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妹查了一下这家涉事的工厂,公司名称叫做湖南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的时间为2017年7月,到现在也不过四年的时间。
从经营范围来看,这应该是一家以生产售卖电池为主的企业。
按理来说,学校安排实习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可是小鹏的学校却把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小鹏,安排到了新能源公司的车间做操作工,实在不懂这种实习有何作用…
根据人员规模来看,这家公司的总人数小于50人,参保人数只有35人。怪不得小鹏的指导师傅是本校二年级的学生…不会大部分工人都是“实习生”吧?
据小鹏描述,学校还会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实习,有东莞的、有深圳的,还有自己所在的临武县。
恰好,天眼妹就查到湖南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大老板汤欣平,除了这家公司以外,还在4家企业任职。
从这些公司的注册地址来看,也是在东莞、深圳和临武县,所以这应该是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送到该企业不同的分公司了?
涉事的学校和企业单从股权上来看,好像确实没什么利益关联,8过千里迢迢把学生从湖南输送到东莞、深圳,这其中究竟有没有利益关联……大家自行判断叭。
学校最新回应还称未强制实习,但天眼妹却看到有报道称,该校老师曾放话:“不去不能毕业”,这……还不算强制吗??
其实天眼妹始终觉得,究其根本,实习从来都不是问题所在。学校不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以及学生实习期间没有充足的安全保障,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校方恐怕才是第一责任人,出事以后想靠一句“涉事企业会负责到底”蒙混过关,这合适吗?
二月发生的事情,到九月份,随着事件在网络有了讨论热度,总算是「一戳一蹦跶」,校方有了表态。
然而,这个表态还是有问题的 -- 「涉事公司会负责到底」还远远不够,无论是于情于理于法,学校也应该负责到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随便看了几个职业学校学生在接受校方安排实习期间受伤的案例,法院判令学校作出赔偿的情况并不罕见。
例如,(2019)鲁 14 民终 775 号案中,在校学生接受学校安排到工厂实习遭到烧伤,虽然接受劳务的公司因违规操作(将易燃品稀料和明火喷灯同处一室)承担了主要责任,但法院考虑到伤者「长期奔波治疗以及其伤害给其造成的精神痛苦」的情况,判令校方支付受伤学生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再例如,(2013)西民二终字第 02321 号案中,某职业技术学院安排学生在建筑工地实习,因工作场所防护措施不充足导致发生坠落事故,法院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属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校方未能尽到必要的安全教育义务,应承担 20% 的赔偿责任。
同时,正如昨天在回答中提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校方为学生购买保险,而 @TEDCJK 检索相关案例发现,如果学校未能购买保险或者没有签订实习协议,在实务中同样也可能被判令承担原本应由保险赔付的部分。
从各种角度来看,校方都不应该将皮球踢给涉事公司而逃避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
至于如何定义「强制实习」同样也需要进一步调查,如果的确如伤者小鹏同学所说,学校曾经表示「不去不能毕业」(注:结合上下文,指的是去具体某个公司),让学生在拿不到毕业所需学分和不去实习之间二选一,这就是一种强制。既然已经引起了舆论的注意,不妨就继续查下去,摊开来说说清楚呗。
应该讲究你请我愿,不管学校或老师,谁也没有什么权利强制威胁。
如果孩子不是通过网上去报道这件事情,那校方以及工厂准备什么时候解决呢?
(事情发生在上半年、9月4日协商解决方案。)
第一点:为什么要强制?
强制才有钱赚。
学校强制去实习,学校定然是收了某些人的利益;
工厂接受这些学生,送礼收礼人情定是走了不少;
不知是否有中介的插手,还是学校高层的相关牵头,或者更多的可能。
都是“无力不起早”,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当然赚得是盆满钵满。
第二点:为什么没人负责?
没人愿意揽下来这些事情。负不起责。
就孩子而言:
说小了,是现阶段急需要解决的医疗相关的费用,金钱的损失。
说大了,这是孩子往后的一辈子,这个视频我看了,我不敢想象这双手以后是怎么生活,又或者哪些地方愿意给他提供一份工作
就学校与工厂而言:
这样的学校「强制实习,实习送电子厂」哪家的家长愿意给孩子送过去呢?
这样的工厂「机器比人命重要,出事先保机器」谁还愿意为这样的工厂工作呢?
之前没有协商好,大家都想去甩锅,但是孩子谁来负责呢?
关于在学校教育实习问题上,并非个例,很多学校都是这种操作。
说说实习吧:
首先我认可实习这件事情,有意义的实习能够给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毕竟是为以后的职场工作所提前准备,
为什么实习就是要强制?这不合理。
更可怕还是无意义!
我看了这个视频实在实在是可怜。
想了想中职实习去电子厂一点也不奇怪,中职的孩子就是和普高一样,初中上完之后去读的。
但是中职明明是有很多未成年的学生,哪怕到了三年级,最多也就刚成年的年纪(高三普遍都是17-18岁),他们算不算童工呢?
说说我的身边的例子。
我之前有同学就是这样 ,让去实习,学校统一组织的,但是没有工资,想说不止是中职,高职高专依旧很多这种事情。
我也遇见过,还没毕业时候自己找的实习工作,很想去的一份工作,老板同意我去实习三四个月,但是没有工资,并且美其名曰说【安排总监】来带我,最后犹豫再三我拒绝了。
并且我生活的所有成本没有着落,毕竟都工作了,总不能问爸妈要钱吧?
还有,医院的实习都是倒贴钱才能去,其实说实话,我也不太明白。
可能是对于他们的考验太过严苛,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从业的标准高,市场比较饱和,但是我依旧替他们觉着这样不公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