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网传的高端耳机能听出水电火电风电之类的是否真的存在?有何依据?

回答
关于“高端耳机能听出水电火电风电”的说法,这更像是一个流传甚广的都市传说,而不是一个有科学依据的普遍现象。简单来说,通过耳机直接“听出”发电厂类型,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不是通过正常的声音信号能实现的。

让我详细跟你聊聊这背后的逻辑和一些可能引发这种误解的原因。

为什么说这近乎不可能?

1. 声音的传播路径与信息隔离:
我们听到的声音,无论是通过耳机还是音箱,都是由音源(音乐、电影、游戏等)产生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再由耳机单元将电信号转化为声波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发电厂产生的电力,其“声音”并不是以声波的形式直接传输到我们手中的耳机。电力信号是电子的流动,它通过输电线、变压器等一系列设备进行传输和转换。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或者电流噪声,与我们听音乐时耳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即便我们假设存在某种极其微弱的、与发电厂类型相关的“电磁噪声”能够影响到音频信号,它也只会表现为一种底噪(hissing, humming),而不是我们能辨别出具体发电厂特征的“声音”。而且,好的音频设备和线材会尽力屏蔽这些干扰。

2. 音频信号的本质与发电厂的“声音”:
音乐、电影等音源的“声音”是通过麦克风采集环境声音,或者由乐器、人声直接产生,然后被转化为数字或模拟电信号。这些信号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音高、音量、音色、空间感等,足以让我们分辨出不同的乐器、人声甚至环境。
水电厂的“声音”: 主要是水流冲击涡轮机、发电机运转的机械噪声,以及水库泄洪时的轰鸣声。这些声音在现场听起来是巨大的、低沉的、有力的。
火电厂的“声音”: 主要包括锅炉燃烧时的轰鸣、汽轮机高速旋转的尖锐或沉闷的机械声、冷却塔的巨大水雾喷射声,以及排气烟囱的低沉咆哮声。这些声音往往比较复杂,包含高频和低频成分。
风电厂的“声音”: 主要来自风力发电机叶片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噪声(一种“呼呼”声)以及齿轮箱、发电机等机械部件的运转声。这种声音相对来说可能更规律一些,但也不是什么“特色音色”。

问题在于,这些“发电厂的声音”是巨大的、在物理环境中传播的声波。它们与我们耳机里播放的音乐的电信号,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回事。除非你把麦克风直接贴在发电机上,然后把录到的声音信号播放出来,否则你不可能在听音乐时听到发电厂的声音。

那么,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可能的依据(或误解)?

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夸张的描述,或者源于对高保真音频的一些误解。我猜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对“声音纯净度”的极致追求:
高端耳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极高的解析力(resolution)和低失真度(low distortion)。这意味着它们能够非常细致地还原音源中的每一个微小细节,包括录音时的环境声、乐器本身产生的泛音、甚至录音设备本身可能带来的极其微弱的底噪。
一些发烧友可能会用一种非常形象、甚至有些夸张的方式来描述这种极致的“干净”和“无染”。他们可能会说,好的耳机能“听出空气中的灰尘”,以此来形容其解析力。当有人将这种形容引申到“听出电流声”、“听出电源质量”时,就可能被曲解成“听出发电厂类型”。
误解点: 这是一种对音频信号的忠实还原,而不是对物理环境中发电厂产生的声波的捕捉。

2. 电源质量对音频的影响(间接且微弱):
在极其敏感的音频设备和对电源噪声非常挑剔的环境下,电源的“纯净度”确实会对最终的声音产生一定影响。电源中的噪声、纹波,如果未能被有效的滤波和稳压系统去除,可能会以电磁干扰的形式渗透到音频电路中,表现为一种非常微弱的底噪或对声音细节的“染色”。
一些发烧友会使用昂贵的电源净化器、稳压器,甚至专门的“发烧电源线”,来追求更“干净”的电力供给,认为这能带来更好的音质。
误解点:
这种影响是极其微弱的,需要非常高端、敏感的设备才能感知,并且通常表现为一种“底噪”或者对“声音的透明度”有细微影响,而不是能辨别出发电厂的“类型特征”。
即便电源质量不同,这种差异也很难直接关联到“水电”、“火电”、“风电”这种具体发电厂的声学特征。它们对电力质量的影响可能更多体现在电网的稳定性、电压波动等方面,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声音特征”被传递到你的耳机里。
而且,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力,即使在同一城市,也可能是来自不同类型的发电厂,经过多级变电站的混合和传输。你很难想象你的耳机能分辨出某一个时刻的电是来自附近的火力发电站还是远方的风力发电站。

3. 某些特殊设备或实验场景(极小概率):
理论上,如果存在一种极其专业的声学测量设备,并且能采集到非常精密的、与发电厂运行相关的电磁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听频率的信号进行分析,那或许能发现一些关联。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耳机和普通听音场景的范畴。
甚至,某些用于特殊电磁信号监测的设备,可能会将捕捉到的电磁信号转换成音频,用于人工分析。但这种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听音乐”。

总结来说,我们日常通过高端耳机听音乐、看电影,是无法“听出”发电厂类型的。

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对设备极致解析力的一种夸张比喻,或者是一种对电源质量对音频设备影响的过度解读和联想。高端耳机确实能让你听到更多音乐中的细节,但这些细节是音乐本身带来的,而不是来自你家电源里电流是“水电声”还是“火电声”。

如果你听到有人这么说,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比喻,而不是字面上的事实。就像有人说“这酒好到能尝出酿酒师的心情”一样,是一种形象的表达,而非科学描述。

在音频领域,我们追求的是对音源的忠实还原,以及设备的低失真、高保真。而发电厂的“声音”,与我们正在播放的音乐信号,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物理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抱歉俺来迟了。


高端耳机能听出水电火电风电之类的现象真的存在。

那就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 只要您不停地暗示自己催眠自己, 水电和风电的区别是能听到的。

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 叫 Borat.


那里面就有一个场景, 揭示了神的存在。 也就是信仰的力量。

只要不停地念咒, 不停地念。 瘫痪的病人也能随时站起来直立行走。



所以俺在信仰的支撑下毅然买房调音,果然听到了核电VS水电的区别。

记住一点, 先买房再烧高端耳机, 效果一定是杠杠的


有何依据?

实践啊,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俺实践了, 所以俺认为自己应该有点发言权。


自我介绍一下, 俺新烧, 读书少,初中毕业, 市侩, 草根。

特别喜欢玩电, 尤其喜欢煲透的线材,另外还相信风水。


经常也有些感悟和大伙分享, 比如

“老烧见了就躲的耳朵听力曲线测试”

一般来说, 不晒一下自己的器材就很没面子。

所以, 俺就贴一下常用的耳机, 以免连新烧的帽子都被无情地剥夺。


俺爸没有完成一小步, 家里也没有矿。

窃以为下面的耳机勉强也能算高端了, 特别是用不动产来做前端的时候

盖因房子的面前有个金属做的铭牌和耳机老烧用的机器一样也是金属做的罗马字母+数字

政府每年还给它估价, 收几千刀 (几万人民币) 的估价费/地税。




以前用核电的时候(安省)总觉得三频不对, 毛糙.

您瞧,搬家(卑诗省)以后, 俺家的水电质量可以从贴图里面看出来:



看到了吧, 谐波只有 0.02% 不到 . 现在背景特别黑, 水润,三频均衡。 搬家真是立竿见影.


Keithley 2015 multimeters combine audio band quality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with a broad purpose 6½-digit DMM—all in one half-rack instrument. They can measur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over the complete 20Hz to 20kHz audio band and can compute THD+Noise and signal-to-noise plus distortion (SINAD).


Specifications

Distortion Characteristics

Voltage Range 100 mV, 1 V, 10 V, 100 V, 750 V (user selectable).

Input Impedance 1MΩ paralleled by <100pF.

Display Range 0–100% or 0–100.00 dB.

Resolution 0.0001% or 0.00001 dB.

Fundamental Frequency Range 20 Hz–20 kHz.

Harmonic Frequency Range 40 Hz–50 kHz.

Frequency Resolution 0.008 Hz.

Frequency Accuracy ±0.01% of reading.

Frequency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100 ppm over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俺还是喜欢水电啊, 背景黑啊, 100 PPM 的供电压降都听得到哇。



116.6972 V - 116.68728 V = 0.01 伏对吧??

俺都能听出来哦。

万分之一哦, 100 PPM 哦?


以前俺很为 “木耳” 的称号羞愧, 如今买了三个表才能证实自己的清白,

木耳这个枷锁啊, 很沉重捏


俺发现老烧喜欢给忠告, 俺自以为烧了一段时间,不敢独享发烧的体会。

所以俺恬着脸也东施效颦,也尝试忠告忠告。

俺给大家的忠告就是

一定要烧线材, 特别是花了一辈子煲透的线材。那个调音的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为了保证线材煲透,俺特地买了一栋自带煲透的线材的二手房来伺候耳机。

老房子的铜线那是一甲子的陈年老铜。你想想, 谁又有耐心花半辈子或者一辈子帮你煲整栋房子的电线啊? 这钱花的值! 这房子还在升值, 看着政府发来的估价单, 心里也美滋滋的。 值!!! 还送了一屋子煲透的铜线。 值 !!!!! 您见过耳机升值吗?


另外, 俺还发现了超导体就在咱们身边。

超导体调音的效果, 那也是杠杠的。

以前老烧推荐液氦冷冻过的发烧线材, 因为在液氦冷冻下, 金属会超导。

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很常见的高温超导体。

请看俺的散文:


参考文献:

Cartlidge, Edwin. Superconductivity record sparks wave of follow-up physics. Nature News. 18 August 2015 [18 August 2015].




希望大家找出更多依据。

user avatar

这是无线电爱好者社群中穿越近百年的老梗,很可能是从海外无线电社群流传到国内的,据查早在中国第一家无线电公司亚美公司创办的《无线电问答汇刊》中就有出现。

在民国21年(1932年)1月5日的《无线电问答汇刊》中第八问就提到

“甲电用干电,是否较水电声音响亮”

当时的“干电”和“水电”是指电瓶,而非发电厂,这一问题经过历史演变,由无线电爱好者社群流传到音响爱好者社群,就成了今日的“水火风核之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