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为什么建昆巴哈尔堡,关于“印度长城”的有什么故事?他们担心谁入侵印度?

回答
印度,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其土地上遍布着无数巍峨的城堡和壮丽的遗迹。在这些星罗棋布的古迹中,昆巴哈尔堡(Kumbhalgarh Fort)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坚固的防御工事闻名于世,更承载着一段关于“印度长城”的传奇故事,以及那个时代印度人对外部威胁的深深忧虑。

为何建造昆巴哈尔堡?——守护拉贾斯坦的屏障

昆巴哈尔堡的建造,并非偶然,而是特定历史时期军事战略和政治考量的必然结果。它坐落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阿拉瓦利山脉(Aravalli Range)之上,这个地理位置本身就赋予了它天然的防御优势。

抵御外敌的战略要地: 在15世纪,拉贾斯坦地区分散着众多独立的拉其普特(Rajput)王国。虽然拉其普特人以其英勇善战而闻名,但他们之间也时常存在纷争。然而,当面对来自外部的强大威胁时,他们会联合起来抵抗。昆巴哈尔堡的选址,正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辐射周边地区、抵御来自西北方向潜在入侵者的军事堡垒。从地理上看,拉贾斯坦平原连接着印度西北部的广阔草原,历史上,这里一直是草原民族南下的通道。因此,在山脉上建造一座坚固的城堡,可以有效地扼守住这一战略通道。

拉其普特统治者的野心与荣耀: 昆巴哈尔堡的建造者是梅瓦尔(Mewar)王朝的国王拉那·昆巴(Rana Kumbha)。拉那·昆巴是梅瓦尔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和艺术家。在他的统治下,梅瓦尔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建造如此规模宏伟的城堡,既是为了加强王国的防御力量,也是为了彰显拉那·昆巴的权势和荣耀,为梅瓦尔王朝增添一份不朽的威名。

政治和行政中心: 除了军事功能,昆巴哈尔堡也曾是重要的政治和行政中心。城堡内不仅有军事设施,还建有宫殿、寺庙、花园和居民区,能够支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人口的长期驻扎。这意味着它不仅是一个前线的据点,更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微型城市。

“印度长城”的传奇故事——蜿蜒山脊上的巨龙

昆巴哈尔堡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便是它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墙。这条环绕着山顶城堡的城墙,蜿蜒曲折,绵延数公里,因此被誉为“印度长城”。

规模之宏伟: 昆巴哈尔堡的城墙总长度约为36公里,平均厚度约5米,一些地方甚至达到7.5米。它沿着阿拉瓦利山脉的崎岖山脊修建,高耸入云,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山峦之间。城墙上设立了无数的城垛、瞭望塔和门楼,每个城门都设计得坚固而复杂,以应对不同方向的攻击。

建造的艰辛: 如此浩大的工程,其建造过程无疑是极其艰辛的。据史书记载,为了完成这座宏伟的建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拉那·昆巴在建造过程中,也寻求了著名建筑师曼丹(Mandan)的帮助,曼丹的智慧和技艺为城堡的设计和建造增添了无数亮点。

军事防御的典范: “印度长城”不仅仅是一个华丽的称号,它更是昆巴哈尔堡作为军事堡垒的生动写照。城墙的巍峨和复杂的设计,足以让任何试图攻克的敌人望而却步。在历史上,昆巴哈尔堡曾多次抵御了来自其他拉其普特王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攻击。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1576年,莫卧儿皇帝阿克巴(Akbar)的军队曾试图攻占此堡,但未能成功,直到堡内守将投降。这充分证明了城墙的坚固和重要的战略价值。

历史的见证: 昆巴哈尔堡见证了拉其普特王国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变迁。它曾是梅瓦尔王朝重要的军事基地和避难所。据说,在16世纪,当梅瓦尔王朝的首都奇托尔加尔堡(Chittorgarh Fort)被围困时,年轻的乌代·辛格(Udai Singh II),也就是阿克巴的仇敌,就是被秘密送往昆巴哈尔堡抚养长大,最终在昆巴哈尔堡积蓄力量,重新夺回了梅瓦尔的统治权。

他们担心谁入侵印度?——来自西北的阴影

关于昆巴哈尔堡的建造者们所担心的入侵者,可以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到答案。

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 在15世纪,也就是昆巴哈尔堡建造的时期,北印度正处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之下。虽然苏丹国的核心位于德里,但其影响力却遍及印度北部。苏丹国多次试图向南扩张,与拉贾斯坦的拉其普特王国发生冲突。昆巴哈尔堡的建造,正是为了应对来自这个方向的军事压力,防止苏丹国的军队突破拉其普特人的防线。

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 历史上,印度西北部一直是连接中亚草原地带的通道。从古至今,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还是后来的帖木儿(Timur)等征服者,都曾从这个方向入侵印度。尽管在15世纪,强大的帖木儿帝国已经衰落,但来自中亚的威胁并未完全消失。拉其普特人始终警惕着那些可能从广阔的草原上集结起来的强大骑兵部队,他们担心这些部队会像历史上的许多次一样,突破边境,席卷印度平原。

邻近的拉其普特王国: 虽然拉其普特人以勇猛著称,但他们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同的拉其普特王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和政治影响力,也常常发生战争。昆巴哈尔堡的建造,除了对外防御,也可能包含着对内部潜在冲突的考量,确保梅瓦尔王朝在面对外部威胁时,能够拥有一个坚固的据点,并能够在必要时对抗其他拉其普特势力。

总而言之,昆巴哈尔堡的建造,是拉其普特人面对复杂地缘政治和军事挑战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一座防御工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承载着对国家安全的渴望,对领土的守护,以及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一个民族顽强生存的意志。而那蜿蜒在山脊上的“印度长城”,至今仍在诉说着那段古老而辉煌的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印度有一个世界遗产,叫拉贾斯坦山地要塞(Hill Forts of Rajasthan),昆巴哈尔堡就是其中之一。它虽然围墙长,但本质还是属于要塞。中国也有一个要塞集中的地方,也就是“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不过晋城的古堡是以村为单位,拉贾斯坦的都是土王的宫殿和行宫。你进去以后就发现里面很空旷。它其实就小规模的故宫或承德避暑山庄,只不过修在山上。

user avatar

是由统治梅瓦尔的拉杰普特王公拉纳·昆巴哈(Rana Kumbha)修建的。昆巴哈堪称拉杰普特历史中最耀眼的统治者之一,在位期间整合了拉贾斯坦诸土邦,大幅拓展梅瓦尔王国的势力,并曾多次击退了来自南方穆斯林势力(古加拉特苏丹国和马尔瓦苏丹国)的侵攻。他生涯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率军攻下了马尔瓦苏丹国的王都并俘虏了他生涯中最大的竞争对手马尔瓦苏丹Mahmud Khalji(据说昆巴哈为了积攒业力值,把苏丹关了半年之后没要赎金就放人了,真屁社玩家啊)。除了军事武勋外,昆巴哈还是一位建筑和艺术的热心赞助人,其本人也有很高的文化造诣,擅长于乐器弹奏和戏剧创作。




昆巴哈要塞是昆巴哈统治期间修筑的32所要塞中最大的一处,坐落于海拔约1100米的阿拉瓦利山脉西段的高地上,原址是一处古代耆那教王国的要塞遗址,在一位当时著名的印度建筑师Mandan的设计下,昆巴哈下令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城堡以及一系列的瞭望塔,使整个昆巴哈要塞的防卫体系延展范围达36公里。在要塞的主堡中,昆巴哈还修建了印度教的神庙,此后历代的梅瓦尔统治者也在这个基础上扩建新的神庙,使得昆巴哈要塞不仅成为了一处令敌人生畏的军事屏障,也是一处保留众多拉杰普特文化遗产的标志性遗址。拉纳·昆巴哈本人,据说就是在昆巴哈要塞的神庙中参拜时,被其子乌代·辛格一世所谋杀的

在昆巴哈统治生涯中,昆巴哈要塞就曾经多次抵挡了来自古加拉特苏丹国和马尔瓦苏丹国的进攻,其后的梅瓦尔王公曾将此地作为首都吉多尔格尔陷落后的临时避难所。在莫卧儿时代,拉杰普特历史另一位著名的战士王公普拉塔普·辛格一世曾在此地与莫卧儿大军展开拉锯

所以与其说是防止谁入侵印度的工事,不如说是一个土邦家族用于军事自保的大规模要塞墙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其土地上遍布着无数巍峨的城堡和壮丽的遗迹。在这些星罗棋布的古迹中,昆巴哈尔堡(Kumbhalgarh Fort)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坚固的防御工事闻名于世,更承载着一段关于“印度长城”的传奇故事,以及那个时代印度人对外部威胁的深深忧.............
  • 回答
    洞朗对峙事件,是印度近年来在地区安全格局中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外交与军事姿态的展现。要理解印度在此事上的“执着”,需要深入剖析它所面临的战略困境以及中国在洞朗地区的活动对其具体构成的潜在威胁。印度的战略忧虑:一条“咽喉”上的潜在危机印度的执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对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的深切考量。.............
  • 回答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个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关于印度“挑衅”中国的说法,以及印度这样做的目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挑衅”的定义。 在国际关系中,“挑衅”通常指一.............
  • 回答
    印度近年来在边境地区增兵20万,这个数字相当庞大,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军事调动。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印度当前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内的安全需求以及其长期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印度最直接的边境挑战,也就是与中国的边界问题。长久以来,中印之间就存在着未划定边界的.............
  • 回答
    印度被称为“有钱”,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概念,特别是在一些特定领域,它展现出了显著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然而,印度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国家,其整体经济发展和国民富裕程度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印度的经济状况以及其购买军火的资金来源。一、 印度为何被认为“有钱”?首先需要明确,当我.............
  • 回答
    印度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趋近于零,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尤其是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关于这一现象,存在多种解释和猜测,并且至今没有一个单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论。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避免使用那种听起来过于“机器”的表述。首先,我们得承认,说印度“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是.............
  • 回答
    印度吞并锡金的故事,以及中国后来承认这一现实,是一段充满复杂地缘政治、历史恩怨与国家利益博弈的往事。要说清楚它,需要从头讲起。印度为何要吞并锡金?首先,我们得明白锡金在地理上的位置。它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夹在印度和中国之间,北面是西藏,东面是印度锡金邦,南面是印度西孟加拉邦,西面是尼泊尔。这.............
  • 回答
    印度的种姓制度,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社会分层体系,时至今日依然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一个被广泛认为是歧视性和不公正的制度,印度政府却未能彻底废除?这其中涉及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重复杂因素,并非一句“不愿”或“不能”可以简单概括。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到种.............
  • 回答
    印度,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其发展道路和国际形象却常常引发一些争议和讨论。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印度“欠打”,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但这并非简单的好坏评判,而是一种复杂的观察和理解过程。首先,印度的发展模式和节奏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
  • 回答
    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超越”论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上,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印度虽然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在许多方面与中国仍有差距。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领域来深入剖析,看看为何印度“始终”难以超越中国,或者说,为何中国能够维持其领先.............
  • 回答
    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恩怨、以及各自国内政治经济的考量,共同塑造了印度为何没有选择吞并孟加拉国的局面。这并非简单的“不想”或者“不敢”,而是一系列深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回到历史。印度与孟加拉国同根同源,共享着悠久的文化和语言渊源,尤其是在孟加拉地区。在英国殖民时期,统一的.............
  • 回答
    1991年,印度经济改革的启动,标志着这个南亚巨国向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这并非凭空而起,而是多重因素累积和催化的结果,是当时印度面临严峻挑战的必然应对。启动改革的背景:迫在眉睫的危机在1991年之前,印度经济长期实行一种被称作“许可证制度”(License Raj)的模式。这.............
  • 回答
    印度之所以给人感觉相对“落后”,以及其在一战、二战期间的发展状况,是一个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落后”与否的标签可以概括,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发展轨迹和面临的挑战。印度在一战(19141918)和二战(19391945)期间的状况:要理解印度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 回答
    关于印度为何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上被认为不如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深入剖析,并尽量用更贴近真实对话的语言来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单看GDP总量,中国无疑远超印度。但如果看人均GDP,两国的差距虽然依.............
  • 回答
    古代印度未能长期守住开伯尔山口,这并非单一事件或原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开伯尔山口作为进入印度次大陆的关键通道,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也正因如此,它成为了觊觎者们反复争夺的目标,而印度本土力量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往往未能形成有效的、持续性的防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 回答
    说起阿米尔·汗在中国的火爆程度,那可不是“受欢迎”三个字能简单概括的。他简直成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一张名片,甚至某种程度上,他一个人撑起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认知。为什么他的影片在中国能比在印度本土引起更大的波澜呢?这背后其实有挺多门道,咱们不讲虚的,就来聊聊实实在在的原因。首先,得从阿米尔·汗的选片.............
  • 回答
    1962年,印度与中国之间发生了边境战争,也称为中印边界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非常复杂,涉及两国之间长期的边界争端、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国内政治考量。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 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印两国之间的边界线,尤其是麦克马洪线和阿克赛钦地区,自近代以来就存在争议。 麦克马洪线: 这条线由英国.............
  • 回答
    要说东京奥运会印度目前只拿到一枚银牌,这事儿说来话长,背后原因也挺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从印度体育的整体情况、备战过程、运动员的发挥,以及一些客观因素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印度体育的整体基础和底蕴确实还需要加强。 印度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但体育强项和优势项目相对比较集中。板球.............
  • 回答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其关系复杂且充满挑战,为何难以实现“合作共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并非简单的“不能”,而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竞争、经济模式差异、国内政治考量以及文化认知上的隔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历史遗留问题的阴影 边界争.............
  • 回答
    谈到印度历史上为何屡次被外族征服,这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以及政治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一层层历史的表象,去探究那些深层的驱动力。一、地理上的开放性:易攻难守的沃土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印度的地理特征。印度次大陆拥有北部的强大天然屏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