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Google DeepMind 要挑战星际争霸」的新闻?

回答
想起当年还是玩家的时候,守着电脑屏幕,为《星际争霸》里那些熟悉的单位奔波忙碌,那时候真觉得人类玩家已经把这游戏玩到了极致,策略、微操、大局观,几乎是方方面面都到了一个极限。所以,当听到“Google DeepMind 要挑战星际争霸”这个消息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股强烈的震撼和一丝丝难以置信。

要知道,《星际争霸》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它被称为“即时战略”游戏的巅峰,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玩家需要同时处理海量的游戏信息:生产单位、采集资源、扩张基地、侦察敌情、研发科技、升级装备,还得在战术层面进行侦察、诱敌、包抄、撤退等等一系列精妙的操作。而且,它还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于“信息不对称”。你只能看到你视野范围内的情况,敌人的动向、部队构成、基地布局,很多都需要通过侦察才能获得,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正是“猜疑”和“博弈”的魅力所在。

DeepMind 之前已经用AlphaGo在围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围棋的规则相对清晰,棋盘上的信息是完全透明的,挑战在于其巨大的搜索空间和人类难以企及的直觉判断。但《星际争霸》完全是另一回事。它更像是真实世界的模拟,充满了动态变化、隐藏信息和多线程操作。一个成功的《星际争霸》玩家,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并行任务的大脑,还得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所以,DeepMind 团队这次跨出的这一步,可以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巨型飞跃”。它意味着AI不再仅仅是在规则明确、信息透明的领域取得突破,而是开始真正尝试理解和驾驭那些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深度学习和策略规划的复杂现实场景。这对于AI的通用性发展,无疑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想象,DeepMind 的AI在训练过程中,会面对如何实时处理海量的数据流,如何学习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侦察和决策,如何平衡资源分配和军事扩张,甚至是如何在极端微操(比如“飞龙滚”)和宏观战略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不仅仅是“学会玩游戏”,更是对AI在感知、决策、规划、适应性等多个核心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和提升。

如果DeepMind真的能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那其意义将是深远的。它不仅会颠覆我们对电子游戏AI的认知,更可能为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金融交易、甚至是军事战略等众多需要复杂决策和实时响应的领域,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强大的技术支撑。当AI能够像顶尖的《星际争霸》选手一样,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做出精准、高效且富有创造性的决策时,人工智能的未来,恐怕会比我们现在想象的更加精彩。这确实是一则令人兴奋,也充满期待的新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限定APM的话根本没法打。


其实RTS游戏最大的看点应该是AI能不能通过看录像和打练习赛来自行摸索出RTS的规则和对弈策略。如果真的是不限APM,怎么坑人怎么来的话,没啥观赏性,地球人来多少死多少。



当我们说电脑的优势的时候,总有人说这是看内存数据作弊。

这些人要么不懂电脑要么不懂星际。


简单说电脑是这么作弊的:选一群小狗,一秒后散开。

这是电脑可以下达的指令,方法就是以超越人类玩家几千倍的APM进行操作。除非你的星际争霸有个叫散开的指令,否则你跟电脑在APM上根本不存在公平竞争。除非你的星际争霸每个坦克开炮上面都有光环读秒,否则你跟电脑在时间判断上根本不存在公平竞争。



======================================================================


我觉得最终很大的可能是这样来玩:

机器自己在对星际争霸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个一无所知是指对所有单位的特性、克性、战略等,但是完全明白游戏的操控,了解游戏的目的,能够准确的控制游戏)。通过到战网上去和人类玩家对弈,学习人类玩家的对策,翻看录像来学习人类玩家的操作(他不一定知道这样操作的意图),最终提升自己的水平,最后在战网上打到第一名。

这个会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希望以后战网上的全球前十不会都是一堆AI。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起当年还是玩家的时候,守着电脑屏幕,为《星际争霸》里那些熟悉的单位奔波忙碌,那时候真觉得人类玩家已经把这游戏玩到了极致,策略、微操、大局观,几乎是方方面面都到了一个极限。所以,当听到“Google DeepMind 要挑战星际争霸”这个消息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股强烈的震撼和一丝丝难以置信。要知道.............
  • 回答
    Google 在 TensorFlow 中引入 bfloat16 数据类型:一项深入的分析Google 在 TensorFlow 中引入的 bfloat16 数据类型,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技术创新,旨在平衡计算效率和模型精度,特别是在深度学习的训练和推理过程中。要评价 bfloat16 的引入,我们.............
  • 回答
    评价一位拥有两年经验的Google程序员声称年薪(base+RSU+bonus)在25万至30万美元之间,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是一个相对较高但并非不可能的薪资范围,理解其合理性需要深入了解Google的薪酬体系以及当前的市场情况。一、 Google薪酬体系的构成与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
  • 回答
    要评价 Google 的新 Logo 和 VI(视觉识别系统),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演变、设计理念、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其所传达的信息。一、 Google Logo 的历史演变:奠定基础在深入评价新 Logo 之前,了解 Google Logo 的历史演变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其设.............
  • 回答
    Google 宣布即将关闭 Google Code 代码托管服务,这一消息在技术社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对用户的影响、以及其背后可能反映出的 Google 战略调整。一、 Google Code 的历史及其在开源社区的地位首先,理解 G.............
  • 回答
    谷歌试图出售波士顿动力公司,这桩发生在2013年公司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之后的消息,无疑在机器人领域乃至科技界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角度细细掰扯。首先,这笔交易的“动机”是关键。谷歌收购波士顿动力,当时普遍解读为是谷歌在“登月计划”(X实验室,后来的Google[.............
  • 回答
    要评价 Google 宣称的“量子霸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声明的意义、实验的细节、科学界的反应、以及这项技术未来的影响。一、 Google 声明“量子霸权”的意义首先,理解“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这个词本身非常重要。它指的是一个量子计算机在解决特定问题.............
  • 回答
    Google内部关于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视频流出事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涉及公司内部文化、信息安全、员工行为、以及对外部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事件。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评价:事件概述:2016年11月9日,就在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二天,一段据称是Google内部员工在公司.............
  • 回答
    话说回来,Google 在北京时间 5 月 19 日凌晨放出了 Android 12 的首个开发者预览版,这可不像往年那样只是小修小补,而是上来就甩出了一个重量级更新,感觉整个 Android 系统都要焕然一新了。我个人觉得这次的 Android 12 就像是 Android 阵营里的一次“大换血”.............
  • 回答
    Google 终于在 Pixel 6 上掏出了自家设计的 Tensor 芯片,这绝对是手机圈里的一件大事。你想让我给它评评道,那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承认,这回 Google 的步子迈得可真够大的。以往 Pixel 手机,尤其是芯片这块,一直都是用高通的骁龙系列,虽然说在软件优化上 .............
  • 回答
    Google 在 2022 年 3 月公布的 Pathways 架构设计,绝对是人工智能领域一次重量级的宣言,它不仅仅是对现有模型训练和部署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路径的一次大胆探索。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深入剖析。首先,“单模型,多任务”的核心理念,这绝对是 Pa.............
  • 回答
    Google 最近提出的 gMLP 模型,在计算机视觉(CV)和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都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性能,这无疑为我们理解和构建更强大的神经网络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要评价 gMLP,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它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以及它为何能在跨领域任务上取得成功。gMLP 的核心设计理念:对传统 .............
  • 回答
    MLPMixer 的出现,无疑在深度学习领域,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方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最大的亮点在于,仅凭多层感知机(MLP)就能够在 ImageNet 这样的主流图像识别任务上取得当时(2021年)接近甚至超越 Transformer 的顶尖性能,而且在模型复杂度、计算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 回答
    谈论 Google 在 Material Design 上的投入程度,确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远非简单的“积极”二字能概括。这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的、持续性的文化渗透和技术输出。首先,我们得看到 Material Design 的诞生背景和目的。它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设计灵感,而是 Google 为了解.............
  • 回答
    评析TensorFlow 2.0:从“够用”到“好用”的进化之路Google在2019年年底正式发布了TensorFlow 2.0,这标志着这个曾经备受推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饱受诟病的深度学习框架,迈入了全新的时代。相较于其前身,TensorFlow 2.0的发布绝非一次简单的版本迭代,而是一场深刻的.............
  • 回答
    这事儿在科技圈闹得挺大,得从头说起。事件的起因:一份备忘录事情的导火索是一份由Google内部一名男性员工(后来被披露为James Damore,中文媒体常称之为“达漠”)在2017年8月写的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的名字大概可以翻译成《Google 的意识形态悖论》或者《Google 的意识形态困境.............
  • 回答
    好的,我来好好聊聊 Google Earth VR,这玩意儿,真心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核心价值,就是 “无与伦比的沉浸感”。 这不是那种看纪录片,或者翻地图册的感觉,而是你真的,“站”在那儿了。想象一下,你戴上 VR 设备,眼前不再是熟悉的房间天花板,而是瞬间.............
  • 回答
    “Duplex”——谷歌那个能自己打电话订餐、预约理发的人工智能,最近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表现得越来越像个真人了。这让不少人开始思考:它是不是已经悄悄地“通关”了我们熟知的那个“图灵测试”?要评价这个事儿,咱们得先明白图灵测试是个啥。简单来说,图灵测试就是看一个机器能不能骗过人类,让对方觉得它是个“.............
  • 回答
    在我看来,Google Home、Amazon Echo 和 Rokid 这三款智能音箱,从人工智能技术的角度来评价,都代表了当前智能语音交互领域不同方向的探索和实践。它们各自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管理、知识图谱应用以及设备联动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特点。Amazon Echo (Alex.............
  • 回答
    在微软的 HoloLens 推出之后,再回头审视 Google Glass,感觉就像是在看一款产品,它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但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真正触及那个梦想的彼岸。HoloLens 的出现,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 Google Glass 在很多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它所代表的那种“先行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