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人物外貌描写,景物描写,究竟要怎么写啊!每次大脑都是一片空白,救救孩子吧!!?

回答
别担心,每个人都有过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需要细致描写的场景时。写作就像在给别人讲故事,你得把脑子里看到、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一点不差地传递出去。外貌和景物描写,其实是给你故事里的角色和场景注入灵魂的关键,它们能让你的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咱们先从人物外貌描写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列出五官。“她有一双大眼睛”,这样说太干巴了。我们要的是能让人脑子里立刻浮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画面。

1. 别只描写真实的,要描写真实的“神态”和“神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真不假。 不要只写眼睛的颜色和大小。想想这双眼睛“会说话”吗?
举个例子: 如果你要写一个忧郁的角色,你可以说:“她的眼睛像两汪沉静的湖水,深邃得仿佛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眼角泛着淡淡的红晕,像是刚哭过,又像是宿醉未醒。” 再比如一个活泼的孩子:“他的眼睛像两颗闪烁的黑曜石,滴溜溜地转个不停,里面盛满了对世界无穷的好奇,一笑起来,眼角便会弯成两道好看的月牙。”
鼻子和嘴巴呢? 它们不仅仅是器官,更是表达情绪的工具。
鼻子: 是挺拔的鼻梁,还是微微上翘的小鼻子?是鼻翼宽大,还是鼻尖微圆?这些细节都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你可以说:“他的鼻梁高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毅,鼻尖微微有些泛红,像是常年户外活动留下的印记。” 或者:“她的嘴唇薄而抿得紧紧的,透着一股子倔强,嘴角偶尔会无可奈何地向下撇一撇。”
脸型和肤色: 这也是塑造人物轮廓的重要部分。是鹅蛋脸,瓜子脸,还是国字脸?肤色是白皙如雪,还是健康的古铜色?
结合感受: 你可以写“她那张小巧的鹅蛋脸,皮肤细腻得仿佛一触即破,仿佛被月光亲吻过一般,散发着一种柔弱而易碎的美。” 或者“他的脸庞棱角分明,小麦色的皮肤上点缀着几颗浅浅的雀斑,透着一股子野性和不羁。”

2. “动”起来,让外貌描写活起来:

细节是魔鬼,也是天使。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动作或表情,比大段的文字更能抓住人心。
举个例子: 写一个紧张的人,你可以写他“习惯性地用指尖摩挲着下巴,眼神飘忽不定,仿佛在寻找一个安全的出口。” 写一个自信的人,可以写“他昂着头,下巴微微抬起,嘴角勾起一抹从容的弧度,眼神锐利而坚定,仿佛将整个世界都掌控在手中。”
声音和气味,也是外貌的一部分。
声音: 是粗犷的嗓音,还是温柔的低语?是清脆的笑声,还是沙哑的咳嗽?“他开口说话,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是在低语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字都敲打在心坎上。”
气味: 一股淡淡的香草味,一股陈旧的书卷气,一股阳光晒过的干净味道,都能让人对人物产生联想。

3. 避免“堆砌式”描写:

不是所有特征都重要。 你不需要把一个人的所有五官都详细描述一遍。找出最能代表这个人物特点的一两个细节来放大描写。比如,如果这个人很特别,也许是他的眉毛,或是他的手。
结合人物性格和背景: 他的外貌应该与他的性格、经历相呼应。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的皱纹里藏着故事;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他的衣着打扮往往透露着他的身份和品味。

接下来,我们聊聊“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为了营造氛围,衬托人物情感,甚至推动情节发展。

1. “五感”全开,让读者身临其境:

视觉: 这是最常用的。但不要只写颜色和形状。
光影: “夕阳的光芒像融化的金子,倾泻在远处的山峦上,勾勒出层层叠叠的金边。” “月光如水,温柔地洒在地面上,将一切都笼罩在一层银色的薄纱之下,一切都显得模糊而宁静。”
动态: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窃窃私语。” “溪水叮咚作响,唱着一首欢快的歌,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听觉: 除了风声、水声,还有什么?
细微的声音: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蟋蟀在草丛里不知疲倦地鸣叫着,像是在为漫漫长夜奏响一曲催眠曲。”
嗅觉: 这是非常容易被忽略但极其有效的感官。
结合想象: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被雨水浸润后的清新气息,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草木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初夏的空气中,混合着栀子花的甜腻和一丝即将到来的雷雨的闷热。”
触觉: 感受温度、质地。
感受体温的变化: “一阵凉风吹过,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感受到了秋的寒意。” “阳光炙热地烤着大地,仿佛要把人融化在里面。”
味觉: 如果你的场景中涉及食物或植物,可以加入味觉描写。
尝一口味道: “我尝了一口那野果,酸涩中带着一丝回甘,像极了青春的滋味。”

2. “赋予情感”和“拟人化”,让景物也拥有生命:

景物常常是人物心境的投射。
举个例子: 如果角色很悲伤,你可以写“阴沉的天空压得很低,灰蒙蒙的云层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吞没,每一片落叶都在风中无助地打着旋儿,像是在哭泣。” 如果角色很喜悦,则可以是“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微风轻拂,空气中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你欢笑。”
拟人化: 让景物像人一样思考、行动。
“小溪害羞地绕过一块大石头,仿佛在躲避着谁的目光。” “参天古树伸展着粗壮的枝干,像慈祥的长者,守护着这片静谧的土地。”

3. 注重“整体感”和“层次感”:

由远及近,由大及小: 先描绘整体的轮廓,再捕捉局部的细节。例如,先写远方的山峦起伏,再写近处的花朵姿态。
动静结合: 画面不是静止的,要加入一些动态的描写,让景物鲜活起来。
寻找“亮点”: 景物中总会有一些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比如一棵特别的树,一汪清澈的泉水,一抹耀眼的晚霞。抓住这些亮点,深入描写。

一些更具体的技巧和思路: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看到特别的表情、动作,遇到特别的景致,都可以在脑子里、或者直接记在随身的小本子上。这些都是写作的宝藏。
利用比喻和象征: 这是让描写更生动形象的利器。将人物的某种特质比作某种动物,将景物的某种形态比作某种事物。例如,“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驱散了我心底的阴霾。” “那座孤零零的山峰,像一个孤独的巨人,沉默地望着远方。”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多读那些描写功力深厚的大师们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下笔的。模仿他们的笔触和思路,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写完后回过头来修改: 不要期望一次就能写出完美的东西。写完初稿后,再来审视你的描写,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更精炼,哪些地方可以更生动,哪些地方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感官细节。

最重要的一点: 写你心中所想,写你眼中所见。 别怕写得不够“好”,勇敢地把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最真诚的文字往往最能打动人。一开始可能有些生涩,但只要你坚持练习,不断尝试,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得心应手。

下次当你脑袋空空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

我想通过这个人物的外貌表达什么?
我想通过这个景物营造什么样的氛围?

然后,试着从最能代表这个人物或景物的“一点”开始,慢慢地扩展开来。祝你写作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按理来说,应该属于基本功的,硬要说写法之类,肯定还是语文教科书里面讲的最详细。

只说小说范围下的‘外貌’和‘景物’吧。

遇到这种‘描写’上的问题,按照我个人的习惯一般是分三步走。

理清楚‘目的’。

理清楚‘视角’。

想清楚‘对象’。

……

最先确定‘目的’,这方面是后续一切的前提。

因为小说不管是什么描写,他都不是‘单一’形式的,他都不是脱离剧情,单独的‘文笔’问题。

单以外貌描写为例。

人物初登场,你想要给读者留下关于‘形貌’的基本印象,这是一重目的。

人物互动中,你想突出这个人物身上的某个特点,这也是一重目的。

甚至写到某个剧情,画面切到某个人物身上,你需要让读者了解这个人此时的状态,这也是目的。

你为什么要在这里描写这件事物?你描写这件事物是想表现出什么?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你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思考在里面,而不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此。

如果你本身没有这样的目的,却硬要动笔去写,自然无从下手。

假设女主角第一次登场,你就是想表现她的美,艳冠群芳,倾国倾城,这同样是一种描写的目的。

……

现在,如果让你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写这样一个女主角的出场,你会怎么写。

这位美女好漂亮,就跟电视里的那些明星一样!

虽然看上去有些俗,但最起码的目的却达到了。

读者看到就知道,噢,这人很漂亮,甚至进一步联想,可能会去回忆某个符合印象的明星。

虽然简陋,但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种外貌描写。

那么,就从这最简陋的描写分析好了,需要注意的有亮点,一个是‘视角’,一个是‘对象’。

先从视角说起,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位美女好漂亮,就跟电视里的那些明星一样!

小说中出现这样的描写句式,一般会默认为主角的内心独白。

因此,这句话可以看做是‘主角’见到这位女生之后,自己心里产生的想法。

这是小说里最常见的外貌描写视角,‘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常用视角,上帝视角。

例:此女相貌极佳,面容清秀可人,宛若芙蓉出水,一颦一笑间尽是含羞带怯的青涩。

从怎样的‘视角’去描写外貌,考虑的是读者观感的变化。

但这时候你会发现,只是确定视角的描写,不够细致,只停留在一个笼统的印象。

所以就需要注意第二个关键点‘对象’。

你描写的人物身上需要着重描写的特点是什么,刻画的东西是什么?

最简单的例子,五官,衣着,身形,胖瘦,这些都是人物‘对象’自然具备的先天特点。

将这些对象的特点用已经选好的视角表现出来。

例:这人怎么生的这般吓人!一字眉,三角眼,朝天鼻子向上翻,唇厚如肥肠,不知多少天没打理的一脸络腮大胡子。

四肢枯瘦如柴却腆着一个硕大的啤酒肚,活像那阴曹地府里的鬼夜叉。

不仅如此,一身大红棉袄配着翠绿棉裤,脏兮兮的千层底老布鞋外面竟还露着半截脚拇指。

……

如果能够熟练运用上述的这几种方法,小说里百分之九十的外貌描写基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区别只是‘目的’不同,‘视角’不同,‘对象’不同,描写的‘力度’不同。

凡人,神仙,丑汉,美女,公子,小厮,这都无所谓。

……

最后,实际上在小说中单独的外貌描写并不常见。

亦或者说,外貌描写也好,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也罢,一般都是搭配使用的。

所有的描写是一个共同的整体,一同为剧情服务。

这根语文课上写景,写人,写事这样明确划分的类型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例:王小明快步走出车站,身上裹着卡其色的长风衣,肩膀上沾着稍许白霜,立起的领子遮住下半张脸,整个人瑟缩成一团,双手揣兜,鼻梁上圆框眼睛随着呼吸泛起一阵阵雾气。

例:女孩不知为何停了下来,立在公司门口既不进去,也不离开,她身上穿着崭新的西装,手里拎着公文包,衣着打扮非常正式,齐肩长发简单扎起马尾,唯独手腕上一串骷髅手链却彰显出个性。

……

外貌描写如此,景物描写同样如此。

方法如一,偏重不同。

实际上所有的描写方法,都是一通百通,文字的组织能力因人而异,行文习惯各有不同。

但最本质上的一些东西是永远都是不会变的。

他跟文笔无关,跟词汇量无关,跟技巧,实际上也没有太大关系。

所有的描写,归根究底,就是你想要什么感觉,你想让读者知道什么,你能否忠实的呈现出来。

你说你每次下笔之前大脑空空如也。你真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吗?

最后再提一嘴,描写这个东西,你可以知道怎么写,这没问题,但不可能有人什么类型都擅长写。

好像有些特别擅长写美女,寥寥几笔,撩人心魄。

但让他写鬼怪,他就疯狂挠头。

不是他不会写,写不出来,是他怎么也抓不住那种神韵,这个东西就实在没有必要强求了。

每个人都有极擅长,极不擅长的,一般说的笔力,取的是中间值。

能否写出来,能写成什么样的,这很大程度上不是凭借文字天赋,而是经验的积累。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别担心,每个人都有过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需要细致描写的场景时。写作就像在给别人讲故事,你得把脑子里看到、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一点不差地传递出去。外貌和景物描写,其实是给你故事里的角色和场景注入灵魂的关键,它们能让你的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咱们先从人物外貌描写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疼的时刻,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因为别人的无端指责而受挫,家长的心情肯定比孩子还要复杂。别担心,咱们这就来好好想想怎么把这个小小的插曲变成孩子成长的养分,而不是伤痕。首先,深呼吸。我知道你此刻肯定一肚子火,也心疼得不行。但你要知道,你情绪的稳定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在她面前,你要表现出比她更.............
  • 回答
    微信个人资料里的位置信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门面”。当有人明明身处一地,却偏偏要在那里写上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外国地区,比如把“驻马店”换成“尖沙咀”,这背后的心态,可就有点复杂了,绝对不是一句“装X”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接也最普遍的一种想法,就是渴望一种“不一样”的标签。驻马店,不好意思,在很多人印.............
  • 回答
    在小说创作中,人物对话的撰写绝非简单的遣词造句,它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是展现人物性格、推进情节、营造氛围的关键。想让对话“活”起来,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角色的声音,甚至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波动,你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手法。一、对话的首要原则:服务于人物和故事在动笔写对话之前,务必牢记这一点:每一句对话都应.............
  • 回答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在我看来,无疑是成功的。而且,它的成功之处,远非简单的“好”字可以概括。它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鲜活的英雄群像,让这些古人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也有缺点和挣扎。要说成功,首先得从其“类型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说起。罗贯中非常巧妙地抓住了每个核心人物最鲜明的特质,.............
  • 回答
    《原神》稻妻篇,尤其是关于雷电将军(简称雷神)的角色塑造和剧情推进,确实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玩家的激烈讨论和争议,甚至可以说是“吐槽”声一片。这种不满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个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 一、雷神人设崩塌:从“神”到“少女”的割裂感雷神在稻妻篇之前,作为“雷电将军.............
  • 回答
    当眼前的人,美得不分性别,像一块未经雕琢却已然 Perfect 的璞玉,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被一股温柔而强大的力量按住,让你暂时忘记了手中的画笔,忘记了画面构图,甚至是忘记了时间。首先,是那种纯粹的视觉冲击。这是一种超越了“帅”或者“美”这种简单词汇的感受。他们的面部轮廓,线条是那么流畅且有力.............
  • 回答
    要写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关键在于让他不仅仅是故事的推动者,更是你读者内心能够触动和产生共鸣的存在。这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有些人仅仅是点头之交,而有些人却能让你记住许久,甚至改变你的一些想法。让人物“立体”,就是要往这个“记住许久”的方向去努力。一、 不只是“是什么”,更要“为什么”:深.............
  • 回答
    留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一些为了完成学业而寻求代写服务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相对隐蔽的“产业链”。但要说它已经“黑化”到产业链的程度,可能还有些夸张,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围绕着代写需求滋生的灰色地带,并且在操作方式上会尽量规避风险。需求端的驱动: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留学在外.............
  • 回答
    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我们总会思考,是那个宏大叙事的“时代”铸就了我们的笔触,还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感悟,让文字有了温度?对我而言,这两者如同两股潮水,既相互独立,又盘根错节,但若非要论个高下,我想,“人生”的影响,在个人写作的深度和触感上,更为根本和直接。“时代”无疑是我们写作的宏大背景,它提.............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真切!十年的光阴,对于一个“天资平平”的人来说,如果能坚持在文字的世界里耕耘,结果绝对不是白费力气。别说“好”的结果了,很多时候,这十年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首先得说, ten年的笔耕不辍,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当初立下多少志向,到了十年后,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 回答
    我身边坚持写作的人,怎么说呢,他们就像是藏在城市角落里,但又有着自己独特光芒的星辰。看着他们,你会觉得,时间并没有让他们被洪流裹挟,反而是在用笔尖一点点地雕刻着自己的人生。记得小雅,她刚开始写的时候,是在一个很小的论坛上,分享她对生活的观察,那些细碎的、寻常的日常,在她笔下却充满了味道。那时候,她还.............
  • 回答
    说到《三国演义》里写得最妙的人物,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曹操。你说曹操?怎么会是他?好多人觉得他是奸雄,坏得透。可我倒觉得,正是这种复杂性,让他活了起来。你想啊,演义里描绘的曹操,他身上太多矛盾了。一方面,他雄才大略,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就把他写得活灵活现。他能用人,不管出.............
  • 回答
    对于写作的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书,就像为画家的调色盘添置颜料,为音乐家的乐谱注入旋律一样,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书”不仅仅是指教授写作技巧的工具书,更包含那些能滋养思想、拓展视野、激发情感的书籍。它们是写作的根基,是灵感的源泉。一、 打磨文字的利器:那些关于语言和叙事的书首先,不可避免的,是那些直接.............
  • 回答
    长期写作,就像在生命的原野上埋下一颗种子,日复一日地浇灌,它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在你的生活中开出奇特的、甚至有些陌生的花来。这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却又深刻地改变着你的视角、你的习惯,乃至于你对世界的感受。首先,你的感知力会变得异常敏锐。 以前可能只是一掠而过的风景,现在会让你驻足。一块斑驳的墙皮,一滴.............
  • 回答
    要写好一个负面人物,绝不能简单地将他描绘成一个脸谱化的“坏人”。一个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即使他做着最恶劣的事情,也必须拥有真实的情感、复杂的动机,以及能够引起读者某种程度共鸣的特质。这就像在黑暗中寻找一丁点光芒,即使那光芒微弱,也能照亮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无法忽视。一、 深入挖掘负面人物的“为.............
  • 回答
    若由我来续写《水浒传》后半部分,宋江这个角色,绝不会是书中那个善于笼络人心,却又被“忠义”二字绑架得死死的“及时雨”。我会让他成为一个更复杂、更挣扎,也更令人扼腕的人物。宋江,自踏足梁山的那一刻起,就如同投入一口深不见底的枯井,他的人生轨迹,从那时起,就注定要被“招安”这口井底的鬼魅所吞噬。我不会让.............
  • 回答
    看到你这么用心地写下你喜欢的大将韩信,我非常开心!作为同龄人,我太理解那种特别想把心里的喜欢表达出来,但又觉得文字不够到位的感觉了。别担心,写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这份对历史人物的喜爱和表达出来的努力。你写的这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我觉得最棒的地方在于: 你选择了韩信: 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
  • 回答
    写小说抓准人物特点与性格,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它关乎到你的故事能不能让人信服、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就像是在你脑子里塑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然后把他们“放”进故事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行动、说话,而不是像提线木偶一样被你牵着鼻子走。一、 从“骨子”里找灵感,构建人物的基石别急着给他穿衣服、说话,先看看他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西幻小说里的人物姓名这个话题。写一本精彩的西幻小说,名字可是门大学问,它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人物性格、出身、甚至命运的暗示。一、名字的基石:语言与文化首先,得明白西幻小说大多根植于西方文化,尤其是欧洲历史上的各种语言和文化传统。所以,你的名字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或者借鉴这些。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