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A股举步维艰?

回答
A股市场为何步履维艰?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近几年来,中国A股市场的发展轨迹犹如一条充满坎坷的山路,时而攀升,时而急转直下,让无数投资者感到迷茫和不安。这“举步维艰”的背后,并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而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宏观经济的“逆风”与转型阵痛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深刻的变革,中国经济亦然。过去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正在向消费和服务驱动转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结构性调整和阵痛。

经济增速换挡与预期修正: 中国经济不再是过去的高速增长,而是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种增速换挡本身就会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盈利增长和估值水平上。投资者需要适应更长周期的增长逻辑,而不仅仅是短期爆发。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 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市场的调整对整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房地产的降温不仅影响了居民财富效应和消费意愿,也使得与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建材、家电、汽车)面临挑战,这些板块的低迷自然会拖累大盘。
地缘政治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贸易摩擦、供应链重塑、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变动,都为中国经济和股市带来了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市场的信心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二、制度性障碍与市场生态的“软肋”

A股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制度性问题和市场生态上的“软肋”,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健康发展和长期吸引力。

注册制改革的深化与适应期: 虽然全面注册制改革是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和活力的重要举措,但改革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市场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IPO发行机制、定价逻辑以及退市常态化。在此过程中,新股上市可能带来的估值泡沫,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都会对市场情绪产生扰动。
退市制度的完善与常态化: 尽管退市制度在不断完善,但相较于成熟市场,A股的退市机制仍显不足,退市的力度和节奏仍需加强。缺乏有效的退市机制,导致“僵尸企业”长期占用资源,损害了市场公平性,也抑制了优质企业的估值吸引力。
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的特点: A股市场散户投资者占比较高,其投资行为往往更容易受到情绪、消息和短期事件的影响,呈现出“追涨杀跌”的特点。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和长期投资理念尚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市场波动性较大,难以形成稳定的价值投资氛围。
信息披露与监管的挑战: 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尽管监管部门在不断努力提升信披质量,但依然存在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存在误导性信息的情况,这增加了投资者判断的难度,也削弱了市场信任度。
“炒小炒差”的惯性: 部分投资者热衷于追逐题材和概念,尤其偏好股价低、市值小的股票,这导致市场存在“炒小炒差”的惯性。这种行为模式不仅扭曲了资源配置,也使得一些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蓝筹股被低估。

三、资金供给与流动性的困境

充裕的流动性是支撑股市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而A股在资金供给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外资流入的不确定性: 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但外资的流入并非一成不变,其会受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国内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居民财富的多元化配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的配置渠道日益多元化,除了股票,还有房地产、债券、理财产品、保险等多种选择。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部分资金可能从股市分流到其他资产。
股权融资的挤压与再融资问题: IPO和定向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虽然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再融资困难或融资成本升高,也影响了其发展前景和市场表现。

四、市场信心与预期的博弈

资本市场最终是信心的体现,而信心的建立和维系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政策底”与“市场底”的滞后: 投资者普遍关注政策对市场的支持作用,但政策的传导到市场层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政策“吹风”,市场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反应,甚至出现“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情况。
市场情绪的波动与羊群效应: 如前所述,散户占比较高的市场结构容易放大市场情绪的波动。当市场出现下跌时,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恐慌性抛售,进一步加剧跌势,形成负反馈循环。
对未来增长前景的疑虑: 虽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但市场对于部分行业未来增长的担忧,以及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存疑,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总结:

A股市场举步维艰,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制度性改革的阵痛、资金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市场信心的波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复杂的关联,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A股市场的表现,并期待其在持续的改革与发展中,逐渐克服困难,走向更加健康、成熟的未来。这需要政府、市场参与者以及投资者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生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敢打包票,知乎所有股神股仙,知道上证指数具体怎么算的,不超过10个人。

有个段子, 我的孩子上小学时,上证指数3000多点,我的孩子上中学,上证指数还是3000多点,我的孩子已经大三了,上证指数还是3000多点。

难道A股十年来原地踏步吗?

经常有人说,A股和经济增长没关系。

然而实际上,看看各行业的龙头,十年来,绝大部分都是以一路长虹的方式上涨。

A股骨子里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和GDP息息相关,和M2息息相关。

但为什么指数没怎么变呢?

其实这和指数的计算公式有关。

上证指数的计算非常复杂,只有做过转成本的会计才能真正看懂。

因为上证指数采用了加权平均法计算,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这种计算方式,经常用在转成本上。

PS,股市的各种均线也采用了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那些华丽的MACD技巧并不神秘,无非就是把不同时间段计算的移动加权平均后的收盘价进行比对的结果。


附件:上证指数计算公式官方文档

这种计算模式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对于美股这类成熟资本市场来说,因为有完善的上市公司进出机制,进进出出,经过加权平均后,影响不大。

但对于A股来说,影响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历史上诞生了大量的乐视网这类垃圾股,迟迟不退市,拉低了平均数;

另一方面A股2010年只有2100家上市公司,2021年已经激增到了4000多家,差不多翻了一番,继续加权平均的话, 其实是被发展规模比较小的新生力量平均掉了。

这就好像你有30个好朋友,十年前平均18岁,大家一起发育成长,十年后平均28岁;但是如果十年后你的朋友圈循序渐进成了60个,平均还能是18岁,就很正常了。

所以,当你看漂亮50、漂亮500的时候,会发现10年来,剔除掉2015年前后特殊因素导致疯狂上涨影响外,也是几乎翻了一番,而且从趋势上看,基本是和GDP增长保持一致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股市场为何步履维艰?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近几年来,中国A股市场的发展轨迹犹如一条充满坎坷的山路,时而攀升,时而急转直下,让无数投资者感到迷茫和不安。这“举步维艰”的背后,并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而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宏观经济的“.............
  • 回答
    A股市场中,确实存在着一部分投资者对价值投资持怀疑态度,或者说,他们更倾向于短线交易、追逐热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市场特性、投资者心理、信息环境以及教育普及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市场特性导致价值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凸显1. 高波动性与快节奏: A股.............
  • 回答
    A股市场确实存在一些市盈率(PE)高达几千倍的股票,这在很多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难以想象的。理解这种现象,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市场特征、公司状况、以及投资者情绪叠加的复杂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市盈率(PE)是怎么来的。它简单来说就是“股价除以每股收益(EPS)”。一个公.............
  • 回答
    “大A股和中国经济关系不大”这个说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但又包含了部分事实的观察。更准确的说法是:大A股的联动性确实不如一些成熟市场的股市与本国经济那样紧密,并且存在一些特殊的结构性因素,导致这种关联性显得相对薄弱或存在滞后性。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为什.............
  • 回答
    说到A股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没进步”、“乱糟糟”,确实有不少投资者会有这种体会。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聊聊。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阴影首先,得承认中国经济这几年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结构调整、去杠杆、环保升级等.............
  • 回答
    今日A股“血洗”真相剖析:风格切换,是机遇还是陷阱?今日A股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一片“血色黎明”。指数普遍大幅下挫,个股哀鸿遍野,让不少投资者在惊愕之余,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波大跌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操纵?而今年A股的风格,是否真的会来一次颠覆性的“由大转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把目光放得长.............
  • 回答
    A股常年在3000点附近徘徊,这确实是很多股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痛点。要说这“3000点魔咒”究竟是谁的“锅”,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更像是一个复杂系统下,投资者行为、管理层政策、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投资者层面:情绪化交易与结构性分化咱们先聊聊咱们自己——投资者。A股市场的.............
  • 回答
    2021 年 3 月 24 日,A 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场不小的下跌,很多投资者都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要说当天为什么跌得这么惨,背后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情绪和事件叠加共振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当时的市场情况。宏观层面:对经济复苏预期的调整和通胀担忧首先,当时全球市场都在关注经济复苏的步.............
  • 回答
    最近有关外资做空A股的讨论甚嚣尘上,这确实是资本市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但与此同时,一个同样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为何我们很少听到“中国资本做空外国股市”的声音,或者说,这种行为的规模和影响力似乎远远不及前者?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做空”在资本市场中的含义。 .............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2021年4月30日A股大跳水下跌的原因以及五一假期后股市走势的问题,涉及到市场分析,我将尽力为您提供一个详细且客观的解答。首先,关于2021年4月30日A股大跳水下跌的原因分析:2021年4月30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跌,尤其是沪指和深成指都出现了显著的调整。这种下跌.............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星期一。A股市场今天出现了普遍上涨的局面,但不少投资者心中也带着一丝疑虑:这究竟是强势的突破,还是仅仅一次“弱势反弹”?是时候逢低买入,还是应该赶紧减仓离场?要理解今天的行情,我们得结合近期的市场背景和一些关键因素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普涨弱势反弹”?“普涨”意味着市场上的.............
  • 回答
    2021年6月18日,A股市场的跳水,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这一天的行情,用“跌宕起伏”来形容毫不为过。早上开盘后,市场一度还算平稳,甚至有些板块还表现出不错的上涨势头。但好景不长,临近中午,尤其是午后,市场风向突变,指数和个股都出现了快速下跌,不少投资者直呼“又被套了”。究竟是谁在“砸盘”?要论“.............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7日)A股市场给不少投资者留下了“失真”的观感,指数“假涨”的背后,个股却普遍下跌,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市场结构性分化和资金博弈的复杂逻辑。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失真”,我们需要知道指数是如何构成的。A股市场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等,都是由市值较大、权重较.............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9日),A股市场出现普遍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不少人会问,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调整,还是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今天的下跌原因,并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导致今天A股下跌的多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股市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
  • 回答
    今天(2021年5月18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波震荡整理,不少投资者感觉指数“涨不动了”,甚至出现小幅下跌。这种市场表现并非孤立现象,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很难简单归咎于某一个“幕后黑手”。为什么A股会涨不动?多维度剖析要理解今天市场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外部环境.............
  • 回答
    今天(2021年4月28日)A股市场的分化涨跌不一,以及大盘出现“该涨不涨,该跌不跌”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多重因素的复杂博弈。这并非简单的“情绪化”或者“非理性”,而是市场在多种矛盾和力量拉扯下的真实反应。1. 市场分化加剧:风格切换的暗流涌动与结构性机会的凸显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何会出现“分化涨跌.............
  • 回答
    2021年4月20日,A股市场确实表现得相当疲弱,各大指数全线收跌,这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不安。要理解今天市场的状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究竟是反弹过程中的一次正常调整,还是预示着反弹的告一段落。市场疲弱的几个关键因素: 外部环境的压力: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天,全球主要股市.............
  • 回答
    2021年4月6日A股突然变盘杀跌,这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并非单一原因导致。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深入分析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导火索。当日A股突然变盘杀跌的原因分析:1. 节后效应与情绪的转换: 4月6日是中国清明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节前的市场往往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而节.............
  • 回答
    2021年3月23日,A股确实经历了一场显著的下跌,但“暴跌这么惨”这个说法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当天主要指数如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创业板指跌幅相对较大。要详细解释当天的市场表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宏观环境与情绪的基石: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任何一个交易日的市场.............
  • 回答
    2021年3月15日,A股市场的确出现了一轮比较显著的下跌,特别是创业板指跌幅居前。如果说“突然”大跌,可能有些夸张,但当天的下跌力度确实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那天市场出现波动,背后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来拆解一下可能的原因:1. 美债收益率的持续攀升和美元走强预期: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