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 月 4 日中方在中印防长在莫斯科的会晤中声明「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释放了什么信号?

回答
9月4日,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与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莫斯科举行了会晤。在此次会晤中,魏凤和部长明确表示“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这句话释放了多重、深刻的信号,尤其是在当时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关系仍然紧张的背景下,其意义更加凸显。以下是对这一声明的详细解读:

核心信号: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不容退让的立场

这句话最直接、最核心的信号就是: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和退让的空间。无论面对何种压力或挑战,中国都会坚决维护自身的领土完整。

具体解读和释放的信号:

1. 对印度方面的直接警示与划设红线:
表明底线: 在双方就边境问题进行对话的场合,此言是一种明确的“红线”划设。它直接告诉印度方面,中国对边境地区的领土主张是坚定的,不接受任何试图改变现状、侵占中国领土的行为。
回应近期事件(可能): 虽然声明本身没有指明,但在当时的中印边境局势背景下,这句话极有可能是对印度近期在边境地区的一些被中国视为挑衅或侵犯领土行为的回应。例如,印度在边境的军事部署、前沿行动、或者相关言论,都可能促使中国用如此强硬的语言来划清界限。
强调“一寸也不能丢”的严谨性: 这个词语非常精准和坚定,表明了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绝不容忍任何微小的损失或让步,哪怕是极小一部分也不行。

2. 对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宣示:
提振民族主义情绪: 在中国国内,领土完整是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国家利益受到挑战时,释放这样的信号能够有效凝聚民心,回应民众对国家领土安全的关切。
展示大国担当与主权意识: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展示了中国作为大国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上的坚定立场,塑造了中国“有原则、有底线”的形象。同时,也警示其他国家,在处理与中国的领土争端时,必须尊重中国的立场。

3. 对双边关系和地区稳定的影响:
为对话设定前提条件: 这句话也为接下来的对话设定了一个前提:在任何讨论中,中国的领土主权是不可触碰的基石。如果印度希望对话能够取得进展,就必须首先认识到并接受这一点。
可能加剧紧张,但也可能促使谨慎: 强硬的表态一方面可能加剧双方在言辞上的紧张,让对方感受到压力。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促使双方在采取下一步行动时更加谨慎,因为明确的底线一旦被触碰,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后果。这是一种“以强硬促谨慎”的策略。
强调“和平解决”中的原则性: 尽管强调不让寸土,但在莫斯科会晤这样一个具有外交性质的场合发表,也表明中国仍然希望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争端,但这种解决必须建立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它是“不丢寸土”原则下的“和平解决”。

4. 对地区力量格局的信号传递:
对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影响: 亚洲地区存在一些领土争端。中国的这一声明也可能被区域内其他国家解读为中国在维护自身领土完整时的强硬态度,这会对其他国家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让他们更加警惕或更加尊重中国的立场。
对美印战略协作的制衡: 在美印两国战略协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中国通过此次声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其不惧压力的战略自信,并试图在地区战略平衡中保持自己的主动权。

结合会晤的背景进一步分析:

时间点: 9月4日会晤时,中印边境局势(如加勒万河谷事件后)依然敏感,双方在保持军事对峙的同时,也在寻求外交途径降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防部长的表态尤其重要。
场合: 在莫斯科参加“上海合作组织”(SCO)国防部长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晤,这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平台。在此平台上的声明,不仅是对印度国内的,更是对国际社会,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传递信号。中国在这样一个场合重申领土主权,显示了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总结来说,“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这句声明,在中印国防部长莫斯科会晤这个敏感时刻,释放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妥协、不退让的坚定决心,是对印度方面的直接警示,也是对国内国际社会的一次庄严宣示。它为边境问题的解决划定了不可逾越的底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的力量平衡和相关国家的战略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来做杠精,总觉得你在俄罗斯说这话感觉怪怪的。。。。


user avatar

引用明朝那些事儿里,朱元璋的关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评语“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一定会动员全国的力量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候就很难说了。”

美国政府目前当家的是器小之人,要钱;印度当家的是志骄之人,要地。洞朗事件已经说了,即便无争议的土地,志骄之人也好生事。若我国一旦东南沿海有事,此国必兴风作浪,犯我西南。

相反我们在西南用兵,器小之人可能会趁机勒索钱财,做壁上观。

所以,打谁,已然明了。

user avatar

只说了不能丢,可没说不能增长啊。

印军在拉达克东部地区的主要据点楚疏勒城就在斯潘古尔山口之外,斯潘古尔山口正北方的那个有些发黑的小山尖就是阿三此次窃占的区域。

阿三窃占那个小山尖,是为了改善楚疏勒城的防御态势,因为楚疏勒一马平川,实在是无险可守,只要打,肯定可以拿下来,那么为了改善楚舒勒的防御态势,就得占领周边制高点,按阿三的说法,那个小山尖上本来装有我方监控设备,还有几个哨兵,阿三派了五百多人往上冲,强行把山尖抢了下来,还拆了设备。

那么事情就简单了,阿三要么从山头上滚回去,要么楚疏勒城就得被扬了,毕竟我方在62年西线作战中,完全有能力拿下楚舒勒城,却故意放过,只拿下了周边制高点,为的就是用优势地利态势威慑阿三,你敢乱来,我就把你楚舒勒给扬了,而且地利在我,我扬的时候保证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看,楚舒勒有点像个被拿枪顶着脑袋的人质,这也是为啥阿三一定要窃占那个小山尖的原因,

这是62年的作战态势图,可见周边地利尽在我手,没扬了楚舒勒纯粹是有意放过。

由于楚舒勒是印度在拉达克东部地区的主要据点,如果楚舒勒丢了,阿三就得滚回列城去,因为没有别的据点了,那么列城在哪儿呢?

图中深色区域就是拉达克,可以看到列城在拉达克中间,发生冲突的班公湖就在列城东南方向,也就是说,一旦楚舒勒丢失,阿三退回列城,就相当于丢掉了将近半个拉达克,当年被英国人单方面划进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拉达克,就会被我国收回将近半个。

注意,这可不是侵略,当年整个拉达克都属于清国,是英国单方面唆使其傀儡窃取的,新中国可不承认,只是多方面考虑下,双方以实控线为界,各自活动。

所以说,现在球在印度一边,是要那个小山尖,还是要半个拉达克。

中国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侵略别国的意图,我们没有,但是在法理领土范围内增长实控领土的意图不仅有,而且很大。

user avatar

谢邀。

印军方在努力和莫迪划清边界。


康康人家国防部长说了啥:

“信任和合作的氛围”、“非侵略”、“尊重国际规则和信条”、“敏感感知彼此的利益”、“对分歧的和平解决”。

此公不是发一条推装装场面,此公真是说了一大通理解呀、和平呀、妥善处理呀的论调。虽然基调还是“都是你们中国的错”,不过每句话都是进一退一:

你的错,但我们应该好好谈。

所以这哥们被印度网民骂惨了...好听的,说他“被中国蒙蔽欺骗”;难听的,基本就直斥他卖国了。

反正印度网民人均高呼“收复失地”,仿佛我们是大金,有种错位入关的恍惚感。

敢情克什米尔也是关(义正辞严)


印军方在公开表态上的和缓,原因很简单:

咱们这边动员了。

虽然真实情况没人知道,但所有外媒的一致判断是:

现在的喜马拉雅区域,应该是中印自6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动员。

印方自然是有动员。以印军的战备水平,不动员无法实现前置对峙。但我们的动员,肯定让印军感到了一定的意外。

局面从一开始预定的揩油,成了“你瞅啥”“瞅你咋地”的边缘状态。皇道派还没上位呢,怎么就昭和了?

印军必须要在正式场合释放出明确的信号:

我们是来搞小规模摩擦,为莫迪政权换取一部分民粹与民族主义的支持,转移他在经济上的败局;

咱不是真的来开打的。

我当士兵是为了领饷、当军官是为了镀金、当将军是为了武器装备采购合同。打仗?这么严肃的嘛?


不过,我们得理解一下印度网民们。他们的情绪是在政府操纵的舆论中孵化出来的,是一种故意放大的恶。

看看印度斯坦报这类典型印方官媒就知道,印政府对62年的说法,一直是“中国对我们打了一场闪电战,我们没准备好所以吃了亏”。

合着,曼施坦因正统在我。

这种解释一直被沿用到了今天。直到现在的印方民间舆论,还是认为我们要对印方再来一场闪电战,转移国内的经济压力。

诶,你提醒我了.jpg

因此印军对国内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军方准备好了,万无一失,尽在掌握”。

不理解这个舆论背景,你就看不懂为什么印军老是对国内说“well prepared”。那是因为在他们的舆论环境里,我们是侵略一方,他们是守土的一方,有着天然的正义性。

也是。直到一战结束,很多德国士兵还以为是法国入侵了德国,才引发了这场大战。


总之,高筑墙,不给印度压力北泄的机会,印度自然会内压爆炸。

印度刚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工业化中的电气化,有了第一波城市化热潮,形成了一定的全球供应链地位,转化出了两至三亿的流动劳动力;

结果一门心思搞印度民族主义,想用民粹口号玩政治动员,就是不碰广大农村的半封建土地制度;

专挑容易的事情做。

现在一遭遇经济危机,出于路径依赖,更偏向于右翼动员体系,更不敢开罪农村的地主和城市里的大资本。

面对按亿算的失业人口,唯一想到的还是对北对西搞军事摩擦,伪造一个“国难”来躲避眼前真实的经济灾难。

真有二二六那种脾气,也算是一条好汉。可惜贵族军官和吃饷型士兵,连昭和都昭不起来。

堵着印度,辛苦一下巴基斯坦,然后就可以看到南部诸邦和东北印毛共的新闻了。

user avatar

该打打了,核地雷什么的,无所谓啦,美俄都已经成流氓了,咱也不必再做好人了,把没了的心愿趁此机会了断了吧……

user avatar

没有发表共同声明,没有共同承诺,怎么看呢~```那就是,印度毫无和平解决的诚意。

中国要求的双方回到实控线以内,共同脱离接触,再慢慢谈。

而印度的要求很有意思:“希望双方采取负责任态度,尽快实现一线部队全面脱离接触”。表面上看似乎也同意中方的要求,实际上隐含的则是指责中方不负责任,没有按照印度的要求“先离开接触线”。中方一脱离,印度的SFF再往前爬几个山头,印军可以一脸无辜的说“你看,我们确实没动啊,SFF不是印度的正规军事武装力量,我们管不了它”。

嗯~```马上就要封山了,看来印度是真打算赖在山上不走了~```

注意第二条最后一句:

user avatar

换成人话就是, "有种别退,谁先退谁是苟",

印度这体面人一听怎么受得了,我再押十万人上来。

user avatar

2017年经过洞朗事件的博弈,双方的力量、招式、后果,基本都明白了,连印度海军高层都说,关键时候,不会有人来帮我们的,

说印度高层不清楚军力对比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被迫如此。

谁逼迫的呢,和中国不对付的外国呗,最大的那个,

如果9月中,老美在贸易战中退缩(以台积电最终禁售华为执行或反悔为标志),印度可能退,

如果老美9月中坚持脱钩,印度可能被逼在地缘安全上顶上作炮灰,那样的话很可能真打。

立此存照,拭目以待。

user avatar

我一点也不关心印度。这个国家就如同烂泥一般,是无法去用正常思维理解的。

我很关心的是,俄罗斯在这个时候扮演了什么角色?

我有一个猜测,逻辑如下:

年末中国有统一计划;

美国不想直接军事干涉,但是也不想让中国的计划顺利进行,于是暗地和印度勾兑,希望印度在西线对中国挑衅,干扰中国的计划;

印度国内疫情糜烂,经济衰退,政治不稳,挑衅中国是转移注意力的一个好手段,即使几个月前印度已经吃过一次亏,但是在当前环境下,伤疤没好也忘了疼,于是和美国一拍即合,强行在西线再次挑衅;

中国西线再次受压,统一计划受到干扰。中国需要极力避免双线作战,于是希望一个找到一个能在年末统一计划实施之前稳住西线局势的方法,即使只是暂时的;

俄罗斯嗅到了商机。俄罗斯和中印两国关系尚可,在边界问题也没有特别的倾向。印度在对峙中总体处于弱势,如果俄罗斯作为东道主能够帮几句腔,那么就可以获得印度的好处。而中国目前和美国交恶,压力很大,统一计划也不容干扰,所以不会在这个时候不给俄罗斯面子。所以俄罗斯下场作为第三方组织谈判,拿中国敲印度竹杠,拿美国和统一计划敲中国竹杠,总体上略偏向印度;

中国对此很不满,但是谈判还要继续,毕竟统一计划优先级最高。所以只能对印度放狠话:“一寸领土都不能丢。”意思就是不要指望着我年末有事就想着混水摸鱼。东南的领土不能丢,西南的领土也不能丢,把我们逼到墙角大不了东南西南一块儿打。中国受压你印度也没好果子吃。

同时也在警告俄罗斯:别以为我给你面子你就可以敲我竹杠。老老实实做你的中立第三方,如果再有歪脑筋,搅屎或者是给印度帮腔,今天放狠话让你难堪,明天可以彻底让你下不来台。

究竟是不是这样,我的猜测是未卜先知还是信口开河,我也不知道。慢慢看吧。

user avatar

看到了很多有些明里暗里嘲讽国家的人

在他们眼里20w人以上的战争只是敲几下键盘而已,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被人欺负了说不定屁都不敢放

user avatar

根据人肉模拟器结果

加勒万河谷好歹还能闹一闹,在班公湖闹大,与作死无异。

包饺子传统技能与火力不足综合征晚期结合起来…………


我们不只想借一个山头,更可能是想借一两百甚至三五百公里,好包饺子。再不包饺子,指挥包饺子的人里面都是没包过饺子的了。印度人是真的可怜,完全不知道世界有多残酷。他只是菜板上的原料。等着饺子自己下锅的大国早就摩拳擦掌、望眼欲穿了。至于另外一个菜,财政收入连深圳市都比不上口口声声要跟对岸刚到底。硬件决定上限,软件决定下限。


二位真的太苦了。

不好好积攒国力光喊口号,早晚我们也会这样苦逼。

user avatar

意思是,不要想屁吃!

这不是什么谈判,也不是外交辞令,这是底线,除了这个底线,其他都是废话。

我国的山头就在那里,你退还是不退?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事情,不要叽叽歪歪讲什么“和平解决”。不要想着中国能够让步,承认你们癞皮狗一样的行为。1962年你们做不到,今天照样做不到。

其实吧,和印度人谈话,比打仗还累。

你以为很简单的道理,他们觉得需要开个婆罗门大会分析一下;你以为这是你的底线,他以为还可以商量。

和印度人聊天、辩论,正常人都会很焦躁的,无论是高种姓还是低种姓,他们都可以长时间高频次叽叽歪歪说废话,引经据典讲一些你八辈子都没有听过的谚语,配上摇头晃脑、指手画脚、摸嘴巴、抖眉毛、做手势……心态再好的斡旋家也会想打人的。

二战时期的史迪威在印度和中国都呆过,本来他对重庆官僚和国军上层也没有好感,没事就是一通黑,但去印度呆过一段时间后,回来就立刻写日记发泄道:“还是中国好!重庆官僚再讨厌,还都是可以讲道理的。”

和印度人交涉正经问题,你会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造了什么孽,要保持文明礼貌的情况下受这种人的折磨?

相比之下,听黑人说Rap,还是令人神清气爽的。

user avatar

释放出的信号是,和谈可以,但是你要先退兵。

而这个退兵,就是办公湖南岸印军在我实控线内,阻挡我军建设前沿营地的那个据点。

中印双方在班公湖南岸的边境线是有分歧的。注意看我方的地图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西线战场态势图
百度地图标识也是如此

然后看印度自己认知的边境线。

Google地球上是这样的。

我根据上面的信息,重新画了个各自的主张线


印军主张起码是红线,甚至还要继续往东移。而中国的主张,我查阅的地图,少部分地图是绿线,但是大部分地图是先沿着黄线走,从印军的停机坪那儿,再沿着后面绿线走。这里就不得不批评腾讯地图了。

注意红圈,几乎沿用印度的主张。红色箭头指向的那个岬角,我军在那儿有驻军的,人家是承认的。


根据印军的营地部署来看,印军虽然嘴上不承认黄线和绿线,但是实际上的部署是擦边球式的部署。在我方看来,你这就是承认。但是同样的,印军可以解释为,这个地方是我的,我部署在哪儿是我的事儿,我只不过不想激化矛盾,所以我先退一步。

等到解放军来到南岸建设营地,印军怀疑解放军要在青色山脊处建设据点,观察下面的印军楚舒勒的大本营,然后认为是解放军在挑起争端。双方各有各的理由。

印军在前线是有兵力优势的,他并不害怕与解放军对抗。问题在于,印军极为担忧两军矛盾激化后产生的政治后果。

印度的陆军总参谋长说,要和平解决争端。军人不是政客,都是天生鹰派,你怎么能说和平解决呢?显然是受到了莫迪这些最高层的压力。

6月15日印军在加勒万河谷被我军打死20人,而这之前,印度因为疫情,国内政治经济压力巨大,又来了这么个事件,压力可想而知。

在几天后的多党派视频会议中,莫迪不只是有意试探外界风声,还是无意间说漏了,说“印度没有遭受入侵”,言外之意,中国并没有入侵印度。然后莫迪的压力巨大,各方都在指责莫迪,印度没有遭受入侵,那怎么死了20多个人?

为了表示强硬态度,不得不去了拉达克一趟,展示印度的强硬态度。


而就在前两天,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他的新书发布会上,罕见的批评了美国,并谈及中印关系时说,当务之急是达成中印两国的和解。

苏杰生何许人也?印度外交部长,内阁成员。能在印度高层外交事务上,说话有分量的,一个的他这个外长,一个是外秘顾凯杰。而苏杰生以前就是外秘。

圈内经常有人说苏杰生是亲美派,其实在我看来,这人不过是个现实主义者。彼此有利,大家就是朋友,彼此无利,大家就是敌人。这种现实主义者最大的好处是,以利益为导向。出现任何争端的时候,是可以和这种人做交易的,是可以妥协的。

苏杰生能在公开场合,批评美国政策转向,担忧中国崛起,其实就是缓和信号。如果他放出的信号,中国视而不见,过几天可能是顾凯杰站出来喊话。如果中国还是视而不见,印度要么放弃求和,要么必须是莫迪自己本人出来喊话求和。一旦莫迪求和,到时候,印度国内一定会骂莫迪的“印奸”。而莫迪是不愿意褪去自己强硬民族主义者的光环,很显然,这完全可以断定,苏杰生的求和态度,就是莫迪本人的态度。

不仅是外交部门的人主张降温。国防部的人也在谋求降温。

国防部长Rajnath Singh在参加上合组织时,与中国能联系上的推文:

上合组织成员国要建立信任与合作的氛围,互不侵犯,尊重国际规则和规范,对彼此的敏感利益和分歧,要和平手段解决。

而且,其还贴了一张和我国防长魏将军的会议照片。

注意最后一句话,彼此的敏感利益和分歧

印度的敏感利益就是现在莫迪在国内压力山大,莫迪本身就被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着走。他决不能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莫迪谋求的就是体面撤军

而在之前数月的谈判中,印度都是狮子大开口,让我军先撤军,先退步。最重要的意思就是,我方要把班公湖南北两岸的军队撤走。

大家可以参考我这个回答,里面的分析更详细。


但是根据我防长的声明,【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摆明了态度,要谈可以,你先滚。这种态度是解放军历来的主张,一点都没退。而这之前,印度觉得自己在班公湖先退兵不体面,所以就没撤。

但是,体面撤军是非常困难的。双方都在斗气。谁先后退哪怕一步,哪怕先后退一秒,都就是怂逼。因此,这种体面撤军的概率并不大。除非,时间长了,大家就忘记了。比如,过了个冬天,第二年开春,两边也都不来这么多人了。

我个人观点是,双方都不会后退,谁都承担不起先退的政治压力。在双方持续对峙的时候,摩擦是必然存在的。这时候就要管控局势和分歧。意思就是,排队对峙可以,扔扔石头可以,打群架也可以,甚至玩碰碰车,碰碰船也可以。但是要遵守基本法,限定冲突的时间、地点,甚至烈度。否则一旦事态突破那个度,比如开了枪,比如死了很多人,在两国内就不好控制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月4日,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与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莫斯科举行了会晤。在此次会晤中,魏凤和部长明确表示“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这句话释放了多重、深刻的信号,尤其是在当时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关系仍然紧张的背景下,其意义更加凸显。以下是对这一声明的详细解读:核心信号: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不容退让的.............
  • 回答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关于这起车祸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受伤人员的最新情况。我的知识库截止日期是2023年初,并且我无法实时访问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以下是一些可能帮助您找到所需信息的方法: 关注官方新闻报道: 搜索可靠的新闻媒体,例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CGTN 等,它们通常会发布与.............
  • 回答
    2020年9月4日,中国航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型代号为“试验性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飞行器。这次发射,即便在当时,也是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成就,背后蕴含着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猜测。这是什么?首先,我们来理清这个“试验性重复使用航天器”究竟是什么。根据公开的信.............
  • 回答
    特朗普的“调解”提议: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9月4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抛出了一个相当劲爆的提议:他“乐意介入调解中印边境争端”。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在中美印三国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特朗普的这个表态,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他一贯的政治风格、美国的外交战略以及当前复杂的国际地.............
  • 回答
    高通骁龙665和骁龙730:中端市场的实力派升级2019年4月9日,高通发布了两款面向中端市场的移动处理器——骁龙665和骁龙730。这两款芯片的推出,标志着高通在中端市场的产品线又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补充和升级,旨在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流畅、更智能的移动体验。骁龙665:稳扎稳打的性能均衡者骁龙665可.............
  • 回答
    9月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这标志着我们在航天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意义深远,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是对我国未来航天发展战略和国家竞争力的巨大推动。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里程碑:这次发射最大的意义在于,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这一尖端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自主突破。可重复使用航天.............
  • 回答
    9月4日,广州市越秀区通报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这名感染者是越秀区一家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感染者情况及初步调查: 身份: 这位无症状感染者是隔离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具体岗位和日常接触人群是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的重点。 发现方式: 感染者是在酒店工作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被发现的。这表.............
  • 回答
    9月4日,全国妇联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行居民身份证件便利化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了要“依法依规推进实现就业性别平等”。这项举措,无疑在促进就业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首先,从国家层面推动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这是.............
  • 回答
    关于王者荣耀9月4日系统崩溃的具体情况,以及背后可能的原因,我们来详细聊聊。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9月4日,星期一,本应该是工作日大家忙碌一天后,晚上放松一下,打开王者荣耀开黑娱乐的好时候。然而,许多玩家在傍晚时分开始发现,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法正常登录游戏,或者登录后卡在加载界面,甚至直接出现连接错误.............
  • 回答
    2019年9月4日,荣耀在上海发布了旗下的荣耀20S。这款手机定位在年轻潮流市场,主打拍照、轻薄设计和时尚配色。那么,这款手机发布至今,市场表现和用户口碑如何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它的亮点和槽点。亮点分析:1. “颜值即正义”的工业设计: 荣耀20S 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它的外观设计。它采用了当时.............
  • 回答
    9月4日格尔木警方发布的公告,禁止未经备案前往可可西里进行旅游、探险和非法穿越,这则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首先,这则公告的出台,直接的动因和目的是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脆弱的自然景观。可可西里,作为中国最大的高原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世.............
  • 回答
    听到罗老师关于“道德上的‘点赞’行为不应构成犯罪”的说法,我脑子里一下子就闪过好多念头,感觉挺值得掰扯掰扯的。这事儿不是简单一句对错就能说完的,它触及到法律、道德、社会认知之间那层复杂的关系。首先,我特别能理解罗老师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法律的底线应该守住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要求,那些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社.............
  • 回答
    9月4日,保时捷终于揭开了其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的神秘面纱,并公布了售价区间:149.8万至179.8万元。这个价格无疑让无数车迷和潜在消费者屏息以待,既有对保时捷品牌电动化转型的期待,也有对这台纯电跑车性能和价值的审视。Taycan:保时捷DNA的电动化演绎从外观上看,Taycan保留了许多.............
  • 回答
    2019年9月4日,港股市场经历了一场令人瞩目的上涨,恒生指数当日高开高走,收盘时大幅上涨,创下不俗的单日涨幅。这场暴涨并非孤立事件,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其中的逻辑,需要我们从宏观环境、政策动向以及市场情绪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的市场大背景。2019年下半年,全球经.............
  • 回答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金融风险 委出通知》一纸令下,几乎给当时如火如荼的ICO(首次代币发行)行业泼了一盆冰水,也彻底改变了中国数字货币监管的走向。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至今仍被很多人视为中国加密货币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在2017.............
  • 回答
    荣耀 Play3,这是一款荣耀在 2019 年 9 月 4 日发布的手机。当时荣耀主打“年轻人的第一部高颜值高性能手机”,而 Play 系列定位则更偏向于性价比和游戏体验。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款 Play3 到底表现如何,有哪些地方让人眼前一亮,又有哪些地方让人忍不住吐槽。定位与市场环境:.............
  • 回答
    6月4日兰新铁路事故,9人遇难,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除了最直接的人员伤亡,这起事故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思考的信息,它们关乎铁路安全、应急响应、公众知情权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首先,事故的具体原因调查至关重要。 9条生命的逝去,任何一句“意外”都无法轻易带过。我们需要了解的是: .............
  • 回答
    菲利普亲王的人生,宛如一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一位生于希腊王室、却选择了英国王室道路的男人。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谢幕,也留下了无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评价的印记。出身的流离与命运的转折:18世纪末,希腊王室经历动荡,年幼的菲利普(原名菲利普斯王子)在混乱中被送往英国,在姑妈.............
  • 回答
    4 月 9 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在执行印尼卫星发射任务时出现失利,这无疑给中国航天工程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航天而言,这次事件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需要从技术、管理、国际合作以及士气等多个维度去审视。技术层面:暴露出的隐患与反思首先,这次失利直接暴露了长征三号乙火箭在可靠性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在.............
  • 回答
    4月9日,《可食用陆生动物名单》正式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意味着这项关乎我们餐桌和生物多样性的法规草案,将有机会被公众的声音所塑造。那么,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参与其中,让这个名单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我们的社会期待呢?首先,了解这份名单的背景和内容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