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特别是在线性代数和数论的语境下,表达式 $(f(x), g(x)) = 1$ 的含义取决于 $f(x)$ 和 $g(x)$ 代表的对象。下面我将从最常见的两种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情况一:$f(x)$ 和 $g(x)$ 是整数
这是最经典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数论中。当 $f(x)$ 和 $g(x)$ 表示整数时,$(f(x), g(x))$ 通常表示这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GCD)。
所以,$(f(x), g(x)) = 1$ 的意思就是:整数 $f(x)$ 和整数 $g(x)$ 是互质的(coprime 或 relatively prime)。
详细解释:
约数 (Divisor): 如果一个整数 $d$ 能够整除另一个整数 $n$(即 $n div d$ 的余数为 0),那么我们就说 $d$ 是 $n$ 的一个约数。
公约数 (Common Divisor): 如果一个整数 $d$ 既是 $f(x)$ 的约数,也是 $g(x)$ 的约数,那么我们就说 $d$ 是 $f(x)$ 和 $g(x)$ 的一个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GCD): 在所有 $f(x)$ 和 $g(x)$ 的公约数中,最大的那个被称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当 $(f(x), g(x)) = 1$ 时,意味着 $f(x)$ 和 $g(x)$ 除了 $1$ 和 $1$ 之外,没有其他公共的约数。通常我们在讨论最大公约数时,会关注正约数,所以 $1$ 是它们唯一的正公约数。
举例:
如果 $f(x) = 6$ 且 $g(x) = 35$:
$f(x)$ 的约数有:$1, 2, 3, 6, 1, 2, 3, 6$
$g(x)$ 的约数有:$1, 5, 7, 35, 1, 5, 7, 35$
它们的公约数有:$1, 1$
最大公约数是 $1$。所以 $(6, 35) = 1$。 $6$ 和 $35$ 是互质的。
如果 $f(x) = 12$ 且 $g(x) = 18$:
$f(x)$ 的约数有:$1, 2, 3, 4, 6, 12, ldots$
$g(x)$ 的约数有:$1, 2, 3, 6, 9, 18, ldots$
它们的公约数有:$1, 2, 3, 6, ldots$
最大公约数是 $6$。所以 $(12, 18) = 6
eq 1$。 $12$ 和 $18$ 不是互质的。
在许多数论定理中,互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欧几里得算法就是用来高效计算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
情况二:$f(x)$ 和 $g(x)$ 是多项式
在代数和多项式理论中,$f(x)$ 和 $g(x)$ 通常表示多项式(例如,在某个域 $K$ 上,记作 $f(x), g(x) in K[x]$)。在这种情况下,$(f(x), g(x))$ 通常表示这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GCD)。
所以,$(f(x), g(x)) = 1$ 的意思就是:多项式 $f(x)$ 和多项式 $g(x)$ 是互质的(coprime)。
详细解释:
因式 (Factor): 如果一个多项式 $d(x)$ 能够整除另一个多项式 $n(x)$(即 $n(x) = d(x) cdot q(x)$,其中 $q(x)$ 也是一个多项式),那么我们就说 $d(x)$ 是 $n(x)$ 的一个因式。
公因式 (Common Factor): 如果一个多项式 $d(x)$ 既是 $f(x)$ 的因式,也是 $g(x)$ 的因式,那么我们就说 $d(x)$ 是 $f(x)$ 和 $g(x)$ 的一个公因式。
最大公因式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GCD): 在所有 $f(x)$ 和 $g(x)$ 的公因式中,如果存在一个公因式 $d(x)$,使得所有其他的公因式 $c(x)$ 都能整除 $d(x)$,那么我们就称 $d(x)$ 是它们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在某些域上,最大公因式通常被定义为首一多项式 (monic polynomial),即最高次项系数为 $1$ 的多项式。
当 $(f(x), g(x)) = 1$ 时,意味着 $f(x)$ 和 $g(x)$ 除了常数多项式(非零常数,例如 $1$ 或任何非零的 $c in K$)之外,没有其他公共的非常数因式。如果我们将最大公因式规范化为首一多项式,那么 $(f(x), g(x)) = 1$ 就意味着它们的最大公因式就是多项式 $1$。
举例:
设在实数域 $mathbb{R}[x]$ 上:
$f(x) = x^2 1 = (x1)(x+1)$
$g(x) = x + 2$
$f(x)$ 的因式有:$1, x1, x+1, (x1)(x+1)$ (以及它们的常数倍)
$g(x)$ 的因式有:$1, x+2$ (以及它们的常数倍)
它们唯一的非常数公因式是 $1$(或任何非零常数)。
所以 $(x^2 1, x + 2) = 1$。这两个多项式是互质的。
设在实数域 $mathbb{R}[x]$ 上:
$f(x) = x^2 1 = (x1)(x+1)$
$g(x) = x 1$
$f(x)$ 的因式有:$1, x1, x+1, (x1)(x+1)$ (以及它们的常数倍)
$g(x)$ 的因式有:$1, x1$ (以及它们的常数倍)
它们有公因式 $x1$(以及它的常数倍)。
如果我们将最大公因式规范化为首一多项式,则 $(x^2 1, x 1) = x 1
eq 1$。这两个多项式不是互质的。
在多项式理论中,互质的两个多项式 $f(x)$ 和 $g(x)$ 具有 Bézout 等式:存在多项式 $a(x)$ 和 $b(x)$ 使得 $a(x)f(x) + b(x)g(x) = 1$。这类似于整数情况下的 Bézout 等式。
总结
在线性代数及其相关的数学领域中,当您看到 $(f(x), g(x)) = 1$ 时,最可能的意思是:
1. 如果 $f(x)$ 和 $g(x)$ 表示整数: 它们是互质的整数,最大公约数为 $1$。
2. 如果 $f(x)$ 和 $g(x)$ 表示多项式: 它们是互质的多项式,最大公因式为 $1$(或一个非零常数,在规范化为首一多项式后为 $1$)。
这两种情况都表达了“没有比 $1$ 更大的公因子”这一核心概念,只是因子所在的数学结构不同(整数或多项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f(x)$ 和 $g(x)$ 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