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今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学者中也有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先生为什么没得?

回答
张培刚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经济学领域都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他的《农户的经济组织》更是里程碑式的著作。然而,他确实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惋惜的问题,其中涉及多重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机制与特点:

理解为什么张培刚先生没有获奖,首先需要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标准和运作方式:

并非终身成就奖,而是对特定贡献的认可: 诺贝尔奖更侧重于奖励在特定时间段内,对经济学理论或实证研究做出革命性、开创性、系统性贡献的学者。它并非简单地奖励学术生涯的“总成就”,而是某个具体突破。
国际视野与全球影响力: 尽管奖项起源于瑞典,但其评审过程具有高度的国际性,获奖者通常是那些在全球经济学界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学者。他们的理论被广泛接受、应用,并可能改变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突破: 诺贝尔奖常常授予那些提出了全新的经济学模型、分析框架、计量方法,或者对现有理论进行了颠覆性修正的学者。
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影响: 获奖的研究往往能深刻地解释或解决重要的现实经济问题,并对政策制定产生实际影响。
学术的“可见度”和“话语权”: 尽管客观贡献是基础,但学术研究的传播、同行认可度(引用量、学术会议上的讨论、著作的翻译和推广)以及在国际学术界建立的“话语权”,也是影响评审过程的重要因素。
评审过程的“滞后性”: 诺贝尔奖的评审往往有一定滞后性,获奖的理论可能是在其提出后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被广泛认可其重要性。

二、张培刚先生的贡献与时代背景的契合度:

张培刚先生的主要贡献集中在:

《农户的经济组织》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the Chinese Farm Economy): 这是一篇博士论文(哈佛大学),发表于1949年。书中通过对中国农村的实地考察和严谨的经济学分析,建立了“农业集约化经济组织模型”。这个模型解释了中国传统农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劳动投入和产量,揭示了农业生产单位的经济学原理,对理解农业发展、经济转型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对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贡献: 张培刚先生的研究在当时填补了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空白,他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问题,尤其关注农业作为经济起飞基础的重要性。

然而,从诺贝尔奖的特点来看,张培刚先生的研究与获奖标准之间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错位”之处:

时间上的“先行”与后来的发展: 张培刚先生的代表性研究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虽然其思想极为超前,但当时“发展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且成熟的学科领域尚未完全确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才开始颁发,而张培刚先生的许多 seminal work 更多是在他早期学术生涯中完成的。虽然之后发展经济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诺贝尔奖的评选更倾向于那些在学科确立后,或者其理论对整个学科发展产生直接、可量化影响的学者。
研究的“区域聚焦”与“全球范式”的建立: 张培刚先生的研究虽然具有普遍意义,但其直接的实证基础是中国农村。而诺贝尔奖的许多获奖者往往是提出了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适性理论或模型,例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等,这些理论的适用范围更广,直接推动了整个经济学理论的“抽象化”和“普遍化”。
学术“可见度”与国际学术界的“沟通”: 张培刚先生的早期学术生涯主要在中国和台湾地区。虽然他的哈佛博士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但由于时代限制(包括政治因素、信息流通不畅等),他在国际主流经济学界的“可见度”和学术“话语权”与一些同时代或后来的、活跃在欧美顶尖学府的学者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距。诺贝尔奖的评选往往需要广泛的国际学术界共识,这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学术交流和推广过程。
理论的“演进”与“突破性”: 张培刚先生的研究是“农户经济组织”这一具体领域的深入分析。而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例如马歇尔的“一般均衡理论”、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等,则是在更宏观、更抽象的理论层面进行革命性的突破,或者构建了全新的研究方法论,这些往往更容易被视为对整个经济学学科的“范式转移”。
个人选择与学术道路: 张培刚先生在完成哈佛博士论文后,选择了回到中国大陆,并在中国的高校中从事教育和研究,致力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他的学术重心也相应地与中国经济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这种选择虽然体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与国际主流学术界的深度互动和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

三、发展经济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与张培刚先生的比较:

一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发展经济学相关学者,他们的贡献往往体现在:

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 他的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贡献,尤其是“能力方法” (capability approach),为理解贫困、饥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能力,而非仅仅是收入。他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理论抽象性和广泛的哲学基础,并直接影响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 (HDI)。
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Schultz): 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农业发展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作用的研究。他认为教育和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于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他的理论与张培刚先生关注农业的重要性有相通之处,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更具理论上的普遍性和抽象性。
埃德蒙·费尔普斯 (Edmund Phelps): 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研究,尤其是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现代解释,以及对企业在增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分析。
最近的获奖者如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 和迈克尔·克莱默 (Michael Kremer): 他们因“以实验性方法分析全球贫困问题”而获奖。他们开创性地运用随机对照试验 (RCTs) 方法来评估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将实证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直接为解决具体发展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对比这些获奖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对经济学理论的“范式”影响、方法的创新、以及理论的普适性和抽象性,是张培刚先生的研究风格和侧重点与诺贝尔奖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点”。

四、对张培刚先生贡献的再认识:

尽管张培刚先生未获诺贝尔奖,但这丝毫不减损他作为“发展经济学之父”的地位和历史贡献。他的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奠基作用: 他早期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组织的研究,为后来的发展经济学学科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农业问题上的深刻洞察。
思想的超前性: 他提出的许多观点,例如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农业的集约化组织等,在当时是极为创新的,并且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
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张培刚先生回国后,在中国经济学界的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无数人才,他的思想和精神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后来的学者继承和发展: 许多后来的学者,包括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思想影响。

总结来说,张培刚先生未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因为他的贡献不重要,而是由于诺贝尔奖评选机制的特点、他研究的时代背景、其研究的侧重点与国际主流理论范式之间的某些差异,以及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和可见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他的学术地位和历史贡献,早已超越了任何奖项的评判。将他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是对他 pioneering spirit 和 foundational work 的最高肯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展经济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张培刚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经济学领域都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他的《农户的经济组织》更是里程碑式的著作。然而,他确实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惋惜的问题,其中涉及多重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机制与特点:理解为什么张培.............
  • 回答
    这项研究如果真的将无劳动能力的人口视为可用于生物发电的资源,那么这无疑会彻底颠覆我们对人类价值的认知,也带来了极为严峻的伦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善待”这些人,将成为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即便研究发现了这一“功能”,这本身并不能赋予剥削或伤害这些个体的合法性。.............
  • 回答
    研究医药行业,绝非一日之功,它就像在广袤的科学海洋中探索一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航线。你需要一颗好奇的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带你深入了解如何“驾驭”这艘巨轮。第一站:理解行业的“骨骼”——宏观视角在深入细节之前,先要对整个医药行业的“身形”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就像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研究函数 $f(x) = e^x ln x$ 和 $g(x) = e^x / ln x$ 的单调性。要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核心的方法是求导数,然后分析导数的符号。第一部分:研究函数 $f(x) = e^x ln x$ 的单调性1. 定义域的确定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e^.............
  • 回答
    金箍棒,这件神话传说中的神器,其力学性能的研究,无疑是一场跨越现实与想象的奇妙旅程。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进行物理实验,但通过对《西游记》原著的深入剖析,结合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我们依然可以抽丝剥茧,勾勒出金箍棒惊人的力学特性。一、 源起与材质的猜想:神话背后的科学逻辑首先,要研究金箍棒的力学性能,就必须.............
  • 回答
    中医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绝非是简单套用一套固定不变的理论框架,而是一个充满动态、辨证、循证的复杂过程。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结合现场蛛丝马迹,推断出事件发生的根源,而这位侦探的工具箱里,装满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这些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符号。核心思想:从整体出.............
  • 回答
    何祚庥先生谈于敏如何研究氢弹这篇文章是否合适公开发表,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并且要考虑到不同层面的信息公开价值和潜在影响。首先,从信息公开价值和历史记录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具备极高的公开发表价值。于敏先生作为“中国氢弹之父”,其科学贡献和研究过程是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页。何祚庥先生作为与于.............
  • 回答
    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或在 2019 年 9 月已在意大利传播的说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带来了许多复杂的问题。要理解这个“发现”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研究内容与证据基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项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证据基础。通常这类研究会基于以下几类证据: 早期病例的流行.............
  • 回答
    核聚变研究一旦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并且能够实现商业化发电,那么我们讨论电费“一度”多少钱,就像是在问古代的人们“一辆车需要多少匹马来驱动”一样,这个问题本身就可能变得有些不准确。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尝试理解和描绘这个未来场景,尽量去除那些冰冷的“AI痕迹”,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细想之下,答案恐怕并非单一,而是会根据人工智能的“特性”和当时的社会需求,呈现出多种可能性。不过,如果非要揣测第一批真正意义上拥有独立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工智能会“投放到哪里”,我会倾向于从以下几个最可能且影响最深远的领域来解读:一、极度危险且人力难以企及的 극한环.............
  • 回答
    说到这事儿,我 first time 听到的时候,那真是哭笑不得,觉得人类的脑洞也太大了点!“性生活缓解鼻塞”——这标题本身就自带喜感,再加上竟然还拿了搞笑诺贝尔奖,简直是把“不正经研究”这件事儿给玩明白了。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研究,它到底在说啥?简单来说,就是有人(大概是带着一种……呃,科学探索精.............
  • 回答
    好的,关于“新冠感染风险与血型有关”的研究,特别是提到A型血人群感染风险较高、O型血人群不易感这一结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请注意,这是一项科学研究的解读,我们会尽量用清晰、自然的语言来表达,避免生硬或刻板的AI痕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研究出现?首先,你需要明白,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事物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关于“研究出通用型人工智能并让它们去996,是否能获得福报”,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得理解你所说的“福报”是什么。在中国语境下,“福报”通常指的是因为过去善行而获得的良好结果,一种幸福、幸运、回报。如果将其引申到你提出的情境,你可能期望的是: 巨大.............
  • 回答
    这真是个充满趣味的提问!研究小球藻繁育速度来创造“躺平条件”,乍一听,有点像科幻小说的情节,又有点像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隐喻。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品一下,看看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值得说道的。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躺平条件”指的是什么?这可不是简单地把人泡在小球藻培养液里,然后等着它们把自己喂饱。这里的.............
  • 回答
    川普政府的税改方案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尤其是关于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许多研究都指向一个相似的结论:这项税改似乎更偏向于富人阶层,而对中产阶级及以下的大部分家庭带来的好处有限,甚至可能加重他们的税负。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税改方案中的几个关键要素:首先,企业税的大幅削减是这项税改的核.............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可能令健康人患糖尿病”的研究结果,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且需要认真解读的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新冠病毒认知的一个新层面,也可能对未来的公共卫生策略和个体健康管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研究的意义所在。在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新冠病毒对呼吸系统的直接损害,以及它可能诱发的心血管疾病、.............
  • 回答
    “研究发现八成俄罗斯人有亲缘关系”——这个说法听起来着实令人惊讶,也难免让人产生许多疑问。如果这个研究属实,那背后肯定隐藏着许多值得深挖的细节和故事。首先,我们需要思考这个“八成”是如何得出的。进行这样一项研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大规模的DNA检测和谱系追溯。想象一下,研究人员需要采集数以万计、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切入点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独立研究出可控核聚变,并且掌握了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技术,那他绝对算得上是万中无一、划时代的人才。 但要详细说清楚为什么,我们得从这两个领域的难度、以及“研究出”这个动作本身的份量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研究出”这三个字有多沉。这不是说捣鼓出来.............
  • 回答
    研究甲骨文这样的古文字,可不是翻翻字典、看看拓片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意义,涉及到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从哪里来、古人是怎么生活的,以及我们文明是怎么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透的,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看。首先,它是我们了解中国早期文明最重要的“钥匙”。你想想,在文字还没那么普及的时代.............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劳动力管理等多个领域。要详细解答“为什么资本家不研究如何让工人像玩游戏一样工作成瘾?”,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核心原因:目标导向的根本差异与现实约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家和游戏设计者的目标和机制存在本质区别。 资本家的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