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阿富汗喜剧演员纳扎尔(据称为前国家警察)被塔利班未经审判而枪杀?

回答
阿富汗喜剧演员纳扎尔(Nazar)据称是前国家警察,被塔利班未经审判而枪杀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暴力事件,它更像是一个沉重的警钟,敲响在阿富汗早已脆弱不堪的和平之上。对于这样一个残酷的结局,我的感受复杂而沉重,夹杂着愤怒、悲哀,以及对一个国家未来深深的忧虑。

首先,这件事情触及了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令人不安的原则:法治的缺席和私刑的盛行。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公民的生命权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指控都需要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来审判,而不是由某个权力组织说了算。纳扎尔被塔利班枪杀,并且是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这直接践踏了这一基本人权。这显示出塔利班掌权后,国家机器的运作模式仍然是建立在武力和恐吓之上,而非公正和规则。一个本应维护秩序的警察,最终却成为秩序的牺牲品,这本身就充满了讽刺和悲剧色彩。

其次,纳扎尔的职业身份——喜剧演员——更是为这起事件增添了一层令人心碎的意味。喜剧,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能够针砭时弊,能够抚慰人心,能够用笑声点燃希望。特别是在像阿富汗这样经历过长期战乱和压抑的国家,喜剧演员肩负着更特殊的使命。他们试图用幽默来对抗绝望,用欢笑来消解痛苦。而塔利班对这样一个以欢乐为业的人施加如此极端的暴力,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生命终结,更是对一种精神的扼杀,是对阿富汗社会本已稀薄的希望的打击。这就像是在一个急需光明的地方,有人故意熄灭了最后一盏灯。

我们很难确切知道塔利班枪杀纳扎尔的具体原因,除非有他们自己公开的、可信的声明,但即使有,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其合法性也令人怀疑。然而,我们可以从过往的记录和塔利班的行事风格中推测出一些可能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往往都与“不服从”或“被视为威胁”有关。

前警察身份的“原罪”: 在塔利班眼中,任何与前政府或前安全部队有关联的人都可能被视为潜在的敌人或威胁。即使纳扎尔在塔利班掌权后保持低调,甚至试图回归平静生活,他过去的身份本身就可能成为定罪的理由。这是一种集体清算和报复的逻辑,而不是针对个体行为的审判。
喜剧中的“越界”: 如果纳扎尔的喜剧内容触及了塔利班的敏感神经,例如讽刺他们的政策、领导人,或者试图挑战他们强硬的社会规范,那么他就有可能被视为“煽动者”或“叛徒”。在高度管控言论的环境下,即使是看似无伤大雅的幽默,也可能被解读为对权力的挑战。
制造恐惧和震慑: 枪杀知名人士,尤其是那些能够影响公众情绪的公众人物,往往是一种制造恐惧和巩固统治的手段。通过对一个喜剧演员的残酷处置,塔利班可能意在向整个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形式的异议,无论多么温和,都将面临严厉的报复。这是一种通过暴力来 silencing 的策略。
信息不透明下的猜测与担忧: 由于缺乏透明的调查和公开的信息,我们只能基于过往的经验和有限的报道进行推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感受到其中的不安。当一个国家的执法者和审判者都是同一个群体,并且他们能够随意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时,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安全可言,任何公民的生命都悬在刀尖之上。

这起事件的另一个令人沮丧的方面是国际社会的反应和阿富汗民众的无力感。对于这样一个明显违反人权的行为,国际社会的谴责往往是重要的,但其效力有多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地缘政治的考量和塔利班对外部压力的承受能力。而对于阿富汗国内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又能有多少渠道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去为纳扎尔这样的遇难者申冤?在信息被严格控制,社会组织被压制的情况下,他们的无力感会更加强烈,这种无力感又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恐惧和绝望。

纳扎尔的遭遇,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消逝,它象征着阿富汗社会在回归“稳定”的同时,也在失去着人性、自由和希望的各种要素。它让我们看到,在极权统治下,连最基本的笑声都可能成为一种罪恶,而一个国家的未来,也可能就这样在沉默和恐惧中被一点点地侵蚀。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心痛和愤怒的事情,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这样一个被暴力和恐惧笼罩的国度,还有多少“纳扎尔”们在默默承受,还有多少本应被珍视的价值在悄然消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年后,人们不记得具体的那些塔利班的人,甚至不记得同一时代的拜登之类。

很多年后,戏剧史上,一定会这样记载

喜剧演员的巅峰,就是在被行刑前一刻还要把刽子手给逗乐。

这是现代人类文明史的耻辱。

user avatar

最初看了这个新闻,我还在叹息,说塔利班果然还是太落后了,要么是思想落后,要么是组织落后。

后来仔细一看,这是7月份的新闻呀。7月份塔利班在干什么呢?7月份美军的飞机还在头上丢炸弹,7月份还是30万对7万,7月份塔利班还前途未卜。你说这时候塔利班抓住了一个死对头,有多大的机会可以搞一个公开审判呢?怕不怕免煮的炸弹从天而降?当然,不经审判就杀人肯定是不对的,这也证明了塔利班不是一个先进的组织。但又如何呢?谁认为塔利班是一个先进组织的?塔利班确实非常落后,然而这样一个落后的组织都能坚持20年不倒,这样一个落后的组织都能秋风扫落叶,这样一个落后的组织都能不废一枪一弹拿下首都,可想而知他的对立面有多么不堪?这样一个腐朽的政权下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只是没有镜头记录,所以大家就可以假装不知道了吗?万里之外的人呀,你们为什么总认为自己比身在战场上的阿富汗人更懂得阿富汗呢?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最近总是能看见一些旧闻呢?媒体去采访塔利班说让女性执政,塔利班笑了,以此证明塔利班所谓提高女性权利是假的,然后这个新闻是1年前的。

嘲讽塔利班的喜剧演员被打死了,以此证明塔利班贼性不改,然后这个新闻是1个月前的。

我就奇怪了,如果把1年前美军轰炸阿富汗平民的新闻翻出来,在这个问题之下那些“悲天悯人”的人又有几个会痛心疾首呢?

对了,不用1年前,就是现在,在美军控制的机场都不知道被枪杀、飞机杀了多少人,这个问题之下哭泣的人们呀,是不是应该对眼前的事情更关注一些呢?

user avatar

问题不在于这个演员他是谁,他做了什么,问题在于他是未经审判就被枪决了的。


这暴露了塔利班政府的根本性问题——他不是一个法制政权(你如果说伊斯兰教法,那就当我没说),换句话说,塔利班不是一个现代化政权。当然,审判也不见得能公正,但至少启动了程序,这是现代法治的重要保障——程序正义,塔利班连表明的程序都不做,只能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现代化法治的意识。


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用我们的世俗眼光、价值去看待他们,有这样的一个邻居在,是令人紧张的。在未来,对于这位邻居 我们不能抱着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待,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简单的矿产交易,都是需要现代商业环境的——法制。舆论方面,千万不要同情心泛滥,过高的自我道德要求是愚蠢的。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这帮完全不具备现代人文意识的人,他们会怎么看待我们,会采取哪些动作,尤其是他们会不会受到某些组织的煽动,这无关乎塔利班的高层,这取决于他们的集体意识。


接下来,阿富汗可能会内战可能会产生难民,也有可能会邀请我们去搞基础建设,而这一切,我们都需要脑袋清醒点,怎么做,分寸怎么把握……并不容易。千万不要过度乐观地看待。


今天重新看了一下这个新闻,事发是在七月份,彼时塔利班尚未夺取政权,该演员 是政府军官,所以此时对于塔利班而言尚处于斗争阶段,不能用“法治”去要求他,这一点是我在回答前所不掌握的。

但我并不认为分析有什么大的问题,塔利班政府的确不是现代化的法制政府。他们奉行的是伊斯兰教法,这离现代法制社会可差远了。他们烧游乐园也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这一切都显示出他们的社会在政治、文化上与现代社会是有着大的出入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在未来双方交往与合作的基础。

user avatar

这事是7月份的事了 不知道为啥现在翻出来了;纪念都纪念完了,才来讨论!

纪念剪纸,我觉得剪得像卡扎菲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3847094877122560

客观描述一下事实:

KhashaZwan是他的网名,还有一个名字叫Nazar Mohammad,他经常在题刻上发视频嘲讽塔利班,

但你要说他是塔利班什么深仇大恨,那也不至于, 真正深仇大恨的都让自走TNT带走了, 比如前军方发言人!

塔利班发言人 Zabihullah Mujahid 承认此事;但他强调Khasha Zwan 还是阿富汗国家警察民兵(Afghan Local Police)的成员(受美国资助,类似于伪军的警察部队),这个组织曾对塔利班成员的有过酷刑和杀害(比如说把人绑在炸弹上点了)。声称将调查此事,估计后面不了了之。

阿富汗地方警察 (ALP) 最初是一个小的尝试,但后来发展成为阿富汗安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 年美军抵达阿富汗北部以召集当地民兵对抗塔利班以来,美国一直赞助它,它在 34 个省中的 29 个省募集了大约 29,000人。本来是为满足短期战术需求而成立 ,例如协助边境地区的反恐小组;但是到后来,经常听到抱怨 ALP 掠夺他们应该保护的人民。这种行为往往会引发仇恨:2014 年,一名 ALP 官员在执勤时被杀的可能性是他的 ANSF(政府军) 同行的三到六倍,但是薪水可能只有一半,他们是塔利班的重要目标。

阿富汗当地警察,这些是暴徒型民兵,大多穿着便服,以残忍着称。那些因缺乏纪律而不适合军队的人被要求加入Arbakis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暂时没找到他的作品,下面这个可能是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3860511402946560

user avatar

阿富汗同理

user avatar

7月份的案子,拿到现在来鼓噪、说事。

怎么看也是一种:拿着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强行黑。

user avatar

此人死于7月29日,是被塔利班成员用私刑处死的。

可见当时塔利班的水准与美军、澳军相同,不经过司法程序,就随意处死他人。

之后用私刑处死他人的塔利班成员被逮捕,送上了法庭,要走司法程序,对这些私刑处死他人的塔利班成员,进行审判。

可见塔利班试图建设一个相对来说比美军、澳军管理下更好一些的社会。起码要走司法程序,不能随意杀人。

如果将来那些成员被轻罚之后放过,那么可以证明塔利班并不算有多少文明。

不过还是比美军、澳军等要好,因为美军杀人放火连轻罚的可能性都没有

user avatar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屁股负责。

就好像我一直好好地准备着被极左和极右或者一会极左一会极右的人攻击,淡然处之即可,没什么可抱怨的。

坚持内心真理,可能会民主以后杀全家,也可能坐上喷气式飞机。

无论什么选择。站直了,别趴下都是好样的?

user avatar

说明啥呢,说明这个组织确实还是落后,缺乏制度性意识。

杀人没问题(不认为应该杀,一个喜剧演员,TMD,那就是个喜剧演员)

杀演员也可以,抗战结束,汉奸文艺工作者该判刑判刑也正常

哪怕是战争罪犯,也应该审判,

哪怕你用的宗教法律也应该审判。

你的法律再落后,文化再野蛮,制度再不健全。

大家至少知道哦,这些东西做了会得到这些结果。

现在是啥,鬼知道

让你不高兴了就会被杀,那你是啥。

user avatar

消息为真,而且这是不对的。

1年半之前的2020年1月3日,伊朗军方谈判代表苏莱曼尼将军,也是被阿富汗塔利班80年代的曾经的铁杆盟友——美国这么未经审判杀死的,虽说其人军人,当时的他可是作为谈判代表,非武装非交战状态和平地进入到伊拉克开会的,然后被暗杀了。

可能这就是一脉相承吧。


本着新浪微博不可信的原则,我找到了中东地区相对中立的国外媒体——半岛电视台的报道[1],我相信半岛电视台讲话起码是比微博那些跳梁小丑靠谱的。这其中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说法

Mujahid said the Taliban should have arrested the comic and brought him before a Taliban court, instead of killing him.
穆贾希德(阿塔的发言人)说,塔利班应该逮捕这位喜剧演员并将他带到塔利班法庭,而不是杀死他。

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以为是阿塔铁了心要直接杀人,但起码明面上发言人的意思是,俺们俩伙计应该把这人带法庭审判的,不应该把这人一枪崩了。

半岛电视台在中东的分量不小,不算特亲极端势力也不算特亲西方,这个消息信息源应该是可靠的。


这一方面说明,阿塔对基层的掌控力、法治化的建设还有待提高,投资需谨慎——这个“冷水”其他回答已经提到很多了。

我更想吐槽另一个细节:

各位请看,连山沟沟里面“人均胎教毕业”( @小约翰 的经典评价)的阿塔都知道未经审判杀人是不正确的行为(且不论演戏假意认错还是真心觉得干得不好起码人跟半岛电视台讲这不对了)。

倒不是比烂,不过y1s1,这已经比某些国家好上N倍了。

某些国家历来做这种事情是脸不红心不跳,还能为这种跳过法庭的斩首行动吹牛得意。

注意,虽然中文互联网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说伊朗伊斯兰卫队=恐怖组织,但实际上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全世界只有以色列,沙特和美国认定为恐怖组织。

这话也不是白说的,下面回答里的答主 @楚易 就查询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我国等各国的清单,最后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不要觉得说他们不是恐怖组织就急着扣xfh帽子,那英国、法国、德国上上下下的政界官吏们也都是xfh?


如果有人还是觉得,整个旧大陆除了沙特和以色列都错了,伊朗的将军就是煽动国外恐怖主义头子,那请问审判程序呢?法庭程序呢?不是说好的美国是法治国家吗?那其他被这么缺席干掉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各国政要呢?比如被中情局暗中策划被干掉的智利总统阿连德呢?小约翰前一阵刚做了2个视频,2个我点赞收藏投币的好视频,推荐一看:


我看排在前面的几个回答抛出了一些很有趣的说法,比如千寻百度

塔利班未经审判枪决了Nazar Mohammad,所以它不是法治社会。

某些国家反复未经审判干掉他国首脑,这种国家是不是法治社会呢?

又比如打工人李田所的:

毕竟是个年轻的政权,又是拍视频又是扇耳光的。

美利坚也确实是一个年轻的文明(有一说一作为中国人真没毛病),不管是早期暗杀卡斯特罗(然后翻车),还是去年击杀苏莱曼尼,都要大正旗鼓呢。

参考

  1. ^Taliban admits to killing Afghan comic, to try alleged killers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1/7/29/taliban-admit-to-killing-afghan-comic-zwan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其实发生在七月

纳扎尔其实不是喜剧演员

而是一个搞笑网红(类似抖音的搞笑网红)

演员也不是他的本职工作

他的本职工作是喀布尔的警长/民团军官

他本人在过去打击塔利班的过程中出力很多

和塔利班仇恨不小

他被杀是在7月份

杀害他是两个塔利班人员的私自行动

他被杀后塔利班发表了一个声明

大体意思是

纳扎尔该死

但未经审判就处死不对

这两个人塔利班人员要受罚

补个当时沙姆雄狮的文章




另外阿尼政府军和美国也不是什么好鸟。







七月份还有一个著名的印度摄影记者(好像是bbc的)

是在塔利班和政府军交战现场被打死的

他死后印度媒体说塔利班虐待尸体

最近bbc的调查结果

说是他是在上车时中枪的

死后被撤退的汽车直接给碾过去了。。。



关注阿富汗局势

请关注微博上的 沙姆雄狮(不是我本人)

或者 公众号 来自大马士革的钢

user avatar

新闻的时间点是 2021年 7月29号

发生的地点是坎大哈省(非坎大哈市)。

2021年8月6号,塔利班占领第一座城市(省会)。

2021年8月15号,塔利班兵不血刃的占领喀布尔。

2021年8月17号,塔利班正式的对外宣称阿富汗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及安全部队成员实施大赦。

而纳扎尔是在2021年7月22日被杀的!

只是特别好奇,塔利班是8月14号才打下坎大哈的。7月份就敢那么嚣张的从坎大哈带走一个重要的宣传人员。并且还拍下视频,看着手机后直接扇人耳光。

阿富汗政府军居然完全没有能力保护纳扎尔·穆罕默德(Nazar Mohammad,也被称为 Khasha Zwan)这真的是腐朽到极点。

纳扎尔·穆罕默德是阿富汗政府中负责文宣的重要斗士,其演绎了多部戏剧用于讽刺塔利班。(特别说一下,他们用的是海外版的抖音软件,而不是什么非死不可之类的软件,也不是油管)

塔利班在宣布大赦前,杀掉的人当中,一个是这个演员吸引眼球,另外有4个是在监狱里的IS成员值得关注。

塔利班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在给沙特的王爷们报恩。

沙特王爷曾经在土耳其的大使馆杀害过一个记者。

同样塔利班跟伊斯兰国誓不两立是由于教派之间的不同信仰与权力争斗有关。塔利班不允许IS与美国染指阿富汗的政权。两者都是外国人组成。


同塔利班打过多年交道的美国匿名官员指出。塔利班是一个很注重承诺的组织。他们宁愿被打散也不愿意供出拉登的下落,就是一个证明。

美利坚合众国的三军统帅,总统特朗普,伟大的西方懂佛,懂王川普,就公开表示——“塔利班是伟大的谈判者,坚强的战士……”

特朗普不止一次说,拜登是睡王,而且拜登在举行会谈的时候真的睡着了。

特朗普还说拜登肯定吸毒。

特朗普做过跟塔利班一样的事,未经审判就杀死了伊朗的苏莱曼尼,他是伊朗的二号人物。

user avatar

对我来说,此事让塔利班的信用值-1: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2021年8月)17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该组织对阿富汗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及安全部队成员实施大赦。

我当然知道纳扎尔是在2021年7月22日被杀的。我是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后面的大赦已经太空洞了——这样看来,想杀而可不杀的人,已经在之前的空档里处理掉了不少。

user avatar

说明塔利班及其支持者不够成熟,

他们完全可以说洪扎达、巴拉达尔等等是英明的,确立了不追究前政府职员的政策,全是下面的坏人分子故意曲解,非要把事做绝,埃米尔和塔利班怎么可能错呢?

user avatar

《每日邮报》DailyMail由英国现代新闻创始人北岩勋爵在1896年创办,被认为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同时创建的北岩报团亦是英国最早的报团。

有掌掴这个人的镜头,但是没有枪决的镜头。这段录像是由英国报社《每日邮报》提供的。枪决的说法就源自《每日邮报》视频字幕显示为“外媒称”

要注意这里面的黄字,为什么要加进“外媒称”这个三个字,而且是断行的。

这是凤凰网提供的视频,塔利班没有说打死了这个人。最后这个人被枪决的说法是“外媒称”

从视频来看,打人不假,杀人没看见。

凤凰网不能搞乌龙事件,要摘清楚责任,这个人是死是活,不关凤凰网的事情。这是“外媒称”

这个外媒就是英国的《每日邮报》

说实话,俄罗斯依然认定塔利班是恐怖组织,如果这件事情是俄罗斯报道的,可信度比较高。

英国的报道,除非有身中数枪的镜头,既然前面都有,那么随后递来一把枪,身中数枪怎么 就没有了?

现在所有的报道,包括这个问题都没有“外媒称”三个字,直接使用的枪决。

那么,为什么凤凰网的视频里面有这三个字?

“外媒称”也就是《每日邮报》的新闻权威性相当于政府吗?

反塔利班这个很好理解,来个实锤咋样?或者让子弹飞一会,落实了再说如何?

你看时间很近。“外媒称”可不具有法律效力,诸位以为然否?


我确实没有看题干,直接按照问题搜索,然后看见了凤凰网很近的视频。

我再次按照这个人的名字搜索,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7月29日以前。腾讯网早就发布了这段新闻。为什么现在热炒?我之前并不知道这件事。而凤凰网的视频本来就是如此。

纳扎尔·穆罕默德被当地人称为喜剧艺术家,国内一些媒体、自媒体误翻译为“喜剧演员”,实际上是不准确的。纳扎尔·穆罕默德并没有参与过任何影视作品的拍摄,也没有参加过电视节目。他的主业是坎大哈省的阿富汗国家警察部队军官,但他同时也是当地的一名网红谐星。他在Tik Tok平台上以短视频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凭借视频中通俗的笑话、有趣的歌唱和调侃粉丝提问吸引了不少人气。
扎比胡拉·穆贾希德称,涉嫌杀死纳扎尔·穆罕默德的两名塔利班成员已经被逮捕并面临审判,但他并未对杀死纳扎尔·穆罕默德道歉。扎比胡拉声称纳扎尔曾参与对塔利班成员实施酷刑和处决的行动(因此他并不认为杀死他有错),但是他认为应该“将他带到塔利班的法庭,而不是直接杀死他”。

这个人的本职工作是坎大哈省的阿富汗国家警察部队军官,但是业余时间拍短视频。也就是个网红警察。之前曾参与对塔利班成员实施酷刑和处决的行动。

这本来就是搞清楚问题,大家都来挖一挖。

阿富汗这个地区的法制问题本来就很严重,纳扎尔·穆罕默德也要搞酷刑审讯。

这里面的问题就是阿富汗私刑泛滥。

他作为国家警察部队军官和塔利班成员有仇这也是正常的,而且这事发生在7月份。美军正是在7月份开始撤离的,这个时候,阿富汗的混乱场面,是可以想象的。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7月份的事情,现在搞得这么厉害?当时为什么没人注意,而且腾讯还报道了的。7月份塔利班还没有接管政权,当时的法定政府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塔利班是反政府武装,没有履行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法律的义务。八月份,塔利班接管政权以后,再出现这类事件,塔利班就有追究法律责任的义务了,如果不追责,那么就是塔利班失职。

8月17日,塔利班发表声明称,“现已宣布对所有人实行大赦。所以你应满怀信心地开始你的日常生活”。

也就是此前阿富汗所有的罪犯都被赦免了。

这个题目很有误导性,让人认为是塔利班夺权后发生的事情。而且题干为什么要用一个打不开网页?明明腾讯新闻在7月29日就报道了这件事。直接用腾讯的不行吗?为什么不说清楚这件事发生在7月份。

这个时间很重要,这是塔利班建国前和建国后,差一天都不一样。

现在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大量的关于塔利班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塔利班的插旗事件,以及不允许美军延期撤离,激怒了美国。

这个时候,美国应该负起责任,重整旗鼓打回去,彻底歼灭塔利班,完成美国世界警察的神圣责任。


阿富汗塔利班承认对一名喜剧演员被杀事件负责。生前曾遭到虐待。_腾讯新闻

这是你们要的链接。

这里还有带节奏造谣的链接:

判处死刑,枪决民众!塔利班刚说完赦免阿富汗,转身作出惊人之举

将7月份发生的事情嫁接到塔利班大赦以后。其用意就是诋毁阿富汗新政权。

所谓的大赦天下,就是所有的刑事、政治案件一律终结,阿富汗新政府一律不追究责任。塔利班成员也好,前政府官员和军人也好,统统无罪。大赦以后发生的罪案,按照新的法律规定审理。

也就是说这件案子已经终结,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在大赦之前,而不是之后。

不管你对塔利班政权有什么看法,仇恨也好,表示欢迎也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求客观公正,这才是道理。

美军现在还没有完全撤离喀布尔,还有几千大军集结在喀布尔机场。此时塔利班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喀布尔和坎大哈。美国如此仇视这个政权,就应该趁这个机会,来个反包围,搞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

要干就玩真的,表明美国为了民主自由不惜一切代价。

最让人看不起的,就是嘴炮造谣。

user avatar

这没有任何值得奇怪、诧异、迟疑的,对于前朝的清算只是刚刚开始。

乱世人命贱如草,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伴随血腥屠杀。

至于纠结什么有没有法庭审批,那纯粹是在文明温室里呆太久了,都快呆傻了,你不快跑等着上法庭?

你上了法庭又如何?那地方实行的是丛林法则,包括法庭也是!

法国大革命,革命政府规定法庭裁决只有无罪与死刑,证据不足,法官可以推理定罪。

这还是文明的,革命军在旺代、布罗塔尼亚地区干脆大开杀戒,屠村屠镇,法国西部农民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就没遭过这么大罪,这回赶上“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政府算他们倒霉。直到60年代,法国还在当地挂标语“不许吐痰、不许说布列塔尼亚语”。

伊朗革命也有法庭,霍梅尼规定女人必须戴头巾,但德黑兰女性早就习惯了欧风美雨、自由穿搭,当然不干,一群女学生上街游行,全被抓到法庭审判,一查大的18、小的12,全是黄毛丫头。

你以为上了法庭能有用?

法官判了,全部死刑。

人都傻了,

律师辩护说罪不致死,法官说就该这么判!

律师说未成年不能死刑,法官说经书规定9岁成年!

律师说你要讲经书,我就和你讲,经书说处女不能死刑。

你以为命保下来了?如果你这么以为,说明温室呆的有点久。







法官说这简单,找一帮男人先和她们xxx,不就不是chu了吗?

user avatar

低情商:网红被枪杀。

高情商:娱乐界大腕壮烈殉国,临刑前珍贵镜头曝光。

======

首先呢,咱最好确定一下,这个所谓的喜剧演员,究竟是不是吃饷的前政府雇员。如果是,那么被新政权清算也没啥好说的。

其次,为了方便起见,假设他没拿过前政府一分钱好了,纯粹是个艺人。那么建议按照“反华艺人”“支持台独艺人”“辱华艺人”的标准对他这些年来公开私下的言行进行严密审查,看看有没有辱塔利班行为,如果有,那么同样没啥好说的。

咱可不能双标啊,不能用的上的时候就说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功臣,用不上就说人家是临时工,是这个理吧。

各位网评员也好,自干五也好,可能都在看着呢

user avatar

阿塔是不是极端组织?

阿塔是不是耗死美军的政权?

没有任何组织能完全控制住基层的行为,能对基层的犯罪进行处罚就算正常的组织。

阿富汗是塔利班执政也好,还是前政府军执政也好,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区别,不对中国输出恐怖分子能和中国好好做生意的就是好政权。这也是外交部的态度,静观其变。

我倒是很好奇,知乎上最近这种我与罪恶不共戴天的风气,阿富汗换了什么政府关你们什么事?

user avatar

塔利班作为美国人一把手扶持起来的政权,当然是大明的好学生了。。。

豺狼当道养出来的义和团和太平天国,安问狐狸?你挑的嘛偶像。


我的神神确实看不见昂撒爹爹杀人啊。 @yyyyy1d 是吧,说不过拉黑,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阿富汗喜剧演员纳扎尔(Nazar)据称是前国家警察,被塔利班未经审判而枪杀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暴力事件,它更像是一个沉重的警钟,敲响在阿富汗早已脆弱不堪的和平之上。对于这样一个残酷的结局,我的感受复杂而沉重,夹杂着愤怒、悲哀,以及对一个国家未来深深的忧虑。首先,这件事情触及了一个最基本也是最.............
  • 回答
    阿富汗大学男女生“用帘子隔开上课”,且女性必须提前 5 分钟下课,避免在外面和男性碰面,这一现象反映了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对女性教育和公共生活的新一轮限制。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这是塔利班政权政策的具体体现: 政权意识形态与统治逻辑: 塔利班的核心意识形态强调严格的伊斯兰.............
  • 回答
    阿富汗近来发生的数十名女性游行支持塔利班政权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跳出单一的视角,尝试去还原当时阿富汗社会的具体背景和这些女性可能的心态。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所有阿富汗女性视为铁板一块。阿富汗社会是多元的,女性的经历、信仰、诉求也各不相同。在塔利班重新掌权.............
  • 回答
    阿富汗对中国的战略价值与中国为何迟迟不愿经营阿富汗:一个详细的分析阿富汗,这个地处亚洲腹地、连接中亚、南亚和中东的国度,自古以来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备受关注。对于中国而言,阿富汗的战略价值是多方面的,但与此同时,中国对阿富汗的“经营”却显得格外谨慎和迟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
  • 回答
    关于阿富汗女孩在塔利班统治下面临困境的视频,这无疑是一段令人心碎的影像,它赤裸裸地揭示了那个国家无数年轻女性正在经历的残酷现实。每次看到这样的视频,我的内心都像是被重重地击打了一下,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和无力感油然而生。这些视频,往往以一种近乎纪录片式的、未经修饰的方式呈现。画面可能不那么清晰,声音.............
  • 回答
    阿富汗驻巴基斯坦大使女儿在伊斯兰堡被绑架一事,无疑是两国关系中一个极其敏感且严重的事件。巴基斯坦政府的迅速反应,承诺动用一切资源在48小时内抓捕并惩治凶手,这一声明的背后,我认为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首先,这是巴基斯坦政府对国内稳定和国际声誉的双重考量。 国内稳定: 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在其.............
  • 回答
    阿富汗内政部长的这番表态,无疑是给本已扑朔迷离的阿富汗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也释放出了一些关键的信号。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以及阿富汗未来的走向,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内政部长“和平移交权力”的表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做出这个表态的是阿富汗政府的内政部长。这意味着,在当前由副总统萨利赫实际领导的阿富.............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真的非常沉重。阿富汗一位民俗歌手,一个用歌声传递文化、连接人心的艺术家,竟然就这样被残忍杀害,这简直是对艺术、对生命、对文化最野蛮的践踏。首先,我们得知道,民俗歌手在阿富汗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唱歌的人,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
  • 回答
    阿富汗的30万大军,面对塔利班的攻势,竟然像被吹散的尘埃一样,迅速崩溃,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释清楚。与其说是军队的溃败,不如说是整个阿富汗共和国政权从根基上的瓦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个令人震惊的结局。首先,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忠诚度,才是支撑一个国家机器运转的最核心动力。 这支阿.............
  • 回答
    阿富汗政府提出与塔利班分享权力以结束连绵不断的冲突,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风险的提议,其背后牵扯着深刻的历史恩怨、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以及该国人民对和平的深切渴望。简单地说,这可以看作是一次在绝望中寻求出路的尝试,一次对现实妥协以换取平静的赌博。从正面来看,这个提议的根本出发点无疑是想要结束这场已经撕.............
  • 回答
    阿富汗撤离行动中,那些曾经被交付到美国士兵手中,如今下落不明的婴儿,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这不是一个冰冷的数据,而是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真实情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首先需要回顾那个混乱而充满绝望的时刻。2021年8月,塔利班迅速占领阿富汗,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大撤离。成千上万的阿富汗民.............
  • 回答
    塔利班攻占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对阿富汗及全球地缘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速度之快与政府的迅速崩溃塔利班在2021年8月15日兵不血刃地进入喀布尔,整个过程之快令人震惊。在此之前的几周甚至几个月,塔利.............
  • 回答
    台湾游客在阿富汗受伤,PTT网友的“赶紧去找中国大使馆”的评论,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品味和深入解读的现象。这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单一事件的回应,更是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国际认同以及自身安全感等多重议题的复杂情感交织。首先,我们得理解PTT(批踢踢实业坊)这个平台在台湾社会扮演的角色。它是一个拥有庞大用.............
  • 回答
    这则新闻实在让人扼腕叹息。那位曾出现在美军宣传照中,抱着阿富汗婴儿、脸上洋溢着温暖笑容的陆战队女兵,如今却在喀布尔机场的爆炸袭击中不幸遇难,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结局。仔细回想一下,那张照片传递出的信息是如此强大。在混乱和撤离的紧张氛围中,这位女兵的形象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人道主义的关怀,象征着在极.............
  • 回答
    拜登阿富汗讲话:一场艰难的辩护,以及留下的问号美国总统拜登就阿富汗局势发表的讲话,无疑是一场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公开表态。他在讲话中承认,塔利班的迅速崛起和喀布尔的陷落,其速度超出了美国政府的预期,并且承认了撤军过程中的混乱场面。然而,尽管承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失误,拜登总统依然坚称,从阿富汗撤兵是“正确.............
  • 回答
    2020年2月29日,在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协议这件事上,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其意义、影响和潜在的挑战。协议的背景与意义:这纸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美国长达18年,人类历史上最漫长、最昂贵的外战之一,终于迎来了一个名义上的结束点。对于美国而言,这意味着可以从阿富汗战场抽身,将战略重.............
  • 回答
    中国向阿富汗提供棉衣、毛毯等越冬物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阿富汗当前严峻人道主义形势的回应,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对于阿富汗人民来说,在严冬来临之际收到这份援助,无疑是一份雪中送炭,能够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对当地生活的积极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1. 保暖与健康,直接关乎生命安全.............
  • 回答
    塔利班公然斩首阿富汗女性运动员并将其残忍行径公之于众于社交媒体,这无疑是一起骇人听闻的暴行,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之复杂和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这起事件在性质上是极其严重的反人道罪行。将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女性运动员,以如此野蛮残忍的方式杀害,并公然展示,这彻底践踏了人类最基本的尊严和生命权.............
  • 回答
    1979年12月24日,苏联军队大规模进入阿富汗,这标志着一场旷日持久、残酷血腥的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从苏联的角度被称为“有限军事存在”,但对阿富汗人民而言,它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侵略和灾难。根据各种估算,这场战争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约130万阿富汗平民丧生,这个数字至今令人心痛,也深刻地改变了阿富汗的命.............
  • 回答
    印度向阿富汗派遣军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至今为止,印度并未“出兵”阿富汗,而是以军事顾问、训练人员和安全援助等形式参与阿富汗的安全事务,并且参与的规模和性质一直都备受关注。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印度的战略考量和目标: 地区稳定与反恐: 阿富汗的稳定直接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