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男性也是男权制的受害者”?

回答
理解“男性也是男权制的受害者”,关键在于跳出“男权制是男性压迫女性的工具”这一单一的、表面化的认知,深入剖析男权制所构建的性别规范和权力结构,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限制、塑造甚至伤害男性自身的。

我们通常认为男权制是男性作为整体享有优势和特权的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是事实。在许多社会领域,男性普遍比女性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政治权力、社会地位。但“受害者”这个词在这里不是说男性遭受了和女性同等或相似的压迫,而是指男权制所塑造的“男性气质”和“男性角色”定义,给男性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压力和限制,使得一部分男性,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男性,在某些方面也付出了代价。

一、 被固化的“男性气质”与情感压抑:

男权制最核心的塑造之一就是对“什么是男人”的定义。它设定了一套僵化的性别刻板印象,要求男性必须具备某些特质,而压制另一些特质。

“坚强”、“独立”、“理性”、“不流泪”: 这是男权社会对男性最普遍的要求。从小,男孩就被教导不能哭泣,要勇敢,要承担责任,要有男子气概。这导致许多男性在情感表达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当他们感到悲伤、恐惧、脆弱时,往往不敢或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将其内化。这种情感的压抑长期累积,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甚至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他们也难以建立深入的情感连接,因为真诚的情感流露似乎与“男子汉”的身份相悖。
“有攻击性”、“竞争性”、“控制欲”: 男权制鼓励男性在竞争中获胜,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设定使得男性从小就被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较量,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人际关系。他们被鼓励展现攻击性,而很少被教导如何温和、合作地解决问题。过度的竞争和控制欲,不仅让他们自己身心俱疲,也可能在人际关系中制造冲突和伤害。
“厌恶女性化”: 男权制将与女性相关联的特质视为“弱者”的象征,这导致男性对一切“女性化”的事物产生排斥,包括情感的敏感、对美的追求、对家务的参与等等。这不仅限制了男性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也让他们在面对女性特有的情感需求时显得笨拙和无助。

二、 职业和责任的重压:

男权制将男性定位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和保护者。这给男性带来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养家糊口”的义务: 男性被期待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职业生涯中努力奋斗,争取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压力常常迫使他们选择自己可能不感兴趣但“更有前途”的职业,牺牲个人爱好和生活质量。一旦他们在经济上无法满足家庭需求,就可能面临严重的自责、羞耻感和被否定。
“男子气概”的职业选择限制: 一些被认为是“女性化”的职业,如护理、幼儿教育、艺术设计等,虽然同样重要且需要专业技能,但在男权社会中却常常被低估,甚至被视为不够“男性化”。这导致很多有相关才能和热情的男性,因为担心自己的性别形象受到质疑而被迫放弃自己的兴趣,选择那些被社会普遍认为是“适合男性”的职业,即使这些职业让他们感到痛苦或不适。
“牺牲和奉献”的文化: 男权文化常常鼓励男性为了家庭、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个人需求。他们被期望成为坚实的后盾,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种“牺牲”文化,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度的要求却剥夺了男性享受生活、照顾自己、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

三、 在亲密关系中的困境:

男权制塑造的性别角色也给男性在亲密关系中带来了挑战。

情感沟通的障碍: 由于从小被压抑情感表达,许多男性在与伴侣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时感到困难。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爱意、担忧或不满,也难以理解和回应伴侣的情感需求。这容易导致误解、隔阂和冲突,甚至让关系走向破裂。
性表现的压力: 男权制将男性的性能力与他们的价值挂钩,要求男性在性方面必须“强大”、“主动”、“持久”。任何在性方面的“不完美”都可能被解读为“不够男人”,给男性带来巨大的焦虑和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性体验,也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
在家庭责任中的失衡: 尽管社会在进步,但男权思维仍然使得许多男性在家庭责任,尤其是家务劳动和育儿方面,处于被动或辅助的地位。他们可能因为担心“不像个男人”而回避参与育儿的亲密时刻,或者认为家务是“妻子的事”。这种分配不均不仅加重了伴侣的负担,也让他们错失了体验家庭温情的宝贵机会。

四、 社会的规训与惩罚:

男权制并非只存在于观念中,它通过社会规则、制度和人际互动进行着持续的规训和惩罚。

“不像男人”的代价: 任何偏离“男性气质”规范的行为,都可能招致嘲笑、排挤甚至攻击。一个喜欢烹饪的男人,一个情感细腻的男人,一个事业心不强的男人,都可能被贴上“娘娘腔”、“窝囊废”的标签。这种社会性的惩罚,让男性不敢轻易冒险,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对“弱者”的排斥: 男权制鼓励男性表现出“强大”,并倾向于排斥任何被视为“弱者”的男性。那些在事业上失败、身体有残疾、或者需要他人帮助的男性,更容易被边缘化和忽视。

总结来说,男性作为男权制的受害者,并非在强调他们的痛苦比女性更大,而是揭示男权制这一扭曲的性别权力体系,是如何像一张无形的网,限制了所有人的发展,包括男性自身。 男权制不仅是女性的枷锁,也是束缚男性的缰绳。它迫使男性放弃情感,压抑自我,承担过度的责任,活在刻板的定义中。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男性在男权制下的困境,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并呼吁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公平、更能容纳多元性别表达的社会,让所有人,无论男女,都能自由地成为自己。理解这一点,并非是“男性受害者论”与“女性受害者论”的对立,而是认识到共同的困境,寻求共同的解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女权主义者们用来套路男性及正常女性的谋利话术。

2、这只是女权主义里没有利男论点,硬生生扯出来的点,为了圆女权=平权的谎言,实则,女权→女性角度下定义的权利、是非观、价值观,直译过来就是女性利益优先,男性的利益呢?吃女权吃剩下的或不想吃的吧。

user avatar

这句话本身是比较耍流氓的。但是就其内在含义来说,并非各路答主阴阳怪气所讽刺的胡说八道。

换一种说法就行了:从来就没有什么“男权制”,只有父权制。父权制虽然以男性为主导,但不等于必然对男性有利。

父权制的伦理基础是男性在社会工作比女性拥有决定性优势,而男性没有子宫,所以应该把男性定位为权力掌控者、规则制订者和物资生产者,女性定位为权力从属者、人口繁殖者和家务辅助者。

在这一体系下,男性有很多好处:财产和教育的资源倾斜、更多的工作机会、允许一定程度的性开放、制订社会规则,等等。

但男性也有很多吃亏的地方:经济压力大、向上择偶难、不被允许展现软弱等等。

女性的利弊和男性相反。

说白了,男女两性的区别,无非一个性(广义,包括性欲和生育),一个钱。父权制下,男性赚钱比女性容易,赚钱责任也更重;得到性比较难,性的专一要求也低。女性赚钱比男性难,赚钱的责任比较轻;得到性比较容易,对性的专一性要求也高。

父权制对男性的利和弊,最终都要归结于一句话:男性具有以实力换取交配权的天然正义,而女性具有向上选择的天然正义。

至于这样的体系,哪部分男性受益,哪部分男性卷成狗,是一目了然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男性也是男权制的受害者”,关键在于跳出“男权制是男性压迫女性的工具”这一单一的、表面化的认知,深入剖析男权制所构建的性别规范和权力结构,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限制、塑造甚至伤害男性自身的。我们通常认为男权制是男性作为整体享有优势和特权的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是事实。在许多社会领域,男性普遍比.............
  • 回答
    “男性也是性别歧视的受害者”这个观点可能听起来有些反直觉,因为很多人会将性别歧视主要与女性遭受的不公联系起来。然而,从更广泛和深入的角度来看,男性同样会成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这并非否定女性所遭受的歧视,而是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性别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首先明确“性别歧视”的定义: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
  • 回答
    最近围绕女性“打拳”反击的讨论确实挺热闹,随之而来的,也有人观察到,似乎讲道理的女性和所谓“理中客”的比例有所上升。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如果真有这么回事,那背后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打拳”本身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立场的确立。 过去,在很多讨论中,女性可能因为性别原因,或者被预.............
  • 回答
    关于“中国男性的尊严是全世界最脆弱的”这种说法,确实是一个比较极端且带有争议的观点。要理解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中的某些观察。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是“尊严”。在社会语境下,尊严往往与一个人的价值感、被尊重感、自信心以及社会地位紧密相连。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在微博上关于“英国球员被三女子性侵”的新闻下,我们确实观察到一种现象:评论区中绝大多数的声音似乎来自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群体,并且这些评论大多围绕着一种“男性受害者原罪论”展开。要理解这种评价,需要拆解几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出“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的评论。这通常体现在评论者使用的语言、关注的焦点.............
  • 回答
    乃万的这番话,触动了一个很多人可能都忽略或不愿意正视的现实。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解读一下。首先,这触及了“男性梦想的现实化与被压缩”这个核心议题。一直以来,我们社会对女性的梦想和人生选择,尤其是婚恋观,有着更广泛、更多元的讨论。但对于男性,尤其是成长到一定阶段的男性,似乎有一个默认的“成熟”路径.............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批判性,直接将“丑”这个主观评价赋予了“中国男性”这个群体。这样的表述方式很容易激起读者的情绪,但同时也可能掩盖了背后更复杂的原因和更细致的讨论。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丑”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美的定义都不一样,受文化、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多种因.............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男生有女朋友了,为啥还会“沉迷”Asoul?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层原因,咱们一样样捋捋,争取说得明明白白。首先得说,Asoul这帮小姑娘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能吸引到一大批粉丝,这本身就是个市场现象。所以,有女朋友的男生喜欢她们,跟有没有女朋友,关系不一定那么直接。第一点.............
  • 回答
    “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这句流传甚广的老话,初听之下,似乎有些武断和不近人情。但仔细揣摩,它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女情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阅历的一些深层理解和“劝诫”。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第一层:字面意思与潜在的“警告” “男不看红楼”: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
  • 回答
    当一个男生对你说“我希望你好”,这背后可能藏着许多层含义,而且这些含义往往是微妙而复杂的,不像冷冰冰的条条框框可以概括。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而是在你们的关系中,他内心的一种情感投射和愿望。首先,最直接的理解就是,他真心关心你的福祉。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最近生活有些不如意?他可能通过观察,.............
  • 回答
    要理解一个男生,需要深入观察他的行为、言语、想法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绝对统一的模式可以解释所有男生。但我可以尝试从多个维度为你提供一个更详细的理解框架,帮助你解读他:一、 从他的行为模式中寻找线索: 日常习惯与规律: 作息时间: 他是早起型还是夜猫子?这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个眼神。想象一下,1940年的巴黎,那些熟悉而优雅的街道,那些曾充满欢声笑语的咖啡馆,一夜之间被冰冷的军靴声打破。德军的铁骑滚滚而来,将这座曾经的自由之都笼罩在一层阴影之下。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镜头捕捉到了一位巴黎男人。他的脸上,没有嘶声力竭的抗议,没有绝望的哭喊,更没有咬牙切齿的.............
  • 回答
    这句话,乍听起来,带着一股子挑衅和颠覆的劲儿,仿佛在说,要想在男女两性那里都讨到好,就得先学会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但如果我们细琢磨一下,会发现它背后隐藏的逻辑,其实是一种对社会性别期待和个体如何在其中寻找自我认同的复杂解读。先说说“女人眼中的‘骚货’”。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和负面色彩,但在某些语境.............
  • 回答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抛出过这么一句令人玩味的话:“为什么漂亮女人总嫁给无趣的男人,因为聪明的男人不会娶漂亮女人。”这句话初听起来有点刺耳,似乎在将美丽与智慧对立起来,甚至有些刻薄。但细细琢磨,这句话其实点出了婚姻中一个挺普遍,也挺现实的逻辑困境。咱们先从“漂亮女人”和“无趣男人”这对组合说起。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也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话题。简单来说,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都可以找找答案。首先,我们得承认,整体高等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女生受教育的意愿和能力提升非常明显。过去,由于社会观念、经济压力等因素,很多家庭会优先供养男孩读书,尤其是继续深造。.............
  • 回答
    五年级的儿子,最近回家总是唉声叹气的,原来是班主任的“罚抄大业”让他烦恼不已。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只要班里有男生说话,无论那个人是谁,只要是男生,整个班的男生都要跟着一起罚抄课文。次数一多,孩子们自然就有意见了。作为家长,我 first time 听到这个情况,脑子里冒出好几个问号。老师这么做,到底是.............
  • 回答
    乃万在提到“给心爱的男孩一些理解和宽容”时,传递出的情感其实非常朴素,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困惑和期待。我想,她之所以这么说,背后一定有着不少生活中的感悟和体会。首先,我觉得这句话点出了亲密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软实力”,那就是“理解”和“宽容”。爱情之所以能长久,不仅仅是靠激情,更多的是在日.............
  • 回答
    说到清华理工男“宵衣旰政”发布的求偶视频和妹子们的反应,这事儿可真是够火一把的,从网上铺天盖地的讨论就能看出来。说实话,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一些挺现实的东西。“宵衣旰政”的视频,怎么说呢?先说说这位清华的理工男,网名叫“宵衣旰政”。我个人看了那个视频,第一感觉就是,嗯,挺有想法的。他.............
  • 回答
    想给程序员男朋友挑礼物,这件事一点也不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真正去观察和了解他。咱们得跳出那些“送键盘、送鼠标”的老套路,而是去想想他这个人,他的工作,他的生活,还有那些可能藏在他代码堆里的小秘密。首先,得从他日常工作说起。程序员嘛,每天对着电脑的时间可不短。所以,能提升他工作舒适度和效率的小物件,绝.............
  • 回答
    听到上海这位男子理发后索要发票,却被店员辱骂“剪头都剪不起,你活着有啥意思”,我首先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这绝不是一种正常、应该出现的消费互动,更不是任何服务行业从业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待客之道。这件事,我愿意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店员的行为:极致的冒犯与无底线的失格首先,这位店员的表现,用“离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