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四岁孩子一直问「为什么我不能养一只雷龙」,并在你解释恐龙已经灭绝之后会大哭,应该怎么办?

回答
我家四岁的小宝贝最近迷上了恐龙,尤其是雷龙。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为什么我不能养一只雷龙?”

我尝试解释:“雷龙是很久很久以前就灭绝了的动物,就像最早的恐龙一样,它们现在都不存在啦。”

结果可想而知,他立刻泪眼汪汪,然后嚎啕大哭:“可是我想要!我想要一只雷龙!”

每次看到他这样,我心里都软软的,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抚他。我试着讲道理,说恐龙太大了,我们家放不下,也没地方给它吃草,可是他根本听不进去,只沉浸在“我想要雷龙”的悲伤里。

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

首先,允许他的情绪,并表示理解。 就算他哭闹,我也会先走过去,蹲下来,温柔地抱抱他,说:“我知道你很想要一只雷龙,雷龙那么大,那么厉害,你想养它是很正常的。” 承认他的愿望,让他知道你听到了他的心声,而不是一味否定。

接着,把“灭绝”的概念用他能懂的方式表达。 直接说“灭绝”可能太抽象了。我可以换个说法,比如:“你知道吗?雷龙呀,它们住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地球上,那时候的世界跟我们现在很不一样,它们在那里吃叶子,走路,就像电视里看到的那样。后来,地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像刮起了很大的风,把它们都吹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现在我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它们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也只能在书里和玩具里看到它们了。” 这样说,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可以让他感觉这不是我们“不给”他养,而是“找不到”,而且是“很遥远”的事情。

然后,转移注意力,用替代的方式满足他对雷龙的喜爱。 既然他喜欢雷龙,那就用其他方式让他“拥有”雷龙:

玩具! 我会立刻找出一只雷龙玩具,可能是毛绒的,也可能是塑料的。我会说:“你看,虽然我们不能养真的雷龙,但是我们有这只小雷龙呀!它也很棒!你想让它做什么?我们一起来玩吧!” 我们可以用玩具雷龙来表演,比如让它吃掉假想的树叶,或者陪他睡觉。
画画和手工! “我们一起来画一只大大的雷龙好不好?你想给它画上什么颜色?长长的脖子,长长的尾巴,我们一起把它画出来!” 或者找一些卡纸、颜料,让他自己动手做一只“属于他的”雷龙。这样,他就能通过创造来获得满足感。
故事书和动画片! “我们今天晚上讲一本关于雷龙的故事书吧!里面也有很棒的雷龙!” 或者找一些有雷龙出现的绘本或动画片,让他沉浸在恐龙的世界里。我会和他一起看,一起讨论,让他觉得他拥有的“雷龙”知识和形象是很宝贵的。
参观博物馆(如果有的话)! 如果家里附近有自然博物馆,我会说:“我们等天气好一点,去博物馆看看雷龙的骨头好不好?那可是真的雷龙的骨头,虽然它已经变成了石头,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它曾经的样子。” 这种实体的东西,往往比抽象的概念更能让他理解。

最重要的是,要耐心和温柔。 四岁的孩子,情感是很直接的,他们无法理解“已经灭绝”这个概念背后的时间跨度。他们的哭泣,是因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拥有。

我可以时不时地提醒他:“你看,这只雷龙多乖呀!它一直在陪你。” 慢慢地,他可能会发现,虽然不能养真的,但拥有玩具雷龙、画中的雷龙,或者从书本上了解到的雷龙,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总而言之,当孩子因为“为什么不能养雷龙”而哭闹时,我的策略是:共情他的情绪,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事实,然后积极地提供替代方案,让他通过其他方式满足他对雷龙的喜爱。 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进行的过程,但每一次耐心的引导,都会让他慢慢学会接受现实,并找到新的乐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孩子传递两个信息:

1. 恐龙没有灭绝,它们还活着,只是外貌改变了

2. 雷龙的体型太大了,它每天要吃很多食物,饲养难度太大,这也是超大型恐龙消失的一个原因,但我们可以尝试养一只活着的小恐龙——小鸡,它是雷龙的亲戚呢。

为什么恐龙没灭绝?

恐龙在地球上活了很久很久(2亿多年),它们不断壮大,外貌也在不断变化,大约在1亿多年前左右,地球上出现了一群奇怪的恐龙——它们身上竟然长着羽毛有的小到可以让你捧在手心,有的却比爸爸妈妈还要大

而有一些长着羽毛的小恐龙,渐渐地,将手变成了翅膀,开始尝试飞翔。有的爬到树上,在林间滑翔;有的继续在地面上生活;还有的潜入水里,开始捕鱼……与此同时,陆地上依旧生活着像雷龙那么大的恐龙,悠哉游哉的吃着植物,恐怖的吃肉恐龙也在追逐猎物……

恐龙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影响着它们能否躲过灾难?

不久后,灾难来了。(6600万年前)

一颗从外太空来的小行星碎块,狠狠地撞到地球上,落在海洋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被撞到的石头、动物、植物都消失了,其中也包括一些恐龙。小行星撞击也让大地产生强烈的震动,使撞击点附近的海水变成巨浪(海啸),冲到岸上,卷起泥沙,又将一些倒霉的恐龙深埋于地下

除了恐怖的巨浪(海啸),小行星撞击还会导致泥沙和碎石四处飞溅,就像是天空下起了一团团火焰,落到森林,点燃大树和小草,形成超大范围的森林火灾,而且还伴随着火山喷发。于是,森林里的恐龙被迫离开家园,另寻森林,大体型的恐龙因无处可躲,身负重伤,奄奄一息。

同时,森林大火、火山喷发会带来滚滚浓烟,撞击大爆炸也产生大量的尘埃,这些灰尘聚在一起,就像是一把「伞」,遮挡住温暖的阳光,蓝色的天空变得又黑又脏,地球也变得越来越冷。由于大树和小草看不到阳光,没办法生长,便渐渐枯萎,依靠森林为生的恐龙们陆陆续续消失:

像雷龙一样的巨型恐龙们,失去了足够的植物,只能饿着肚子,渐渐死去;而爱吃肉的大恐龙们,失去了足够的猎物,同样饿着肚子,直至死去。

但别忘了,那些过着地栖生活、长着羽毛的小恐龙:

它们并不依赖森林,地栖生活习性使它们能找到庇护所,减少小行星撞击带来的影响;因为体型小至可以被你捧在手心,所以不需要太多的食物就能维持正常生活,比如吃一些种子、昆虫;于是乎,这些带羽毛的小恐龙,在小行星撞击后的恶劣环境中,顽强地生活着……等待着由灰尘聚集而成的「伞」散去。

* 从描述和复原图来看,你应该已察觉到,此时所谓的长着羽毛的小恐龙,和现代的鸟已十分相似,你完全可以称它们为鸟——鸟类的祖先就是某一类恐龙,龙鸟演化这里不展开叙述了,详看专栏: 二十余年来鸟类起源研究(一) - 知乎 (zhihu.com)

过了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天空的灰尘全都落到地上,「伞」消失了,幸存的恐龙又重新看见太阳啦,地球也逐渐回暖。但是呢,之前撞击产生了许多气体,比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些气体就像是一件羽绒服,会把阳光的热量困在地球上,地球变得越来越热,动物和植物都不喜欢这样的环境,所以又会有一些恐龙静静地消失了。

最终,经历过重重大小灾难,恐龙家族损失惨重,雷龙那般的巨型恐龙、霸王龙那般的掠食者等等,通通倒下,消失了。但长着羽毛的小型恐龙(鸟类),凭借着体型小、所需食物少、容易找打庇护所的优势,幸存了下来。伴随着地球的环境变好,新的生命出现,树木花草也愈发繁盛,地球又恢复了生机......

由于许多动物在灾难中消失,幸存的带羽毛小恐龙(鸟类)便不断占领生存空间,有的飞上蓝天,变成各式各样的鸟类,如老鹰、鸽子;有的继续留在地面,和其他动物竞争,久而久之,飞行能力也逐渐“退化”,变成你的食物,啊,不对,变成小鸡……

所以,给孩子养一只鸡呗,它是雷龙的亲戚,哈哈。

注:以上描述的小行星撞击后环境变化,鸡的演化路线,均为极简化,省略了很多内容。

user avatar

给他讲叶公好龙的故事。

在大型恐龙面前,灵长类只是用来塞牙缝的副食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