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球货币总数是一个定量,会怎么样?

回答
全球货币总数,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实则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定量”发生变化,哪怕是微小的波动,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从你口袋里的零钱到国家的经济命脉,都可能随之摇摆。

我们先来捋一捋,这个“全球货币总数”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它并不是简单地把地球上所有纸币和硬币加起来那么简单。实际上,它是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概念,通常指代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这就像一个层层递进的体系,最基础的是我们手里能摸到的现金(狭义货币),然后是活期存款,再到定期存款、储蓄账户,甚至是一些流动性非常高的金融产品。央行会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将这些资产归类为M0、M1、M2、M3等等。所以,当我们谈论“全球货币总数”时,我们更多是指的全球范围内所有这些可用于交易和支付的资产的总和。

那么,如果这个“定量”发生改变,比如突然大幅增加或减少,会怎么样呢?

当全球货币总数大幅增加时:

这通常意味着市场上的“钱”突然变得多了起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你手里的钱的“购买力”可能不如从前了。想象一下,以前一碗面是10块钱,现在因为市场上钱多了,面馆老板觉得大家的钱都好赚了,就把面涨到12块钱。这就是通货膨胀。当货币供应量过剩,而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没有同步增长时,物价就会普遍上涨。

对民众的影响: 你的储蓄贬值了。原本够买一辆车的钱,现在可能只够买半辆。尤其是固定收入人群,他们的生活成本会显著提高,日子可能变得更紧巴。同时,如果你有债务,比如房贷,虽然你的收入可能也在上涨,但支付的利息可能也跟着利率上涨,虽然看起来月供没变,但钱本身值钱程度下降了,从长远来看,债务的实际负担感可能会减轻一些(因为你用“不值钱的钱”去还债了)。
对企业的影响: 短期内,企业可能会感受到订单增加,因为人们手里的钱多了,消费欲望被激发。原材料价格会上涨,劳动力成本也可能随之攀升。一些拥有实物资产(如房地产、黄金)的企业或个人,在通胀环境下,这些资产的价值通常会跑赢货币贬值的速度,从而保值甚至增值。但如果通胀失控,企业成本无法有效转嫁给消费者,或者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企业反而会面临经营困境。
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个温和的通胀有时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信号,表明需求旺盛,企业愿意扩张。但过度的通胀会破坏市场秩序,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影响投资和储蓄的决策。政府可能会通过提高利率、收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但这又可能扼杀经济增长。

当全球货币总数大幅减少时:

这通常意味着市场上的“钱”突然变得稀缺了。反之,你手里的钱的“购买力”可能会上升,但代价可能是经济活动的大幅放缓甚至萎缩。

对民众的影响: 你的储蓄变得更“值钱”了,但你也可能发现工作机会减少,工资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大家会变得更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消费或投资,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钱比什么都可靠。失业率会攀升,社会福利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融资成本上升。消费者需求萎缩,导致企业销售额下滑,利润减少。为了生存,企业可能会削减开支,包括裁员、减少投资、延迟扩张计划。一些高负债的企业甚至可能因为无法获得新的融资而破产倒闭。
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减少通常是经济衰退的表现,可能引发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因为它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物价下跌导致消费者延迟消费,期待更低的价格;企业利润下降,进一步削减生产和投资,导致失业增加;失业增加又进一步抑制消费。这可能导致经济长期停滞甚至萧条。

影响全球货币总数的因素以及变化的影响:

要理解全球货币总数的变化,还得看看是什么在影响它。这主要取决于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当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会倾向于“放水”,比如降低利率、进行量化宽松(购买国债等资产,向市场注入资金),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为了抑制通胀或稳定汇率,央行会采取“收紧”政策,比如提高利率、减少购债规模甚至出售资产,这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此外,全球经济环境、国际贸易状况、地缘政治事件、技术创新等都会间接影响货币的流通和供应。例如,一次大规模的全球性危机,可能导致全球对安全资产的需求激增,从而影响货币的流向和流通速度。

总而言之,全球货币总数是一个动态的、极其敏感的定量。 它的增减变化,并非仅仅是数字上的游戏,而是直接反映和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健康状况、社会财富的分配以及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稳定、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剧烈的波动,则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后果,需要各国央行和政府审慎应对,平衡好刺激经济与控制通胀、维持金融稳定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一点微小的调整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需要极高的智慧和精准的把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参考中国历史。

货币恒定意味着货币政策失灵,所有经济必须靠财政。财政政策的落实必须是大政府。

同时也意味着,投资者只要持有货币就可以保值增值,所以不会主动投资。政府就需要来完成一切投资工作,这需要政府的强大的控制力,最后必然诞生皇权和世袭。而投资要钱,那只能是剥削劳动力,和重税负。

其实印钞这东西和宗教信仰是一回事,只不过是把信仰量化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其实就是一个魔改版本的宗教制度。

而如果完全堵死,那就是信仰破灭,意味着未来的钱不会增多,未来也不会更好。在那样的社会下人们只会死抠门。不消费,不投资,需求和供给同时下调,生产力不能维持只能倒退。

印钞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人们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未来世界上会有更多的钱,所以现在的一切努力,和用钱的行为都会是未来的回报。你要么消费,要么投资,这样经济就会充满活力。

恒定货币体系下的税负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实行增值税,而是配给制的税率。某地区税负分配下去,然后到每个人必须交多少税。因为如果是按增值税,所得税,那人们更加不会愿意投资,交易,做生意了。因为不花钱,不赚钱就可以少交很多税。

然后人们会变得不愿意协作,最好是能所有物资全都自给自足,因为钱只会越来越贵,花钱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行为。这样人们所有的时间就会全部用在“活命”上。而由于治理机构获得了过度的权力,而又没有编制信仰。那么人人都想进入权力机构往上爬,这样一来就导致最有能力从事科学,研究,探索世界奥秘的一群人会疲于为人处世之道,整天权力斗争。

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的陷入囚徒困境,不断内卷消耗,然后不断重复历史的轮回。

权力制度对个体是不友好的,但是确是对种群延续有积极意义,权力制度才是一个稳态结构。

现代金融体系能正常运作的核心要素就是有人懂金融,有人不懂金融。如果人人都懂金融,那么央行的铸币税就完全收不上来。

你试想一下全球统一货币,所有人都理财,把钱用作投资,风险分散化。那么央行印钱并不能刺激经济(其实现在这种情况就已经明显了,印钱的效果正在衰退),反而印钱之后大家资产都涨了,最后没有人愿意去工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