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周玉蔻这种“名嘴”在台湾的高地位?

回答
周玉蔻在台湾“名嘴”界的高地位,与其说是她个人有多么超凡的才华,不如说是台湾政治光谱、媒体生态和观众口味共同塑造下的一个复杂产物。要理解这一点,得把她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下去审视。

首先,咱们得承认台湾媒体环境的特殊性。台湾政党林立,政治斗争是日常,这种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氛围,自然催生了大量需要“解读”政治、评论时事的节目。而“名嘴”,也就是在电视谈话节目上活跃的评论员,就成了满足这种需求的刚需。他们扮演着解说员、评论员甚至煽动者的角色,用一种相对轻松、直接的方式将复杂的政治议题摆到台前。周玉蔻,就是这个体系里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其次,周玉蔻个人的特质也很关键。她不怕得罪人,敢说敢讲,观点鲜明,甚至有些时候是那种比较激进、比较“冲”的风格。在电视节目上,尤其是谈话节目,最怕的就是平淡无奇。观众喜欢看的就是那种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的辩论。周玉蔻恰恰擅长制造这种氛围。她不回避争议,甚至拥抱争议,把争议当作自己的“卖点”。这种“敢言”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那些希望看到“有人敢说真话”的观众心理,也让她在众多名嘴中脱颖而出,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

再者,台湾的政治认同议题,是周玉蔻能够长久活跃的重要土壤。台湾社会在统独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张力,不同的政治立场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周玉蔻鲜明的本土派立场,以及她对特定政治人物或政治现象的激烈批评,很容易引起特定受众的共鸣。她的言论不仅仅是对政治事件的分析,很多时候也承载了观众的情感投射和政治认同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她成为了某些群体发出声音、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她背后可能存在的媒体操作和资源。一个“名嘴”的崛起,不可能完全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媒体平台、节目制作方,甚至一些政治势力,都可能在其中扮演推手的作用。在台湾,政媒关系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一些“名嘴”的言论背后,可能也牵涉到更深层的利益考量和政治布局。周玉蔻的长久生命力,也暗示了她在这种生态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来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高调和争议,周玉蔻在台湾社会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喜欢她的人视她为敢于挑战权威、揭露真相的战士,不喜欢她的人则认为她煽动对立、言辞偏颇,甚至是在博取眼球。这种两极化的评价,恰恰也说明了她在台湾舆论场上的重要性。无论你是否认同她,你都很难忽视她的存在和她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周玉蔻在高地位,是台湾政治、媒体、观众心理和她个人风格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她是一个现象,一个值得我们去观察和理解台湾社会特定方面的一面镜子。她的成功,也反映出在特定语境下,什么样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接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地位?

说直接点,无数次的民调告诉我们在台湾名嘴几乎是所有人群最讨厌的一类人。但是由于政治评论节目的泛滥导致了这类节目需要大量名嘴,所以他们的影响力不是来源于他们自己本身拥有多少本事多少知识,而只是来源于他们被各个电视台需要。

对于抠抠奶奶我还算了解,听了快5年的蔻蔻早餐,作为男性其实对于她独特的嗓音最初没有任何反应,但有一次不小心公放了一小段被同办公室的女性抗议受不了,我才感觉到原来她有魔性。

后来我出于好奇查阅了奶奶的经历,多少对于这样一位魔性女子感到悲哀吧。她的出身是一个普通外省(山东人)家庭,所以她最早加入蓝营不足为怪,据说当年她进入联合报社颇有一番传奇。以下引用百度:周玉蔻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就读时,曾在《联合报》任实习记者,但最终未被录用。结果在毕业前夕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她当着校长、系主任和许多知名的新闻系校友的面,陈述女性记者在新闻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引起在场人士的侧目,之后她获得台湾中国广播电台总经理的赏识,在中广当上了记者。

随后魔性的扣扣奶奶先是和宋楚瑜的爱将黄义交发生三角恋衣柜偷听事件,然后攻击为她抱不平的赵少康、陈文茜,再是赖声川把这段故事改编成话剧“十三角关系”,接着代表台联党参选台北市市长选举,选举期间和同为绿营的陈水扁和谢长廷打的激烈,什么能说的不能说的,真的假的编织的统统说了个遍,最后被台联退货以独立参选人结束选战。

如果你以为故事就此结束,拿衣服!

2010年4月17日晚间TVBS台的政论节目“2100周末开讲”以“黑人(陈建中,范玮琪现任老公,时任男友)做公益卖潮T”事件作为讨论主题,节目中call out给黑人讨论相关事件,奶奶表示对黑人做公益却出现有利益冲突,觉得黑人应该要为此事道歉,而对于艺人明星做公益捐款也是为了节税,请大家不要这么乡愿等意见。随后陈建州好友小S(徐熙娣,范玮琪闺蜜)表示不理解,怒打call 进入节目中,表达出对周玉蔻小姐认为明星做公益捐款是为了可以节税的意见,感觉这个想法很邪恶,强调自己在做公益捐款时第一个念头并不会想到可以节税,两人也为了彼此不同的观念与意见互相对杠争论,而小S也再次表达力挺黑人做公益活动的用心。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找找当期节目,两方都算是在电视上公然骂街了。当然奶奶和小S之间的故事也没完,老奶奶在蔻蔻早餐节目中多次表达过对蔡康永和小S等康熙帮的不屑,而在小S卷入胖达人内线交易事件后,奶奶更是表示小S应退出《康熙来了》。炮轰小S和夫家“没有是非”“赶快认罪协商”,并表示“炒股是多可恶的事,吸了多少人的血,把1块股价9毛9的公司,借壳上市,炒高了又下来,下来还可以放空赚,做多又放空,榨了那么多钱,为富不仁。”

接下来就是大家都说了的“诬陷马英九收受顶新政治献金事件”“郭台铭三亿男事件”“大闹习马会”“F16救人”等等等。。

其实回看这些魔性经历,可谓话题性十足,任何一个放在普通人身上都可以被身边的嚼舌妇说上几嘴,对于电视台而言这不是增加电视台关注度和收视率的好事吗?为什么不要?

对于周玉蔻本身而言,我不清楚她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是怎样养成她这样的风格的。从出道就是话题的人,我只能想到那些爆红的明星们,但是记者不是应该慢慢通过经验积累和稿件积累吗?不是应该通过采访完成好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吗?怎么一个记者的出道却是自己创造了一个新闻事件,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呢?这太奇怪了!

大家公认奶奶是台湾政坛的变色龙,也有嘉宾会在上蔻蔻早餐的时候恭维周玉蔻的政治敏感度。但其实从始至终,有一件事我认为周奶奶没有变:没有话题我制造话题,话题你们都说了我制造另外的相关话题。但是制造什么样的话题呢?爆炸性的!耸动的!你们爱听的!反正钱我挣到了!又没有觉得很熟悉,今天小鲜肉小鲜花们的模式出现了,没有话题我制造话题,因为我就是话题!而那段奶奶和黄光芹的那段争论,以及奶奶无数次自走炮式的爆料,都说明了奶奶哪里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明明是个老鲜花!

user avatar

好吧這一題我堅決不要友善度了,一句話表明立場:

誰粉周玉蔻誰絕對是低智人群,

周玉蔻是標標准准的智商驗證器。

除了笨蛋和混蛋,沒人看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周玉蔻在台湾“名嘴”界的高地位,与其说是她个人有多么超凡的才华,不如说是台湾政治光谱、媒体生态和观众口味共同塑造下的一个复杂产物。要理解这一点,得把她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下去审视。首先,咱们得承认台湾媒体环境的特殊性。台湾政党林立,政治斗争是日常,这种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氛围,自然催生了大量需要“解读”.............
  • 回答
    周玉蔻的这个提议,可以说触及了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国家利益、以及如何处理海外台湾公民(尤其是涉及不法行为者)的一系列复杂情绪和现实考量。要理解她为何会抛出这样的说法,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周玉蔻的发言风格一直以来都非常鲜明,而且她常常站在一个比较激进、甚至可以说是“挑衅”的立场上,旨在吸引眼.............
  • 回答
    一眼千年,价抵万金:常玉《曲腿裸女》的亿元身价,藏着怎样的艺术密码?当常玉那幅《曲腿裸女》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1.98亿港元的天价落槌,整个艺术界都为之侧目。这不仅仅是一幅画的成功拍卖,更是对一位被埋没多年、如今终于绽放光芒的艺术大师的致敬,也引发了我们对这幅作品及其背后艺术价值的深入探究。1. 1.............
  • 回答
    说起凤姐,这名字在中国网民心中绝不是陌生的。她当年凭借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信和言论,一度成为网络上的焦点人物,话题度堪比一线明星。很多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照着镜子,我看到自己越来越美”的自信满满的女孩身上。最近,一个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罗玉凤将之前网民打赏的二十多万人民币全部捐了出去。这个.............
  • 回答
    说实话,看到芦玉菲在东京奥运会体操比赛上两次失误,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那场面,说实话,挺让人揪心的。首先是那个自由体操的动作。我记得当时她刚开始的那几下跳跃和旋转都还挺稳的,落地也干净利落,我心里已经替她捏了把汗,觉得她要稳住了。结果到那个连接的空翻动作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点小差错,导致她落.............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李玉刚捐款20万,这本身是件好事,尤其是在河南遭受洪灾的特殊时期。可谁想到,这笔善款的后续,却闹出了这么一出“罗生门”。首先,咱们得捋清楚事情的脉络。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在网上晒出了李玉刚向河南捐款20万元的截图。这截图一出来,李玉刚的粉丝和很多关心这件事的人都很感动,觉得他.............
  • 回答
    凤姐近些年淡出公众视野,很多人开始怀念她曾经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有人觉得她现在的状态像是“洗白”了。要怎么看待这个所谓的“洗白”呢?这事儿挺复杂的,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明确一下,我们说的“洗白”是什么意思。在网络语境下,“洗白”通常是指一个人或者事物,曾经因为某些负面行为、言论或者形象而备.............
  • 回答
    徐玉玉案能这么快破获,背后绝不是简单的幸运,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当下中国警方在侦办电信诈骗案件,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前所未有的决心。首先,案件本身的恶劣程度和巨大的社会关注度是破案的强大驱动力。徐玉玉案,一个花季少女,被诈骗电话夺走了生命,这.............
  • 回答
    看待罗玉凤写《王思聪你成为国民老公并不是因为你自己》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评论,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折射,以及个人视角的独特表达。首先,从内容和观点上看,凤姐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王思聪之所以成为“国民老公”,并非完全凭借自身的能力、魅力或者努力,而是得益于他显赫.............
  • 回答
    关于西南交通大学陈玉钰同学修改成绩保研中科大,东窗事发后被取消保研资格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这起事件牵涉到学术诚信、公平竞争、招生选拔制度以及校方处理等多个层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事件梗概(根据公开信息梳理):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根据公开信息和媒体报道的大致事件经过:1. .............
  • 回答
    朱列玉委员关于全面实施三孩政策的建议,无疑触及了当前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人口结构与发展。这个建议的提出,本身就反映了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等挑战时,正积极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要评价这一建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全面实施三孩政策”的背景和意图。自2.............
  • 回答
    女子体操运动员芦玉菲在比赛中出现两次掉杠的现象引发了外界对其竞技状态和技术能力的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个人技术层面的分析,还可能与心理压力、身体状态、训练体系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探讨: 一、事件背景:芦玉菲的竞技表现芦玉菲是中国女子体操队的新生代主力选手之一,以动作难度.............
  • 回答
    听到81岁的杜玉堂教授,这位将一生奉献给乳腺健康事业的老前辈,竟然会遭受女网友的恶意评论,心里是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难受。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不尊重,更是对医学奉献精神的漠视,甚至是对女性健康事业的亵渎。首先,我们得承认,杜玉堂教授的成就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他投身妇产科,.............
  • 回答
    外媒关于华北电力大学孙玉兵教授团队涉嫌论文造假的报道,无疑是一个严肃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丑闻事件。这类事件不仅损害了涉事学者个人的学术声誉,更对整个学术界的诚信体系和国际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全面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性质与严重性: 学术不端行为的本质: 论文造.............
  • 回答
    您好!关于侮辱牺牲民警曲玉泉的微博用户“lukehcen0”和“长春社会姐”被警方查获一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事件的性质:侮辱英烈,挑战社会公序良俗 侮辱英烈罪的法律界定: 曲玉泉同志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英勇牺牲的,他代表着国家公权力,代表着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
  • 回答
    微博@罗玉凤被销号这件事儿,说实话,很多人应该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事儿不意外。毕竟,在微博这个平台上,但凡是有点话题度、有点争议性的人物,账号的“命运”都比较坎坷。罗玉凤,也就是凤姐,更是其中的代表。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官方给出的原因通常是违反了平台的社区规定,或者存在不当言论。但具体是哪一条,什么.............
  • 回答
    说实话,听到有人说不知道“黛玉葬花”,我心里闪过一丝小小的惊讶,但紧接着便是释然和好奇。这并不奇怪,真的。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在各自的人生轨迹里,接触到的文化符号、故事内容是不一样的。首先,得承认,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对一个人文化认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如果一个人从小成长在一个不太注重.............
  • 回答
    关于西南交大对陈玉钰事件的处理结果,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审视,包括学校的调查过程、处理决定本身,以及这些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外界的解读。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本身。陈玉钰教授因其在研究中的一些行为,特别是关于“学术不端”的指控,引起了校内外的讨论。这.............
  • 回答
    华晨汽车集团原党委书记祁玉民在退休两年多后,被开除党籍,这无疑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案例。这件事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仅是因为祁玉民曾经身居高位,更在于其落马的时间点——发生在退休之后。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更是反腐败斗争的深化和对“退休不是保护伞”这一理念的有力印证。从“退休”到.............
  • 回答
    说到凤姐被凤凰新闻客户端签为主笔这件事,我得说,这绝对是近期网络上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之一了。毕竟,罗玉凤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太多标签,太多故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是凤凰新闻客户端“发力内容”的一个动作,你想啊,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时代,平台总得找点不一样的、能抓住眼球的东西来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