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客观来讲没毛病,而且这么讲的人大部分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但问题在于,如何定义“穷”。
A年入三四十万,奋斗到三四十岁,运气好加上自己和对象家庭都比较给力,终于一线城市中等学区勉强上车,觉得自己可以达到给孩子一个很好条件的门槛了。然后他发现自己手下月入一两万、老婆全职带娃的职员B,为了赚钱让老婆丧偶式带娃、小孩只能去较差的小学,A觉得B就不该生娃。我觉得没毛病。
同时,B看到工地工人C,为了赚钱长期在工地,孩子扔给老人当留守儿童,之后也只能在高考大省的县城一般学校上学读书。B觉得C这样的人就不该生娃,至少要跟自己一样能给孩子提供差不多的物质条件才行。我也觉得没毛病。
C过年回到家,看到老乡D,不外出打工,在本地经营个不赚钱的小营生,C感慨D这种人的孩子真可怜,至少像自己这种为了孩子背井离乡吃苦打工的人才算负责任的父母。同样也没啥毛病。
……
M看到N抱着孩子讨饭,怒斥N这种人就不配生娃。确实也挺有道理。
这样一层一层下来,可能在A眼里,N别说生娃了,把自己活成这样甚至都不配活着。然而,N这个层级的人,可能连避孕的概念都没有,又谈何思考自己有没有生娃的资格?
再换个角度,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父母就不该生自己来这个世界受穷,那他父母的问题绝对不只是穷,甚至穷都排不上主要问题。
阻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可能就是基于自身有限的经历硬要推广到普世真理的傲慢。
真的穷人是没有这方面的困扰的。
因为他们没有可选择的权利。
作为一名路人,我挺希望别人多生孩子的。毕竟中国发展那么快,有一部分是靠人口红利,人多力量大,市场潜力也大,也不用担心以后养老金的问题。
如果我是穷人家的父母,我会生很多孩子。反正人生已经难么艰难,再难又能难到哪里去?不过就是给口饭吃,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一个带一个的,人越多我越不用怎么操心,让他们自己玩去呗。以后长大了别人也不敢欺负我。跟我吵?也不看看我几个儿子,早晚把你打趴下。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孩子还有希望呀,孩子多成才的几率就越大,万一哪个孩子成才了呢。都没成才?那也不要紧,孩子都守在身边也挺好,等我年纪大了还能好好伺候我,指望不上这个还有那个呢。当然了,教育方面也就随缘了,愿意学习就上,不愿意学就出去打工,早打工还能早挣点钱回来。
什么,让我不要生孩子?不生孩子你养我呀?不生孩子我还能干啥?也没啥正经事可做,又挣不来钱。我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学历也不高,能去干啥?难不成再去上高中考大学然后当白领?我也不是那块料呀。是的,我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但我挣钱的速度,能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吗?能抵消身体老化和健康恶化带来的衰退吗?但是,有个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是新生事物,可以跟随时代的发展一起成长,享时代的红利,他的力量发展会远远超过我的,会抵偿年迈带给我的落伍与衰老。没有人能对抗年龄与衰老,但是我的孩子可以,也可以帮助我减轻衰老的难堪。他可以将我从衰老的泥泞拯救出来,擦洗满是脏污的衣服。对毫无出路的我而言,生孩子是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选择。
对于穷人而言,多生孩子才是最优解。你以为只生一个,然后倾全家之力悉心培养是最明智的选择吗?不,越是贫困的家庭越难抵御生活的挫折。你有能力助他走得更远吗?没有,你最多只能供他上学,提供最好的关爱,什么言传身教,什么底气保障,你都做不到。他失败了,就意味着你们整个家庭失败了,你们还是要在底层辛苦活着,没有丝毫改变,反而会给他增添养老的巨大压力。他成功了,他走的更远飞得更高,也跟你渐行渐远。让他养老?他在大城市里已经打拼的很累很辛苦了,还有这个能力照顾你们吗?哪怕回家见上几面可能都成了问题呢。
所以,他们需要多生孩子,孩子多就能分担养老压力,让自己的晚年多一点保障。但是还有很多底层的父母,选择了只生一个。这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孩子。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资源里得到最大的助力,能够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好的生活,他们牺牲了更有保障的晚年,这些都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父母,也是有理想有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普通人。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与努力,才有了祖国源源不断的、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或许,正是无数的拼力向上的他们,一起创造了历史,也在见证着历史。
至于说穷人不要生孩子的,估计都是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他们认为,与其让父母受累孩子受苦,倒不如不要生。我很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我也是穷人家的孩子,经历了自卑的读书生涯,无力改变命运的少年,背负巨大养老压力的成年。我妈也曾经说过,如果再有一个儿子,我绝对无法拥有读书的机会。我没有难过,因为我知道这是事实,更明白父母供养我读到大学真的是用尽了全部的力气。我只有感恩,只是恨自己不够成才,不能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是一个不成器的女儿,但芸芸众生中,真正能够改天换地的穷人家的孩子,又能有几个呢?
现在我的生活还算可以,安稳而平静,很知足。我只有一个女儿,也坚定地只要这一个孩子。我就是想让自己的女儿拥有最好的教育,最充裕的关爱,最耐心的教导,让孩子能够无所忧虑的过自己的人生,不再经受我曾经的匮乏与卑微。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给父母足够的保障与安心,给孩子更高的平台,给晚年的自己更好的保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不会评判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谁对谁错,但如果你是我的亲人,你也在生活中苦苦挣扎、辛勤努力,我会建议你少生孩子。
很多人是多少人,有统计数据吗?
穷人只是穷,不是傻,也会算帐,也有打算。
以前穷人生孩子成本低,生的低,养的低,活着也低。但是现在不行了,生孩子不划算。
所以这种事,不用建议,不用劝。每个人都是明白的。
我经过去的一些农村现在也都生一个了,多了养不起,光是娶媳妇一项就让你半辈子白干。
莆田欧先生的80岁老母,就是鲜活的例子!
我观察过身边那种穷,但是学历不低的人
他们对于结婚生子的欲望,可以说是低到一种可怕的地步
甚至于,恋爱,都不太想谈。
以前吧,有一老哥,那会儿跟我在长郡中学门口那家麻辣烫吃串串。
看着那些排队穿着校服,排队买茶颜的学生,他跟我说起了他高中的事儿。
他是农村的,还属于那种山沟沟里的那种。
读小学,就在村里读,读初中的时候,在镇上,那会儿他感觉不到贫富的差距有多大。
因为他那时候,是没有零花钱的,饭菜都是从家里带。
可后来,他成绩优异,考上了县一中,他入学的第一天,他意识到了什么叫差距。
门口有卖奶茶的,要6块钱一杯
他整个高中三年,没喝过一杯。
我当时就纳闷的问了一句,6块钱一杯,你总归买得起噻,不至于这个卵样子。
他回了我一句:你是买不起A5吗?
我说,那还是买得起
他又问了一句,那你会买吗?
我说,我又不傻,我肯定要先买房啊。
他:那不就是咯,我总不能为了一杯奶茶,放假走十几公里回家吧?
说句题外话,他人生中的第一杯奶茶,还是我给买的
为什么我会想起他,还是因为上个学我和女朋友看婚纱
突然提了一嘴,你也老大不小了,比我还大一岁,该找女朋友了
他说,如果他没能在长沙买房,他是不会结婚的,不想祸害下一代,也不想祸害女孩子。
刚好看到这个问题,其实穷人不要生孩子
这种不愉快的经历,确实对人影响有蛮大的
尤其是现在信息透明化,拿着手机就能看到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里说个冷知识,我小时候看《家有儿女》,我就一直挺羡慕刘星一家的。
那时候,我爸还摆地摊来着,吉首那个步行街,有一家烤面包,那时候我真的觉得是无比美味。
若干年,我再去的时候,还是带着女朋友一起去
我非常兴奋的跟她说那家的烤面包有多好吃
可是当我们一人吃了一口,才发现也不过如此。
甚至,还挺难吃。
真是奇了怪了,那会儿怎么就觉得味道这么好呢。
生育率下降,其实是必然的现象了。
生孩子这么个事儿,越穷的越爱生,仿佛他们的人生就像定格的任务,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给社会制造源源不断廉价劳动力,在用所谓的养儿防老架起道德绑架,让本就生活艰辛的年轻人像头骡子一样前行。
有钱人,也爱生,因为他们的钱,是带不走的
而中间那部分人,无限焦虑,充当韭菜,把辛苦赚的卖命钱,换成下一代的资本,渴望守住现在的社会地位?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我来举一个例子。
我儿子出生的时候,就有今天性心脏病。心脏室缺,加房缺。需要动手术。
五个月的时候,因为肺动脉高压,必须手术。
价格自费5万元左右,其他可以报销。我们是在杭州市儿童医学中心动的手术。
现在我儿子六岁,活泼好动,除了胸口有一道手术的疤之外。其他和正常小朋友没有两样。
我们同一个病房有一位,安徽籍的小朋友。和我们同样,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只有三个月。
同样需要动手术,按照病情来推断的话,不动手术孩子活不过一岁。
他们除了医保,加上筹起来的善款,自费还需要3万元左右。
可惜的是,家里拿不出来,爷爷,妈妈,爸爸围着他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办理出院,不治了。因为家里真的没钱。
穷,这种毛病,有的时候是真的会要人命的。
人类的寿命太短。以至于自身的经验往往局限于过去几十年的状况。
首先在1949年以后,中国是没有穷人的。农民穷吗?人家再穷,人家家里有地。城市的工人穷吗?人家再穷,人家单位分房。类似于印度那种赤贫的人,在1949年以后,就没有了。
在1949年以前,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很多人都是种自己家族的田,因此上,被称作大贫小贫。但是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北方地区是有赤贫的人,这些人是如何解决个人问题的呢??
我说一个词:拉帮套。
真实的情况就是:古往今来,穷人都是没办法生孩子的。
只不过是1949年以后,国家搞了土改。大家都分了地。造成了很多自以为自己是穷人的人生了孩子。
因为在国内,说这种话,不用坐牢,不用身败名裂,不用社会性死亡,还可以有几万几十万点赞。高端白领中午聚餐,来一句穷人生啥孩子,大概率满堂喝彩,所以很多人可以肆意妄为的说。
在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你在午休时候和同事吃饭时候说一句穷人最好不要生孩子,当天下午基本就可以离职了,严重一点的,可以录音,并报警,如果在澳洲,由于澳洲没有拘留所,看守所,最快的情况下,逮捕后简单笔录后,12小时内送去最近的监狱,也就是说,理想状况下,说完这句话的12小时内,可以保证你吃上牢饭。当然,现实中,会举报这种恶性歧视言论的,都是受过教育的人群,受过教育的人群吃饭,也不会有人说这种混账话。
我在上班的时候经常和同事聊孩子话题,毕竟我现在也是1.5个孩子的爸爸了,他们最喜欢问的就是,小伙子,准备生几个啊,我一般的回答都是,越多越好,5个至少,然后竞选澳洲总理。同事们都会开心的笑,然后告诉我,她就有5个孩子,教育孩子很累,孩子很皮。
我在国内的时候,同事吃饭,永远是聊养孩子要花多少钱,永远都是钱,然后就来一句,穷人别生孩子。。。
穷人为什么不要生孩子?穷人的生育权为什么可以被质疑?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的歧视穷人?
一个人每天送外卖每天打工按摩店给人捏脚的劳动人民,为什么赚不到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的收入?这个穷人每天干体力活赚的钱为什么不能维持几个孩子的日常开销?为什么穷人生孩子不给补贴? 没补贴不敢去要补贴? 为什么不敢?
很多东西,我们要深思。
事实是越穷越生
其实,如果你自己生,自己养,不向我要“公平”,我本来也不会管到你被窝里来。
但是你责问我,说你的孩子稀粥都喝不上,我怎么好意思吃金拱门。这我就火大了。
第一,我吃的都是自己九九六赚来的。第二,我没有参与制造你孩子的那场活动,哪个渣男干的你找谁要抚养费去,我又不是曹操,别给我送便宜儿子。
你在被窝里爽了,千里之外的我却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个欠你汉堡的渣男。
你天天在那里制造舆论,什么汉堡带动稀粥,你是食品 hard 模式,我是食品 easy 模式。
把我惹火,当然要掀你被子,让大家看看,穷孩子到底是你造的,还是我造的?
快递外卖要人送,厕所要人刷,砖要人搬,水泥要人扛,街道要人扫,保安也需要人去吃苦挨骂,电焊需要工人在高温下穿防护服作业,修车也需要一批批小伙子钻在车底油污从此洗不尽,两班倒三班倒的流水线需要人干,服务员收银员需要人挨骂,ji女要人做,扭来扭去的网红也需要人做,不然谁来满足一堆堆的lsp,kpi需要有人背,甚至流氓赌徒流浪汉也需要有人做,不然如何衬托一些人的生活幸福?
人家是好心才说出来,但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穷人生不生孩子,原本就和建议无关。
因为生育条件和观念,是物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物质。并不是你建议就会做,不建议就不会做的。
“穷不过三代”,不是说三代以后就飞黄腾达了,而是说三代以后就因为结不了婚,生不了娃,这个支流就消失了。
“富不过五代”,同样也是说,因为只有富人可以有条件大量繁衍,所以富人的子孙后代越来越多,亲疏有变,边缘化的富人子孙会演化成新的穷人,然后重新饯行一次“穷不过三代”。
你看看老朱家短短两百年最后有多少藩王,再看看著名的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刘备从事什么职业。
现存的芸芸众生,祖上肯定都阔过,否则就不会有你。
所以,并不是因为你建议穷人不生他才不生了,而是历史规律,最穷的那批终究是会不过三代。
很多人都认为,父母没有征得孩子的同意把他带到这世上来,尤其是罗翔老师也肯定这个观点以后,大批人纷纷表示赞同。仿佛父母天生就对不起孩子似的。这明显把因果倒置的论点到底是怎么站稳脚跟的?父母生下你是因,你产生意识然后觉得“当初还是不要生我就好了”是果,这不是可逆的。新生儿不懂这社会的规则,对降生这件事本身是持积极态度的,直到长大越来越了解这世间的规则,才会暗暗地恨自己父母无能,至少我本以为大家的主流价值观里对于这种情感还是暗暗地,而今却被无数人拿到台面上来吹捧,你随便问一个五岁以下的小孩子,来到这世上开心吗?即便是最贫困最落后地区的小朋友(除非刚挨完揍)都会表示自己还是开心的。你去问十岁的小朋友愿不愿意毫无意义的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造成我们不幸福的从来不是父母,父母如此贫困的原因也不是父母本身,让我们卷起来的也不是父母。
穷人还是不要生孩子了,我原来以为只有他们的孩子会恨他们,原来这个社会也开始容不下他们。
最后再说两点,1你以为穷人不生孩子就算报复资本家了,资本才不在乎你们生不生,他永远在笑。2你长大以后所经历的磨难,家庭的贫困,也不单单是父母贫穷落后造成的。至少在我们90后这一代,当年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完全被垄断,2010年前后的创业潮也还没有吹过,蛋糕还没有停止做大。90后不乏逆天改命的人。(当然如果你认为只有做了资本家才叫改命那当我没说)
我相信有一部分人确实因为家庭原因承受了很多的苦难和伤痛,有些人满腔热血却被别人家三代基业压倒在地,但绝对不是大多数。更多的人则都是碌碌无为的混到30,找个由头发泄下自己的不满和不平衡,顺便为自己的平庸找个理由罢了。
你难道不知道年轻人穷是正常的吗?我就想知道,现在的90后,你们自打有记忆以来,就感觉家里很富有的吗?
别看现在知乎那些独生子女说自己家有多少房产,别逗了,真以为是他们出生时就有的,很多人出生时,跟爸妈住在单位分的小小的房子里头,现在所谓的房产钱财都是他们好几岁或者十几岁时才有的!
照这样说,他们的爸妈也不配生孩子,他们也不配出生,但是我看现在他们不是活的挺好吗?
建议穷人不要生孩子的人,我就想问下,你是不是就想投身在赌王家里,至于马云家里,任正非家里,那都不考虑!因为他们家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里也是很一般!孟晚舟还当过留守儿童呢!对吧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真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啊!你以为这个世界,穷和富是永恒的吗?知道几十年来,破产了多少巨富了,又有多少人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吗?
钱是流动性特别强的东西,现在的社会变化特别快,机会也很多,我认为,一个暂时经济不是太好的普通人,只要他勤勤恳恳,努力奋斗,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吃饱穿足,负责任地将子女抚养成人不是一件难事!怎么就不建议人家生孩子了!
再说了,养孩子的首要条件是富有吗?不是爱心和责任心吗?那些反社会人格,内心冷漠冰冷的人才应该建议他们别生孩子好吧!就像前不久的那个摔死自己孩子的男人,他穷吗,不穷吧!你愿意当他的小孩吗?
再顺便说一句,别再说父母没经过你同意就把你生下,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选择不来这个世界!
你真知道自己是怎么来这个世界的吗?你从万千精子里拼命奔跑,拔得头筹获得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又顽强发育,熬过了三个月内,因为发育不良而自然流产的艰难岁月,再接下来,你又经过了思维b超的严格审视,再然后,你努力发育,拼命挣扎,终于你妈妈感受到你强烈要看这个世界的意愿,把你生下来,生下来之后是全须全尾的,健健康康的新生儿!你的哭声响亮无比,向全世界宣告你的诞生!
怎么,20年后,因为自己那与欲望不相配的能力,然后怪自己不能选择出生了?你也不想想,你爸妈当时只是想生个孩子,也不是想生你,只是因为你想当他们孩子的意愿太强,从而生出了你!
最后总结,所有建议穷人不要生孩子的人,不是能力差就是心眼坏,这样的人,当他们说的话是放屁好了!
中国当代的所谓的精英基本都持这种观点,有意无意的都能看到。还有的是混迹于富丽堂皇后也是这种观点。截图就不发了,搜一下也许能看到。
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吃喝玩乐,所以穷人生孩子是自找痛苦。这是出于善良心态的思维。还有的直接就是所谓的垃圾人口思路,也就是地主婆心态。为何我会永地主婆这个词呢?因为无数的新闻让我看到一些与富人有关联的女性是这个嘴脸。还有的站在所谓国家的层面思考,认为穷人生孩子国民素质提不高。这些人只是忘记了找镜子,送它一面镜子,可能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尤其在当代。
以为站在高岗上的群体是很多的,过去的公知几乎都是这类人。以为自己掌握了高大的理念,于是看不起一切。正因为这种沾沾自喜的心态在精英层面蔓延,所以菜使得这些人天然就有精神优越感。物质产生的优越感的确没问题,你吗纯粹的精神优越感竟然也能有?
那些龌龊的咱就不说了,说说能上台面的。比如俞飞鸿被追捧,被说高贵。我就奇怪了,你就算有贡献也只是演了点影视剧,怎么就高贵了?若人人学她,那要不了多久社会就崩塌了。因为都不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了,都变成老姑娘。社会不就很快崩塌了!因为人口结构是需要不断有新一代出生成长成年进行支撑的。社会都崩塌了,她们还如何高傲的享受生活?那些按部就班结婚生子的人才是高贵的付出者好不好?尼玛,一个随时叫嚣科学的时代竟然把人口科学抛之脑后去用理想主义指导社会。这不体现了精英知识分子阶层的无知和愚昧吗?有的以竞争为名说普通人生一个就可以了。尼玛,社会有人口结构,家庭就没有吗?一对夫妻如何照顾四个老人,全社会都如此,去哪里请人照顾?就搞不懂这些人为何不作思考就喊说话?同样时这些人反对穷人生孩子。
穷人如果放弃生孩子可以获得快乐的话,我也不说什么。可是人只是生长在这天地间的一俗物。人不可能跳出自然规律。人老了盼望孙子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来源于基因的隔代生育辅助。你想,基因能驱动隔代辅助,就不能影响当事人吗?没有孩子。四十岁你会痛不欲生的。因为你只是人。不要妄想着你能跳出生命规律。我经常看到一个高度残疾身体蜷曲只有几十厘米的母亲用滑轮车拖着自己的儿子去淘生活,对于那样高度的残疾,她活着唯一的希望就是他的正常身体的孩子。否则她如何活下去,如何感受生命一场的乐趣。
有的人不劳而获思想,把一切归结于投胎,投胎到富家。这样的人,不就是一块走肉。那你自个投胎到富家不就完了,又何必为他人操心?又何必以此去攻击他人。与你何干???
我说的不客气一点,这是混账话,混账问题。
我看到很多人跟我对线,感觉连我的答案都没仔细看,甚至连这个问题都没看明白。鉴于此,我再更新一下回答,改了一些语句:
你们先看清楚,这个问题问的是:
“为什么说穷人最好不要生孩子“?
而不是“为什么说穷人最少少生孩子”,看清楚这个差别了吗?
一个是叫你别别生,一个是叫你少生。这能是一回事吗?
我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混账问题,说的是混账话,因为我觉得这个问法是有问题的,是包藏祸心的。
“为什么说穷人最好不要生孩子”
这个问法的深层含义是,现在社会普遍认识就是穷人最好不要生孩子,问题是这是事实吗?
现在的社会共识不应该是少生,优生吗?国家和社会一直在鼓励提倡的不也是少生,优生吗?
少生,优生,最起码还保留了穷人的生育权,到你这直接就最好不要生,好家伙,穷人的生育权直接就给你剥夺了?
很多人这里跟我对线,说什么觉得给不了孩子想要的生活啥之类的,深层次的意思是,穷人因为给不了孩子下一代好的生活,或者给孩子下一代好的生活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就不要生。
那我按照这个逻辑,把这个问题再给你更进一步问出来,“为什么说穷人最好不要恋爱结婚”
同样的逻辑啊,你穷你给不了另一半好的生活啊,也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啊。
但是你看到这个问题,你会不会觉得很愤怒?
凭什么,恋爱不恋爱,结不结婚是我的选择,我可以保有这个选择的权力,你这个最好不要是啥意思?直接把我权力剥夺了?
我为啥对这个问题这么愤怒?
是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自己就出身一个穷人家庭,我父母出生在60年代,那个特殊年代,真是穷得赤贫,我爸妈都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因为学历低,后面在80,90年代也没有什么好工作,再加上我家又是湖北黄冈山区,也没有赶上沿海那波大开发,就一直很穷。
父母只能靠种地跟打工才能挣点钱。
我小学初中基本上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走亲戚才能吃得上肉,平时都是吃自己家种的蔬菜跟做的咸菜,养的鸡下的蛋都要留着换钱补贴家用。
我就是在我们村上的小学跟初中,最后考上了县一中。
我在上小学跟初中的时候,没有肯德基麦当劳跟可乐,初中才学英语,没有什么培训班,我们上高中也没有什么家教,辅导班,都是在学校寄宿,早上六点起床早自习,晚上学到九点多十点下晚自习,晚上寝室熄灯了,我们很多同学还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看书。
跟我同龄上县一中的,很多跟我一样的人,出生在县城的小康家庭的人,估计40%都不到。
大家都是苦巴巴穷人的孩子,父母出去打工,供着我们上高中,我们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团聚。
但是我们当中有很多人,最终考上了重点本科,211,985,最后留在了一二线城市,都发展的不错,按照重本率5%来算,都算是同龄人的偏上水平了。
按照“穷人最好不要生孩子”这个说法,我们很多人可能一开始就不应该被生出来吧?
我觉得问这个问题的人,或者同意这个想法的人,是有一种固定思维。
潜意识的就默认为穷人就不能养孩子,穷人就教育不了孩子,穷人生的孩子就会混在底层,穷人生的孩子就不能有好的未来。
这是一种短视的固定思维。
历史上有多少精英,有多少改写历史的伟大人物,是穷人家庭出生的?
而那些出生富贵的,又有多少比上一代做的好?有多少混的庸庸碌碌?甚至有多少成了败家,祸国殃民,叛国投敌的坏种?富不过三代你以为是说着玩的?
给你好的条件,给你好的生活,给你好的教育,最后呢?就能保证下一代干的一定比上一代好?
难道穷人生个孩子就不配活着?富人生的孩子才能成长成才?
穷人生的孩子只要是堂堂正正的工作生活,哪怕最后是像我的父母那样做一个农民工人,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他们也还有可能生出下一代能像我和的同学那样最后也混的不那么差的子孙。
所以那些说穷人最好不要生孩子的逻辑是啥?因为不能给孩好的生活,所以就不生?你现在给不了,以后就永远给不了?等你给的了的时候,想生就能生的吗?
这跟打仗觉得自己实力弱,不想着怎么提升实力,而是直接投降有啥区别?
穷人的问题不是不能生,是因该量力而行的少生,优生。
如果说觉得教育不公平,贫富差距大什么之类的。
那么方向应该是往这个方向走啊,去提高教育公平,提升穷人阶级的上升通道,缩减贫富差距啊。
不让穷人生孩子就能缩减贫富差距了吗?这是什么逻辑?物理消灭穷人的后代,就没有穷人了?富人就会去干穷人干的那些活了?
古人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也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个社会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活法,穷也好,富也罢,这都是一时的,不是永远的。不是一个人富裕,就能确保他的孩子世世代代富裕,一个人一时穷困,就永远穷困,秦始皇还想着千秋万代呢,后面的事情不是我们能预料到的。
下一代既是我们的寄托,也是我们的动力源泉。我觉得能结婚的非要说自己穷,一个孩子都不生的。多少有点矫情了,你这根本就不算什么穷,是你自己非要跟上层比,按照现在国内的情况,真正穷的那波人,他们是连婚都结不了,根本就到不了要不要生孩子这个选择这一步。
最后对于那些坚持要躺平,坚持这个想法的人,我觉得如果你真要这么想,真这么有责任心,那可能你都不应该考虑恋爱跟结婚,因为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也给不了对方想要的生活。
因为有些人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扼杀穷人了。
历史的实情是,国家不这样讲,谁也不敢这样讲,大家在生育权上一致平等。但实际情况是,穷人大量的没有后代,没有孩子,而富有的人三妻四妾,儿孙满堂。
所以,我承认富人更有能力生孩子,养孩子。但这个不能讲出来,讲出来就有违伦理。物竞天择,你只能埋头干,不能说出来。因为说出来,就违反天道了。
事实上,我们这些穷人,也是曾经富人的后代,我们祖先时期的穷人,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后代,大多数都绝后了。
因此,作为穷人竞争的最终正道,就是多生孩子。不要说越生越穷,越多越穷。只有种群越大,后代越多,才有一两个有可能发达的,竞争过富人后代的可能,你如果不生,少生,那干脆绝后了,还有什么翻身的可能。
知乎上的各位大佬大都没有去过工地上,最起码没去过私人建房的工地。
我在广州城中村以及周边市县区私人建房的工地上断断续续呆过几年。一到暑假,农民工带着老家的孩子住在工地上,大部分父母都是日常见缝插针想方设法叮嘱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他们没有太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只是“硬扎”地说读书就不用干苦活了。很多父母没有做好榜样,农民工打牌赌博风气非常严重。但这些人是真的爱孩子,暑假孩子在时,伙食绝对是一年中最好的,他们会带孩子去逛街买衣服,逛公园,买零食,他们只是没有能力和没有意识去很好地引导教育孩子。
还有一部分父母,养孩子像养畜生一样!!!说一个我记忆深刻的一个家庭,七个孩子,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三岁,父母天天打牌,在牌馆吃饭,完全不管孩子,也不给钱,工地上用电不花钱,孩子们就只能用电饭煲煮白米饭吃,有时候米都没有,邻近有认识的工友就送他们一点。只有两个大的孩子曾读过两三年书,其他的都没有上学。他们几个在工地上捡点纸皮卖,因为是民房体量小,也就十几块钱,存了几年,才两三百,还不够他们父母一下午打牌的。他们懵懵懂懂地生活,在广州这种一线城市呆着,从未吃过饭店,从未去过商场。幸好广州天气不冷,起码没冻死。
我爸天天花点零钱使唤几个大点的孩子帮忙买东西送东西,不停地给他们洗脑,其实建议很单薄:回老家办好身份证,在村里打听一家相对讲脸面的人家,求人家收做学徒,不要钱都行,学一门建房贴砖抹灰装修的手艺,出师后辛苦点糊口过日子总是可以的。同时,一定要学认基本的汉字和计算,以免被骗。
当时他们还太小,离成年还有几年,如果是现在,倒是还可以建议他们干干快递送送外卖。
(人生中最恶毒的话给了那对畜生父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