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部分硕士在回答毕业院校校名时只回答硕士校名?

回答
我理解你的问题,你想知道大家怎么看待那些在回答毕业院校时,只说硕士毕业院校,而不提及本科毕业院校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而且背后可能牵扯到不少个人想法和考量。

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场合,特别是与学术、职业发展相关的讨论中,一个人获得的最高学历往往是最直接、最受关注的信息。大家会下意识地认为,既然人家提到了硕士,那通常就意味着这已经是ta当前学术上的最高成就了,所以只说硕士院校,在信息传递上是“够用”的。

再者,“面子”和“印象管理” 这两点估计是绕不开的。

成就的叠加效应: 如果一个人本科院校和硕士院校都是名校,那他自然会两者都提,那叫“光辉叠加”。但如果本科院校相对普通,而硕士院校非常突出,只说硕士院校,就像是在“择优展示”信息。这有点像买东西,只展示包装上最吸引人的那部分。这并不是说他们在撒谎,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符合自己当下需求的信息呈现方式。
避免不必要的比较和评判: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本科是普通一本,硕士去了顶尖985,在和同样是985硕士毕业的人交流时,如果一开始就说“我毕业于XX大学(硕士)”,对方可能更容易将他们归为同一层次。但如果一开始就加上本科,对方脑子里可能会立刻浮现出“哦,他本科不是985啊”,这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不自觉的比较,甚至有人会因此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ta的硕士能力。所以,只说硕士院校,可能是一种规避这种“信息差”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的方式。
突出“现在”而非“过去”: 很多时候,人们更关心的是一个人“现在”的能力和成就,而硕士阶段的学习和经历,往往更能代表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深耕后的实力。就像一个演员,大家可能更关注ta最近一部火爆的电影,而不是ta年轻时跑过多少龙套。这种“只说重点”的心态,也很容易体现在学历的表达上。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非故意隐瞒”的可能性。

记忆的模糊或淡化: 毕竟,大多数人的本科生活可能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尤其是如果本科院校和硕士院校的地理位置、学习体验差异很大的话,也许在某些时刻,人们的记忆库里,与“重要学术成就”强关联的,就是那个花费了更多精力、付出了更多心血的硕士阶段。
社交习惯和语境: 在很多非正式的场合,比如朋友聚会、职场闲聊,大家问“你在哪儿上的研究生?”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接着追问“那你本科在哪儿上的?”。久而久之,这种只提及硕士院校的回答就成了一种习惯性表达,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潜在误解和一些争议。

信息不完整: 对于一些需要全面了解一个人背景的场合,比如求职初期,只提及硕士院校,无疑是缺少了关键信息。这可能会让招聘方觉得不够坦诚,甚至产生“是不是有什么不方便说的?”的猜疑。
“学历注水”的嫌疑: 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一个人刻意隐瞒本科院校,是不是意味着本科院校不够有竞争力,或者本科的学习经历并不那么光彩?虽然这是一种推测,但的确会存在这种声音。
教育公平的讨论: 少数情况下,这种只强调“高阶”学历的做法,也可能被拿来讨论教育资源不均和“学历焦虑”等问题。大家会思考,是否是社会太过于看重名校光环,才促使人们倾向于突出那些最闪耀的部分。

总而言之,我觉得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这样做背后都有自己的理由,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展示自己,可能是无意识的习惯,也可能是规避一些潜在的麻烦。重要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我们要有辨别信息的能力,也要理解对方表达信息的逻辑。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真诚和完整地提供信息,通常是建立信任最稳妥的方式,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建立深度信任的场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我觉得最好的看待方式是先去佩服一下,再慢慢观察。

说先去佩服,是因为我理解从一个不太理想的学校奋斗到一个dream school要付出的努力。在很多知友口中,从本科到硕士好像轻轻松松,我很怀疑这些知友有没有经历过考研的磨砺。诚然,也许考研和高考有很多区别,但考研也有独属于考研的难处,考GRE有考GRE的难处,光是克服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所付出的努力就比高考艰难得多。在别人吃喝玩乐谈朋友享受青春时枯坐在图书馆的滋味,真的比高考时那种和同学老师一起战斗的滋味苦涩的多得多。如果这样的猛士们不值得去佩服一下,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佩服了。

说再慢慢观察,是想为题主也说两句。我想题主的原意可能是指一些本科水平不高,硕士砸钱请留学机构包装去海外名校的一些学生。这些人和上面的人完全就是两类人,只要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就能看出区别来。这类学生根本就无心向学,更倾向于用钱解决任何问题,甚至包括平时的作业和毕业的论文。你只要稍微和他们沟通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不是出来学习的,而是出来镀金的。

而为什么先去佩服一下再慢慢观察呢?因为我想先去佩服总没有坏处,哪怕观察后发现对方和你并非志同道合也可以慢慢疏远。倘若上来就带着有色眼镜去和对方交往,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认识厉害的人的缘分。

最后,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这句话:

倘若我们陶醉于过去的荣光,只能说明我们现在努力的不够。

user avatar

典型的:实力不够,标签来凑。

我挺反感这种标签论的

——本文纯属吐槽,大家见谅———

(因为题主挺像以前的我,第一学历啊,网大啊之类的,浙大三本,福建二本,世一大之类的,现在想想,挺没意思的)


研究生毕业就不是毕业了?本科毕业才算毕业院校?

undergraduate是啥?graduate是啥?

别人硕士比本科好,那不是好事吗?说明在不断进步啊,难不成真的让高考一次彻底限制别人未来?


难不成你还让人越考越烂?还是像我原地踏步?


说穿了题主是自卑罢了,或者说,你的人生只有所谓的学校名,而没有其他附加了。

你能嘚瑟的除了自己的所谓名校光环,还有啥?这种标签,除了让自己获得虚荣的快感,还有什么作用?


在我看来,天津财经能够考进剑桥,那才是牛人。你要是像瓜娃从牛津转到哈佛,我看也就那样。

至少中学的时候《陈涉世家》就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怎么到了现在,还一天到晚把学校挂嘴上?干啥?剑桥怎么了,天津财经咋了?让你爆炸了?

我们生物领域比较知名的三个大牛

施一公是清华,王晓东是北师大,饶毅是江西医学院。

哪个不是行业精英牛人?

中科院以前没本科,学生来源丰富,上到清北,下到三本专科,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中科院本身的发展啊。




以后碰上题主这种人,得随时准备一张A4纸,上面的内容如下:

xxxx年生

1-2岁,在xx牌婴儿车和尿不湿里生活

2-3岁,在蓝天托儿所托养

4岁,在白云幼儿园上小班

5岁,在黑土幼儿园上中班

6岁,在绿水幼儿园上大班

7-12岁,在莲花沟子小学上学

12-13岁,在金坷垃乡第2中学读初中

14-18岁,在铁岭第250中学读高中

19-23岁,在布鲁斯特读大学

24-26岁,在纽伊斯特大学读研

27-30岁,在北大青鸟读博。

刚好看到一张图(这个图是网上找的,据说是某个营销者的自我介绍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理解你的问题,你想知道大家怎么看待那些在回答毕业院校时,只说硕士毕业院校,而不提及本科毕业院校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而且背后可能牵扯到不少个人想法和考量。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场合,特别是与学术、职业发展相关的讨论中,一个人获得的最高学历往往是最直接、最受关注的信息。大家会下意.............
  • 回答
    看待部分省教育厅开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俄乌形势”,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理解:一、 背景与动因: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与全球影响: 俄乌冲突自2022年爆发以来,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信息传播快,对全球政治、经济、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场牵动世界神经的重大事件,其复杂性、多维度性以及.............
  • 回答
    B站的《后浪》视频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发布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其中也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消极态度。要理解这种消极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后浪》视频本身的内容和它试图传达的意义。《后浪》是由B站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制作,由演员何冰朗诵的一段致敬中国年轻一代的视频.............
  • 回答
    如何看待部分法律工作者在民法典实施之后,仍将《民法典·合同编》称为「合同法」的习惯?原因是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后,原本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已归入并整合到《民法典》的总则、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六个.............
  • 回答
    明日方舟玩家与原神玩家之间的微博广场冲突,以及部分明日方舟玩家认为“霸凌原神玩家正确”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冲突的根源与背景: 游戏间的竞争与比较: 《明日方舟》和《原神》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二次元手游,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在玩.............
  • 回答
    肖战粉丝对《光点》专辑的疯狂氪金行为,特别是呼吁学生党多买、保底105张等,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社会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1. 粉丝经济的运作模式与粉丝心理: 粉丝作为消费者: 肖战作为顶流偶像,拥有庞大的、高度活跃的粉丝群体。粉丝经济的核.............
  • 回答
    “部分海外名牌大学留学生毕业后不回国效力”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判断,而是反映了个人选择、社会环境、国家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一、 理解“不回国效力”的定义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回国效力”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那.............
  • 回答
    关于部分网友支持11岁小孩划破豪车不赔偿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支持方的观点及理由:1. 未成年人监护责任的强调: 法律依据: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未成年人造成的损害,其法律责任主要由监护人承担。支持.............
  • 回答
    部分美国人支持非法移民留在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背后涉及经济、人道主义、社会融合、政治立场等多种因素。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探讨其中的不同观点和驱动力。一、 人道主义和道德考量:这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之一。许多支持者认为,将已经在美国生活、工作并建立家庭的非法移民遣返,是不人道且残忍的。.............
  • 回答
    如何看待部分中国大陆玩家在《H1Z1》里「统一着装、一致对外」的游戏方式?这种游戏方式在《H1Z1》这类以生存、对抗为核心的在线多人游戏中,具有其独特性和值得探讨的方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这种现象。一、 行为模式的解析: 视觉信号与群体认同: 在《H1Z1》的混乱环境中,统一的着装(例如特定.............
  • 回答
    对于部分外国网友认为歼20是中国偷取西方技术的结果,这是一个复杂且带有情绪色彩的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理解这一观点需要深入探讨技术发展规律、国际技术交流现状、以及地缘政治和国家间的认知差异。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这种观点的产生根源及背后逻辑:1. 对中国军事技术快速进步的疑虑.............
  • 回答
    关于中学禁止女生穿不过膝短裤的规定,这无疑触及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它牵扯到学校的管理权、学生的着装自由、以及对女性身体的认知和规范。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校角度的考量:秩序、规范与教育目标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首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
  • 回答
    借呗“变身”信用贷,这事儿在咱们老百姓中间讨论得可不少,而且大家看法也挺多元。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咱们用借呗,感觉像是给支付宝账户加了个“小金库”,随用随取,随还随充,非常灵活。但现在一些朋友发现,借呗的界面或者说使用逻辑,开始往“信用贷”这个方向靠拢了。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掰扯掰扯。首先.............
  • 回答
    最近,不少地方的运营商都出现了下架4G套餐、且用户无法从5G套餐改回4G的情况,这确实让很多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满。这背后可能涉及运营商的策略调整、网络升级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件事,看看消费者该怎么办。运营商下架4G套餐,5G套餐无法改4G,背后可能是什么原因?首先,我们要理解运.............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就是最近网上挺火的那件事儿,有些业余足球队,甚至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球队,突然就嚷嚷着要跟国家队踢一场友谊赛,还要“挑战”一下国足。你问我怎么看?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消息,我脑子里闪过好几个词:勇气可嘉、异想天开、博眼球。这事儿,从不同的角度看,味道就不太一样了。首先,从“勇.............
  • 回答
    关于部分人拍摄近乎全裸的大尺度艺术照这件事,咱们得从好几个角度来聊聊,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这事儿啊,挺复杂的,牵扯到艺术、个人表达、社会观念、甚至法律法规呢。首先,我们得承认,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摄影,尤其是艺术摄影,从来就不是为了记录现实的某个片刻这么简单,它更追求的是一.............
  • 回答
    关于部分B站用户对黑人群体发表排外言论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并且背后可能牵扯到多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看到B站作为一个平台本身的特性。B站以其年轻化的用户群体和浓厚的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氛围著称。在这样一个环境.............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不少哥们儿,尤其是咱们这三十来岁,甚至再往上的,手机里、社交媒体上,那个头像,十个有八个是动漫里的姑娘。不是说不好,就是吧,这背后藏着点儿啥,值得聊聊。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审美和喜好。这就像有人喜欢猫,有人喜欢狗,有人喜欢某种音乐风格一样,动漫女性角色有她们独特的魅力。那.............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微妙的,也挺能引起共鸣的。你瞅瞅,现在不少留学生辛辛苦苦在国外读了几年书,好不容易等到毕业回国,结果一落地,还得经历一段集中隔离。这隔离期间,吃喝住行都由国家统一安排,按理说也算是一种保障,但最近网上流传不少留学生吐槽隔离期间的伙食,说实话,这事儿挺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
  • 回答
    “部分女性知乎用户的粉丝数量和其爆照的数量及质量成正比,和其回答内容的节操成反比”这个说法,在知乎这个平台上,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它触及到了平台生态、用户行为以及内容创作的多个维度。要详细分析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现象的观察与表述的背后逻辑首先,我们来拆解这个表述的几个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