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民族主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也确实是因为中国地方太大了,所以有时候两个地方出的事情完全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这边是长三角试点外国人永久居留政策,显示国家希望引进外国人才,改变中国老龄化趋势,另一边是珠三角地区一个警察生三胎,夫妻双双被开除公职
我知道各地的政策不一样,长三角的人不应该为珠三角的事儿负责,可是这么一前一后的发生,很难不让我往一块联系。
一边中国人计划生育,一边大力引进外国人,这到底是谁的国?
国家老龄化,国家需要外国人才,这应该是出台这个政策的根源,不然,怎么早不出台呢?可是,既然是国家老龄化了,为什么不放开人口呢,为什么不让人民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呢,为什么要先开放给外国人永久居留权呢?国家需要人才,父亲是有编制的警察,母亲是公职教师,孩子能差到哪里去?有好的岗位不是先紧着本国人来,先许诺给外国人?这可不是我们的一贯政策啊,君不见北京的公交车女售票员,都是北京本地人,普通话都说不利索,报地名没几个外地人能听懂的,为什么她们能成为售票员,不就是户口在起作用吗?
-----
如果非说这个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我觉得会刺激长三角地区的人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这个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最后大家会发现,拿着中国护照的,就是中国人,无论这个人是什么肤色,什么颜色的头发,什么颜色的眼睛,文化或者种族的概念,会成为一个法律概念。
美国政治思想家亨廷顿出版的最后一本书《我们是谁》,就是讲的类似的问题,在移民大潮之下,到底什么才是美国人,什么样的文化是美国的文化,他提出
盎格鲁—新教文化对于美国人的特性来说,三个世纪以来一直居于中心地位。正是它使得美国人有了共同之处,而且正如无数的外国人所指出的那样,正是它使得美国人区别于别国人民。但在20世纪后期,这一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实质内容受到以下一些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新浪潮;一是学术界和政界流行的多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一是西班牙语有形成美国第二语言之势,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拉美裔化的倾向;一是一些群体强调立足于人种和民族属性及性别的特性;一是移民社群及其原籍国政府对美国社会施加影响;一是精英人士日益强调其世界主义的和跨国的特性。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美国特性可能演变的方向包括:(一)出现一个只强调信念的美国,缺乏历史文化核心,团结的因素只是共同承认“美国信念”的原则;(二)出现一个分成两杈的美国,有两种语言,即西班牙语和英语,两种文化,即盎格鲁—新教文化和拉美裔文化;(三)出现一个排他主义的美国,再一次定性于人种和民族属性,排斥和压制非白人和非欧洲裔人;(四)出现一个再次充满活力的美国,重申其历史性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并因与一个不友好的外部世界的对峙而充实力量;(五)出现以上这些及另一些可能性的某种组合。美国人怎样界定自己的特性,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国家在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关系中,是一个世界主义的国家,还是一个帝国性质的国家,抑或是一个民族性质的国家。
美国果然是中国的老师,我们其实不是摸着毛熊过河,我们其实在摸着鹰酱过河,我已经看到中国的未来了
美国以为自己开放,会有越来越多北欧西欧的白人过来,没想到越来越多拉美、印度、阿拉伯人过来,中国以为自己开放会吸引很多白人精英过来,可是你去看下中国大学的留学生水平,会是我们设想的样子发展吗?人才人才,会玩蛇、会杂耍的印度人是不是人才呢?知道现在有多少家中国公司给中国本土企业搞印度劳动派遣吗?说出来吓死人。
我支持这项政策!!你们可以关注我了(滑稽
本问题下的答案,基本都是乱喷一气。
能先查一下是怎么回事吗?
《纲要》原文如下:
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际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提升国际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推动国际人才认定、服务监管部门信息互换互认,确保政策执行一致性。总结推广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人才试验区经验,稳步开展外国人永久居留、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出入境便利服务、留学生就业等政策试点。推进国际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公共服务,提高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
里面提到了上海的“张江示范区”。
这个示范区早在2016年就开始搞了。
查查新闻就会发现,这些年来已经有一些外国人在张江示范区获得了永久居留权。
比如2017年的新闻:
今年8月,张江5位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关于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函”,他们分别是:维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德林、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销售与客户支持副总裁陈卫、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邬征、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苏俊雄、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伟力。
注意名字,全是华人。
2018年的新闻:
今天上午,又一批12名由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推荐或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也就是俗称的中国“绿卡”。记者还获悉,位于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出入境(移民)事务中心也将于近期投入使用,将提供集证件制作、创新政策研究、外籍人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便利化服务体系。
“有了‘绿卡’以后,出差坐高铁、住旅馆方便多了。”来自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的高级技术总监郭世平博士笑着说。作为“海归”人员,一直都特别羡慕别人可以直接刷着身份证乘坐高铁,如今拿着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也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这让他们感到了方便和实惠。
“给予外籍高层次人才‘绿卡’能帮助海归人员更长远地规划自己在华的事业,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来自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的材料科学家袁振华这样告诉记者。
……
“获得国民待遇,是我们海归人员最看重的,也让我们更安心地留在这片热土发挥自己的才干。”上海陛通半导体能源科技股份董事长、总经理宋维聪(美籍)说。
注意名字,全是华人。
(为保证严谨,我在网上查了这些人的资料,大都是商界名人,有照片、履历等可以验证,确实是回国的外籍华人,不是老外起了中国名。)
这就是个带节奏的新闻标题党。以知乎平时的水平,识破不难。
但我很遗憾地看到,很多人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
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愿意相信,哪怕再低劣也信。
附录
人才引进的条件: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门户网
12.6更新:
“高层次人才引进”,是一种特殊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渠道。其差别相当于特招和统考。
我说这则新闻是标题党,主要原因就在于此:错误地将“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曲解为“扩大外国人永久居留”。
长三角武德不昌,媚外买办势力大。应该在东北试点,东北武德昌盛,又有数十年与俄国人朝鲜人韩国人打交道的经历,利于试点。
这些外国人要不要只生二胎?他们去吃猪肉被打了怎么办?他们和早就来定居的香港人台湾人分别代理不同人报案结果警力不够要先给谁办?
有生以来可以看到几大部门究竟谁厉害,也是不虚此生了……
先全面废除计生,然后我们再来谈引进移民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