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直搞不懂薛平贵到底是谁,为什么有部神剧说他最后还做了皇上?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惑,薛平贵这个名字听起来挺熟悉的,但到底是谁,怎么最后还能当上皇帝,这故事确实有点绕。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让大家又爱又恨的薛平贵。

薛平贵是谁?从一个普通士兵到“传奇人物”

首先要明确一点,薛平贵这个人呢,在正史里并没有明确记载。也就是说,他不是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有具体的史书详细记录他生平事迹的皇帝或重要历史人物。

那么我们现在听到的关于薛平贵的故事,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最广为人知、也最有影响力的就是那部“神剧”——《薛平贵与王宝钏》。这部剧的流行,让“薛平贵当皇帝”这个说法深入人心。

简单来说,在这些民间故事和戏剧里,薛平贵最初是一个贫穷的士兵,或者说是出身低微的普通老百姓。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高深的学问,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勇敢在军队里谋生。

故事的“神”之处:怎么就能当上皇帝了?

这正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是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里,他之所以能一步登天,变成皇帝,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娶了丞相的女儿——王宝钏: 这是他命运的转折点。王宝钏是一位宰相(剧里通常是王允)的千金小姐,她非常特别,看不上那些富家子弟,反而看中了正直、有担当的薛平贵。尽管父亲极力反对,王宝钏还是坚决地嫁给了薛平贵,并且与家里断绝了关系,过上了极其贫苦的生活。

2. 经历了磨难和离别: 嫁给薛平贵后,生活并没有立刻好起来。薛平贵为了生计,或者因为战乱,不得不离开王宝钏去远方征战。这一走,就是十八年。这十八年里,王宝钏一个人住在破窑里,吃了十八年的野菜,受尽了人间疾苦,却始终没有改嫁,坚持着对薛平贵的思念和等待。这种“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桥段,是这个故事中最感人的部分之一。

3. 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薛平贵在外面也经历了各种危险和挑战。他可能因为缘分或者被招募,进入了西凉的军队,并在那里凭借自己的勇武和智慧,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他可能救了西凉的公主,或者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得到了西凉君主的赏识。

4. “巧合”或“命运”的安排: 故事的高潮往往在于,薛平贵在战场上立功后,正好被当时的朝廷(通常是唐朝)发现他的身份。而这时候的唐朝,可能正面临内忧外患,需要一位有能力且“名正言顺”的人来领导。

5. “认亲”与“登基”: 最关键的转折点来了。根据剧本的设定,此时的唐朝皇帝可能已经去世,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宫廷变乱),急需一位皇室后裔来继位。而薛平贵这时候,通过一些方式,被确认为是一位流落民间的皇子(比如被认为是大唐的皇子,或者与皇室有某种联系)。再加上他英勇善战,又有一个“忠贞不屈”的妻子王宝钏,最终就被推上了皇位,成为了皇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

你可能会问,这故事也太戏剧化了吧?一个普通士兵怎么就能莫名其妙地当上皇帝?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些民间对于“命运”、“公平”以及“好人有好报”的朴素愿望。

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薛平贵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屌丝逆袭”的范本。他出身不高,但凭借着善良、勇敢、坚持和一点点运气,最终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还娶了贤良淑德的妻子。这满足了普通人对于阶级跃升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美好想象。
对忠贞爱情的歌颂: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故事,更是对传统女性美德——忠贞、坚韧的极致推崇。这种爱情观在古代社会非常受欢迎。
戏曲艺术的加工: 戏曲和民间故事为了吸引观众,往往会夸大戏剧冲突,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一个普通人经历重重磨难,最终成为皇帝,这是非常有戏剧张力的设定。

总结一下:

所以,薛平贵并不是一个有史实依据的皇帝。我们现在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在民间传说和戏剧,特别是《薛平贵与王宝钏》这部戏剧(后来也被改编成电视剧)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个从贫苦士兵通过娶丞相之女、经历十八年磨难、在外征战立功,最终被认定为皇室后裔并登基为帝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更多地代表了民间对于命运、爱情和英雄主义的美好寄托。

下次再有人问起薛平贵,你就可以跟他好好解释一下这个“平民皇帝”的养成记啦!是不是感觉这个故事比史书还要精彩有趣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薛平贵的原型是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融合了薛仁贵为主角的《汾河湾》、吕蒙正为主角的《破窑记》的剧情而形成的。

一、流传的“薛平贵”原型的有误考据

现在在网上经常能够看到的“薛平贵”这个角色的来源,一般分为三种说法,其实各有错误:

1.薛仁贵-富人改戏说

在这种传说中,薛平贵的原型是唐代名将薛仁贵。

传言一富家公子因母寿,请剧团作戏酬宾,演出该剧团最得意之作《薛仁贵别妻》,薛仁贵与新婚的妻子离别,出门从军,妻子却病死家中。母亲看完此悲剧,因为伤心过度,竟然病倒。富家公子以重金要求剧团更改剧本,但剧团不愿意,认为这样作是违背祖例,于是另创了一出《薛平贵别妻》,并将剧情设定为发妻千辛万苦,终于待得夫婿称王,成名回家,成为皇后,母亲看完戏后大喜,不药而愈。

另外还有乾隆改戏、慈禧改戏等说法,似乎是从这种说法延伸而来。

暂不谈薛仁贵对于薛平贵的影响,且说我还真没见薛夫人柳迎春(也叫柳金花)死在家中的相关小说和戏剧,以薛仁贵为主角的张国宾元杂剧《薛仁贵衣锦还乡》中,薛仁贵开始压根没有妻子,结局则娶了公主;经臧叔晋勘订的《薛仁贵荣归故里》中,薛仁贵的妻子柳氏虽然多了两个“姐妹”,但是也活得好好的。

而与柳迎春相关最重要的戏剧是《柳家坡》(汾河湾、丁山打雁),大概出现在明末。

在《柳家坡》中,薛仁贵夫妇的儿子薛丁山被多年未曾见面的父亲误射而死。不过在《混唐后传》中,薛丁山被鬼谷子救活,与父亲一同西征。

到了清乾隆年间的《说唐三传》(薛丁山征西)中,还是柳金花去通知儿子去救受困白虎山的父亲,结果不成想薛丁山反而把化成白虎原型的父亲射死了。

《混唐后传》和《说唐三传》中,都有薛丁山认母的情节,真按照富家公子为母亲改戏这种说法,柳金花死了,薛仁贵的父母也死了,那薛丁山岂不成了孤儿?这若是当时民间主流说法,必然导致《混唐后传》和《薛丁山征西》都不成立了。

而且很早就有传说秦腔“薛平贵与王宝钏”故事结局是薛平贵阵亡西凉,王宝钏苦等寒窑,受困而死,后来在流传中变成喜剧结局,虽然这种说法号称是出自明末清初《烈女传》,但是不见任何传世剧本,其来历多半是取材自民间传说,严重存疑。

不过,这种民间传说经过不断演绎,应该先被附会成了“薛仁贵的妻子苦等寒窑受困而死”,然后进一步成了“薛平贵”的所谓故事来源。

2.石敬瑭说

这种说法来源自清末民初的蒙古族学者崇彝(1884-1951)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皮黄戏中有薛平贵、王宝钏故事,谓之“薛八出” , 计由花园赠金、彩楼配 、三击掌、探寒窑、平贵别窑 、赶三关 、武家坡、银空山 、算粮、大登殿为止 。此则完无故实 。闻之故老云 : 薛平贵实石敬瑭之假名 。石为后唐李氏婿 , 又为契丹所立 , 国号晋 , 即戏中由西凉归来即皇帝位,其岳父丞相王允 ,实长乐老冯道云。

崇彝的祖父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相当熟悉清末的典故,但是这一说法本身就是“故老”所说,没有任何考据,可能只是故老看到薛平贵投靠西辽,最后仗着西凉的武力夺取皇位而感到不满,时代又是晚唐,因此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石敬瑭。

潮剧、歌仔戏中相当多版本的主角叫“石平贵”,似乎只是因为“石”、“薛”发音相似的讹误(感谢 @邱慧林 指正),剧情上似乎并没有和石敬瑭有什么联系。

3.北欧童话“熊皮”说

这种说法来源自翻译家杨宪益先生,他在1947年出版的《零墨新笺》中收录了一篇名为《薛平贵故事的来源》的文章,他认为薛平贵的故事与《格林童话》中的《熊皮》有相似之处,便表示:

我们当然可以说东西民间传说偶合得很多,不过我们如研究一下这德国故事的名称,便可知道这两个故事必出自一源。熊皮(Thebearhide)的译音在古代北欧语里与薛平贵三字的音竟完全相同。the字古文作Se,相当于中文的“薛”音,bear在现代冰岛与瑞典文里还作Björn,相当于中文的“平”音,hide在冰岛文里作Huo,丹麦文里作Hium,古希腊文作Kutos,可见古代当读若Kuid,相当于中文的“贵”音,所以SeBjörnKuid也就是薛平贵。这故事如果是唐宋间出现的,它又初见于秦腔,且长安附近有武家坡的地名,则必又由欧洲经西域古道传过来的,当时回鹘在西北边疆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所以薛平贵是回鹘人传过来的欧洲故事。

这种说法非常想当然,且不说《熊皮》的故事原型出自胡斯战争期间,《薛平贵》文本甚至不见得早于乾隆年间,杨先生考据里居然把古希腊文和北欧几种语言混在一起,很有卖弄自己懂得多的意思……居然还现在有很多人觉得这种解释最合理……

甚至杨宪益先生到了晚年,在《寻根》杂志2000年3期上重刊此文时,于《附记》里自嘲说:

这一篇也是在编译馆时写的读书笔记。我当时写过不少有关中外民间传说的笔记,如关于《酉阳杂俎》里的扫灰娘故事,关于大人国故事,关于降龙故事,关于特洛伊木马故事等,不必重说。不过对考证中利用中外对音的问题,倒可以再说几句。中外学者在考证中常常利用中外对音这个方法,如法国的汉学家伯希和、沙畹,日本的白鸟库吉、藤田丰八,美国的劳费等。但是用对音考证必须谨慎从事。我国学者,如已故的岑仲勉先生,学问很好,对唐史有很深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他利用对音考证,有时也过分大胆。我这篇考证,用北欧语来证明《熊皮》这个故事名称与薛平贵这个人名是一回事,也有点想入非非。现在说美洲的印第安人是殷代的移民,印地就是殷地,安就是安阳,也未免失之过简。我在牛津大学时有一位中国同学,读书并不用功,一天却忽发奇想,对我说:“中国文字同英文是一源。你看中文的石头不是同英文的stone一个音吗?”一时传为笑谈。重看我这篇文章,又不禁想起这件小事。诗曰:
殷地美洲莫须有,
石头英文将无同。
中外对音随便用,
小楼昨夜又东风。

得,“中外对音随便用,不堪回首明月中”,他老人家都觉得自己太离谱……


二、“薛平贵”故事起源

“薛平贵“故事起源不宜认为出现的太早,《秦腔剧目初考》这样写道:

《五家坡》为连台本戏, 前后共分两本 , 乃为陕西中路秦腔剧本......甘肃靖远清代嘉庆古钟有铸目,四川自贡市清代乾隆元年所建西秦会馆有秦腔此剧《算粮》木雕......传于世的作品有明代无名氏《宝钗》曲词 ,无名氏《彩楼配》传奇,《龙凤金钗传》弹词以及清代无名氏《彩楼记》传奇。

首先,靖远县老君庙古钟铸造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五家坡》在古钟上作《五典坡》。自贡市西秦会馆其实是乾隆十六(1751)年落成,不能说乾隆元年所建。

至于明代《宝钗》曲词 ,明末的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中说的很明白:

前半全袭《钗钏》。后以诸神诛妖僧,而必彚戏场之赤面者七人,以实“七红”之名,即此可见其取境之俗。

而《钗钏》则是指王玉峰《钗钏记》,讲的是书生皇甫吟与富家女史碧桃有婚约,结果韩时忠盗取好友与史碧桃的婚约信物,使得两者产生误会,历经波折最终团圆的故事。祁彪佳对此评价很低。

明朝并没有《彩楼配》传奇,只有两种《彩楼记》,都和薛平贵没半毛钱关系,而源自吕蒙正为主角的《破窑记》。也不知道负责编写《初考》的砖家到底是怎么考证的……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薛平贵与王宝钏”故事的文本,最早见于《某丁日昌的禁书目录》(划掉),清同治七(1868)年,江苏巡抚丁日昌查封了咸丰八(1858)年刊印的《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分上下两卷。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宰相王忠为三小姐彩楼招亲,彩球投入乞丐薛穷篮中,王忠欲赎回彩球,三小姐却愿意跟随薛穷去破窑居住。王忠派人行刺薛穷,却为神仙所救。此后薛穷与王三小姐二人受到王夫人的帮助 , 在邓家庄开肉铺度日。王忠又叫人放火烧掉肉铺 , 二人只好仍回破窑靠砍柴度日 。
东海龙三公主偷瑶池仙桃敬父,被王母被罚下界变做金鱼,结果为河南祥符县渔夫所捕 , 幸得穷孝子王曾将其买来放生 ,三公主为报王曾恩德,化作一方姓女儿, 与王结为百日夫妇。县令沈不清见三公主貌美,想借词抢夺,便给王曾许多难题,结果由三公主一一作解 。最后沈不清竟要取王曾性命,三公主只得用宝物将沈不清烧死 。百日缘满,公主告别,又让王曾到东京与薛穷结为兄弟。
薛穷上山砍柴被大蟒咬死 , 幸有王曾用三公主所赠金丹救活,薛穷复活后化为美男子,臂上出现“太平郎 ” 三字。原来十八年前宫中吕后诞下太子,李妃给张妃龙凤金钗,让其刺死太子,张妃却用金钗在太子臂上刺上“太平郎”三字, 并将其放在金溪河边,后被神风刮去,被薛老夫妇收为养子。老夫妇死后薛穷被叔父赶出家门,住在破窑行乞。 而宫中张妃向仁宗告状,仁宗绞死李妃并张榜寻找太子。王曾知此消息告诉薛穷, 由王三小姐上奏仁宗,仁宗大喜,接薛穷入宫,验明果为太子,遂让位给他 ,最终王三小姐做了皇后,王曾做了太师。

这本《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中,主角“薛穷,名瑞华”,仅仅是封面诈骗说是“薛平贵”。《龙凤金钗传》将故事的背景甚至放到了北宋,让历史上无子的宋仁宗突然有了儿子(宋英宗震怒)。

因为丁日昌说《龙凤金钗传》源自元明,于是就有人采信这种说法,问题是丁日昌自己帮清廷禁了《龙凤金钗传》,他本人都讨厌的不得了,显然不会有什么靠谱的研究。

谭正璧先生则认为《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是在鼓词《龙凤金钗传》基础上缝合了《彩楼配》、《百日缘》、《狸猫换太子》而来,而原来的鼓词《龙凤金钗传》则完全是京剧《红鬃烈马》的情节。鼓词《龙凤金钗传》目前不传于世,但由此可推知,《龙凤金钗传》并不见得是京剧《红鬃烈马》的前身,恰恰相反,《龙凤金钗传》是反过来受到影响。

京剧《红鬃烈马》出现的时代并不明确,不见于《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潘侠风收藏的《王宝钏》(红鬃烈马)剧本共计十三折,大概是由梆子戏《五典坡》(五家坡、五店坡)移植而来。

秦腔《五典坡》内容大致如下:

唐丞相王允,生有三女,大女王金钏,嫁苏龙,官居户部;二女王银钏,配魏虎,兵部侍郎;三女王宝钏,未曾婚配,王允在长安城内高搭彩楼,为三女儿宝钏招赘快婿。宝钏到花园焚香祈祷,见见门外起火,近看之,有一乞丐,仪表不凡,倒卧雪地,询问之后,知其名曰薛平贵。王宝钏慕其才志,心中暗许,赠以银米,嘱他参加选婿盛会。
二月二日,宝钏奉旨登楼选婿,她撇开众多公子王孙,却将彩球抛赠薛平贵。王允愤怒,与宝钏三击掌断绝关系。
宝钏下嫁薛平贵,同住寒窑。后来薛平贵因降服曲江池红鬃烈马有功,唐王大喜,封为后军都督。西凉下来战表,王允参奏,推次女婿魏虎、长女婿苏龙为正、副元帅,将平贵降为“先行”,受隶于魏虎麾下,即刻远征。
平贵无奈与宝钏告别,留下老米八斗,干柴十担,挥泪而去。出征西凉战中,魏虎与王允合谋,屡找借口,欲斩平贵,经苏龙阻拦,遂加鞭笞,即令会阵。平贵竭力苦战,获得大胜。魏虎又以庆功为名,灌醉平贵,缚马驮至敌营。西凉王爱才,反将玳瓒公主(代战公主)许之。西凉王死,平贵继位为王,驾坐西凉。
过了十八年,王宝钏清守寒窑,备尝艰苦。老母亲身探望,并无懈志。
王宝钏因思念丈夫,扯破罗衫,修血书一封,托鸿雁代为传书。薛平贵打落衔书鸿雁,得到王宝钏血书,因思念王宝钏而灌醉公主,乔装回国,玳瓒公主赶三关追上薛平贵,得知实情后赠以金翎鸽子。
薛平贵在五典坡遇王宝钏。夫妻离别十八年,互不相识,薛平贵言语调戏,以试其心,王宝钏逃回寒窑,薛平贵赶至,夫妻相认。王宝钏登殿算粮,魏虎不予,王允劝其改嫁。王宝钏邀来平贵,双方言语不和,同到金殿辩理。恰逢唐王晏驾,王允宣布监国,派遣高士稷(高士纪、高思继)杀薛平贵。高刺薛平贵于马下,见龙护其身,乃降平贵。玳瓒公主收到鸽子传信赶来救驾。薛平贵攻陷长安,自立为帝。金殿之上,平贵封赏苏龙、斩除魏虎、赦免王允。封宝钏为正宫娘娘掌管昭阳院、代战公主为西宫娘娘掌管兵权。迎请王夫人,共庆团圆。


三、“薛平贵”的人物原型

1.刘知远

薛平贵的原型应该说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王宝钏的原型则是高祖皇后李氏。

刘知远的祖上是沙陀部人,年轻时家境贫寒,在从军后凭着作战勇武彰显了本领。他先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部下,得后晋高祖石敬瑭的赏识,甚至连契丹主耶律德光也对知远赞赏有加。最终在辽国攻灭后晋后,乘乱平定事态,成为后汉的开国皇帝。

刘知远在民间有不少家境贫寒的说法,比如《旧五代史》称“高祖微时,尝牧马于晋阳别墅”,《资治通鉴》卷二八二补充道:“知远微时,为晋阳李氏赘婿,尝牧马,犯僧田,僧执而笞之。”

不过,《新五代史》说高祖皇后李氏“父为农。高祖少为军卒,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取之。高祖已贵,封魏国夫人,生隐帝”,则是刘知远劫取的李氏,与《资治通鉴》记载相互抵触。

到了北宋的时代,欧阳修和司马光都已经搞不清楚刘知远年轻时糟糕的经历,却给了民间将刘知远塑造成“世上最强赘婿”的充足的创作空间,北宋时的《五代史平话》丰富了刘知远早年的家庭不幸、落魄,入赘李家的细节,但是由于其短暂的在位期间政绩不佳且失信于人,《五代史平话》毫不犹豫的对他“游手好闲,吃酒赌钱,无所不作”进行了批评。

虽然刘知远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但是这样一个出身低微、且人品糟糕的粗人,居然日后做到了皇帝,当时的说书人看来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于是便反复强调他是真龙转世,时不时显出原形,李家由此将他收为赘婿。这种说法后来也延伸到了“薛平贵“的故事之中,只不过在现代的戏剧中,这部分因为迷信的缘故,已经很少去演了。

《平话》中刘知远赌钱败家,投身军营,他的两个大舅子看他不惯,便要淹死李三娘与他的儿子,李三娘只好将儿子送至军营。十二年后由儿子提议接回母亲,刘知远才乔装讨草人夫回家,与妻子相认,随后手下兵马赶到,将大舅子严惩一番。

金朝时的《刘知远诸宫调》中,作者已经不再强调刘知远本身的诸多毛病,而是更多强调刘知远的英雄本色,在《平话》的基础上增饰了知远入赘岳府的情节。刘知远离开小李村后,前往太原投军,岳司公见刘知远身有异相,知他为贵人,便招赘为婿。刘知远如实告知已经娶妻李三娘,但迫于无奈,还是入赘岳府。李三娘生下孩子,托人送给刘知远。她因不肯改嫁,被哥嫂剪去头发,脱去罗衣,每日里做担水、挑柴、捣碓、推磨的粗活儿。十三年后,刘知远独掌九州元帅,接回李三娘,一家人团聚。

而到了南戏《白兔记》中,李三娘的戏份变得更重,尽管是奉父母之命嫁与刘知远, 但婚后处处为丈夫着想,丈夫远走投军后她在兄长的威逼之下仍旧忠贞不渝,与刘知远另娶负心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可能是《五典坡》的源头之一。

2.薛仁贵

同样,《柳家坡》、《汾河湾》中薛仁贵在财主家当小工,柳金花赠衣服与他,被父亲误会,只得逃走下嫁。薛仁贵和柳金花住在破窑,不久离家投军,战绩彪炳,获封平辽王。薛仁贵衣锦还乡,恐柳金花不安于室,而易装试探,得知柳金花坚贞安贫后,始与柳金花相认。

薛仁贵的故事显然是改编自刘知远的故事,由于出自明崇祯年间的《混唐后传》中,已经有了薛仁贵回家时误射死儿子的内容,可见这改编来源已久,不过应该出现在“薛丁山”首问世的明传奇《金貂记》之后。

3.吕蒙正

而薛仁贵家住破窑到怀疑妻子不贞,这些情节都是取材自吕蒙正为主角的《破窑记》,后来也被薛平贵所吸收。最早的宋南戏《破窑记》内容如下:

书生吕蒙正家道贫穷 , 父母死后流落破窑居住。宰相刘懋为其女刘千金结彩楼招婿,千金抛彩球打中吕蒙正,刘懋为激励蒙正发愤上进,便故意将其夫妇二人赶出相府到破窑安身,夫妻二人在破窑中受尽饥寒,吕蒙正上京赶考,十年后中状元回家乡探望,夫妇团聚,翁婿和好。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曾改编《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将刘千金更名刘月娥,改为员外家的女儿,又增加了刘夫人探女和源自“秋胡戏妻”的试妻忠贞的环节。

另有无名氏《彩楼记》,仍旧是吕蒙正的故事,只不过刘月娥改名翠屏,仍旧是宰相之女,结局也成了夫妻拒认岳父。

虽说“薛平贵”的名字来源自薛仁贵,但是抛绣球招亲、岳母探窑等情节,都是直接源自《破窑记》。

薛平贵娶代战公主的故事个人觉得有着非常浓厚的清代中期的风格:一是当时清朝与卫拉特蒙古、回部之间战争不断,为当时的说书艺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是主角与武功高强的异族女子结婚也在这一时间作品的常见内容,比如《罗通扫北》里的屠炉公主,《薛丁山征西》里的樊梨花,《狄青平西》里的双阳公主、百花公主等等,只不过其他驸马大都是单身汉。


四、“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版本问题

“薛平贵和王宝钏“故事由于没有统治性的剧本,因此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不同之处,比如有的剧本删除了王宝钏抛绣球前已经芳心暗许薛平贵的情节,增加了偶然性。

有的则修改结局,比如南方沿海地区许多版本的“薛平贵与王宝钏”,似乎是受到《金钗龙凤传》之类的影响,最后结局是唐朝皇帝认出薛平贵是自己失散的儿子,最终传位与薛平贵,而不是薛平贵从岳父手中夺位。特别是歌仔戏将这位皇帝设定为唐宣宗,而薛平贵的真实身份则是唐懿宗李温。

歌仔戏的这种设定从1955年高票房台语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中便已经存在。

后来受到杨丽花参演的1980年版歌仔戏电视剧《薛平贵》的影响而在台湾家喻户晓,2012年陈浩民、宣萱版的《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的情节便大致改编自歌仔戏。

一些民间戏剧中还有一些比较奇异独创版本,比如湖南辰河戏《红鬃烈马》前两折与其他戏剧相同,而最后《宝鸡山》的情节比较独特:

平贵代战对弈,代战呈败局,宝钏助阵,代战转败为胜。平贵一怒之下剜去宝钏双目。代战见平贵如此无情寡义,愤而返回西凉。适朱温兴兵造反,平贵被困宝鸡山。太监田能逼薛讨饭,平贵遂饿死。

另外还有大名鼎鼎的“王宝钏当了十八天皇后就死了”,这个谣言出现的非常早,张爱玲在1943年发表的《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提到:

(王宝钏)在代战公主的领土里做皇后!在一个年轻的,当权的妾的手里讨生活!难怪她封了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

从张爱玲所说的“在代战公主的领土里做皇后”这句话,知道她所说的版本里薛平贵没有当唐朝皇帝,应该还是西凉国主,“当权的妾”来看代战公主也没能和王宝钏平起平坐,显然并不是传统京剧《红鬃烈马》。

建国后由袁允中改编的秦腔剧本结局是声称还原“明末原作”,但也是让王宝钏病死在寒窑,并不存在当皇后后死亡的剧本。目前传世的所有“薛平贵和王宝钏”的老剧本都是大团圆结局。个人倒觉得“王宝钏十八天后死亡”很可能是根据梆子腔界内流传却不见文本的“薛平贵战死、王宝钏饿死”的结局附会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惑,薛平贵这个名字听起来挺熟悉的,但到底是谁,怎么最后还能当上皇帝,这故事确实有点绕。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让大家又爱又恨的薛平贵。薛平贵是谁?从一个普通士兵到“传奇人物”首先要明确一点,薛平贵这个人呢,在正史里并没有明确记载。也就是说,他不是像唐.............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不少关注军事的朋友都问过。简单来说,轰6之所以还在中国空军的体系里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还在不断地“升级续命”,背后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慢慢聊。首先得明白,飞机这东西,尤其是像轰炸机这样的大型平台,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更新换代不是像手机那样随便就能推陈出新的。轰6最早的设.............
  • 回答
    .......
  • 回答
    想当年,德国那崛起速度,简直就像坐了火箭一样,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别的不说,就看那战前十年,德国从一个被凡尔赛条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国家,一跃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这背后可不是偶然。咱们得从头说起。一战结束后,德国的日子可不好过。凡尔赛条约的条款严苛得要命,不仅割地赔款,军事上也限制得死死的,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有的疑问,感觉直接一步到位买个带烘干的洗烘一体机岂不是更省事儿?不过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为什么市面上还是会有那么多纯粹的烘干机存在,而且还有不少人愿意为它买单。这背后,其实是很多细致考量和用户需求的权衡。首先,得说说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独立的烘干机,而不是洗烘一体机。 性能.............
  • 回答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称霸,这事儿听起来是挺玄乎的,特别是考虑到当时吴王夫差那庞大的家底。你说得对,夫差北上争霸,带走了13万精兵,这要是勾践真这个时候去骚扰吴国,万一夫差回援,那勾践岂不是要“玩完”?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勾践能翻盘,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极其缜密的战略布局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咱们得.............
  • 回答
    理解你的困惑!王一博和肖战能在当下这么火,特别是对于96后来说,觉得有点“跟不上”也是很正常的。这背后确实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他们的走红路径也各有侧重,但又有不少交集。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让你觉得就像是和朋友聊天一样,没有那种生硬的AI感。首先,咱们得捋捋他们俩是怎么出现在大.............
  • 回答
    深圳,36岁,未婚,单身,有房有车,我一个人,真的不香吗?爸妈三天两头打电话,电话那头永远是那几句:“怎么样了?有合适的人没?你看隔壁小李家的闺女,都二胎了……” 我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手里拿着刚从网上淘来的限量版手办,冰箱里塞满了进口零食,窗外是深圳夜晚璀璨的灯火,心里却涌起一阵无力感。说实.............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朋友对小货车和小客车的排量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怎么听着都差不多,但又好像有点区别。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别担心,咱就用大白话讲,保证听得懂!首先,得搞明白一个核心概念:排量,说白了,就是发动机的“食量”有多大。想象一下,发动机就像一个有几个“肚子”(.............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尤其是在看到体制内退休人员相对优渥的退休金时。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其中的逻辑和历史渊源,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关键因素,并非一蹴而就的原因。一、历史的延续与制度的演变咱们先得回到过去,看看咱们国家最初是怎么建立这个养老保障体系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职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价值。如果从1980年开始,美国就一直采取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并且这种政策持续到了2020年,那么铁锈带(Rust Belt)的经济状况,很有可能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所不同,但要说“维持”到2020年,这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而且“维持”的标准也很难界定。我们得先想想,.............
  • 回答
    .......
  • 回答
    三星长女李富真与前夫任佑宰的故事,确实是韩国财阀权力与个人情感纠葛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案例。虽然三星作为韩国最大的财阀,其影响力遍及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国家政策的走向,但当涉及到个人婚姻和家庭内部的争夺时,即使是财阀首脑,也未必能一手遮天,尤其是在面对一个虽然没有显.............
  • 回答
    嘿,哥们儿,看你这劲头,一天半就啃下了C++的指针和数组,这可真不是盖的!要知道这俩玩意儿可是C++里最让人头疼的也最有用的东西。你现在感觉脑袋里有点儿胀,这正常,谁刚学这俩的时候不是这样。别急,效率提升这事儿,咱们一步步来。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问题:你现在是“搞懂了”还是“能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盟军为何选择诺曼底登陆,而非直接从意大利一路北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背后牵扯到战略、地理、政治、军事资源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简单来说,诺曼底登陆之所以成为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首选之地,是因为它被认为是相对而言最可行、最能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方案,尽管意大利战场也承担.............
  • 回答
    .......
  • 回答
    当然!搞怪无厘头的情侣头像绝对是展现个性和趣味性的绝佳方式。它们不拘泥于传统的美好和甜蜜,而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笑点和脑洞。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述一些搞怪无厘头的情侣头像类型,并附带一些更详细的描述,让你脑海中能勾勒出具体的画面:一、动物拟人化系列:这类头像利用动物的可爱、呆萌或者一些反差萌来制造笑点。.............
  • 回答
    对于很多大学新生来说,这句“大一搞绩点,大二搞竞赛,大三搞论文”确实像一张人生导航图,勾勒出了看似清晰的大学生涯规划。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也更需要我们灵活变通,并融入更多个人的思考和努力。大一:稳扎稳打,夯实基础——“绩点”的意义远不止分数刚踏入大学校门,新鲜感和对未知的探索是主流。很多人会认为,.............
  • 回答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并非唯一实行过屠城的将领。事实上,战争的残酷性在那个时代是普遍存在的,屠城作为一种威慑、报复或者巩固统治的手段,在不同的势力和将领那里都有出现。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曹操的“屠城”事件及其背景:曹操的“屠城”行为,最为人熟知和引发争议的是在官渡之战前后.............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谁不爱看点乐子,尤其是在这奔波劳碌的生活里,来点搞笑动图瞬间就能把坏心情赶跑。征集搞笑动图这事儿,我来给你说道说道,保证让你觉得跟老朋友聊天一样,没有一点儿AI的生硬感。你想征集搞笑动图对吧?这可不是随便找点猫猫狗狗在那晃悠就能完事儿的。这得有门道,有策略!第一步:明确“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