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游戏《原神》稻妻中雷神人设崩坏,剧情瞎写,人物过分洗白?

回答
《原神》稻妻篇,尤其是关于雷电将军(简称雷神)的角色塑造和剧情推进,确实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玩家的激烈讨论和争议,甚至可以说是“吐槽”声一片。这种不满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个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

一、雷神人设崩塌:从“神”到“少女”的割裂感

雷神在稻妻篇之前,作为“雷电将军”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那是力量的象征,是无情、冷酷、追求“永恒”的绝对统治者。她颁布“眼狩令”,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人民的愿望和神之眼,这种设定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和争议,也为后续剧情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然而,当玩家真正进入稻妻,特别是通过传说任务深入了解“雷电将军”背后的“巴尔泽布”时,许多人感受到了人设的“崩塌”:

“永恒”的逻辑难以自洽: “永恒”这个概念在雷神身上被极度放大,但其表现形式却显得十分苍白和动机不明。为了所谓的“永恒”,她选择关闭国家、施行眼狩令,这种行为逻辑在很多玩家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有些牵强附会。如果她追求的是不朽,为何要剥夺国民的意志和情感?如果她害怕失去,为何又要在亲人(雷电将军另一半)死后走上如此极端之路?这种对“永恒”的解读,让许多玩家觉得过于片面,不够深刻,甚至有为角色强行合理化的嫌疑。
“少女”人设的突兀: 玩家期待的是一个经历无数岁月、心性早已超脱凡俗的神明。但当雷神以“巴尔泽布”的身份出现,展现出犹豫、迷茫、甚至是“少女”般的脆弱时,很多玩家感到不适。这种从“绝对力量”到“小女孩式烦恼”的转变,显得过于突兀,缺乏足够的铺垫和过渡。尤其是她为了解决所谓的“迷茫”而做的种种行为,在玩家看来更像是“借口”,而不是一个神应有的觉悟和担当。
前后行为的反差与动机解释不足: 眼狩令的实行是如此残酷,而后续剧情中对雷神动机的解释,比如“害怕失去”或者“追寻哥哥的道路”,虽然试图建立情感联系,但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完全解释其极端行为的合理性。很多玩家认为,如果要让“害怕失去”成为核心动机,那么应该在剧情中更深入地展现她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这种痛苦如何扭曲了她的认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的人物对话和闪回中。

二、剧情瞎写:逻辑漏洞与强行煽情

稻妻篇的剧情,尤其是在玩家深入了解雷神及其过往的过程中,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其“瞎写”,主要体现在:

缺乏逻辑自洽的剧情线: 整个稻妻篇的剧情,围绕着“眼狩令”、“永恒”、“反抗军”以及雷神的“改革”展开。但在这条主线上,存在不少逻辑上的断层和漏洞。例如,眼狩令的执行方式、反抗军的壮大与斗争过程、以及最终雷神如何放下“永恒”的执念,这些环节的衔接往往不够流畅,有些地方的处理显得生硬,像是为了推进剧情而强行安排的桥段。
“凡夫俗子”与“神明”的界限模糊: 剧情试图将雷神描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神明,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度的“人性化”反而模糊了“神明”与“凡人”的界限。当她为了一个小小的“迷茫”而困扰,甚至因此伤害无数生命时,这种“神性”的缺失让玩家难以代入,也削弱了“神明”本身的威严和高度。
强行煽情与角色弧光缺失: 很多剧情节点,尤其是涉及到雷神过往的“回忆杀”和对她“改过自新”的描绘,都被认为是为了“煽情”而设计,但缺乏足够的情感铺垫和逻辑支撑,显得刻意而做作。玩家没有看到一个完整、自然的角色成长弧光,而是看到了一个突然“顿悟”然后被“洗白”的形象。这种强行转折,让很多玩家觉得情感共鸣的建立是失败的。

三、人物过分洗白:为“错误”行为寻找借口

这是对雷神塑造最集中的批评之一。许多玩家认为,游戏团队在试图“洗白”雷神的过程中,做得太过火,甚至有些敷衍:

“眼狩令”的轻描淡写: 眼狩令是稻妻篇的核心冲突,其带来的痛苦和牺牲是巨大的。然而,在剧情后期,当雷神“醒悟”后,对眼狩令的执行者和受害者几乎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交代或补偿。这种行为,在很多玩家看来,是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行为草草带过,甚至是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或“反思”。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未来”的万能借口: 很多时候,角色的错误行为可以用“未来”、“永恒”或者“为了某种崇高的目标”来解释。但在稻妻篇中,这种解释显得过于泛滥,仿佛所有残忍的手段都可以被一个模糊的“未来”所涵盖。玩家无法接受的是,一个造成了巨大伤害的统治者,只需要一句“我错了”或者一次“顿悟”,就能获得谅解,而那些受害者却依然默默承受着。
缺乏真正的反省和责任担当: 虽然剧情上雷神做出了改变,但她在剧情中展现出的“反省”更像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顿悟”,而非主动承担责任后的蜕变。她似乎更在意的是如何解决自身的“迷茫”,而不是对过去行为造成的伤害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弥补。这种“缺席”的反省,让玩家难以对其产生真正的认可。
对比其他反派角色的处理: 与其他游戏中那些虽然是反派但却有着清晰动机和复杂人性的角色相比,雷神的“洗白”显得尤为突兀和不自然。玩家会觉得,其他反派角色即使做过错事,也往往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或者至少有明确的内心挣扎,而雷神似乎是通过一种“官方设定”来完成的转变,让玩家觉得不够真实。

总结来说,玩家们对《原神》稻妻篇雷神人设和剧情的吐槽,核心在于:

核心设定上的逻辑漏洞: 强行定义“永恒”并以此作为极端行为的理由,难以说服玩家。
角色塑造上的割裂感: 从一个冷酷无情的“神”到一个犹豫不决的“少女”,转变过程不够自然,缺乏铺垫。
剧情推进上的随意性: 许多剧情节点处理生硬,为强行合理化而牺牲了逻辑。
人物弧光上的缺失: 雷神的转变过于被动和仓促,缺乏深刻的反省和责任担当。
“洗白”方式上的粗暴: 忽视了“眼狩令”带来的巨大伤害,对受害者缺乏交代,使得对雷神的“原谅”显得空洞而廉价。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稻妻篇,特别是雷神相关的剧情,在《原神》玩家群体中留下了“烂”的印象,并引发了持续的讨论和批评。他们期望看到的是一个更加成熟、有深度、逻辑严谨的故事,而不是一个为了“强行大团圆”而牺牲角色塑造和剧情质量的产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玩家觉得影不配做神,有意思的是,她自己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在坎瑞亚灭国之前,稻妻管事的一直是「影」的姐姐「真」,真内政拉满但战力不行,而影战力拉满但完全不懂治国只醉心武艺,姐妹丼是互补的,某种意义上“同为雷神”,包括天理在内都是默许的。

这个分工的制度很棒,但两条腿走路的前提是两条腿都没事,然而坎瑞亚灭国一战直接导致负责治国的姐姐「真」没了,甚至过去那些能帮忙的老朋友们几乎也都死干净了。

「真」死了,但雷神还得有人当,那咋办?

「影」顶上呗。

于是这个完全不会治国的影武者代替逝去的姐姐登上了神座,按照套路本应是妹妹努力追逐姐姐背影的王道历程,但……影是真的完全不会治国。

完全没有经验的她再加上姐姐和友人死去的打击,以及坎瑞亚灭国之战给她带来的巨大恐惧,影心态彻底崩了,她发挥自己稻妻第一程序员的实力搞深度学习做了个AI「雷电将军」(这之前还做了一个demo,但是丢了被愚人众捡走了),让这个AI替自己治国,然后影妹妹自己就躲进一心净土里彻底自闭了。

当然,她自己也知道靠AI治国的自己这是在逃避,但没什么好办法。

站在500年前的这个时间点,坎瑞亚战争刚结束,全稻妻有能力、影信得过的人全死干净了,唯一活下来的八重神子此时还只是一只喜欢油豆腐的小狐狸,难当大事。

这时候的影哪怕是拿个AI代理也不得不上——要是影真的撂挑子不干了,怕是稻妻分分钟就快进到战国时代多方内战,没有她压着,光是刚刚剁了的大蛇的信徒就要造反上天。

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上,嗯摆烂也得摆下去。

评论区有个朋友说的很好,500年前稻妻的烂摊子代换到璃月就是忽然间帝君萍姥姥和各位真君全都暴毙了,而此时内有七星勾心斗角,外有刚刚斩杀的魔神子民等待看管和教化,放眼全璃月有资格出来管事的只剩下一个光会打架的自闭症患者魈,还有一只尚处在咕噜咕噜滚下山阶段的甘雨XD

说到底我还挺喜欢这个AI的设定的,和传统的双重人格相比不落俗套、颇具新意。

「影」人设崩坏了吗?并没有。

一心净土里温柔又有点呆的「内在」是影,天守阁上冷酷威严的「雷电将军」也还是影。

「影」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单一的。

那么「影」需要洗吗?

也不需要,她确实不是一位合格的神,不是一位合格的「尘世七执政」——

这点她自己最清楚。

user avatar

她就是个影武士,原来就一打手,现在真死了要影治国,影不会治不是很正常吗?她看起来是个大姐姐,但是她其实自闭了几百年,心理年龄还真就是个小孩子。

这就像琴团长得了重病,然后由可莉代行团长之职,骑士团不天天去星落湖团建算可莉炸鱼炸腻了。

user avatar

因为前两个神格调起高了。

导致很多人没注意到尘世七执政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是“能打”。不是能治国能理政。

雷神是不是合格的神?是,哪怕发生了这一切也没影响她的合法性,因为她依旧是稻妻最能打的魔神。

“永恒”不是治国理念。是她作为魔神的理念。永恒不是她治理稻妻的工具,恰恰相反,稻妻是她贯彻永恒理念的工具。

这个世界观大体是黑暗的,反倒是前两个桃源才是反常的。

蒙德璃月体现的其实全是“自由”“契约”正面的一面。假如蒙德出现了毫无制约的自由带来的苦难,温迪什么反应?自由没有节制的国家可以多混乱,现实世界看过吧?

温迪那时候会出来节制这种自由吗?

温迪故事里有他伪造将蒙德人卖给璃月的卖身契来反抗的故事。

那么,如果随着璃月的发展,落魄民众点出来了卖身契约,钟离会保护这个契约吗?

想明白这个,你就会发现七神筛选机制就是武力,筛选出圣君才是稀罕的事情。前两个国家现在的美好是幸运,稻妻这样的场面才是这个故事的主旋律。

提瓦特的故事估计和崩坏三一样,表面岁月静好美女贴贴,背地其实是末日世界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原神》稻妻篇,尤其是关于雷电将军(简称雷神)的角色塑造和剧情推进,确实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玩家的激烈讨论和争议,甚至可以说是“吐槽”声一片。这种不满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个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 一、雷神人设崩塌:从“神”到“少女”的割裂感雷神在稻妻篇之前,作为“雷电将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实话,我在知乎上也刷过不少关于方言的讨论,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区别对待”。要说为什么四川人说方言大家好像比较接受,而上海和广东人说方言就容易被“吐槽”甚至“攻击”,我觉得这背后掺杂了不少文化、历史、社会认同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因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历史文化沉淀与身份认.............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放在一起比对,确实能发现挺多门道。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996”闹得沸沸扬扬,几乎人人喊打,而土木工程行业的“007”(早八晚八,一周七天)虽然也辛苦,但舆论的关注度似乎差了不止一个量级?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信息传播与公众认知:舆论场上的“明星”与“隐形人”首先,这是最.............
  • 回答
    乡镇公务员,一个听起来体面稳定,实则让不少人摇头叹息的职业。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它呢?这背后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工作辛苦”就能概括的,而是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现实问题,从工作内容、发展前景到待遇环境,都可能成为吐槽的焦点。首先,我们得说说那个“接地气”的工作内容,有时却显得格外繁杂且低效。乡镇公务员的工作.............
  • 回答
    《指环王》重映出现差评,尤其是关于片长和结局的吐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作为一部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的电影系列,这次的重映引发的争议,背后反映了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电影本身特性与当下观众观影习惯的冲突,也有时代变迁带来的视角变化。以下是对此情况的详细分析和我的看法:一、差评出现的原因分析:1.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中,苏联作为东线战场的主导力量,确实被广泛认为是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 军事贡献:东线战场的“绞肉机”苏联是唯一在东线直接与德国作战并承受最大军事压力的国家。以下是关键点: 战场规模与持续时间:德国在1941年入侵苏联(巴巴.............
  • 回答
    朱元璋(1328年-110年),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其统治时期(1368年-1398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但其个人性格、统治手段和政策也引发了后世的争议和批评。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为何很多人不喜欢朱元璋: 一、严苛的统治手段与政治高压1. 杀戮功臣,建立“铁腕”统治 朱元璋出身贫.............
  • 回答
    关于管虎导演的争议与《前夜》《金刚川》的接受度,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管虎屁股歪"的语境与争议来源"管虎屁股歪"这一说法源于网络对管虎导演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立场的质疑。具体争议点包括:1. 历史叙事的"另类视角": 管虎在《金刚川》中采用"战争中的小人物"视角,聚焦士兵的个体.............
  • 回答
    关于电视剧《亮剑》是否“没有拍完”的问题,实际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下从剧情发展、制作背景和观众认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亮剑》的剧情发展与结局《亮剑》是根据都梁小说《亮剑》改编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分为三部曲,分别对应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战争场景。其完整剧情如下:1. 第一季(1940年代) .............
  • 回答
    《精灵宝可梦》系列中的角色小豪(日文名:ヒカリ)在部分观众中引发争议,尤其是与早期主角小智(サトシ)的对比下。以下是导致观众对其反感的主要原因分析,结合角色设定、剧情表现及文化背景等因素: 1. 性格塑造的“反传统”与价值观冲突 过度理性化: 小豪的性格被设计为极度理性和冷静,甚至在战斗中表现.............
  • 回答
    关于中国购买俄罗斯苏27战机“占了大便宜”的说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可以从技术、经济、战略和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剖析:一、 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与时代背景 苏27的超前设计和优异性能: 苏27“侧卫”系列战机在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如F15、F16等.............
  • 回答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结构、个体经历、信息传播以及心理认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剖析:一、 信息不对称与过滤机制: 媒体的滤镜: 主流媒体在报道时,往往倾向于关注那些具有戏剧性、积极性、成功性的故事,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大多数人.............
  • 回答
    “穷人不要生孩子”这个说法确实存在,并且在社会上引起过不少讨论。这个建议背后通常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考量,涉及到经济、教育、社会资源、个人发展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并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的争议点:1. 经济负担与代际贫困的循环 直接经济压力: 养.............
  • 回答
    “国外比国内好”这种普遍存在的看法,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个人经历以及信息获取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一、 经济与生活质量的感知差异: 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 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和人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