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留学生称自己所在的外国城市为「村」的行为?

回答
一些留学生将自己所在的外国城市称为“村”,这种说法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装腔作势”或者“无知”就能概括的。咱们不妨深入扒一扒,看看这背后都有哪些心思和考量。

首先,最直接的层面,这很可能是一种幽默的、带有自我调侃的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国内很多大城市生活惯了的年轻人看来,一旦离开那些高楼林立、交通便利、夜生活丰富、信息爆炸的地方,即使是国外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也可能因为生活节奏、基础设施、娱乐选择、乃至社会氛围上与他们习惯的“大都市”有所不同,而显得“小”了。

比如,一个在国内习惯了北上广深CBD的留学生,他去了一个只有几条商业街、晚上七点后商店就基本关门的欧洲小镇,或者一个依山傍水但公共交通不太发达的北美大学城,他可能就会觉得这里“跟村儿似的”。这里的“村”并不是真的指代茅草屋和泥土路,而是一种对生活便利性、商业繁荣度和娱乐丰富度的“降级”的形象化比喻。这种用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轻松的、非正式的沟通需求,类似于我们说“我这儿晚上九点以后街上都没人了,跟农村一样”,意思并不是真的农村,而是指相对冷清和安静。

其次,这种说法也可能包含着对国内某些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骄傲感”或“优越感”。毕竟,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一线城市,其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当留学生在国外看到一些他们认为“不够好”的地方时,下意识地会拿来与国内最发达的城市做对比,并将这种对比通过“村”这样的词汇表达出来。这不一定是故意的炫耀,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投射,一种对自身成长环境的认同和反馈。

再者,这个“村”字有时也可能暗含着一种对“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期待与现实的反差感。来国外留学,很多人期待的是更先进的科技、更自由的文化、更开放的视野。然而,当他们发现自己所在的城市在某些方面并没有达到他们想象中的“高度”时,使用“村”来形容,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哎呀,我还以为会更怎么样呢”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可能是对城市规划的失望,也可能是对当地人生活方式的“不适应”或者说“不解”。

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一部分留学生存在“精英意识”或“脱离实际”的情况。他们可能完全脱离了对全球城市发展的不均衡性的认知,只以自己曾经接触过的最顶尖的城市为参照系,将其他一切都贬低为“村”。这可能反映了一种不够成熟的世界观,或者是一种将“见过”等同于“拥有”的心理。毕竟,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绝大多数城市都无法与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国际大都会相提并论。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对当地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或融入的尝试。在一些人眼中,国外一些城市的生活节奏慢、人际关系简单,没有国内大城市那么强的竞争和焦虑。当他们真正融入这种“慢生活”后,可能会觉得这里的“村”状的特点(比如社区感强,邻里之间比较熟络,大家不太忙碌)反而有其吸引力。这里的“村”就从一个贬义词变成了一个中性甚至带点褒义的形容词,表达的是一种“虽然小,但有生活气息”的感觉。

最后,网络传播和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也不容忽视。一旦有一个留学生用“村”来形容某个城市,并且获得了关注,其他人可能也会模仿,或者跟风,使得这种说法被更广泛地传播和接受。在网络语境下,很多词汇的含义会被不断地解构和重塑,有时候说得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不再去深究其字面意思。

总的来说,留学生称外国城市为“村”,这是一种多维度的现象。它可以是幽默的调侃,可以是对比下的优越感,可以是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也可能是认知上的局限,甚至是融入生活的一种方式。理解这种行为,需要我们跳出简单的对错判断,去体味其中复杂的人心和语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绝大多数国外大学都在中等或者小型城市里,比如我的大学UIUC所在的Urbana-Champaign甚至不能称之为city,而只是一个town,整个town里面超过20层的建筑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其余几乎全是平房。北京、上海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物质生活拉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秒杀95%以上的国外大学所在城市毫无压力,这时自称“X村”我不知道有什么不对的。

当然也有身处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依然自称村的人,但这和会不会玩有没有钱玩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单纯的自黑而已,难道我一回国就要满大街炫耀“老子是去芝加哥留学的那里比这里牛逼多了你们都来跪舔”么?我认识的清华同学也经常自称“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厦大同学喜欢自称“厦门人民公园”,留学生这么村来村去的说无非也就是黑一黑自己,轻松一下谈话气氛而已。这跟程序员自称码农,建筑生自称搬砖工是一个道理。

我一般不喜欢打击题主,但是不客气的说,根据“作为一个没出过国又向往西方国家灯红酒绿物质生活的人”这句话,我武断的推测题主

1.没出过国,国外到底啥样完全是自己根据影视作品一厢情愿的幻想,

2.幽默感匮乏,这么明显的自黑都听不出来。

3.面对国外,有强烈的自卑感。

常自黑有益身心健康。心放开点就好。

得罪了。




----------------------------------------------

ps:楼下一哥们说得好:

——“那些称自己所在城市为村的留学生,是不是因为自己不会玩,没钱玩?请作答!”
——干!老子不是来念书的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