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小故事吧。
很久以前了,疫情发生后不久,我发现一工作人员(非医护,清洁工)在收医疗垃圾(脱下的防护服)时,有不规范之处,出于好心,我提醒了他一下。
这位清洁工是位老大爷,很和善的样子,我对他说话时,他唯唯诺诺的,眼神有些羞愧,甚至谄媚。听了我说的后,连忙表示是自己不对,一定会改,千万不要告诉领导。
当然,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大家都不容易。
几天后,我再次看到这位大爷收垃圾,还是有不对的地方,我仍然态度和蔼地提醒了他。看得出,大爷很紧张、很害怕,更加手足无措了。
事后,与朋友聊起此事,大家都很感慨。
疫情防控中,医务人员不可能把什么工作都干完,比如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比如冷链运输人员,他们也可能接触病毒,但他们的工作,不可能由训练有素的医护来替代。
虽然,他们肯定也进行了相关的培训,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像这位清洁工大爷一样的低学历人群,依样画葫芦的短期学习,真的能让他们掌握好防护知识吗?真的能让他们的脑子里具有无菌观念么?
说实话,作为医生,特别是像我一样的内科医生,在无菌操作中,也常常被护士小姐姐骂,更何况这些经过短期培训的工作人员。
但是,有时候,责任问题,又压在他们的肩上,真的担得起么?
我只希望,这位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只要他的工作中没有明显违反规则的地方,就不要惩罚他吧,而是耐心一点,反反复复,给他们做好培训,尽量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更新下今天发布会的信息,昨天的猜测基本都应验了。
抓紧打加强针吧。
为什么又是广州?又是隔离酒店?
广州这次的感染者引发的事情,从正反两个方向来看。
从好的一面说,感染者基本每2-3天做一次主动核酸检测,从目前病情进程来看,还处于无症状,属于早期就被发现。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早一天发现,扩散的风险就能降低非常多。而且感染者作为隔离酒店人员,大概率是2代或者3代感染者,相比广州上一轮的疫情来说,情况要好的多。上一轮早茶的哪个感染链条,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社区传播了。同时这次广州的反应也非常的迅速,周边地区都开始进行隔离以及核酸检测,加之上次广州疫情结束时间不长,群众的防护还没有松懈,整体疫情扩散的风险很低。
但从不好的一面说,为什么又是越秀区的隔离酒店?
从客观角度来说,广州确实承担了大批的入境任务,上次疫情也进行了总结的和分析,但是发现问题是一方面,找到解决方法是另一方面。上轮疫情就判断和隔离酒店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一次是发现的很及时,假设没有及时发现呢?会不会又再来一次。
换句话说,只要广州还在市中心有着大批的隔离酒店,就无法从根源上杜绝隔离酒店的病毒扩散风险。
上一轮疫情时,钟南山院士提到广州准备在郊区修一个广州国际健康驿站,把市区里隔离的人员都转移出去。按着广州市发布会的信息,广州国际健康驿站将于9月上旬投入使用。可惜就差了这么几天。
同时这次疫情也在此暴露出对隔离酒店人员的安全管理和闭环管理仍然存在漏洞。按理说,境外隔离酒店,国际航班,海关以及国际港口,都是属于高风险人群,对其相关安全培训和管理都应该非常严格,然而我们国内多地出现的这些高风险人群感染事件也暴露出基层单位对这方面工作的不足之处。
在说回本次感染者的情况,按着目前流调的数据,感染者主要负责送餐、保洁类工作,尤其是清理房间和倾倒垃圾,这2个看似不会感染者直接接触,但是会有间接接触的风险环节,可能会是造成疏忽大意的重灾区。
同时感染者虽然在近期没有外出记录,但早期也有外出活动轨迹,不能排除病毒扩散的风险。
当下要做的,除了精准隔离和范围筛查以外,还需要尽快的完成病毒测序和溯源工作。如果确定就是所在隔离酒店的隔离人员传播,那么范围就比较容易圈定,对下一步的疫情防控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不得不提的是,需要把机场,海关,隔离酒店,港口等高危人群接种加强针的工作提早落实下去。第一批接种疫苗的基本就是这批人,他们接种疫苗后的时间都已经超过了半年,为他们接种加强针,目前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需要及早实行的。
在南京疫情后,全国各地的一线人员核酸检测频次都有提高,本次感染者发现较早,扩散范围预计有限。
实际位置:
国际健康驿站建成后,应当继续扩建,逐步将城内所有隔离点转移到城外。
高危工作场所的临时人员出问题已经好多次了:
1.成都疫情来源于隔离点处置不当的垃圾
成都郫都区疫情溯源结果公布,判定本起疫情是一起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的本土疫情,此次本土病例病毒基因型为L型欧洲家系分支2.3,与11月尼泊尔境外输入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据溯源调查,11月9日一批尼泊尔入境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进入郫都区太平村一隔离点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1月16日、11月28日,该批人员中先后筛查出5名核酸阳性病例。在此期间该隔离点有工作人员未按规范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存放点。同时,首发病例有捡拾垃圾的情况。[2]
2.中国专家在越南隔离点感染
专家组5人4月9日从凭祥友谊关口岸出境前往越南安沛省,被安排在当地一家隔离酒店隔离,4月22日采样核酸检测阴性,4月23日解除隔离。5名感染者的发病时间符合在越南感染的潜伏期特征。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和比对分析显示,5名感染者的病毒进化分支为B.1.617.2,属于印度流行的变异株。流调发现,5名感染者在越南隔离期间居住的酒店同期也入住有印度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
3.2021年1月的南宁疫情
【广西日报】【#南宁新增1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2021年1月14日,南宁市兴宁区报告一例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现将流调情况通报如下:
陈某某,近期多次到定点隔离场所沃沃酒店(江南店)和长虹路88号城市便捷酒店开展消杀,期间多次往返居住点。今年以来,该病例一直在南宁市,无外地旅居史,病例曾于1月4日和11日进行过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隔离点用了很多临时人员,这些临时人员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足,收入低流动性大。由于以上特点,人员很难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提升技能,工作容易出现疏漏。
而隔离点的工作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例如:
1.具备防疫意识,用过的防护装备不允许进入清洁区
2.垃圾和排泄物必须规范消毒
1.隔离点按规范选址
2.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用高工资吸引高素质人员,严格考核并淘汰能力不足的人员。
3.学习浦东机场“14+7+7”封闭式管理措施,一线人员全部集中居住,避免上下班期间与社区人员的接触
所谓“14+7+7”封闭式管理,是指这些一线人员,先进行14天的在岗工作,其间由专车在工作地与集中居住点之间提供“两点一线”接送保障;
随后7天离岗,在专门的酒店进行封闭式的隔离健康观察;
再接下来的7天,为居家隔离健康观察。[4]
4.按规范进行垃圾处置,废水处置。
5.根据各地实际隔离能力确定入境航班上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