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但很轻微。
历史研究显示,人类男性夏季产生的精子数量比冬季少约 30%[1][2]。减少后的精子数量仍然可以引起怀孕,只是概率比平时更低一些。
近年来,雄性昆虫[3]、雄性荷斯坦奶牛[4]等动物的精子活性已经表现出热浪造成的损害。对秀丽隐杆线虫进行的实验显示,高温对动物精子的损害主要来自转座子活性明显上升导致的大量突变[5]。这种损害是暂时的。实验显示,对人睾丸的异常加热停止后,经过 10 到 12 周,精子活性即可恢复到加热前的水平[6]。
全球变暖尚未导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每年的气温持续超过 35 摄氏度(人睾丸的正常温度)。不限于此,职业暴露于高温的一些男性面包师、焊工、锅炉工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子活性降低,但那和热的关联度有限[7][8]。职业暴露于高温是人类男性生育力降低的“弱风险因素”。
人类男性的生殖能力本身不算强,生活中遇到的生殖毒性物质又很多,对这方面研究的准确性不利。人睾丸的体积是仓鼠睾丸的十倍有余,二者每天产生的活精子数量相近[9]。人类男性当前精子畸形率持续走高、活性连年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化学因素。
顺便说,紧身内裤造成的睾丸温度上升幅度(0.5~0.8 摄氏度)似乎不足以损害精子,长时间将大腿并拢坐着造成的睾丸温度上升幅度(2.1 摄氏度)倒是可以。这对久坐不动的“白领”不太有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