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铁矿石最近下跌了这么多?

回答
最近铁矿石价格的下跌,确实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意外,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像一场复杂的博弈,牵扯着供需双方的神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铁矿石这艘大船,为啥最近驶得这么不顺当。

首先,需求端是绕不开的焦点。 你想想,铁矿石最终是干嘛用的?造钢材,而钢材又主要用在建筑和汽车制造等大项上。最近全球经济整体的复苏步伐,说实话,并没有大家之前预期的那么强劲。

中国因素依然是重头戏。 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但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遇到了一些挑战。大家都知道,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大,从地基到钢筋,再到装修,都是钢材的舞台。但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一些政策调整和市场预期的影响,新开工面积有所下滑,投资增速也放缓了。这直接导致了对螺纹钢、线材等建筑用钢的需求减弱,进而传导到铁矿石这边。虽然国家也在出台一些支持政策,但市场信心的恢复和实际需求的显现,还需要一个过程。
海外经济的阴影。 不只是中国,全球其他一些主要经济体也面临着通胀压力、加息周期带来的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对工业生产,尤其是钢铁等重工业的拉动作用也打了折扣。大家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也会让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更加谨慎。

再来看看供给端,这股力量也不能小觑。

全球铁矿石产量保持稳定甚至增长。 像巴西、澳大利亚这些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他们的矿山生产并没有因为价格下跌就立刻停摆。大型矿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本身就有规模优势,即使价格低一些,也还是有利可图的,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维持产量,继续供应市场。一旦市场出现缺口,他们会立刻填补。
库存的变化也有影响。 港口库存是市场情绪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如果下游需求疲软,而供给端又保持稳定,那么港口库存就会逐渐累积。库存高企意味着买家手里不缺货,议价能力自然就更强,这给铁矿石价格带来下行压力。反之,如果库存能有效下降,通常会给价格带来支撑。

除了供需的基本面,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作用也至关重要。

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市场参与者,无论是矿商、钢厂还是贸易商,他们都在根据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来做决策。如果大家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那么对铁矿石的需求前景也会随之黯淡,这种预期本身就会导致价格下跌。
一些突发的事件。 比如一些国家的能源政策调整,或者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对原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铁矿石的价格。虽然最近没有特别重大的、直接影响铁矿石供应的突发事件,但整体的“不确定性”情绪,也让市场参与者更加倾向于规避风险。
金融市场的影响。 铁矿石也是可以被交易的商品,金融市场的波动,比如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回调,或者一些投机资金的进出,也可能在短期内对铁矿石价格产生放大效应。

钢厂的利润空间也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铁矿石占到了钢材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当铁矿石价格上涨过快,而钢材价格又受到下游需求不足的限制,钢厂的利润空间就会被挤压。为了保证利润,钢厂自然会压低铁矿石的采购价格,甚至会减产来减少亏损,这又进一步削弱了对铁矿石的需求。

所以你看,铁矿石价格的下跌,是需求端不给力、供给端相对稳定,再加上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某个“阴谋论”能解释的。更像是一个自然的市场调节过程,只不过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各种因素叠加起来,显得下跌的幅度比较明显,让大家感觉有点措手不及。

未来铁矿石的价格走势,还得看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尤其要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和基建投资的企稳回升情况,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控制通胀和刺激增长之间如何取得平衡。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对铁矿石这艘“大船”的航向产生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总是慢一步可不行。

上次看到一个“为什么铁矿石最近涨了这么多?”,我寻思着铁矿石不是从230跌到180了吗,哪来的“涨这么多”,然后一堆答主在下面分析,什么中国不行啦,澳大利亚贸易战无敌啦之类。

最近铁矿石又涨回220了,结果来个问题“为什么铁矿石最近下跌了这么多?”。

user avatar

你说金融原因,需求原因,美元原因我都不说什么,见仁见智,高赞答案在那说工艺问题?

电炉炼钢和转炉炼钢根本不是中国需要大量铁矿石的主要原因,你们知道为啥中东国家都采用短流程吗?因为天然气便宜,可以直接上还原铁,后面跟电炉,中国为什么多数都是长流程,因为我们煤丰富,天然气欠缺,关键问题不是在炼钢,而是在炼铁!另外长流程的生产上产量和质量各方面更加稳定可靠,所谓电炉练废钢本就非常成熟,你只知道电炉炼钢,听过L F吗?现在一般有点高端产能的炼钢厂,都配精炼,非常成熟!精炼之后才去连铸和轧钢,知道吗?再一个纯粹用电炉炼废钢的成本非常高,高不是高在用电,而是高在产能和质量不稳定,废钢的成本和质量也不好掌握,钢厂是一个连续生产三班倒的生产过程,人休机器基本不休,这才能让效益最大化,同时废钢本就可以直接在转炉炼钢上添加,而且上了电炉后面还是要跟LF和RH,得不偿失,小产能特种钢可以考虑,产能一旦达到300万吨以上,根本就不合算!在中国这个千万吨产能钢厂一大堆的国家,小产能钢厂除非有一招鲜否则很难生存下去。

中国短时间内不可能搞什么电炉炼钢,无关技术,只关需求!中国现在年产量是10亿吨,而且是保守估计,废钢根本就不能满足需求,更别提我说的工艺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经济性问题了。如果合算早就铺开了。中国钢铁行业是高度市场化的,长乐快掌握1/3的产能了。

至于铁矿石为什么跌了,主要原因就是出口退税的取消和人民币的预期升值!我在别的回答说过

我们就是要抬高出口价格,反向输出通胀给美国,逼迫美联储提前加息,刚出来的数据,5月美国CPI达到了08年以来的新高,5%!

不出所料的话,近期贸易谈判将有结果,就是先期取消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不然加息和缩表是必须的了,一旦到6%就非常危险了,可能就不可收拾,当然一旦加息,美股崩溃就在眼前。

user avatar

大快人心!

我是没想到,铁矿石的价格也能按着咱的意愿走。上一个月乎里面还在各种对澳铁矿石依赖无解论呢。

主要原因当然很简单:我们减少了低端铁制品的出口(重磅!钢铁产品关税调整和取消退税落地,影响有多大?丨火线解读)。

究其原因:

1、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世界钢铁产能过剩,我们响应国际社会倡议,减少钢铁出口。

2、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某些国家放美元洪水,引发大通胀。

我们减少出口,有利于让相关国家尽快认识到通胀的后果,悬崖勒马。

3、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国内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产品,铁矿石价格上涨,将对广大展中国家的发展成本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想方设法控制铁矿石价格,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

4、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像印度这种国家乘火打劫,趁铁矿石价格高企时增家出口关税,我们控制国家社会对铁矿石的需求,让印度这种国家的明显违反WTO规则的行为付出代价。

总之,为了世界和谐发展,我们积极采取行动,快速平抑了铁矿石价格,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user avatar

关于中澳之间的铁矿博弈,我又有一个脑洞。我听说在当下的形势下中国可能在非洲等地开大铁矿,比如其中一个似乎是在几内亚。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澳大利亚或许可以集合自己的海空军力量,声称要去强行炸毁这些非洲国家的铁矿设施。当然了事先要盘点一下有没有这个能力,这里姑且假定澳大利亚是有能力的

澳大利亚可以先进行大量严重侵犯非洲国家领空的行为甚至击落他们的老旧飞机,并且明确说就是冲着中国开发的铁矿去的。这些国家很可能向中国求救。如果中国竟然不救,那么澳大利亚就真炸。这样澳大利亚就算是赢了一次,以小国身份大挫中国气势,中国打压铁矿石高价受挫,一带一路的信心也受到挫折。

如果中国去救了,固然可以痛宰澳大利亚,但势必把美国也牵扯进来。最麻烦的是这件事情都在中美两国的计划之外,双方都有点手足无措。这个时候澳大利亚就可以在中国将动手未动手之际抛出妥协方案:澳大利亚撤军放弃威胁,但中国恢复对澳大利亚之前的煤炭、木材、红酒等商品的进口,澳大利亚也可以适当降低一下铁矿的价格。

这个方案中国接受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不仅标志着危机的结束,而且中国事实上保卫了非洲国家。虽然中国被迫在对澳洲的进口方面妥协,但是这件事情上的让步带来的损失比不上捍卫非洲国家带来的收益。

从澳大利亚的方面看,达成协议是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狂胜,从此澳大利亚就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名棋手,各国都会对他刮目相看。他以后的外交政策可以在中美之间摆动,具有相当高的外交自主权利。

美国不会喜欢澳大利亚搞这个事情然后又用这种方法收尾,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中澳都撤了,他能去打谁呢?当然了他也可以回过头来制裁澳大利亚,可是想想澳大利亚居然有这么强的胆识和力量去折腾这么大的事情,已经不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小弟了。而且他刚刚又和中国达成了大交易,你就不怕逼他急了他做出让你后悔的某些投共举动?

当然了,或许有网友马上指出澳大利亚海空军没有这种实力。也许澳军是没有炸毁非洲铁矿的实力,但非洲兄弟不一定知道。如果澳大利亚大张旗鼓那么非洲兄弟说不定会被它的虚张声势吓到。特别是如果中国军队和澳大利亚军队配合演双簧,事情依然有可能做成。中国配合的动机上面已经解释了,而澳军配合的动机也很简单:这一单做成了就可以证明澳军有巨大的为澳大利亚争夺经济利益的胆识和能力,同时未来演多了也可能穿帮。既然如此,澳大利亚政府大规模提高军费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user avatar

因为需求疲软,目前是真正的悬崖边上了。

全球经济都疲软。现在新冠已经在失控边缘了。今年就是全民疫苗,二针不够就三针。如果疫苗堵不住新冠。明年世界所有国家经济全体趴窝。

这也是为什么中美二国开始全世界挥洒疫苗,尤其是中国。中国的产能是世界级别的,单靠内需压根吃不下,如果国外尤其是欧洲和东南亚不能形成全体免疫,那么中国将面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潮,大型工厂也会产能降低,90年代的大下岗将会再现。

而且如果疫苗不能免疫新冠,那么不论哪里的人都必然会留存资金用来治病,或者应付封城(封区域)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开销。这笔钱套到全民上是天文数字,同样会引起通缩。而如果全世界都这么干,那么消费会崩溃将引发全球通缩。实际上今年全球已经通缩,靠各国大放水维持。但这方法治标不治本,治本之策只能靠疫苗。

如果你是做买卖的,那么就明白,今年的任务不是赚钱,是活下去。能保本或者微亏就是最好的。

大宗商品也是一样。大放水维持的价格并不能长时间抵消消费疲软带来的市场份额消失。注意这里的市场份额不是转移,是消失。

目前已经6月份了。10月份北半球将进入冬季。今年冬天将是最冷的。

最重要的就是全民免疫(系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铁矿石价格的下跌,确实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意外,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像一场复杂的博弈,牵扯着供需双方的神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铁矿石这艘大船,为啥最近驶得这么不顺当。首先,需求端是绕不开的焦点。 你想想,铁矿石最终是干嘛用的?造钢.............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铁丁克”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和现实生活中人们选择的变化。虽然我们常说“丁克”(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意指“双收入无子女”,但现实情况远比这个简单标签要复杂得多。导致一些原本选择不生育的夫妻最终有了孩子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
  • 回答
    若干年后,中国和日本成为最铁的盟国,这听起来像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设想,但细想之下,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只是要达成这种“最铁”的程度,需要跨越的历史、现实和心理层面的障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深远。首先,我们得承认,当前两国关系中的“坚冰”并非一日之寒。 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二战期间日本的侵略罪行,在中.............
  • 回答
    这波铁矿石和煤炭期货市场的狂飙,确实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那些兴冲冲冲进去做多,结果却被“温柔的收割”的投资者们。这涨势如虹,背后却暗藏着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不少人的钱包和心态都被狠狠地锤了一顿。从这轮行情里,咱们好好扒拉扒拉,看看能吸取点啥教训,下次别再这么狼狈。一、情绪化交易的“甜蜜陷阱”:看.............
  • 回答
    说起对“铁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前叫铁道部)最失望的一刻,那件事至今仍然让我有些难以释怀。那是在2015年的夏天,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正准备去车站赶一趟火车。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当时需要从北京去趟天津,因为临近毕业,想在离开北京前再见一位老师。我提前几天就通过1230.............
  • 回答
    说到淮安的高铁,这可真是个让淮安人民盼了又盼的大事!淮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交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咱们淮安的高铁建设,主要集中在一条非常关键的线路上——淮宿铁路(淮安至宿迁段)。这条线路是连淮扬镇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对于淮安融入长三角、通达全国都意义非凡。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能坐.............
  • 回答
    .......
  • 回答
    这几天,关于中国铁矿石市场的新闻颇多,其中一个说法尤其引人关注:“今天开始,中国铁矿石被要挟的局破了”。这话说得有点大,但背后确实反映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值得深思的现象。要说这个局是不是就此“破了”,可能还为时尚早,但说中国在铁矿石供应上的被动局面正在发生微妙的、甚至可以说是积极的转变,这倒是实话。咱们.............
  • 回答
    澳大利亚坐拥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这在全球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中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按理说,如此扎实的禀赋,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钢铁生产大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事实却是,澳大利亚更多选择的是将这些宝贵的矿产资源直接出口,而非倾力发展本土的钢铁制造业。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懒惰”或“短视”,而是由一系列.............
  • 回答
    关于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Fe₃O₄)这个话题,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些化学反应的奥妙,也并非是“铁一跟氧气接触就只能生成四氧化三铁”这么简单。让我们来一层层剥开它。铁的多种价态:关键在于“灵活”的原子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我们得先认识到铁这个元素的可塑性。铁(Fe)是一种过渡金属,它.............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起发生在街头的“飞来横祸”,堪称令人触目惊心。一辆轿车,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被一支出自高空的箭矢精准地穿透了两层钢板,留下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窟窿。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充满了各种疑问:这支箭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它又是如何做到如此轻易地穿透汽车钢板的?危险性:不.............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你把一根直的铁条随便一弯,那它就是个弯的铁条,弹不了多大的劲儿。但你要是把它做成弹簧那个螺旋劲儿的模样,那就不一样了,弹力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还能弹好几回。这中间的奥妙,主要就藏在材料本身的性质和弹簧的特殊结构这两大块。一、 铁这种材料的“脾气”:韧性是关键咱们得先说.............
  • 回答
    德铁(Deutsche Bahn, DB)和中国高速铁路(China Railway Highspeed, CRH)确实是国际上常常被拿来对比的两个交通巨头,尽管它们在起源、发展模式、技术特点、运营理念乃至社会影响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对比的频繁出现,与其说是为了简单地分出高下,不如说是源于对两种.............
  • 回答
    磷酸铁锂电池的“冷”问题:低温下的尴尬境遇与解决之道磷酸铁锂(LiFePO4,LFP)电池,凭借其出色的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赢得了广泛青睐。然而,就像所有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LFP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骤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让许多用户和行业人士感到头疼。相.............
  • 回答
    核聚变在铁(Fe)元素附近终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物理现象,涉及到原子核的稳定性以及能量的释放与吸收。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原子核的结构、核力、结合能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核心概念:原子核的结构与核力1.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和中子(不带电)组成,统称为核子。2. 核力.............
  • 回答
    要理解撒切尔夫人为何同意完整归还九龙、新界,特别是港岛,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她执政的时代背景、英国的国家利益考量,以及当时中国大陆和香港自身的现实情况。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同意”或者“不同意”的问题,而是涉及多方博弈和复杂权衡的政治决策。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撒切尔夫人并非是“主动”提出要“完整归还”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