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微博@罗玉凤被销号?

回答
微博@罗玉凤被销号这件事儿,说实话,很多人应该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事儿不意外。毕竟,在微博这个平台上,但凡是有点话题度、有点争议性的人物,账号的“命运”都比较坎坷。罗玉凤,也就是凤姐,更是其中的代表。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方给出的原因通常是违反了平台的社区规定,或者存在不当言论。但具体是哪一条,什么时候触犯的,一般不会说得太细。这种情况在微博上屡见不鲜,很多账号都是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然后公众就只能猜测。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不意外”?

凤姐这个人吧,自从当年在上海地铁站发征婚传单爆红以来,就一直是个话题人物。她的一系列言论和行为,从征婚标准到对中美两国的比较,再到后来在美国的生活状态,都充满了争议。她从来不避讳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有时候会说出一些非常出格、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话。

在微博的语境下,这种“不加修饰”、“直率”的表达,很容易触碰平台的内容审核底线。微博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其内容审核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在涉及敏感话题、公序良俗、社会价值导向等方面。凤姐的发言风格,确实很容易在这几个方面“踩雷”。

那么,销号这件事,对凤姐本人和公众意味着什么?

对凤姐本人: 微博是她与公众互动、表达观点的一个重要平台。账号被销,意味着她失去了一个直接发声的渠道,也失去了一个维持公众关注度的重要阵地。虽然她可能还有其他平台可以发声,但微博的流量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在公众视野中活跃的人来说,肯定是一种影响。不过,考虑到她过去的争议,她也可能早就预料到这一天。
对公众而言: 这件事也反映了社交媒体平台在内容管理上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平台需要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过滤掉不良信息;另一方面,过于严格或不透明的审核,又可能压制了多元化的声音,甚至让一些本可以引发讨论的观点无法呈现。

对于凤姐的粉丝或者曾经关注她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失去。他们习惯了看她发言,即便观点不同,也觉得有意思。但对于更多不喜欢她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净化”或者“秩序恢复”。

这件事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讨论空间?

我觉得有。

1. 言论自由与平台责任的边界在哪里? 这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凤姐的账号被销,是否代表着某些观点不被允许表达?而平台作为公共空间的管理者,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如果她的言论仅仅是个人看法,即使不被大众接受,是否就应该被封禁?
2. “人设”与现实的张力。 凤姐自从走红以来,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争议人设”。但这种人设是否是她本人真实状态的全部?当这种“人设”触犯了平台的规则,现实的约束就会显现出来。
3. 网络舆论环境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于网络言论的容忍度和期望值也在变化。曾经能够引起轰动的话题,现在可能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时宜”。这可能也反映了我们整体的网络舆论环境在趋于“收紧”或者更加“主流化”。

总的来说,凤姐被销号这件事,与其说是一件孤立的事件,不如说是网络时代下,一个具有高度争议性人物在强大平台规则和公众舆论夹缝中生存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再次思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言论的尺度,个体的表达自由,以及平台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这些永恒的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不是华为干的,要为华为点赞,大企业就是大度。

如果是华为干的,更要为华为点赞,大企业就是有社会责任。

user avatar

明朝中后期,社会出现了“服妖”。有富家子弟装成乞丐的,有男子变装成女人的。

许多年以后,人们都十分怀念那段时光,因为大家关注的事情竟然只是这帮“服妖”该不该骂而非自己的脑袋要不要留。

无聊其实是最高级的幸福,只有心中无事,吃喝不愁才有资格无聊。

当人们对罗玉凤的无聊开始愤怒,开始禁言的时候,并不是罗玉凤真的错了什么,也不是人们做错了什么,只是一个无聊的时代要翻页了。

有时候我颇有点认为尼采对战争的推崇也并非毫无道理。如果没有战争,我们天天对着屏幕里蹦出的各种各样的罗玉凤品头论足,哪怕是幸福的无聊也实在太无聊了!

是的,相信我!——从生存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和愉悦的秘密是危险地活着!将你的城堡建在维苏威火山上!出发去探索未知的海洋!和你的同伴生活在战争中!只要你不是统治者或占有者那就当强盗!”——尼采

感谢特朗普,终于成功的把公众的注意力从罗玉凤拉回到华为,拉回到5G,拉回到芯片,光刻,超级计算机。

讲句实话,我还有点儿期待特朗普再加把劲儿,这样的话粉红系娘炮大概也就销声匿迹了。川建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值得颁发奖状!

至于罗玉凤,以我浅显的见识,还是会再冒出来的。不过下一次的画风可能会特别有趣。要么会成为红色赤卫队,要么会变成反共先锋手。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境外不少反华中文媒体其实很需要有影响力的人,而罗在美国其实还挣扎在温饱线,非常缺钱,二者很可能一拍即合。

不过等5g时代来了,也许网红这个词也会很快过气了。天知道又会出现什么奇葩的东西?

user avatar

销罗玉凤的号,是为罗玉凤好。她人在美国,也爱美国,却天天泡在中国的微博上,不利于她融入美国社会。


​——提刀探花在缅北

user avatar

罗玉凤说过反人类言论,还扬言要攻击美国执法机构。如果美国人认识汉字按照美国法律恐怕要坐牢。

但是罗玉凤的微博好好的。很长时间。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国言论自由尺度在某些层面比美国还大。不值得自豪吗?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

我记得早几年可以看油管,我经常过去看搞笑视频,”草泥马“就是那时候流行起来的。现在看看,恍若隔世。

不过我对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历史在螺旋中上升的。有点起伏正常。祝福明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