,抗磨损的性能大大改善。由于牺牲了一部分透气性,有用户发现穿这一代鞋子有“烧脚感”,但我自己并没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穿毛巾底的厚袜子。

Tips:个人建议,除了春夏两季日常穿着换薄袜子外,秋冬两季,包括跑步时,一定要穿厚袜子,全棉毛巾底,这有助于更好的提升缓震和“踩翔感”,并且保护自己的脚跟和脚踝不被磨破。(迪卡侬全国各地的店里很便宜,千万别不舍得买)

GT2000-4/5和kayano21之后,我选择了nimbus,为什么没有买后续几代,原因很简单:丑拒。

说笑了,丑当然只是一个表面化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在于我想弄明白“踩翔感”是不是完全来自于GEL胶。事实证明有80%的因素不是。2016年我吃进的第一双GT2000-4,鞋底使用的GEL胶肯定没有2015年吃进的kayano21那么多,但“踩翔感”甚至强于kayano21。第三个原因,网上人云亦云说nimbus是缓震最好、脚感最软的系列,我也想看看能给我受伤的双腿带来多大的增益。

2018年,由于长期踢球过度磨损,以及半月板伤势的拖累,我两边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右臀梨状肌先后出现疲劳、酸胀、疼痛的病症,拍片之后诊断有轻微的骨盆前倾,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前期病征。而梨状肌的问题于2019年冬天全面爆发,目前我在等待核磁共振排队。这就是我下决心选择nimbus20的理由。

我对于运动鞋类和球衣类,是从来不会买应季产品的(捡漏没什么不好的)。2019年1月27日入了nimbus20,人称“蓝蝰蛇”的T800N-4101,算是比较肉疼的一次消费;然后4月下旬一不小心入了nimbus20 lite。而真正从鞋垫和底部配合完美的nimbus19,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码数的T700N-4907(当然也是该系列里颜值最高的,次高的是9007),直到12月24日,才费劲巴拉地淘到。鉴于已经非常少,所以准备再吃进一双。上图就是nimbus全家福,请注意,游标卡尺接下来会大显神威。

这里还是要先说鞋面工艺。nimbus20的鞋面网纹工艺是非常有匠心的。

依然是六边形的编织形状,但随着鞋面的角度,网纹由鞋头向脚趾弯折处延伸,并呈蜘蛛网一样向外的的放射状,由密集变稀疏,网孔也由小变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整体图案效果导致,更大的部分原因是在脚趾弯折时更好地受力和回弹,相比等大的网孔设计,密集部分可以对抗弯折时对网纹的压缩,稀疏部分可以应对拉扯,更有效地减缓磨损。

nimbus20 lite和nimbus20的对比。可以看到前掌GEL胶就在nimbus20所画白圈的正下方。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在跑步和长距离健走(我用健走来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我发现nimbus的踩翔感比不上GT2000-4,更不用说kayano21,甚至连GT2000-5都不如,让我遭受几万点暴击。

我开始在一次跑步过程中测试:先穿GT2000-4跑了1~3公里,换成kayano21跑3~6.5公里,换成nimbus20跑6.5~10公里,最终确认累积了34公里跑量、45公里走量的nimbus20在踩翔感上是最差的。这个时候我开始怀疑是鞋垫的问题,第二天测试时,先后将GT2000-4和kayano21的鞋垫换到nimbus20上,于是踩翔感恢复,当然不会恢复到心目中期望的理想状态,因为上述两双鞋的鞋垫已经用了很久。

测试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件事情能说明亚瑟士的鞋垫异常优秀——nimbus20在此次10公里跑过程中承担了最后3.5公里的跑量,脱鞋换鞋垫的时候,我发现鞋垫下方的里子表面(就是中底上面那一层)竟然有很多水渍,惊讶之下我把鞋垫翻过来迎着光一看,果然,鞋垫已经被汗浸湿了,脚趾下方的前脚掌部位(不是足弓)已经和脚趾部位一样,被压得变形,缺乏回弹能力,但丝毫不影响排水(也就是导汗)效果。

接下来就要说到鞋垫的选择问题。

第一要确认的是,亚瑟士的鞋垫,排水性能都不凡。我是典型的汗脚,热了冷了都会大量出汗,长距离跑步走路之后拿出鞋垫,每一双亚瑟士的鞋底必然都是水渍。但不是每一双亚瑟士的鞋垫都足够柔软具有理想中的“踩翔感”。

GT2000-4的鞋垫,和GT2000-5的鞋垫,反过来看,都用凹印工艺刻着MN-1ot和N-P字样,但两双鞋垫的柔软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我只有一双GT2000-4、一双GT2000-5,还可以说是个体现象,但我现在有4双GT2000-4和两双GT2000-5,鞋垫的感觉仍然是完全不同,前脚掌部位用手捏都能轻易感觉到差异,明显脱离了个体现象的范畴。

上图最左边的鞋垫是我新买的,编号是FK-1ot,柔软度就比GT2000-5的MN鞋垫要强很多。我还对比了kayano21和GT2000-5鞋垫,如下图。

kayano21的鞋垫编号同样是MN-1ot和N-P字样,但踩翔感明显比GT2000-5强出不止一个档次,也比nimbus20的鞋垫要强。我个人感觉和GT2000-4不相上下,这非常值得玩味。

下图是nimbus20、GT2000-4、新买的FK鞋垫的对比。

可以看到,nimbus20用的鞋垫,编号为FK-1ot-SP。拍这张图的时候光强烈,仔细看nimbus20的鞋垫表面,能明显看出汗渍已经在鞋垫的前脚掌、脚趾、后足跟部位印出了非常清晰的印子——这个印子的范围,就是鞋垫材质回弹不充分甚至已经“僵死”的范围。

为什么nimbus19是各方面结合都比较好的一代,看鞋垫对比图。

nimbus19的鞋垫,编号是FK-1ot,和我新买的鞋垫相同。柔软度是最好的。

我需要证明鞋垫的磨损程度,于是祭出了评测工具:游标卡尺!

先看买得最早的kayano21的鞋垫。这双鞋我穿了4年,当然后来亚瑟士鞋多了以后,因为心疼穿得少了点儿,毕竟跑鞋不能常洗,但荧光绿的网纹脏了的确太难看,所以只用来跑步,以前曾经长达3个半月是天天穿,风里来雪里去(帝都的确雨水少)。

看到了么?全新的鞋垫前掌厚度基本是5.9-6mm,kayano21的鞋垫质量相当好,不会因为吸汗和过分的踩踏而“缩水”。

GT2000-4的鞋垫厚度是5.8mm,稍有“缩水”,而GT2000-5与此相同。也就是说,同样是MN-1ot鞋垫,kayano21和GT2000-4的踩翔感不会因为大量穿过就有明显退步,但现在手里这两双GT2000-5的鞋垫前脚掌部分,已经在厚度不变的前提下,趋向于“僵死”。

我冒着被抽死的危险,惊动了南方家里午睡的老爹,让他在线给我拍了kayano22的鞋垫照片。由于他手头没有游标卡尺,所以只能先给出鞋垫的型号。

型号是FK-1ot,也就是说,kayano21和22用的是不同的鞋垫(MN对FK),但kayano22我回家休假的时候上过脚,踩翔感和21相差不大。

全新的nimbus19的鞋垫,测量结果让人惊讶。

厚度只有5.7mm,这双鞋还没上脚,等年前去开过光了,我会给出一个详细的结论。事实上我在拿到手试穿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踩翔感要好于nimbus20。

至于nimbus20的鞋垫,就比较惊人了。

厚度只有4.8mm,已经磨损非常严重,踩翔感几乎没有也是很正常的。正是因为对比和测量,以及实际路跑测试之后,我购买了FK鞋垫,用于代替两双GT2000-5和两双nimbus20的现有鞋垫。

新买的FK鞋垫,厚度是5.9mm。这是一次都没有下地过的全新鞋垫,我还拿其中一双做过实验,倒了半杯凉水在上面,排水性能相当棒。

到这里,我可以给出结论。

1.踩翔感多数来自鞋垫,而缓震感和踩翔感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2.踩翔感不但需要鞋垫,也需要鞋内的中底表面材质、大底材质以及GEL胶的共同作用,后两者能起的作用相对更小。

3.nimbus20和GT2000-5的鞋垫重度磨损后,踩翔感几乎消失,这个感觉的提供者依然主要是鞋垫。

4.缓震感必须存在,主要是由中大底和GEL胶共同提供的。但跑量少或者体重稍轻的用户,很难明显辨别缓震感和踩翔感。

5.就算同是MN鞋垫或FK鞋垫,不管鞋类型是不是一样,鞋垫的柔软程度都会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要去问“ot”官方。

个人只能判断出,是工厂做鞋的时候,提供的鞋垫批次不一样。这个差异,工厂工人和质检员都是无法判断的,只有一双或者两双跑鞋的用户,如果不是同一系列拥有多双,或者同时拥有多个系列的多双跑鞋,估计也是无法判断。

6.GT2000-4的网面磨损,不能单纯、武断地归咎于绝对品质问题,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路面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7.由于我的体重在2014-2019年经历了59kg-66kg-75kg-69kg的频繁变化(笑我胖的出去),因此我对踩翔感的理解比别的用户都要深刻。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75kg以上体重的用户,要审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亚瑟士跑鞋。

8.kayano22以后的23-27四代产品,GT2000-5之后的6-8三代产品,nimbus20之后的21和22两代,我都在专卖店翻看过鞋垫,结论确定是各不一样,甚至材质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提供的踩翔感、排汗性能也不一样。请一定要额外购买鞋垫使用。

9.为了保证鞋垫的生命力,使用后请取出阴凉处晾干后再塞回鞋子里。还有就是两双鞋垫轮流用。

10.为了保证跑鞋的生命力,请至少购买两双跑鞋轮流使用。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汗脚用户一定要遵从这个建议。

11.目前无论亚瑟士还是其他品牌跑鞋,基本是公路和跑道跑鞋,请不要用于砂石路面、石砾路面、工地。也不要长期泡雨雪或者频繁清洗。

12.就算是日常穿跑鞋,也请不要穿丝袜,务必至少是棉袜,纯棉的那种。

13.选择亚瑟士跑鞋,请在下单购买之前,务必要携带全新毛巾底运动袜子,去专卖店进行反复试穿,检查鞋款、鞋高,以及检查鞋垫,这是忠告(没准在帝都或者深圳,你哪天就能在线下店遇到我)。

亚瑟士的跑鞋肯定是好的,这毋庸置疑,我肯定不是亚瑟士死忠粉(因为我足球鞋一直是刺客和传奇),也不愿意用大量的专业词汇和评测术语去详细说亚瑟士跑鞋拥有的技术,因为那些东西,现在网上人人都可以说,然而使用心得却不是人人都有的。

我个人的推荐依然是GT2000-4/5、kayano22/23和nimbus19/20。这些款式国内可能已经无货,但国外海涛还有。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是亚瑟士跑鞋的长期用户,今后还会持续购买。当然,这里要客观地提出个人的意见:kayano、CT2000、nimbus我不购买后续产品的原因,第一个是用色,第二个是设计,第三个是鞋垫,第四个是我目前的跑鞋储备量还没有到更换的程度。

对于知乎上一些只会搬运,或者连缓震感和踩翔感都分不清就开始大言炎炎的时尚号、工作号,我已经选择无视。

最后,给出鞋垫的购买地址。请注意,由于FK和MN鞋垫都有软硬两种,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店主,尽量先买软的种类来尝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起跑鞋,亚瑟士(ASICS)这牌子,可以说是跑圈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我身边不少跑友,装备一换再换,但亚瑟士的鞋,总还是会留一双在鞋柜里。那么,它到底好在哪儿?为啥能让这么多人“忠心耿耿”?我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亚瑟士的“看家本领”——GEL缓震胶。这玩意儿,是亚瑟士的灵魂。最早,他们是做.............
  • 回答
    想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对跑步已经有了一定的追求,也关注到了亚瑟士这个专业跑鞋品牌。亚瑟士的竞速系列,尤其是像METASPEED™ 系列(比如METASPEED™ Sky、METASPEED™ Edge)或者NOVABLAST™ 系列,都是设计来帮助跑者跑得更快、更轻松的。所以,跑到什么样的配速才适合穿.............
  • 回答
    说实话,这仨牌子的顶级缓震技术,在同价位产品里,你真要挑一个“脚感最好”的,那得看你个人喜好和跑步习惯了。我身边有几个朋友,跑龄都不短,也经常换着穿这几家的鞋,他们给我的反馈,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先说说阿迪的 Boost:Boost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弹”,而且是一种软弹,有点像踩在云朵上,但又不.............
  • 回答
    问亚瑟摩根到底是好是坏,这就像问日出时天空的颜色究竟是什么色一样,答案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光谱式的复杂。在《荒野大镖客 2》的广袤世界里,亚瑟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能贴上“英雄”或“恶棍”标签的家伙。他更像是一个在道德泥潭里挣扎的普通人,一个被逼到绝境的战士。咱们先从他干的那些事儿说起。亚瑟是范德林德帮的.............
  • 回答
    当然,来聊聊《荒野大镖客2》里亚瑟的善恶值,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玩玩,它直接关系到你最后看到什么样的结局。我尽可能给你讲得透彻点,让你觉得就像我当年亲身经历一样。首先得明白,亚瑟的善恶值,说白了就是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选择。你选择帮助别人、救助动物、对抗坏蛋,你的善值就会往上提;反之,如果你胡作非为、滥.............
  • 回答
    亚瑟·摩根:在罪恶与救赎的钢丝上起舞的狂野灵魂谈到《荒野大镖客:救赎2》的男主角亚瑟·摩根,脑海中浮现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或“坏人”标签。他是一个饱含矛盾、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生的复杂个体,是那个看似无所不能的西部牛仔表象下,一个逐渐被良知、责任和死亡阴影所裹挟的灵魂。亚瑟并非天生邪恶,他只是一.............
  • 回答
    关于亚瑟王,现代英格兰人的看法,这可不是一个能简单三言两语概括的问题。毕竟,亚瑟王的故事在英国流传了千年,早已深深植根于文化肌理之中。你问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的现代英国人,尤其是英格兰人,怎么看他?这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有点像你在问一个家庭里,不同代人对家族史的态度,各有侧重,各有解读。首先,我们.............
  • 回答
    哥们儿,《王者荣耀》亚瑟啊,这英雄简单粗暴,上手容易,但要玩到王者段位,可得花点心思了。别看他技能简单,关键在于理解他的定位和节奏,玩得好那叫一个“搅屎棍”加“收割机”,玩不好就只能站着挨揍。亚瑟的核心定位:功能型战士/开团先锋别把他当成那种一打五的刺客,亚瑟的价值不在于秒杀脆皮,而在于他的坦度、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二次元文化、历史人物的接受度,以及不同作品在受众群体和创作手法上的差异。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Fate系列在娘化历史人物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前辈”且“经验丰富”。《Fate/stay night》系列的主角亚瑟王(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本身就是一个.............
  • 回答
    亚瑟士(ASICS)之所以能被誉为“跑鞋之王”,绝非浪得虚名,这背后是品牌近百年来对跑步运动的深耕细作,以及一系列独步武林的科技创新。它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时尚,更是科技实力上对跑者体验的极致追求。一、 GEL缓震技术:舒适的基石,也是亚瑟士的灵魂谈到亚瑟士,就绕不开它的GEL(硅胶)缓震技术。这项技术.............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亚瑟士那么重”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很多跑者,尤其是刚接触亚瑟士(ASICS)品牌的朋友,确实会有这样的感觉。但要说“那么重”,其实还得看和什么比,以及针对的是哪一款鞋。不过,如果我们泛泛地聊,亚瑟士跑鞋之所以常常给人一种“厚实”、“稳重”甚至“偏重”的感觉,背后有很多设计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实在,我身边也有不少跑友纠结过。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具体的需求和目标。不过,如果非要在一个“同一价位”的大框架下讨论,李宁的高端跑鞋和亚瑟士的入门级跑鞋,我个人会更倾向于 亚瑟士入门级跑鞋,前提是你的跑步初衷是为了健康、循序渐进地提升,而不是追求极致的成绩或者品牌认同感。.............
  • 回答
    关于亚瑟王,这是一个在历史、文学和传说领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那么,亚瑟王或者其原型究竟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可以说至今仍是一个充满魅力且尚未完全解答的谜团。为了深入探讨,我们不妨从历史的尘埃、文学的瑰宝以及流传至今的传说入手,细细梳理。历史的蛛丝马迹:战火纷飞中的身影我们得将目光投向那个遥远.............
  • 回答
    要说为什么《王者荣耀》会选择亚瑟作为游戏头像,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的考量,绝不仅仅是“好看”或者“强大”这么简单。这更像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品牌选择,承载着游戏的门面、玩家的认知、以及某种情怀。首先,亚瑟是《王者荣耀》最初的英雄之一,也是很多玩家接触的第一个英雄。 想象一下,当你第一次打开游戏,.............
  • 回答
    一位亚裔女性在纽约地铁被推下身亡,而纽约市长依然坚称“地铁是安全的”,这无疑引发了公众对美国亚裔群体处境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而是触及了亚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长期面临的多重挑战和隐忧。事件本身及其象征意义:首先,这起悲剧性事件本身就令人痛心。一名无辜的生命在公共交通系统这样一个本应相.............
  • 回答
    关于“亚洲人体质是不是真的较差”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因为“体质差”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而且科学研究表明,亚洲人群的体质并非单一的“强”或“弱”,而是存在着复杂的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交互影响。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体质”的含义。体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 生理健康.............
  • 回答
    亚视(亚洲电视)的衰败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而非单一原因所致。从辉煌的年代到最终的停播,亚视的命运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衰败的原因:一、 管理层的动荡与决策失误:这是亚视衰败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多年来,亚视经历了多次股权变动和管理层更迭,每一次.............
  • 回答
    亚洲人的平均身高在未来有没有可能超过欧洲?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遗传、营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详细地分析这些因素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核心观点: 总体而言,亚洲人的平均身高在未来有可能在某些特定亚洲群体中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欧洲的平均.............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历史、审美、刻板印象以及个人偏好等多个层面,并非简单的“受欢迎”或“不受欢迎”就能概括。而且,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亚洲男性不受欧美女性欢迎,或者亚洲女性就很受欧美男性欢迎,因为这其中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但如果从一些普遍存在的观察和讨论中去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 回答
    关于亚裔在美国受到的歧视是否比黑人更严重,以及亚裔为何能够发展并拥有更高的平均收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简单地说,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亚裔受到的歧视比黑人更严重,但两者面临的歧视形式和影响不同。而亚裔平均收入较高,则与历史、文化、教育投入、移民模式等多种因素交织有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