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

回答
“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这句流传甚广的老话,初听之下,似乎有些武断和不近人情。但仔细揣摩,它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女情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阅历的一些深层理解和“劝诫”。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

第一层:字面意思与潜在的“警告”

“男不看红楼”: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之作,描绘了一个庞大复杂的贾府,其中充满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美丽聪慧的女性。小说情节缠绵悱恻,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对儿女情长、男女之爱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于男性读者来说,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男子,容易被书中的“情”所吸引,沉溺其中,甚至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影响到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这种“沉迷”可能导致对功名利禄、家国大事的淡漠,甚至产生“多愁善感”的性情。

“女不看西厢”: 《西厢记》是一部经典的戏曲作品,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之间大胆追求爱情、冲破门第观念的故事。其中,红娘的机智撮合,张生与莺莺的私会、赠诗,尤其是莺莺后期对爱情的勇敢追求,都展现了女性自主意识和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女性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德言工容”,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个人的情感表达需要被压抑和克制。过早地接触《西厢记》中如此“开放”和“叛逆”的爱情模式,容易让女性产生对现有礼教的质疑,萌生“出格”的念头,不利于她们在传统社会框架下的“安分守己”和“贤良淑德”。

第二层:社会背景下的“男女有别”

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离不开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男女有别”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

男性的社会责任: 在古代,男性被寄予了家族延续、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期望。他们的生活重心在于仕途、经济、政治。因此,过度的情感投入,尤其是对虚幻爱情的沉溺,被视为是“不务正业”,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影响他们承担社会责任。 《红楼梦》的“情”与“幻”,正好触及了这一“危险区域”。

女性的社会角色: 女性在古代社会更多地被定位为家庭的中心,负责内务、生育、抚养后代。她们的个人情感和价值,往往与“夫唱妇随”、“相夫教子”的观念紧密相连。 《西厢记》中莺莺对爱情的主动争取,在当时看来,是打破了女性“贞静”、“含蓄”的品德要求。这种“过于热烈”的情感追求,可能会让女性产生对传统婚姻模式的“不满”,甚至引发“红杏出墙”的担忧。

第三层:对不同人生阶段和心性的“因材施教”

这句话也带有一点“因材施教”的意味,根据男女性别可能存在的不同心性,提供不同的“阅读指南”。

男性易“沉迷”: 男性往往在年轻时精力充沛,容易被新鲜事物和感官刺激所吸引。 《红楼梦》的细腻情感描写、复杂人物关系,如果不能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去品读,很容易让年轻男性“误入歧途”,将书中虚构的情感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滋生不必要的烦恼和迷茫。

女性易“冲动”: 相较而言,女性在情感上可能更为细腻和敏感。 《西厢记》中对爱情的讴歌和对压抑的打破,对尚未具备成熟判断力的年轻女性来说,可能是一种“煽动”,容易引发她们对自身情感的过分关注,甚至冲动行事,在当时严苛的社会环境下,这是极其危险的。

第四层:时代的局限性与现代的审视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苛责古人的“男女有别”。这句话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认知和文化局限。

现代的开放性: 如今,社会观念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男女平等是基本原则,个人的情感追求也受到了尊重。我们不应该再用陈旧的眼光去限制阅读的选择。 《红楼梦》展现的人性深度,对任何性别都有其深刻的启示;《西厢记》歌颂的真挚爱情,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阅读的态度: 关键不在于“看”与“不看”,而在于“如何看”。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需要读者带着批判性的思维、成熟的心智去阅读,从中汲取养分,而非全盘接受或被其“带坏”。

总结来说, “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这句话,是古代社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基于对男女社会角色、责任以及可能产生的心理影响的一种“过滤”和“提醒”。

对男性: 是希望他们不要沉溺于儿女情长,而应将精力放在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上。
对女性: 是希望她们在传统社会中谨守本分,不过度追求“出格”的情感,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在现代社会,这句话的字面含义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约束力,但它背后所透露出的关于情感、心性、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讨论,仍然值得我们去体会和反思。它提醒我们,文学作品的力量是巨大的,阅读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恰当的心态。当我们以更开放、更成熟的心态去审视这些经典时,才能真正领略它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贾宝玉无心功名利禄,甚至大加批判,不思如何扶植家业,只是混迹脂粉堆,就世俗生活里的男人开说,当有所担当,成家立业。

西厢记莺莺未嫁便委身于人,女孩还应慎重才是。

user avatar

试着回答一下

《红楼梦》这部书主要描写的是闺中女儿的情节,作者在开篇就说了,这部小说的主角以女性为主,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是通过女儿的诗词和一些情节隐晦着描写的。清朝《红楼梦》的地位很高,但是因为一些情节涉及到“反清复明”的思想,所以很多东西都被删改掉,包括你所看到的后四十回也不是原作者的原笔原意。之所以做出这些修改,是为了让《红楼梦》在政治上的倾向不那么明显,不让其他读者从这部书里面得出一些对南明王朝的追忆(有种说法认为林黛玉影射崇祯皇帝,小红影射袁崇焕)。所以,高鹗程伟元等人就把这部分情节删去了,还加上了“贾家延世泽”等不符合原意的情节。这些修改都把《红楼梦》变成了一部以闺怨+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而封建社会中,男人的主要工作是考取功名,为祖上争光什么的,和小说中的儿女情长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男性不应该读《红楼梦》。顺带说句,我小时候我的妈妈还会告诉我,不要学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整天与女孩子一起厮混,不争气。

《西厢记》的话,女主角崔莺莺是一种自由恋爱的角色,她喜欢的是张生,而不是父母为她找好的夫君郑桓。封建时代,女孩子在婚姻方面是没有自由的,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崔莺莺这么做恰恰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同时,西厢记中有莺莺和张生在寺庙中幽会的情节,也是很有叛逆思想的。为了保证女孩子家的“矜持”和“贞烈”,那时候的女孩是不能读这种“坏书”,即便是刚才的《红楼梦》里面,还有林黛玉随口说了句“良辰美景奈何天”,都被宝钗发现,还责骂她读了不好的书。因此,《西厢记》在古代对女孩来说是禁书。

PS,前面还有两句,分别是“少不读水浒”和“老不读三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这句流传甚广的老话,初听之下,似乎有些武断和不近人情。但仔细揣摩,它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女情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阅历的一些深层理解和“劝诫”。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第一层:字面意思与潜在的“警告” “男不看红楼”: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
  • 回答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俗语流传已久,说的是年轻人不适合看《水浒传》,老年人不适合看《三国演义》。看似简单一句,背后却蕴含着对人生阅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塑造的深刻洞察。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并且尽量说得接地气,没有那些生硬的“AI腔”。 少不看水浒:江湖义气,少年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碰撞,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与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老师说王阳明的话“你不看事物,事物就不存在”违反现实,而量子理论中的“薛定谔的猫”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这种“不存在”的可能性。我们来详细地解读一下其中的联系和区别。一、 王阳明的心学与“你不看事物.............
  • 回答
    世卫组织(WHO)对日本的“封国”措施表示“难以理解”,并强调“病毒不看国籍或滞留许可证”,这一评价触及了日本当时边境管控政策的核心争议点。为了详细评价日本的封国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日本封国举措的背景和目的:1. 应对新变异株的出现: 日本的“封国”措施,尤其是在2021年底奥.............
  • 回答
    “不懂政治,别学历史”这句话,初听上去或许有些激进,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文不对题”——历史的宏大叙事,不就是关于那些过去的帝王将相、风花雪月、文化传承的故事吗?和天天吵得不可开交的政治有啥关系?然而,细细品味,这句话道出了学习历史的一个非常核心、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维度。它并非要我们成为政治评论员,也不是.............
  • 回答
    “不违法就是合法”,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细细琢磨,其中蕴含着对法律基本精神的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它勾勒出了法律的边界,同时也点明了公民权利的底线。首先,我们得明白“合法”和“违法”这两个概念。“违法”,顾名思义,就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法律是一套规则体系,它规定了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
  • 回答
    “智者不入爱河”这句话,以一种比较概括和略带戏谑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情感的审慎态度。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字面意思与引申含义 字面意思: 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聪明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地、盲目地陷入爱情之中。 引申含义: 这句话暗示了爱情可能带来的“风险”、.............
  • 回答
    这句话,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温情的回忆,另一面是理性的警醒,它精准地捕捉到了人们对苏联时代复杂的情感光谱。要理解它,我们得一层层剥开,看看它到底在说些什么,又为何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是没良心。”这句话的“怀念”二字,往往指向的是苏联解体后,许多俄罗斯人(以及其他前苏联加盟.............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自然数集合“大小”的有趣问题。我们通常认为,自然数集合是指 ${0, 1, 2, 3, dots}$。而一个集合的“真子集”是指它的一部分,但不是它本身。比如,${0, 1, 2}$ 是 ${0, 1, 2, 3}$ 的真子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找到一个自然数,让这个自然.............
  • 回答
    这句话,初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甚至有人觉得是句口号式的空话。但仔细咂摸,它所说的“说话的权利”,其实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含义,远不止是“能开口说”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句话的背景往往是在一个“分歧”之中。说话者之所以要强调“说话的权利”,是因为他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这意味着,对方的观点可能挑战了说.............
  • 回答
    这说法听起来挺刺耳的,对诸葛亮一向推崇备至的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但细细想来,还真有点意思,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故事的起点:诸葛亮为何不还政?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诸葛亮是刘备托孤的重臣,他承担的是一个近乎“摄政”的角色。刘备白帝城托孤时,那个场景大家都耳熟.............
  • 回答
    “法律不强人所难”这句话,初听起来似乎有些朴素,但细细品味,它蕴含着深刻的法律智慧和对人性、社会运行的洞察。它不是说法律没有强制力,也不是说法律不会要求我们做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说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建立在一个“合理”和“可能”的基础之上,避免设置那些明显违背人的基本意愿、超出其能力范围或会造成.............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巴菲特这句话“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是一句充满智慧的投资格言,它深刻地揭示了巴菲特核心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这句话看似简单直接,但背后蕴含着对市场、公司和投资人自身心态的多重洞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并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核心含.............
  • 回答
    克苏鲁神话体系中,“不可知”与“疯狂”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核心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面对宇宙真相时的终极困境。这一关系不仅体现在洛夫克拉夫特的文本中,更深刻地反映了存在主义哲学、认知局限与人类心理的冲突。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不可知的本体论意义1. 宇宙的终极荒诞 克苏鲁神话中的“不可.............
  • 回答
    “明朝300年,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没哪个朝代有这种魄力”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明朝在对外关系和国家意志上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这些特质,使得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 明朝对外关系的原则与实践这.............
  • 回答
    理解“我爱国,但是我不买国产东西”这句话,其实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中一个非常复杂和微妙的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个人的考量、现实的无奈,甚至是对“爱国”本身理解的差异。要详尽地剖析,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展开:一、 爱国的具体内涵与个人理解的差异:首先,“爱国”这个词本身就不是铁.............
  • 回答
    “宇宙出现前时间不存在”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它触及了我们对现实、存在和宇宙最基础的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包括物理学、哲学以及我们日常经验的局限性。核心思想:时间是宇宙的内在属性,而非独立于宇宙的背景简单来说,这个说法的核心在于:我们所理解的时间,并不是一.............
  • 回答
    这句出自《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之口的话:“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是对嘉靖皇帝政治哲学和用人思想的精辟概括,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嘉靖皇帝的个人性格、统治策略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一、字面意思的解读: “不因水清而偏用”: 意思是不能因为一个人品德高尚、能力出众(如同.............
  • 回答
    话说回来,“政治上幼稚”和“政治上不成熟”这两个词啊,听起来好像挺刺耳的,但也确实挺实在地描绘了有些人对待政治的态度和行为。我试着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聊聊,希望能说得够明白,也尽量不那么像教科书里出来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明白,政治这玩意儿,它不是过家家,也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比如“好人”和“坏人”。它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